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工業之動力帝國->章節

1000所的誕生(五)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有些話考慮影響和自己在共和國空軍內較為獨特的地位,寧雷在耿清華面前無法說但和唐婉之間卻不用顧忌。

寧雷兩戰南沙,所有的戰績都是駕駛F14戰鬥機創造的,平心而論寧雷個人對蘇式重殲還真沒什麼興趣可言。

對於寧雷來說,一個是歷經戰火考驗過的生死“戰友”,一個效能全是未知,只能從也是超級大國出品效能大約不會很差這種預估來衡量,內心的傾向自然明顯。

加上梁遠這幾年幹成了無數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寧雷對這份看起來是遠嘉出品的三百億研發計劃抱著極大的興趣,別人解決不了可不代表梁遠解決不了,經過無數的努力之後,偽裝成天才的某人終於把天才的概念徹底貫徹到了身邊親友的信念之中。

心有所念之下,平日裡寧雷和唐婉在京團聚時,就經常把話題扯到F14戰鬥機國產化上,唐婉在外雖是一副精明強幹的模樣,回到家裡多半還是賢妻良母的狀態。

本來兩人婚後就聚少離別多,難得團聚一起寧雷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再加上當初遠嘉於F14戰鬥機大修線一事和中航技之間弄得不太愉快,寧雷叨唸的次數多了唐婉就不樂意聽了。

小性子起來的唐婉嘲諷寧雷幹得趟地雷的活,操著********的心,南沙兩仗自家拼命的拼命,掏錢的掏錢,保家衛國這碼子事又不是我家專利,按寧雷的意思在發展下去全家豈不是要提前進入共產主義?

使完小性子的唐婉跟著聯航的班機去了香港,幫襯著遠嘉忙活收購怡和的最後一步,結果心情不好的唐婉在香港也沒提三百億這個話頭,直到不久前紐璧堅代表遠嘉和凱撒克家族完成了怡和股權轉讓的離岸交易,穩穩的跨過了財團的門檻,自認忍了許久的寧雷才又和唐婉舊事重提。

一般來說,無論老梁同志還是寧雷,梁遠雖然對這兩位原則性極強的共產黨員沒辦法,但糊弄的手段絕對能弄出來無數,寧雷自知搞不定滑不留手的梁遠,公私兩便這種事還是唐婉做得專業。

梁遠萬萬沒想到自己很久以前幫助兩個丫頭樹立政治世界觀的那個社會主義笑話,搭配著董秋碩適逢其會的牢騷居然會整出如此大的波瀾。

向來只有寧婉嘉能分出來梁遠是“真的很意外”還是“裝成很意外”,看著梁遠有些愣神,坐在條几上的少女用小腿碰了碰梁遠的手臂,輕聲說道:“今天早上出來時,我和菲菲包裡裝的都是亞太地區的檔案,我大致翻了翻文件目錄進出口公司的年報應該在揹包裡……。”

兩個丫頭這幾年跟在梁遠身邊耳聞目染,倒是慢慢的把私人助理這個職務承擔了起來,如果梁遠在盛京遠嘉所有需要梁遠處理的檔案基本都是由兩個少女先做好分類,事後的歸檔工作有許多也是由兩個丫頭同集團的行政處進行銜接。

看著梁遠點頭,靠窗的寧婉菲起身去拿揹包,梁遠抓了抓頭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寧姨,這事我是真的不知情,我約莫這事的起源應該是董秋碩在進出口公司內部想開啟局面搞出來的破事兒……。”

由於梁遠的緣故遠嘉內部的整體氛圍十分寬鬆,整個高層都鼓勵下邊要敢想、敢幹,用梁遠的說法集團的主業既然掛著宇航的名頭,那麼只要技術上的邏輯可以自洽、組織上的結構真實可行,經濟上的效益可以承受,哪怕是登陸火星都可以正式拿出來討論。

相比去火星溜灣這種事兒,下邊整出國產化F14戰鬥機的專案還真不是啥天方夜譚,不過董秋碩到底是拿著遠嘉的工資,這個三百億的計劃沒有向遠嘉高層正式提交,就代表董秋碩認為從技術、組織、經濟效益這三大方面考慮,現有的外部環境根本不具備實施這個計劃的基礎。

說話間寧婉菲拿著一份綠色表皮的檔案遞給梁遠,梁遠結果檔案匆匆瀏覽了一遍檔案關鍵詞和節略之後,苦笑著說道:“董秋碩果然在年報裡提了這事兒,這傢伙倒坦率,直言目前遠嘉參與F14戰鬥機國產化程序的外部環境無法滿足,那份三百億的研發計劃只是和下屬王敬至針對中航系統所作出來的,建議集團總部持遠期的謹慎態度觀望即可。”

察覺到唐婉帶著好奇的神色看著自己手中的檔案,梁遠隨手把手中董秋碩的報告遞給了唐婉。

接過梁遠手中的檔案後,唐婉發現遠嘉高層提交給梁遠的文件格式極有特點,這份年報檔案與其說是一份公文還不如說是“技術論文”。

年報沒有任何傳統公文上形式上的官僚語言,而是如常見的技術論文般所有文字都是圍繞公文最前端排列出的本檔案關鍵詞展開,檔案中充斥著大量的資料,許多趨勢性的預測和論斷都有資料支撐…。

