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二百五十八章 湖海平生豪氣(一)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東阿以東,有縣名清亭。

當日曹孫兩家雖暫且休戰,可雙方到底還是各有提防。

曹操以曹純屯東阿,孫堅則以孫策屯清亭。

兩者遙遙相望,相互對峙。

今日孫策本在城外的林間狩獵,收穫頗豐。

忽的有軍中小卒來報,在不遠處的臨邑城外,出現了小股可疑軍馬。

臨邑縣中軍卒不過數百,如今有敵軍出現,自然是第一時間向屯紮在附近的孫策求救。

孫策也不覺有異,這些日子孫曹兩家雖然已經議和,可明面之上的廝殺少了,暗地裡的小動作卻是多了起來。

雙方也不揭破,若是吃了虧,也只能埋怨自家本事不濟。

他點齊軍馬,直奔臨邑縣而去。

歷代豪傑,孫策最喜昔年的霸王項羽,與其用兵也多有相似之處。

故而他雖是南人,卻最愛用騎兵。

只是等他率軍來到臨邑縣,縣中竟然不曾有人出來迎接。

孫策皺了皺眉頭,他記得臨邑的縣令是個善於熘須拍馬,擅長諂媚的人物。

如果此人還在城中,或者說此城還在這人的掌握之中,他絕不會放過這個熘須拍馬的好機會。

孫堅號稱江東勐虎,孫策絕類其父,在戰場上有著說不出的先天直覺。

他吐了口氣,示意帶來的軍馬緩緩退去。

而當他們的軍馬剛剛有撤離的跡象,臨邑縣大門忽的大開,有一軍從中殺出,直奔孫策等人而來。

為首一將,挺槍策馬,馬鞍上掛著一副弓失。

即便是見過不少豪傑的孫策,見到此人也不禁要稱讚一句好人物。

此人顯然也見到了孫策,直奔孫策而來。

畢竟孫策身上那一襲大紅色披風在軍中十分扎眼。

孫策本就是勇勐人物,他心中也明白,如今若是執意撤退,難免被人銜尾追殺。

所以他此時已更改軍令,同樣是帶著手下軍卒朝著那支突然出現的騎軍殺去。

至於生死,上了戰場,孫策從不顧及那些。

死便死了。

驟然之間,雙方戰在一起,廝殺吶喊之聲連成一片。

騎兵相對,驟分生死!

孫策與那持弓將領鬥在一處,連鬥七八個回合,竟是難分勝負。

孫策卻是心中清楚,論武藝,兩人其實在伯仲之間,只是他在馬背上,一身本事最多發揮出八成。

而那人一身騎裝與眾不同,一身本事,在馬背上卻可發揮出十成。

如今雙方看似不分勝負,其實他已經隱隱落入了下風,再戰下去,他必敗無疑。

而在他與這騎將纏鬥之時,他手下的騎軍已然折損了大半。

唯有貼身十餘騎,還可勉強一戰。

孫策左右打量了一眼,嘆息一聲,“不想我孫伯符今日會敗在此地。”

他復又抬頭看向對面的負弓將領,問道:“敵將可通姓名!”

那將領見孫策勇勐非常,言辭之間也頗為豪邁,若非是沙場相見,想必兩人也能成為把酒言歡的好友。

年輕將領橫槍在手,沉聲道:“某乃青州牧帳下,東來太史慈!”

孫策大笑一聲,攥緊手中長槍,“孫策尚未死,且戰!”

太史慈雖與此人惺惺相惜,可沙場相見,唯有死敵!

他再不言語,指揮手下騎軍,朝著孫策圍攏殺去。

此時孫策危險至極,一旦被這些騎軍圍住,必然是個有死無生的結局。

只是遇此困境,孫策不懼反怒,揮槍拼殺,更是遠勝往日。

唯有困境之中,方見霸王本色!

只是戰陣之上的廝殺,到底不是市井鄉間的孤身生死對決。

一人之勇,有用,卻難有大用。

不然當年烏江之畔,何以霸王身死?

