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19章 公孫瓚的崛起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他的個人情況和袁紹有些類似,都是出身於世家大族,母親也出身低微,後來也都成為了一個大帥哥。但公孫瓚的運氣比袁紹差一,沒能繼承旁支,所以因為母親出身的公孫瓚沒能得到家族的大力扶持,一開始只能出任書佐類的官職。

公孫瓚在郡縣裡擔任書吏的時候,由於他儀表堂堂,聲音又洪亮,而為人聰明,做事認真,有時候同時著幾件事情,居然都沒有遺漏錯誤。太守(注1)因此認為他是奇才,開始器重他,後來甚至將自己女兒嫁給了他,並讓他去涿郡和劉備等人一起向盧植學習經書。

公孫瓚學成以後又在太守麾下做了一段時間的郡縣官吏。後劉太守出了事,被召去見廷尉,本來依朝廷法令是不許下屬接近的,公孫瓚便化妝換了衣服,謊稱是服侍他的兵卒,親自為其駕車,帶著衣食用品,一直在劉太守的身邊侍奉。

待到劉太守被貶去交趾日南時,公孫瓚備了米和肉,在北芒山祭祀祖先,準備一道去日南,他高舉著酒杯:“過去是家人的兒子,今天是人家的臣下,我們將要到日南去,日南有瘴氣,可能我們回不來了,在此與祖先們告別了。”公孫瓚感情激動悲傷哭泣,又行了大禮,拜了又拜,然後意氣激昂地站了起來,當時看到這一場面的人,無不欷虛感嘆。

或許是上天也被公孫瓚所感動,劉太守行至中途,便得到了赦還的敕書,得以歸還。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公孫瓚官僚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公孫瓚後來因為此事被舉為了孝廉,當上了郎中,從此坐上了快車道,後來遷升為遼東屬國的長史。

到這時公孫瓚依然主要是在州內處理政務,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後來因為一次突發事件,公孫瓚才慢慢的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根據記載,公孫瓚第一次領兵作戰是遭遇了突發事件。當時公孫瓚帶著十幾個騎兵巡塞,路遇數百名鮮卑族騎兵,公孫瓚被逼退回一處空亭,當時他對他的騎兵們:“今天我們如果衝不出去,就會被敵人全部殺死呀!”

公孫瓚自己也拿著矛,兩頭都裝上了槍頭,身先士卒,帶領著部下飛馳出去刺殺,殺傷鮮卑族數十人,但自己部下也死之近半,可是最終得以免除滅之災。鮮卑人受到這次懲罰,此後再不敢入塞來搗亂。公孫瓚於是因功被任命為涿縣的縣令。

而公孫瓚後來正式成為一方大將,還要等到靈帝中平年間(184-189)。

中平年間,涼州的邊章、韓遂叛亂,朝廷組織了幽州地區烏桓突騎三千人,鑑於公孫瓚個人情況臨時提升他為都督,行使都督的一切權力,讓他帶領三千騎兵跟隨車騎將軍張溫進剿涼州叛軍,公孫瓚也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但沒有想到,朝廷抽調幽州軍隊的行動被早有異心的漁陽人張舉、張純視為了良機,他們兩人因為沒有受到張溫的重用,於是心生不滿,乾脆趁機引誘遼西烏丸國的丘力居等人反叛,大舉攻打薊中,張舉自稱天子,張純則為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還徵集薊中的官吏、老百姓去攻打右北平、遼西屬國諸城,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攻破城池,肆無忌憚的劫掠,導致各地生靈塗炭。

而當時公孫瓚的部隊才開進到薊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去往涼州的計劃也不了了之,在中郎將孟益的率領下公孫瓚轉而全力鎮壓張純、丘力居等人的叛亂。

後來公孫瓚追擊張純、丘力居的部隊,雙方交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公孫瓚大獲全勝,敵人丟棄妻子兒女越過邊塞逃走,所搶走的男女全部被奪回。公孫瓚則乘勝追擊,但由於過於深入敵後孤立無援,反而被丘力居等人包圍在遼西管子城,雙方僵持了快二百多天,公孫瓚部隊的情況逐漸惡化,糧食完了吃馬,馬吃完了煮弓和盾上的皮革,戰力已經開始不支,無可奈何之下,公孫瓚和士卒們訣別,要求大家分散突圍,當時雨雪很多,公孫瓚麾下十之五六都死在溝壑裡,敵寇在此情況下也是飢餓睏乏,沒辦法全力阻擋,在被公孫瓚突圍後也退到了柳城。

此戰之後,朝廷任命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還讓他兼任領屬國長史,主要負責對抗外族和叛軍。

公孫瓚從此統率兵馬,抵禦邊寇。每次有敵情,他總是一臉怒氣,如同去尋找仇人,望到敵人的蹤跡就衝殺過去,有時還繼之以夜戰。敵寇知道他的名聲,害怕他的勇猛,無人敢和他對抗。

公孫瓚經常帶領幾十名善射箭者,都騎白馬,作為左右翼,自稱“白馬義從”。烏桓人都對公孫瓚畏懼異常,他們互相轉告,積極的避開白馬長史,只要遇見了“白馬義從”,敵寇就遠逃塞外。

張純、丘力居等人對於公孫瓚深恨之,甚至於畫了公孫瓚的像,烏桓人騎在馬上以射它為榮,射中了就高呼萬歲。

後來公孫瓚帶領他的部隊,與張純、丘力居等人交戰不斷,在公孫瓚的強大壓力下,屬國的烏丸貪至王率領他的部族向公孫瓚投降,公孫瓚又被升為中郎將,進而駐守遼西屬國。

在與北方胡人數年的交戰中,公孫瓚積累眾多的功績,他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從騎督尉到降虜校尉,最終成為了守衛一方的中郎將,封都亭侯。

但公孫瓚與胡人相持良久,雖然也著諸多戰績,可還是沒辦法阻止張純、丘力居進犯青、徐、幽、冀四州,他們到處劫掠,四州深受其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靈帝準備為幽州換個當家,當時恰好太常劉焉向靈帝提議“廢史立牧”,派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掌控大權,藉以鎮守安定天下。

朝廷內部評論宗正官東海劉虞既有德行威儀,又曾任幽州刺史,戎狄等少數民族也曾歸附於他,如果派他去鎮守安撫,可以不興師動眾而得到安寧,於是最終便派遣劉虞擔任幽州牧,掌控幽州軍政大權。

於是公孫瓚和劉虞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注1:《三國志》中記載為侯太守,但聯絡後文可能是筆誤。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