由於資料過多的緣故唐婉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鍾,才走馬觀花的看完了董秋碩提交給梁遠的關於進出口公司的年報,至此,唐婉才真的相信,這個已經通了天的三百億的研發計劃居然是個陰差陽錯的大笑話。

看著唐婉有些尷尬的表情,梁遠這種已經奸猾到了一定程度的傢伙哪能放任這種情況發展,還沒等唐婉說什麼,梁遠笑著說道:“其實現在看到這個計劃也不算晚,董秋碩那個位置能動用的資源有限,他看起來近期不可能的事情可不代表集團也如此認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遠可不要被你爸爸和寧叔帶歪了,當初遠嘉介入南沙和在收購怡和問題上的妥協都是限於形式急迫,這國家又不是我們自己家的,小遠可別拿自己家的錢去填中航那個大坑……。”

唐婉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生怕梁遠自信心爆棚被某種主義忽悠到溝裡去。

一般來說除了遇到類似不久前共和國內部局勢不穩那種巨大變革,否則唐婉向來是站在梁遠這個角度考慮問題,這麼大規模的投資唐婉感覺梁遠的決斷十分倉促反而反對了起來。

從小見慣了為寧雷擔心受怕唐婉的寧婉嘉,更是隱蔽的轉著小心思生怕某人將來和寧雷有學有樣,拐彎抹角的反對著梁遠的決定。

“報紙上都說了,企業改革就是要扔脫柺棍丟掉等靠混的思想,自由的在市場上拼搏,如果沒有改革,小遠這三百億扔下去對於現在的中航來說豈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柺棍……。”

為了把自己的小心思隱藏起來,寧婉嘉扯了一個大大的歪理。

若非眼前眸子中隱約流露出來的一點擔憂和緊張,梁遠還以為寧婉嘉真是在和自己討論國家的相關政策呢。

梁遠好笑的拍了拍寧婉嘉撐著桌面的小手說道:“呃,這事兒怎麼說呢,遠嘉當初收購怡和的目的是為了維繫商飛在聯邦德國的支出……。”

“從現在算起截止九五年第一架CM100客機交付使用者使用之前,商飛的人力成本大約在9億美元上下,CMB宇航生產CM系列支線客機在裝置、土地、廠房等硬體上的投入大約在18至22億美元左右,如果除去CMB宇航自身多達10億美元的注冊資本,餘下的8至12億美元資金缺額按協議需要商飛和MBB均攤。”

“那麼在未來的五、六年中,遠嘉需要每年向航空領域投入3億美元,如果按目前人民幣的真實匯率衡量,每年需要投入20個億,而一款成功的商業客機從圖紙起始到產品成熟耗時十年已經是相當樂觀的估計,在CM100、200型客機的後續必定會有改款和載客量更大的CM300型,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十年中遠嘉如果當真打算在航空領域站穩腳跟,不少於200億的資金投入是必須的,如果把時間放寬到十五年300億的投資還真不是什麼稀罕事。”

“小遠,你是打算把未來商飛在航空領域的投資計劃包裝成那個300億的大計劃?”寧婉菲恍然大悟的說道。

梁遠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在航空技術中軍民通用的技術有很多,比如飛機蒙皮、起落架、剎車、導航、雷達、電傳、液壓、航空標準件、複合材料、大型受力金屬件加工等等,如果以F14戰鬥機為例,在除去航空發動機之後,特屬於軍用技術的大約只能是各類武器的火控系統,F14戰鬥機那特有的變後掠翼當年都是大型超音速客機的一種解決方案而已。”

唐婉聽梁遠如此包裝那300億的研發計劃,終於把心重新放在肚子裡,有些好奇的問道:“小遠,我記得當初MBB在MPC75客機的研發總報價才12億美元,怎麼改名成CM之後這研發費用居然翻了四倍,我看你的意思整個CM支線客機專案搞不好五十億美元都擋不住……”

“寧姨,德國人當初還真沒說謊……。”梁遠答道。

MBB最初扔給共和國的MPC75研發計劃相當於後世收費軟體的閹割體驗版,維持一款載客超過70人、最大起飛重量接近四十噸的大型支線客機生產、研發團隊至少需要1500人,按商飛在德國組建人力資源為參考,整個團隊年均1。5億美元是最少的開銷。

按照MPC75八年左右的研發週期12億美元僅僅可以滿足專案的人力成本而已,當時限於共和國窮掉渣的國際形象,MBB根本沒有針對MPC75專案全新建廠的打算,最大限度利用共和國和MBB現有的航空生產工廠、裝置才是MPC75專案的選擇。

當然,一旦選擇利用現有裝置生產MPC75,MBB相對共和國航空工業先進了無數的硬體設施就代表著MBB在生產方面的話語權要遠大於共和國,也意味著MPC75專案的合同分工德國人處於強勢的主導地位,絕不可能談成遠嘉和MBB達成的那種成果。