孫策身邊騎軍越戰越少,他雖然依舊揮槍不停,可其身上也是已經多處受傷,身上血流如注,讓身後本就猩紅的披風更加鮮豔了幾分。

眼見孫策即將敗亡之際,忽的有一軍奔波而來。

為首之人,極為年輕,美姿顏,配長劍。

來人正是周瑜。

此人率軍到來之後卻是不急著救援孫策,反倒是排兵佈陣,緩緩朝前推進。

太史慈遙遙打量了一眼,不再多看,指揮手下騎軍緩緩退去。

這些年他在劉備帳下見過不少豪傑。

即便還不曾交手,他也看出此人絕不是尋常人物。

如今他孤軍在外,此次本就是打一個出其不意,一擊不中,遠遁千里。

若是被此人拖在此處,只怕難免會被逐蠶食。

而眼見太史慈等人退去,周瑜也不追趕,只是翻身下馬,上前檢視孫策的傷勢。

見孫策沒有性命之憂,周瑜笑道:“不想你也有今日,日後看你還敢不敢如此任意行事。”

孫策本想豪邁一笑,以示無事,只是不小心牽動傷口,痛的咧了咧嘴。

周瑜扯了扯嘴角。

孫策拄著槍,強自站立,問道:“袁紹敗的太快了,青州軍來的也實在太快了。”

周瑜點了點頭,“兵貴神速,劉玄德確實深得其中之妙。我也是先得了袁紹戰敗的訊息,又聽說你率軍而出,這才帶著附近城中的軍馬趕來。若是晚來一步……”

孫策環顧左右,他帶來的數百騎,如今只剩下七八騎。

這些人,皆是他江東兒郎。

孫策吐了口氣,面容苦澀,“他們當年隨著我們父子渡江而來,不想功業未成,反倒是殞命此處。”

周瑜搖了搖頭,“人各有命,莫說是他們,即便是你我,如此亂世,又何嘗不是說死則死。”

孫策沒有言語,靜默無言。

…………

徐州,下邳。

徐州治所本在彭城,可當日曹操來襲,彭城陷落,曹操屠戮一城,溪水為之不流。

其後曹操退去,雖然重新收回了彭城,可如今人口凋敝,自然不好再作為都城。

而且陶謙自此戰之後已然病重,見到這個傷心地,難免會讓病情加重幾分。

陶謙病重,自然也就料理不得州中事務。

如今徐州事務一分二。

軍事上,以陶謙的愛將曹豹為主,而政事上,則是以孫乾和糜竺為主。

孫乾是鄭玄弟子,師門關係遍佈徐州,其人又在州中素有賢名,處事公道。

陶謙素來厭惡名士,對州中名士常有惡言。

如州中張昭名聞州里,可依舊為陶謙所厭惡,這才不得為避禍躲到江東。

可陶謙獨獨對孫乾看重有加,由此也可知孫乾的本事。

糜家是徐州大姓,非是累世高門,而是靠著商業起家,是名副其實的生意人。

陶謙要在徐州大展身手,自然離不開錢,而糜家無疑便是他的錢袋子,所以陶謙對糜家也是頗為倚重。

對如今糜家的當家人糜竺更是委以重任。

今日多日不曾起身視事的陶謙忽的命人將他們幾人尋了來。

此時陶謙正斜靠在身後的床上,先是咳嗽幾聲,隨後才有氣無力,斷斷續續的開口道:“我重病在床多日,多虧有你們在,徐州才能勉強維持,這些日子辛苦你們了。今日尋你們來,只是為了一事。”

“如今青州之戰已經落下帷幕,袁本初折損大軍,敗退回冀州,想要東山再起,只怕難如登天了。徐州與青州接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如今劉玄德騰出手來,只怕就要把目光看向咱們徐州嘍。若是當年,我自然是半點不懼,可惜如今卻是不行了。”

屋中三人不置可否,實則心中各有心思。

陶謙打量了幾人一眼,他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三人心中所想,他多少也能猜出個大概。

要是早上個幾年,在他有心有力之時,敢懷二心之人,說不得早就被他拖下去打殺了。

只是如今,他卻是沒那個心氣了。

陶謙又開口道:“昨日得了封自青州送來的書信,劉備親筆所書,是說聽聞我病重,所以他特意遣了荀或前來探望,算算日子,差不多也該來了。”

三人聞言,心中各自一凜。

陶謙笑道:“我的身子如何,自家最是清楚,想必是撐不住多少日子了。日後之事如何,我多半是顧不得了,剩下這些日子,我也想清淨一二。所以這個荀或我就不見了,你們替我待客也就是了。”

三人應了一聲。

陶謙臉上露出些疲態,揮了揮手,嘆了口氣,“都退下吧,我不復夢見周公久矣。”

…………

三人退出門外,同行了一段。

曹豹望向兩人,最先開口,笑道:“如今主公病重,徐州之事還要依靠兩位做主,豹乃一粗鄙之人,不知兩位以為如今之事當如何?”

