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55章 懸殊的軍力對比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少數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當時袁紹和曹操的軍力對比極為懸殊,根據已有資料的表明袁紹是十萬步兵加一萬騎兵,而曹操擁有的兵力只大概有袁紹的十分之一,也就是總兵力一萬左右。

【懸殊的軍力對比】

在《三國志·武帝紀》提及了曹操軍隊兵馬不滿萬,而且其中還有很多傷兵(“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三國志·袁紹傳》中則明確了“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在《荀彧傳》也有提及“公以十分居一之眾”,和其相吻合。

《世語》中則記載袁紹發兵步卒五萬,騎八千。但袁紹在界橋之戰時兵力就已經擁有數萬,現在他已經吞併北方四州後,總兵力應該至少有二、三十萬以上,提精兵十萬是比較準確和接近的。

而十萬大軍雖然不少,但也不是太多,幽州牧劉虞討伐公孫瓚的時候都能調動十萬人了,更不用目已經成為北方之主的袁紹了,而袁紹為什麼不調動更多的兵力呢?這和當時的環境也有關係,一方面當時指揮部隊比較原始,不是兵力越多越好,而且袁紹在北方也是多年作戰,情況不是非常好,所以十萬大軍也已經接近袁紹調動的極限了。

但曹操的兵力就太少了,曹操的地盤是不比袁紹多少的,當年曹操在兗州的時候麾下都絕對不止一萬人,現在收服了黃巾軍,打下了豫州、徐州等地,總兵力實際上應該不比袁紹少才對的。

那麼當時的具體情況真的有《三國志》記載的兵力那麼懸殊嗎?雙方兵力比真的有10:1這麼恐怖嗎?

這裡裴松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第一曹操從一開始起兵就有了五千人,後吞併青州黃巾軍,受降卒三十餘萬,雖然有所征戰,但也是打下了豫州、徐州,兵力不會減少,反而應該會增加;第二官渡袁紹和曹操結營相抗,曹操兵力比袁紹少太多的話是做不到的,而且曹操還數次出兵,先派徐晃等人襲擊袁紹的糧草,又自己率軍討伐淳於瓊,相反袁紹趁機派軍攻打曹操的大營卻無果而終,明顯袁紹對於曹操沒有那麼大的牽制能力,而曹操真的只有一萬人是不過去的;第三在官渡勝利之後,曹操可是坑殺了袁紹七八萬大軍,區區一萬人忙的過來嗎?

而且後來鍾繇還給曹操送了兩千匹馬,如果曹操就一萬大軍的話未免太奢侈了。更何況後期曹操後方補給還出現了問題,如果曹操軍真的就一萬人的話,那這不是打曹操屯田之策的臉嗎?

當時曹操的兵力雖然少於袁紹,但應該沒有《三國志》中記載的那麼懸殊,否則沮授和田豐也不會認為曹操難打了。

所以《三國志》中記載的軍力比不太可能是真實的,作為和袁紹一個級別的諸侯曹操沒有那麼弱。陳壽是魏晉時期人物,這樣寫可能是出於對曹操正統地位的美化和吹噓。

【真實的差距】

雖然曹操軍力絕對不止袁紹的十分之一,但曹操的軍力少於袁紹是絕對的現實,畢竟曹操當時的情況要比袁紹困難的多。

首先是曹操當時領地內的情況要比袁紹那邊還要差很多,袁紹那邊已經被沮授認為是不宜出兵,需要休養生息,而曹操這邊根本就是糟糕至極,當時曹操的領土雖然不比袁紹,但更多是累贅,不但沒辦法向曹操提供產出,提供補給,提供兵源,反而需要朝廷的補給,需要曹操分兵防守。

像徐州,曹操在早前三屠徐州,不少徐州人都和曹操有著血仇,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為曹操效命,而劉備這一鬧後更是需要曹操派軍維護。另外像許昌,作為大漢的都城,曹操的大本營,那也是必須重兵守衛。

而且曹操的地盤主要在中原一帶,和四面諸侯都有接壤,所以曹操要防範其他諸侯可能的威脅,需要分出更多的力量,而不像袁紹那邊地處北境情況簡單,能更多的集中兵力。

在袁紹的巨大壓力之下,曹操領地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當時很多郡縣都有叛離曹操的意圖,後來袁紹還派劉備去自己的老家豫州擾亂曹操的後方,這些都給曹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使其無法集中力量。

當然如果曹操願意的話他還是能擠擠湊湊拿出個幾萬人對抗袁紹的,但此時曹操還面臨著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就是曹操的糧草補給不足,這也是曹操兵力短缺的一個直接原因。

在官渡之戰時曹操的補給是跟不上的,官渡之戰中袁紹的軍隊雖然未必有曹操的十倍之多,但應該至少有曹操軍的二倍以上,乃至三倍之多。曹操集團整體來看不比袁紹弱多少,但那時的形勢對於曹操實在來太糟糕了。

官渡之戰時曹操一方面無法集中兵力,只能以部分力量迎戰袁紹,而另一方面缺乏兵糧,補給不足,所以才會導致了他和袁紹懸殊的軍力對比,最終被迫以少敵多,以弱對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兵力比畢竟只是雙方實力對比的一個重要指標,袁紹在這方面佔了優勢,但打不好一樣輸。

【再議屯田】

官渡之戰從另一個方面來也是曹操的屯田政策一個很好的檢收,而其結果顯而易見,曹操在建安元年開始實行的屯田政策在官渡決戰時的表現算不上讓人滿意。

當時勞師遠徵,兵力遠多於曹操的袁紹都沒有出現補給問題(至少沒有相關記載),而在本土作戰,兵力少於袁紹的曹操卻出現了補給問題,弄的曹操還得在各地加大稅收,來填補空缺,從某種意義而言也是一種諷刺。

不過屯田之策,尤其是民屯那一塊的剝削的確太重了,當時已經不是奴隸社會,這種方法非常打擊農民的積極性,所以根本就沒有人喜歡幹,就算強迫別人也不會真心幹,所以可供一時只需,但長久來看這種政策註定會被淘汰的。

注:軍屯的剝削是比民屯還要重的,但民屯百姓是為了自己,軍屯士兵是為了國家,本質不一樣。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