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卷一 初試啼聲 第四十四章 藏起來的大寶藏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中華唐代永徽三年(652年),公休日制度由“五日休沐”被改為“十日休沐”,原來的“五休一”變成了“十休一”,每月上中下三旬的最後一天成為公共休息日。“休沐”是休息洗澡的意思,荀休又被稱作“荀浣”,浣者濯衣垢也,從此公共假期有了“休沐”和“浣”的稱謂。

“十日休沐”傳入扶桑後成為迅速被大眾接受,畢竟每天幹活不休息誰也頂不住啊。在江戶時代,幕府和民間採取的就是“十日休沐”的休假辦法,但只有魔改才能生活下去,“十日休沐”被改成了“一五休沐”,大家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和二十五日公休。

除此之外,新年、幕府五大法定節日和盂蘭盆節也是公休日,新年按慣例是休假二十天,一般是年前五天年後十五天,七草節也被包含在新年假期裡,三月三日的雛祭、五月五日的菖蒲節、七月七日的七夕節、九月九日的菊花節都是假期一天,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比較特殊,一般給假七天,假期為當天和節日前後的三天。

當然,假期要看幕府的規定,有時也會調整,比如御所(將軍)和老中開心了,節日可能長一些,不開心了可能節日就短一些,但一般不會胡亂折騰。

各地諸侯領地內的公共假期一般也仿照幕府的假期制度執行。

高階武士的休假相對隨意一些,因為幕府為了防止有人過於勞累(專權),重要的職務有很多都是多人共同擔任,因此幕府高官有兩勤一休或"三番勤め"的習慣。兩勤一休是上兩天班休息一天,"三番勤め"是每三天工作一天,反正大家住的近,有事能找到人就行,另外也有定期開會“評定”的習慣,不會耽誤正事,所以高階武士公休日多的很。

下級旗本和御家人如果有正式工作“役”,那麼就沒有大佬這麼悠閒,還是要天天上班,只有公休日才能休息。一些特殊的崗位,比如警戒,那大家就要排班串休,尤其在公休日可能比平時還要忙。

商人和工匠執行“一五休沐”,但有的店鋪在節假日也開張營業,員工的調休按行會的規矩來。 同時,各商業町行會聯合體“座”與各職業的行會組織也會規定各自特殊的假日。

農村的農民一般也都按“一五休沐”。

教授平民孩子知識的寺子屋,一般也執行“一五休沐”,有些先生在“一五休沐”的基礎上執行“五日休沐”制,因此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廣泛歡迎。

紀伊國屋利八是在小正月(正月十五)之後安排人開始製作風車模型的,經直秀現場指點後,在正月二十二日新模型成功執行。正月二十四日,利八前來拜訪直秀,四張票面金一百兩的三井札整齊地放在木盒裡,三井札下面是四十枚小判金,此情此景何其賞心悅目。

“你看這三井札的印刷多麼精美,虎之助、學次郎,你們也鑑賞一下”,一般武士收到錢財是不會當面檢視的,但直秀不一樣,他為人“坦蕩”,當場開啟禮盒驗看——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少一張金票怎麼辦?不能給別人犯錯的藉口。

利八的臉抽搐了一下,他跑去大身旗本小慄家展示風車模型,之後奏報了“每家都給我錢”的想法,希望能獲得一些地區的特許權,小慄家主忠高聽完後,只“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現在看直秀這幅嘴臉,能把數錢說的如此風雅,他越發堅定了“此人前途不可限量”的看法。

利八吹捧了直秀一番,另外傳達了若殿樣小慄忠順的邀請,希望直秀在二十五日能去小慄家講解風車的執行。直秀覺得利八這是在給自己秀肌肉,委婉地警告自己收了錢要守承諾,但他也挺想和小慄忠順搞好關系,所以承諾會準時前往。

小慄家府邸頗為廣大,不愧是世代名門。小慄家從戰國時代(1467年—1600年)就是德川家的譜代老臣,家風樸實、不畏艱難,常常在戰鬥中擔任先鋒“先陣”,因小慄家世代忠勇——作先陣打仗死了好多家主,所以獲賜“又一”的稱號,意思是“又一次”,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讚揚小慄家總是一馬當先的意思。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的關鍵之戰“關原合戰”(1600年)和建立後的大戰“大阪之陣”(1614年—1615年)中小慄家的表現依舊活躍,因此在江戶時代很受幕府的看重。