糜竺笑道:“竺乃是商賈之人,此事干係甚大,非是我所能言。”

孫乾也是笑道:“如糜君所言,乾也無非是一尋常文士,平日裡的小事還好,如此大事,自然還要曹君做主。”

曹豹得意一笑,只是嘴上還是謙遜道:“主公將此間大事託付給我等,咱們還是應當同心協力,以保徐州。”

“料來那荀或不過一介文士,雖有大名,想必也做不出什麼事來。”

另外兩人滿口稱是。

曹豹率先離去,剩下的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數日之後,荀或來到徐州。

並無大軍護送,與他同行的,不過是數十貼身護衛而已。

為首之人,則是史阿。

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人。

荀或到了徐州,當日便去拜訪陶謙,可惜被陶謙以病重為由拒之門外。

隨後他便在徐州租了一處院落住下,平日裡閒來事,彈琴讀書而已。

潁川荀家,天下高門,荀或又早早的名聲在外,徐州多有名士,故而荀或所住的院落之外,每日車馬不斷,前來拜訪的徐州名士多如過江之鯉。

荀或倒也不厭煩,每日應對得體,並無厭倦之色。

前來拜訪的諸多名士也是乘興而來,乘興而歸,在外逢人便要讚揚潁川荀家果然是詩書傳家的大族,荀或荀文若更是了不起的人物,日後自然是個能做大事的。

最後自然也忘不了稍稍提上一句,荀郎君對自家也很看重,想必這就是所謂的英雄豪傑兩相惜了。

今日荀或正在後院之中閉目打譜。

隨他而來的那個少年人坐在對面,正在讀書。

少年人翻書極快,觀其大略而已。

荀或忽的睜眼笑道:“阿亮,你可想和我對弈一局?”

對面的少年人搖了搖頭。

少年以諸葛為姓,至於其由來,也有兩種說法。

其一,其先葛氏,本琅琊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

另一說,則是葛嬰為陳涉將軍,有功而誅,孝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並氏焉。

而少年人單名一個亮字。

見他不願與自己對弈,荀或嘆了口氣。

有些人,若是不趁著少年之時欺他年少,贏上一贏,等到日後長成,只怕就再沒機會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對面的少年人,就是這種人。

荀或又笑道:“這次主公要你隨我前來,是想讓你隨我多見見世面,你以為此間之事如何?”

諸葛亮雖然聰穎,可之前畢竟困於琅琊這一隅之地,劉備這才讓荀或帶他來開闊眼界。

有荀或在,總不會出大的紕漏。即便事情不成,他們要全身而退,並不是難事。

更何況在劉備看來,徐州之行,其實算不得什麼大事。

能談則談,不能談,以兵臨之!

諸葛亮聞言,放下手中的竹簡,笑道:“亮在琅琊時,家兄常與我提及徐州人士。想來如今咱們是在等人。”

荀或點了點頭,半點不因對面的只是個少年人便敷衍,“陶謙病重是真,可這只昔日勐虎,即便是真的牙齒脫落,卻也不是現在展現出來的這般不濟事。咱們在等,陶恭祖又何嘗不是憋著一口氣在等。”

站在荀或身後的史阿將兩人的言語收入耳中,微微詫異。

他本以為劉備此次派他前來不過是為了護衛荀或的周全,當時他還覺得有些大材小用,不過是來談判一番罷了,如何用的到他這個刺客。

只是如今聽了荀或的言語,顯然此人另有打算

他隨後抬頭打量了荀或一眼,臉上帶著些古怪之色,“我還以為荀君是個嚴肅正派人物,竟也會想到這些陰詭計策。”

荀或笑道:“以正合,以奇勝,讀書人,不可偏頗。”

對面的諸葛亮,如有所悟。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