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朝豪傑拔劍起(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魯縣城中,黃巾已除,大難得脫的孔融此時正整理著有些凌亂的衣衫。

昔年子路縱死而不免冠,他為孔子二十世玄孫,自然不能丟了孔家人的氣概。

騎在絕影上的劉備見他如此,強忍著笑意。

此時關羽正帶著其餘騎軍在打掃戰場,順便搜尋城中是否還有殘留的黃巾餘黨。

劉備翻身下馬,來到孔融身前,“著實讓孔君受驚了,備來遲了些,還請孔君勿怪。”

“原來是劉北海當面。”孔融打量了劉備一眼,笑道,“早就聽聞劉北海大名,不想今日竟是在如此境況之下相見,方才融有些失態,著實失禮。”

劉備笑著搖了搖頭,“方才刀鋒所至,若是換了旁人,只怕早已亂了方寸。孔君臨危不懼,已然是極為難得。遙想當年子路縱死不免冠,如今孔君所行,頗有當年先人風骨,不愧為夫子二十世孫。”

孔融聞言一笑,面上露出些滿意之色。

他平生最為得意之事,便是他家中傳下來的這個孔字。

袁家四世三公,楊家名震關西,即便是這些一等一的世家豪族,見到他們孔家後人還不是要待之以禮。

此時聽了劉備的言語,孔融看著劉備越發欣賞起來,“劉北海不如且與我入屋中一坐,今日難得一見,某倒是有些事想與北海請教一二。”

劉備自無不允。

孔融此人雖然是個言談立說無人能敵,做起實事來一事無成的人物,可到底頂著一個孔家的名頭。

而且此人在士人之中名聲頗廣,昔年讓梨與一家爭死之事都被士人廣為稱讚。

漢末最重名聲,與孔融交好,能讓他在士林之中的名聲更好些。

所謂士林之人,看似都是些只會清談立說的讀書人,可當日曹操殺邊讓,而兗州皆反。雖多半只是個當地豪族背反曹操的由頭,可依舊不由得讓人對這些士林中人高看一眼。

“如今黃巾四起,想來北海之中也不安寧,玄德此來為何?”

靜室之中,孔融撥弄了一下琴絃,如今他與劉備熟絡了些,故而已然變了稱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北海國中確是起了黃巾,不過已然被我壓了下去,已無大患,這次西來是聽聞皇甫郎將正與賊戰於穎川,備不自量,欲前往相助。”劉備笑道。

“自黃巾之起,奪郡縣,殺官吏,著實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早就聽聞玄德將北海治理的極好,如今能在如此短的時日就壓下北海之亂,看來傳言非虛。”

孔融嘆了口氣,“若是朝廷用我,想來治理起來也未必比玄德差了,說不得還能得個孔北海之名。”

劉備摸了摸鼻子,訕訕而笑。

“這次多虧玄德前來,這才救下了我的性命。”嘆息片刻後孔融又笑道,“我見玄德手下那員長須將領頗為勇武,說來我手下本也有一人,只是如今不在此地,不然也不會落得今日如此狼狽。”

“不知孔君所言何人?”劉備笑問道,能與關羽相提並論的,想來孔融說的是太史慈了。

不想孔融卻是開口笑道:“說來此人還是北海人,姓武名安國,雙臂有萬斤之力,等閒十餘人進不得他身。在我身邊多年,常無一合之敵。”

劉備愣了愣,不得不佩服孔融這相人之術,難怪他後來會將禰衡推薦給曹操。

武安國或許也是個好手,可如何能與關雲長相比。

他卻也不點破,只是笑道:“文舉果然有識人之能。”

“旁的不說。”孔融也是笑道,“在這相人之術上,融還是有些本事的。”

…………

九江壽春縣,一處宅院裡,幾個孩子騎著竹馬正在院中玩鬧。

為首的少年八九歲的年紀,儼然是這夥少年人的首領,他手中拿著根短棍呼喝不停,一人便能追的三四個少年逃竄。

“文臺,阿策倒是有些你少年時的風範。”一個站在院中的雄壯漢子開口道。

“那是自然,虎父自來無犬子。”一旁的孫堅一邊擦拭著手中的古錠刀,一邊抬眼打量著不遠處的孫策,“不過說來阿策其實比我當年在這個年歲之時還要強上一些。”

站在他身側的程普收回視線,開口問道:“此次黃巾禍亂天下,朱儁想要咱們隨他出征穎川,你是何意?”

