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6章 隆中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荊州,徐庶為劉備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為其推薦了諸葛亮,而為了請出諸葛亮,劉備不惜屈尊三顧茅廬,而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則是日後蜀漢集團的基本戰略方針,乃至是國策。

【隆中對】

建安十二年(07)(注1)劉備隆中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本人。當時劉備叫旁邊的人避開,對諸葛亮道:“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室遭難出奔。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人伸張正義,然而缺乏智謀,才識淺短,沒有辦法,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請您告訴我該採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亂以來,各地豪傑同時興起,化州為郡,稱霸一方的多得數不清。曹操與袁紹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終於打敗了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面可以把他作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用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劉表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難道將軍沒有奪取它的意圖嗎?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形式堅固,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威脅著他,那裡人民興旺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又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飢似渴,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④⊕④⊕④⊕④,m.↖.co∧m軍隊殺向宛、洛二郡,將軍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打出秦川,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糧食,用壺裝著美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來。

看到劉備如此器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就不高興了,劉備解釋給他們:“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一般。希望各位不要再什麼反對的話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三分天下】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先是詳細的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具體形勢,直接明當時的曹操已經無法與其爭鋒,而孫權深根蒂固,也不是劉備奪取的物件,反而是劉備需要儘量拉攏的一個外援。而劉備需要奪取的目標則是荊州和益州,佔據這兩個大州之後,外聯孫權,內需政治,抗衡曹操,最終擇機北上,奪取天下。

首先,劉備的第一步是奪取荊州和益州。荊州四通八達,自古都是用兵之地,還有長江天險,是劉備需要控制的戰略要地。而益州地理險要,物產豐富,易守難攻,更是可以作為大本營的地方,荊州當時面臨著北面曹操,東面孫權兩大強敵的進攻,已經開始有心無力,劉表這位守成之主也出現了明顯的頹勢,荊州的失守當時來看已經是必然的,而益州劉璋本領一般,不是一位出色的領袖,其部下多次叛亂,從其手中奪取益州看起來也不是一件難事。

劉備奪取二州之後,第二步就是等待。因為北方曹操集團的強大,所以打敗曹操恢復漢室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穩固自己的地盤,增強自己的力量,劉備必須在消化掉二州之後才能有實力北上,但單單憑藉南方二州的力量依然不是當時曹魏集團的對手,所以劉備必須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足夠天下大變的時機。

最後一步就是北伐,諸葛亮在這裡不僅強調了同時從荊州和益州北上,遙相呼應,兩路大軍同時北上,還明了北伐的前提是北方必須出現動亂,有足夠的可乘之機,言外之意就是沒有足夠的時機就不要動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在“隆中對”有一個從始到終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外聯孫權,因為在劉備佔據荊州和益州之後,長江天險是劉備和孫權共有,劉備可以藉助長江對抗曹操,但對付水軍更勝一籌的孫權就是笑話了,更為重要的是孫權在劉備的東側,劉備在南方想要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就必須處理好和孫權的關係,劉備和孫權聯合可以抗曹,但讓孫權倒向了曹操那邊就是曹孫聯合滅劉了。

在“隆中對”中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概念也初步被提了出來,諸葛亮的規劃裡是劉備集團佔據荊州和益州,孫權佔據江東,北方則是曹操,孫劉聯合以長江天險抵禦曹操,後劉備從荊州、益州兩路發兵趁北方變亂而奪取天下,復興漢室。

而在諸葛亮為劉備提出“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不過是個年僅二十六歲的夥子,而劉備也不是是一個年近五十尚寄人籬下、一事無成的落魄者。

然後的歷史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劉備成就了帝王大業,諸葛亮則被認為是千古名相。

【三國時代“四大對”】

“隆中對”是繼“冀州對”、“江都對”、“榻上對”之後的最後“一對”。他出現的最晚,歷史影響也最大。

“冀州對”是北方袁紹集團的戰略方針,“江都對”是孫策集團的戰略指導,“榻上對”則是“江都對”的繼承和發展,而“隆中對”則是劉備集團未來的戰略規劃。

注1:在《三國志》中我並沒有看到劉備去見諸葛亮時間的明確記載,這裡的時間是根據後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話語的推算而得。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