小慄家的石高為二千五百石,別看石高不多,但作為大身旗本比譜代大名還要受德川幕府親近,小慄家家主經常擔任代官等高官,屬於典型的幕府實權派。

兩年前小慄忠順正式出仕,進入將軍直屬的親衛隊,因為他“性格端方”,情商不高經常得罪人,以其“傲慢”的態度得到了“天狗”的綽號。

直秀和學生的遊學許可“過所手形”,就是透過小慄運作來的,這個許可對小慄來說就是隨口一提的小事,但對直秀這些下級武士來說難度可就大了,所以直秀對小慄很感激。

直秀帶著自制的黑板和粉筆,給小慄詳細講解了米式風車的執行方式和工作原理,之後還獻上了剛剛整理完成的《艾薩克爵士力學著作的讀後感》,並承諾蒐集到新蘭書會儘快送到小慄府上,然後直秀鼓動小慄去找坦庵先生深入學習蘭學——如今的小慄家家主忠高頗為敵視江川坦庵先生,好像是因為嫉妒同為大身旗本的江川家能夠世襲伊豆韮山代官的職位。

未來的小慄忠順和江川坦庵(1801~1855)是一對倒黴鬼,坦庵先生去世後,以小慄最為倒黴,幹事有他但好處都被別人拿走了。

維新政府成立後人們評出了“維新前三傑”、“維新三傑”、“維新三英”,裡面的人物都是站在維新一方的人物——坂本龍馬雖然提出了“船中八策”的大政奉還思想,但他只是希望不爆發大規模內戰、少流血而已,並不是支援幕府,之前他可是一直在支援尊王攘夷的急先鋒長州藩;另外一個當過幕府高官的勝海舟後來也是維新政府的高官。

幕臣裡就沒人推動扶桑近代化改革麼?就沒人做出實際成就麼?有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小粟忠順。

未來的安政二年(1855年),小慄忠順接任家督之位,擔任幕府的監察之職“大目付”。

1860年2月,幕府派出了開啟國門的第一支出訪外國的使團,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鹹臨丸訪米”使團。

說是鹹臨丸訪米,但其實使團的主要成員都乘坐米國軍艦波瓦坦號,鹹臨丸只是隨行。

當時的正使是外國奉行所奉行新見正興,三十三歲的小慄忠順作為監察同行。因為小慄天生一副嘲諷臉,對米國人也如常對待、平等交往,因為派頭大他還被誤認為使團的正使。回國後新見正興升職,小粟接任了外國奉行的職位。

1861年,小慄終於見到了比他更粗魯傲慢的人-魯西亞人,他在魯西亞軍艦佔領對馬島事件中因外交交涉失敗而被免職。

這是他政治生涯中下野的第一次——因為他經常與大家意見不同,手段又強硬,一生之中被迫下野十七次。小慄是名副其實的鐵頭娃,據說鳥羽伏見之戰(1868年1月)被打敗後,當時的幕府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不顧家臣們死守大坂的建議,偷偷從大坂乘船返回江戶,小慄忠順當時在場,諷刺德川慶喜說“這次遊玩的心情應該不錯吧”,意思是說家臣們拼死拼活但主公慶喜卻不在乎,結果小慄當場被慶喜罷免了職務。

1861年佔領對馬島的魯西亞軍艦,因英吉利公使派兩艘軍艦去恐嚇而撤退。小慄雖然與魯西亞人交涉失敗,但畢竟問題解決了,之後不久,他被任命為堪定奉行(類似財政大臣)之一。後來,他不斷升職,歷任江戶町奉行、步兵奉行、海軍奉行等等重要職位。

文久二年(1862年),小慄忠順提出在江戶、函館、能登、大坂、下關、長崎等六城市設定艦船據點建立近代海軍的龐大計劃,但以勝海舟為首的反對派對此冷嘲熱諷,認為若按小慄的計劃,五百年後才能有海軍。但小慄不管風言風語,派遣榎本武揚等年輕人才出洋留學,又趁米

