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復興之路->章節

第231章機構和人事四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馬光明還是第一次如此小範圍,如此深刻地參與對公司發展大計的討論。剛才趙慶民講的一番話他認為講的很好,水平相當高,說到了要害。他早就發現,很多領導私下的談話非常之精闢,但公開的、特別是會上的發言就味同嚼蠟了。這大概也是體制的悲哀。就像趙慶民,如果在會上,絕對不會說剛才那番話。

但紅星的黨政一把手就公司的人事問題做坦誠的交流而不避自己,當然令他高興,這至少說明,陶唐把他當做可以信賴的夥伴了。所以,他豎起耳朵聽陶唐的高見。

似乎是猜到了他的心思,陶唐說,“對於公司的發展,我其實沒有什麼高見。企業自有其發展的規律,前人總結的已經很到位了,不過是一個好班子,一支好隊伍,一套好機制,一個好產品而已。剛才老馬認為體制和機制最關鍵,其實沒錯。書記認為關鍵是兩級班子,兩級班子中中層的作用更重要,也對……”

趙慶民笑了,“這不是你說話的風格呀……”

“是真心的嘛。其實,很多事情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沒有好的班子,就不會有好的機制和體制,即使有,不過是寫在紙面上而已。反過來,沒有好的機制和體制,好的班子很快也變質了……但我還是傾向於從人入手,事業之成敗,關鍵還是人。書記看重中層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如果班子不行,中層就不會好。書記認為班子的關鍵是一把手,有道理,但我不完全贊同,有句話肯定是正確的,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班子……”

“我說一句吧,”見陶唐停下來喝水,馬光明道,“有些冒犯啊,你們二位正好相反啊,書記是會上講的模稜兩可,會下相當精闢。而陶總您確實會上乾脆利落,小範圍反而模稜兩可了……”

“哈哈,”陶唐笑了幾聲,“是嗎?我不覺得啊。我還沒說完嘛。整頓人事應當是公司下一步的重點,書記講的,和我不謀而合。但人事問題事關重大,不能來回翻烙餅,即使糾正了,後遺症肯定存在。就像老廖,當初因為工傷免職,班子是有不同意見的,我隨後就發現這個同志是有很多優點的,完全具備中層行政一把手的基本素質,只能自己打自己的臉,承認錯誤總比強詞奪理好嘛。好了,現在我說說我的觀點吧……第一,要整頓班子。怎麼整頓?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體系。考核什麼?政績。每年簽訂的責任書上列明的那些指標條款就是政績,但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完善。至少要加上對所分管單位中層的管理指導教育考核,一系列的東西……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企業,就是要保一方平安。如果下面出了問題,就要毫不留情地追究上面的責任。這個責任,也不能泛泛而談,大而化之,必須明確,比如,基層完不成指標,分管領導就要承擔責任。基層出了腐敗,分管領導也要承擔責任。這就要求公司領導沉下去,切實掌控基層並且為基層出謀劃策。現在有些人總是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誇誇其談,以後不行了,再不能那樣了。”

馬光明想,這點跟我是沒有關係的。每天上班時間,至少有一半時間泡在車間,說的不是我。哦,恐怕老韓就在其中吧……

“考核與什麼掛鉤?主要就是績效兌現,錢,拿錢說話。除非是涉及全域性的重大失誤,一般問題,就是拿錢說話。我不怕大家說我鑽到錢眼裡。進一步,如果你分管的單位連續兩年完不成指標和分配的重點工作,就要考慮換崗了……我沒權力撤你的職,但有權力讓你坐冷板凳。”

趙慶民和馬光明都沒有吭氣,靜靜地聽陶唐講。

“中層關鍵的問題有三個,第一是選人,第二是對現職人員的考核,第三是建立退出機制。最近我看了組織部給我的一份材料,我們這支中層隊伍存在年齡老化的問題,50歲以上佔%,40~50歲的佔48%,40歲以下的不到0%。值得一提的是,在40~50歲的中幹中間,70%是45歲以上的。這個年齡結構顯然不合理。老人家過去提老中青結合,我認為是絕對真理。幹部隊伍必須建立合理的梯隊結構,不能出現斷層。所以,必須加大對年輕幹部的選拔任用了。但是,我們的中幹隊伍又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人太多了!現職的科級處級加起來85人!無論如何不能說精幹。這麼龐大的一支中層隊伍,再大力提拔年輕人補充新鮮血液,問題就更大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多在哪裡?我認為一是機構臃腫,集團設什麼部門,我們對應的也設什麼部門,甚至和地方上對應,比如是武裝部,不就是負責預備役和招兵嗎?用得著單設一個部門嗎?所以必須精簡機構。其次是副職配的過多,有的分廠甚至配了四個副職,人浮於事必然帶來爭權奪利,效率低下。怎麼辦?就要建立退出機制。其實我們是有幹部任職年限的規定的,遺憾的是沒有嚴格執行。不止是幹部管理,好多方面都是這樣。我準備把退二線的制度再撿起來,副職是多少歲,正職是多少歲,到點就退。只有讓老同志退下來,才能騰出崗位提拔年輕同志。”