原來同為東南之人,朱儁素來知他勇武,幾日之前已然派人給他們送來了書信,想要表孫堅為行軍司馬,與他一起征討穎川黃巾。

孫堅聞言笑道:“你們跟隨我多年,早該知曉我的性子,這麼多年咱們窩在這東南之地,不過是在各縣之中打轉。孫文臺如何甘心只在此處。”

身側兩人都是點了點頭,孫堅素來有大志,少年時便敢孤身擊賊的人物,如何是貪生怕死之人。

“更何況我孫家如今家中雖有些錢財,可與江東這些大戶相比終究算不得什麼。你等不說,難道我就不曾聽聞他們說孫堅是潑戶不成?”孫堅眼中露出些冷厲之色,“他日我若得志,早晚要這些人低頭認錯。”

他復又抬頭望向不遠處的孫策,這只江東勐虎面上破天荒的帶上些柔和笑意,“更何況沙場拼殺之事,有咱們這一輩也就夠了,即便阿策再是勇勐,我也不希望他日後踏上戰場。”

………

幷州,陽曲縣,十餘騎自城外“狩獵”方回。

城門處的守軍見了來人,只是招呼一聲,並未盤查,轉身便放他們入城。

邊地之人自來最為敬重的便是勇悍之人,而方才入城的那群騎士自打來了陽曲縣,屢屢出城“狩獵”不說,還曾助他們一起守城,幫他們幾次打退了鮮卑人的進攻。

尤其是那個為首之人,在戰場上橫勇無敵,那些鮮卑人中甚至不曾有他的一合之敵。

如今那人在幷州的名頭也大的很,以驍武冠絕幷州。

那數十騎入得城來,直奔縣中的官署。

來到官署之中,呂布等人翻身下馬,將懸在馬背上的人頭交到一側的官員手中。

他解開身上的甲胃,抖了抖其上的血跡,看向一旁的一個年輕人,“稚叔,此次狩獵可還痛快?”

一旁的年輕人雖然身形不如呂布,可也算的上是極為高大,聞言笑道,“自然痛快,每次與奉先同行總能有意外之喜。”

此人名為張楊,幷州雲中人,一身武藝不俗,與呂布極為投緣。

“痛快是痛快,可惜終究是小打小鬧,也只能是閒來無事之時的聊相戲罷了。”呂布嘆了口氣。

如今中原之地正遭黃巾大亂,他本想帶著手下的幷州騎也去中原摻和上一腳,可惜被手下的謀士阻攔了下來。

“奉先也無須嘆氣,以奉先的本事,將來總是能出人頭地的。”張楊安慰一句。

“稚叔說的是。”自官署中走出一個中年人,來人面貌方正,頗有威儀。

“這世上有本事之人,俾如錐處囊中,早晚會顯露而出,更何況你呂奉先勇武過人,何愁不能出頭。”中年人笑道。

“丁縣長自然說的輕巧,誰不知你如今留在此處不過是暫時歷練而已,日後定能得到朝中重用。”呂布笑道,“與我們這些武夫自然不同。”

此人正是如今陽曲縣的縣長,丁原,丁建陽。

呂布等人都知此人是袁家門生,如今在陽曲無非是混個資歷,日後才可身居高位。

丁原笑道:“我也曾是貧寒起身,不過中人之姿,如今還不是稍有所成。你和稚叔本事出眾,日後所成必然在我之上。”

丁原此人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

為南縣吏時,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

說來也是個厲害人物。

此人喜愛與呂布等人飲酒,飲酒之時常自述己志,以為日後為官當為貧寒之人做主。

“不說此事了,今日處理政事已畢,咱們尋處酒舍喝酒去。”