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大量軍艦閒置之際,以優惠的價格購入新式軍艦,大大充實了幕府的海軍力量。

此時勝海舟是身為軍艦奉行並的幕府高官——勝海舟從1853年黑船來訪時提出《海防意見書》而嶄露頭角,先後被大目付兼海岸防禦御用掛大久保忠寬、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賞識,不斷被提拔。

小慄家世代是大身旗本,以幕府將軍的忠犬自居,對外樣大名充滿警惕,但同時也被勝海舟代表的新進下級旗本所敵視。而小慄忠順堅持幕政改良政策,因此也不被保守派的大身旗本們喜歡,加上他的毒舌,小慄忠順幾乎把所有能得罪的都得罪光了。 但小慄忠順能力很強、眼光也好,加上手腕強硬,所以大家也離不開他,造成的結果就是:小慄一生經歷了十七次下野,但他每次被罷免不久之後又會被迅速啟用。

為挽救風雨飄搖中的幕府,小慄強力推行了多項改革,其中包括進行貨幣、稅制等的財政改革、用郡縣制代替幕藩制、公派海軍留學生、購入四十四艘蒸汽戰艦、在橫須賀、橫濱建立造船所、聘請佛蘭西教官、採用佛蘭西式近代化軍制等等。這些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

小慄忠順死後,一身功業隨風飄散,但他發起建設的橫須賀制鐵所卻成為扶桑船舶工業近代化的基石。

元治元年(1865年),小慄提出花費巨資建立擁有制鐵、造船能力足以與西洋各國相媲美的大型近代工廠的計劃。當時的外國公使、幕府內部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天方夜譚,但小慄忠順力排眾議,削減幕府的開支,開始興建橫須賀制鐵所——名為制鐵所,其實卻是造軍械、造船的工廠。

期間幕府多次財政緊張,但小慄為首的幕臣努力籌集經費,橫須賀制鐵所依然保持建設,在1871年終於竣工,但此時距小慄被斬首已過去了三年。

橫須賀制鐵所是當時扶桑最大的近代化工廠,為扶桑造船業培養了大批技術人員,奠定了扶桑船舶工業近代化的基礎。

小慄一生擔任過四次勘定奉行,是幕臣公認的“經濟通”,後世民間有人評價他為“扶桑近代化之父”、“幕末第一能臣”。

小慄忠順常對同僚說,得了重病的父母雖已不可能恢復健康,但孩子總會堅持為他們延醫請藥,直到父母臨終的那一刻。

打贏了扶桑魯西亞大海戰的海軍司令官東鄉平八郎說他最感激的人是小慄上野介,歷史小說作家司馬遼太郎在《叫做“明治”的國家》一書中親切地把小慄忠順稱為“明治之父”。

扶桑民間關於小慄忠順的傳說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傳說是“幕府藏起來的大寶藏”。

據說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遇刺之前收集了大量財富,準備進行近代化改革,但井伊在櫻田門外之變中被刺橫死,這筆寶藏就此下落不明。而大家推測當時作為井伊親信的小慄最有可能知道這個寶藏的下落。

於是在倒幕成功後,維新政府逼問小慄寶藏在哪裡,小慄說根本沒有什麼寶藏,維新政府一怒之下殺光了小慄的全家老少。後來,在小慄家搜出了精緻的錦盒,裡面層層包裹著一樣東西,結果開啟一看卻是一個普通的螺絲釘。

原來,1860年鹹臨丸訪米時,米國官員嘲諷幕府:“你們扶桑只買船,莫說遇到海戰,便是掉了漆、生了繡你們都無法修”,說完又拿起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你們都造不出來”。小慄深受刺激,一生之中都珍藏著這顆螺絲釘,不時拿出來作為警示。

民間傳說不是事實,中華後來也有類似的螺絲釘傳說。但傳說蘊藏著民間對小慄忠順推進近代化改革的欽佩和感激,“無論歷史被如何裝扮,一個人為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的努力與堅守,終究還是會被後人緬懷的”。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