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肱股明臣->章節

第11章 己巳之警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在崇禎登基的前一年,與大明朝對抗了十幾年的後金進行了一次汗位更替,原先的創業者努爾哈赤去世,後金的第二代大汗皇太極繼承了汗位,定號“天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較於明朝的內亂不斷,政治**,皇太極領導的後金卻一片欣欣向榮,他不但以瀋陽為中心,在遼東地區建立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國家政權,而且擁有一支英勇善戰所向披靡的勁旅。他的目標也十分明確,主攻物件就是南面的明朝,最終目的就是取而代之,成為天下的主宰。

皇太極本人極具戰略眼光,他清楚的認識到進攻明朝取而代之是總目標,但在自己實力尚不具備時也不宜蠻幹,應該首先把自己內部的事情弄好,把周邊比較容易征服的部族和國家征服,對明朝則要不時侵擾,儘量掠奪人口和財物;侵擾明朝的路線,不能只限於山海關一路,而應該選取長城各關口擇機突破,直接深入內地。

相反的,明朝一邊擁有戰略眼光的卻是極少,根本沒人意識到皇太極會從薊鎮等處突到內地,且十幾年的軍事對峙,滿洲八旗的兇名早已深入明廷君臣內心,雖然口頭上用“虜”,“奴”,甚至“么麼小醜”之語極盡輕蔑,醜詆,但實際上卻是人人談虎色變,所以當己巳年十月,皇太極帶兵功伐內地時,朝中文武竟無一人能拿出對策。

滿洲十萬鐵騎繞道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在遵化以北的長城各關口發起進攻,而且迅速在大安口、洪山口、龍井關等處突破,進而合兵圍遵化。明著名將領山海關總兵趙率教聞警後帶兵急速援遵化,在城外同後金兵大戰,結果中箭身亡,全軍覆沒。十一月初四日,遵化陷。此前3日,京城聽到警報,已經通報各地,實行戒嚴。

紫禁城建極殿東面的後左門,崇禎帝正與大臣們在這進行平臺召對,此次召對不僅內閣成員全部到場,各部堂官也都畢列其中,氣氛緊張,嚴肅異常,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召對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崇禎帝端坐在寶椅上,一臉愁緒,忽問道:“建奴已深達京畿,兵指京城,各處兵馬應即刻入援,現在各路人馬訊息到底如何?”

有兵部官員對:“早先宣府總兵侯世祿和大同總兵滿桂部已經到達,其他零零散散的援軍也到了一些,另收到遼東訊息,袁督師也在月初四日從山海關出發,急速向京城方向行軍。”

崇禎點了點頭,算是滿意,然後又說:“現在大敵當前,急需用人,但凡朝中有什麼人才,各部不要拘泥於傳統,都一律上薦。”

皇帝要大家推舉人才,可好半會堂下大臣都默不作聲,無人對奏。

這些個大臣,大都腹中滿是錦繡文章,對軍事卻是一概不知,結交也都是經論騷客,那裡知道什麼軍事人才,最後還是吏部待郎成基命出列道:“陛下,現在京城雖兵馬雄壯,但魚龍混雜,各聽所命,急需一人主持京城防禦,統籌全域性,臣認為原遼東督師,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對敵經驗豐富,德高望重,可擔此大任。”

崇禎也早聽聞孫承宗雖年近古稀,卻深通兵法,慷慨忠勇,次時事急,只能先用一下試試,於是在召對過後,崇禎便下召啟用孫承宗。

孫承宗的家鄉就在京南不遠的的高陽,在奉召之後,隻日就抵達京城,受到崇禎帝的接見。

崇禎見其年事雖高,但身體健碩,談吐有力,且謀略過人,於是重任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總督京城內外的守禦事宜,順帶著的,他也把薦舉孫承宗的成基命也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

有人因為舉薦而得到好處,立即便引起了他人的效防,其中,翰林院庶吉士金聲就向皇帝舉薦了劉之綸和申甫二人。

劉之綸為金聲同僚,也是一位翰林院庶吉士,一向喜歡研究兵法,而申甫則是一個和尚,和劉之綸是朋友,兩人興趣相投,都是業餘軍事愛好者,時常在一起討論兵法,他們還一起設計了幾種戰車,有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等,並附有陣法,在紙上談兵的時候,侃侃有致。

崇禎帝連忙召見了兩人,看見那些戰車的模型煞是有趣,以為兩人都是張良、韓信一流人物,立即破格擢用。劉之綸一下子從庶吉士提拔到兵部待郎,連升十四五級,申甫則被授予副總兵官實職,讓他自行招募新軍抗敵。

崇禎不可謂不求賢若渴,可他超升劉之綸的做法實乃明代未有之先例,讓一眾大臣感到莫名其妙,嘴上不說什麼,心中卻是十分不滿,各衙門處處事事掣肘多而配合少。那和尚申甫在得到任命之後,還真召集了一些市井遊民,但沒有好好操練就倉促帶兵出戰,結果在盧溝橋邊迎拒後金兵,被敵繞後,全軍覆沒,申甫陣亡。劉之綸協理京師防衛,不斷受人攻擊,憤而請求帶兵出征,後來也是自己招募了一支萬人隊伍,東進薊州、遵化,最後在遵化城外全軍覆沒。

委以重任的兩人不想全是庸才,崇禎內心一陣羞惱,不免想找一人發洩,而這人便落在了兵部尚書王洽身上。

王洽原來任工部右侍郎,因為身材偉碩,面貌威嚴,很得崇禎帝的重視,在私下裡崇禎帝對隨從取笑說:這個王侍郎,長的像個門神。後來崇禎還真讓他做了“門神”,在王在晉被罷官後,兵部尚書空缺,崇禎找王洽替位,期望他能把好大明門戶。

誰知不久金兵便破關,王洽這個不通軍事的兵部尚書沒能把好大門,本就讓崇禎不滿,一次召對中,禮部侍郎周延儒彈劾王洽“防禦疏忽,排程乖張”,翰林院檢討項煜進而建議應嚴懲王洽,竟然說:“當年世宗斬了丁汝夔,將士震悚,敵人連夜撤兵。”於是崇禎便順勢拿了王洽,之後王洽就死在了牢中。

古人雲“唯才是舉”,可自詡賢德才能直追秦皇漢武的崇禎於此卻是一點都不沾邊,人事任命完全憑自己的感覺喜好,雖然實踐縷縷打臉,但他一點改的意思都沒有,以後的政事中也是常常有犯。

(本章完)

相關推薦:狂武霸帝龍血聖帝魔改制卡師銀河修真傳法則之眼大學士我在詭異世界裡吞詭弒神穿越鬥羅之生死簿什麼叫躺贏型訓練家啊第一毀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