…………

冀州,南和縣,一處酒舍裡,早已離開雒陽來到此地多日的許攸正在獨自飲酒。

他將手中捏著的五銖錢拋了拋,隨後拿起酒碗飲了口酒。

此時有人自外跑了進來,徑直來到許攸身側。

來人是許攸的貼身心腹。

“事情辦妥了?”許攸抬頭笑問道。

“辦妥了。”那人應了一聲,“石像已經埋到了一處正在開採的河道裡,想來要不了幾日他們就能挖出來。”

許攸點了點頭,“如此就好,那咱們在此處的事情也算是了結了。”

他這次來到冀州要做的大事,也是唯一一事,便是埋下這座石像。

這石像其實也無甚出奇之處,不過是在上面刻著幾句簡單言語,暗示冀州有天子氣而已。

“那張角真的會因此留在冀州?我觀張角也是個厲害人物,這等計策他如何會信?”許攸身旁的心腹開口問道。

“他信不信其實半點也不重要。”許攸笑道,“他以宗教起身,這般鬼神之事,他信也要信,不信也要信。”

“更何況即便沒有咱們來做此事,他多半也會留在冀州,他在此地傳教多年,根基深厚,最是容易成事。咱們此行也無非是來多做個保障罷了。”許攸將手中的五銖錢放下。

一旁的漢子一臉疑惑之色,只是卻也不敢開口詢問。

他是許攸的心腹,許攸的性子他自然清楚的很,該他知道的事情許攸自然會和他言明,不該他知道的事情,若是多問一句,只怕性命便要護不住了。

許攸面色沉了沉,低聲笑道:“這冀州的世家著實是多了些。”

…………

涼州,令居城。

金城人北宮伯玉聯合湟中義從與黃巾一起舉事,圍攻附近郡縣,如今金城大半城池已然陷落,令居城更是已被圍困數日。

若是冀城援軍再不至,那城中多半撐不下幾日了。

城中名士邊允的宅院裡,這個名滿涼州的名士如今也是無法可想,只能悶在家中飲酒。

“文約,即便是收到訊息的時間再晚,如今冀縣也該得到訊息了,那左昌縱然不知兵事。”邊允嘆息一聲,“按理說援軍也該到了。”

坐在他對面的,正是當日自雒陽拜別好友傅燮返回涼州的韓約。

如今他為金城郡太守陳懿的從事。

韓約此時面色陰沉,端起桌上的酒水飲了一口,“若是派了援軍,此時自然該到了。可怕就怕那左昌不肯派兵來救。此人素來貪鄙,又膽小怕事,如今聽聞金城出了事情,只怕正瑟縮在城中。”

他冷笑一聲,“說不得在此人看來,金城郡這般邊塞城郡丟了反倒是好事。”

“左昌到底是朝中大吏,想來不至於此。”邊允吐了口氣,他嘴裡雖然說著不至於此,可其心中卻也明白,左昌此人只怕正如韓約所言。

來自中原的士人,到底與他們涼州當地人不同。

“若是,若是,他真的不肯派兵,你我如何是好?”

邊允雖是涼州名士,可他素來是以博學聞名州郡,如今生死之前,終究是慌了手腳。

韓約稍稍沉默,隨後笑道:“既來之,則安之。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看北宮伯玉等人打算如何了。若是他們定要取你我性命,那便算是你我為漢家盡忠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日後說不得還能落個忠烈之名。”

他復又給自家倒上一碗酒水,冷聲道:“可若是此次不死,那便怪不得我不忠了。是朝廷先負韓約,非是韓約先負朝廷。”

此時有院中僕人匆匆而來,“家主,陳太守有請你和韓從事。”

除了二人之外,金城太守陳懿也被困在城中。

邊允看向韓約。

韓約站起身來,苦笑一聲,“看來陳太守終究是扛不住了。”

之前城外北宮伯玉等人幾次射入書信,想要城中陳懿等人開城投降,想來如今陳懿終究是撐不住了。

第二日,陳懿率邊允與韓約等人出降。

北宮伯玉斬殺陳懿,而以邊允與韓約名重涼州之故,不但不曾殺害兩人,反倒是推邊允以為首領。

其後邊允改名邊章,而韓約更名韓遂。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