所謂出多少錢就享受多大的收穫,免費的午餐壓根就不可能在國際合作中出現。

遠嘉之所以能在CM100客機的專案分工上和MBB平分秋色,在MBB生產研發體系之外另起爐灶和MBB均攤所有的投資風險才是重點。

在當初成立CMB宇航的談判中遠嘉和MBB針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達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比如遠嘉背靠共和國的廣闊市場、在國內民航界有一定的影響力,MBB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採購先進技術的良好管道,這種雙方公認的優勢都是一對一對的相互抵消,最後MBB以微弱的優勢勝出,反應到合約分工上就是MBB最終多佔了3%的專案工程總量。

左右遠嘉開年會之前梁遠閒來無事,發覺唐婉和兩個丫頭對航空產業的總總內幕一副感興趣的模樣,梁遠索性以CMB宇航成立為例,把遠嘉和MBB當初談判時的總總暗戰爭執說了個通透。

“國際合作向來是一分錢一分貨,花費12億美元的MPC75計劃如果能執行下去,雖然名義上我們擁有了MPC75客機的智慧財產權,但實質上我們掌握的只是部分外殼而已,別說類似電傳、液壓、導航等航電、機電設備德國人不可能放手,哪怕我們能否獨立對這個外殼進行大幅整改都在兩可之間。”梁遠最後總結道

梁遠這話可是半點無虛,航空工業的門檻絕對是人類科技最難的幾座巔峰之一,哪怕是殼子在後世也有無數發達或是發展中國家倒在門檻或是門檻附近,例如韓國、瑞典、印尼、波蘭、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等等等。

當然名義上有個殼子也算是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比如從麥道弄來機身,從烏克蘭搞到機翼,從航空標準件螺絲釘開始直到發動機、飛行控制率全都國際化招標,在打上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國際化市場運作標籤,簡直完爆所有部件都要國內中國人自己生產的農民型自主研發。

“十二億美元被你汙衊成殼子,我看是小遠把錢花冒了才這麼說呢。”寧婉菲十分懷疑梁遠的說法。

“那現在呢,CMB宇航搞不好得花掉五十億美元商飛或是說遠嘉會得到什麼?”唐婉笑著問道。

“我們真正的擁有了一個殼子和少部分殼子內的東西。”梁遠的回答異常簡潔。

按照商飛和MBB的約定,類似螺絲釘、螺栓、鉚釘等緊固類航空標準件,少部分機內液壓、航電系統都由商飛負責研發生產,別看螺絲釘這種緊固類標準件不起眼,從航空類產品的普遍效能來說,航空產品的連線部位向來是航空類產品受力變換的重點部位。

如果能徹底搞清重點部位的力學分析,就相當於解決了對航空類產品至關重要的疲勞度問題或者說叫產品的全壽命問題,屆時在從風洞中在吹出產品的整體效能,一個完整的航空飛行器殼子才算盡在掌握。

“這飛機還真難造,按小遠的說法200億人民幣才真正換來個飛機殼子,難怪吳淞那幫人不搞飛機都改行弄汽車去了。”唐婉十分感慨的說道。

聽唐婉提起運十和吳淞那幫子號稱搞飛機的人士,梁遠只是嘿嘿一笑了事。

“小遠,研發CM系列客機要花這麼多錢將來會不會賠掉啊?”寧婉嘉有點緊張的問道。

“嘉嘉怎麼可能會賠錢?等CM100支線客機上天寧姨早就一統國內的民航市場了,屆時寧姨手指頭稍微漏點就夠商飛吃個十年八年的了。”

“再說CM客機上的許多技術完全可以用到F14戰鬥機國產化上邊,以後寧叔厲害了我就滿世界的搶石油去,國際上有戰鬥機當後臺的能源類大型公司可從來沒有賠錢一說。”梁遠笑嘻嘻的對著寧婉嘉挑了挑眉毛。

寧婉嘉看著梁遠邊說邊盯著自己看,賊眉鼠眼的模樣怎麼看怎麼都有種‘不管怎麼賠錢反正有你喝酸奶的錢’,寧婉嘉有些微羞的看了梁遠一眼抬腿輕踢了梁遠幾下。

“有國際航空這個大家夥壓在上邊,別說一統全國就算聯航想當民航界的老大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只要CM100能達到設計預期多了沒有三、四十架聯航還是能定的起的。”唐婉自信滿滿的說道。

眼下聯航的機隊才十架出頭,五年後唐婉打算把機隊規模至少拓展四倍,屆時聯航就算不是民航老大也不會比國航差很多,在美金變成綠紙之前,三十架CM100支線客機至少是十億美元級別的大單,足夠國家領導人出訪德國時當籌碼用了。

不過看著梁遠和寧婉嘉在那裡眉目傳情的做著一些從小到大常見的小動作,唐婉終究沒把梁遠所言的出去滿世界搶石油當真。

相關推薦:我在漫威提取電影科技王者史萊姆開局史萊姆重生之動力時代科技:從超級動力電池開始財色美利堅在美綜成為傳說長生十萬年來自未來的科技巨頭紅色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