“我插句話啊,”趙慶民打斷了陶唐,“退出是對的。但你要注意,就你說的45歲以上的幹部,恰恰是公司的主力。依照年齡退二線,對於公司是一個損失。”

“任何時候也做不到兩全其美,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陶唐繼續說,“因年齡退出現役的好處是明擺著的……你說的那種情況,可以變通處理,如果珍惜某些中層的專業能力,我們可以建立返聘制度。把需要的人留下就是。

“現在我說說選人之難吧。跟彭勇聊了幾次,也從其他渠道做了些瞭解,我們目前的,或者過去執行的選人制度核心就是一把手。基本是一把手說了算。比如你老馬是管生產的,發現基層有個好苗子,怎麼辦呢?主要就是向一把手推薦,努力說服一把手採納你的意見。是這樣吧?當然,一把手可以從其他渠道發現人才,包括他的老婆子女。這些所謂的後備幹部交給組織部後,按照一把手的意願完成所謂的考察,就上會了。請你們回顧一下,有幾個候選人是在考察中被刷下的?有幾個上會的人選被否決?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不能說包括宋悅在內的歷任一把手都是私心作祟。我想,他們都是想搞好紅星的,他們都想把真正的人才選拔上來。當然,對於人才的標準不同,有的領導可能更看重對自己的態度,我說的肯定是個例了……但這個體制是有大毛病的,極容易被矇蔽。

“怎麼辦呢?我認為就需要在體制和機制上做文章了。大凡優秀的企業,必定有一套成功的人才選拔機制。這方面我看了一些材料,主要的做法就是量化指標,把人才當做一件產品,把年齡、學歷、職稱、履歷這些外在的東西和能力、威信這些內在的東西有機結合起來,劃定權重,評分打分,擴大知情面,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人才選拔中來。我不是要讓群眾說了算,黨管幹部的原則是不能變的。但一個幹部,如果群眾不買賬,誰敢相信他能做好工作?這方面我是有教訓的,當年在盛東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一個在領導層印象非常好的幹部提拔後在單位遭到了麻煩,群眾抵觸情緒很大,讓我後悔的很。這個人,特點就是唯上,眼睛只盯著領導,總是揣摩領導的意圖,總能說出領導喜歡的話,但到了實際的工作中,卻沒有什麼辦法,誇誇其談而已……有時候,我們這些人看到的,和群眾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陶總,我說說我的看法,不一定對。”馬光明看陶唐停下,於是接話道,“首先我贊同你改革選人的思路,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恐怕還要一步步來。正如你說的,千萬不能翻烙餅。紅星在人事管理上是有教訓的,當年曾搞過壓縮機關人員的改革,又是評議,又是考試,折騰的很兇。最後壓掉百十人,這些人還分不下去,一部分人跑到了技術口吃起閒飯來,我記得光是技術部的檔案室就分去十幾個,成了笑柄。還有的吃了空餉,跑到外面自己幹去了。這是一個教訓,損害的首先是一把手的威信。所以,我建議慢步跑,或者先搞試點……”

“老馬的意見很好,千萬不能著急……”趙慶民點點頭。

“是的,要慎重。第二我就說說在職中層的考核。首先,我認為在職幹部的考核是虛的!沒有什麼實際的東西!中幹拿著豐厚的年金,造成了薪酬分配事實上的不合理,卻沒有硬性指標約束?!豈非咄咄怪事?我問了組織部,也問了呂綺,更看了他們的考核辦法,一句話,都是扯淡!實際上一點效果沒有!我認為最先應當改革的是這一部分,選人的辦法可以充分醞釀,可以先按老辦法過度,無非我們慎重一些罷了,但不把對在職幹部的考核體系真正建立起來,我們的麻煩就大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復出,從女團演唱會開始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破日狩記放在玻璃瓶裡的青春回到仙尊少年時[穿書]我家系統能改運佈陣全球網遊:從一把劍開始進化無限絕望遊戲美人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