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三十一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對箱館奉行所眾人來說,從撤離烏龍江口起,璦琿之戰就算完結了。等1860年6月初一回到北地,稍作休整,大家又開始為北地的前程忙碌起來。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說起來容易,但誰上火誰知道。

1859年底,箱館奉行所管轄之地,蝦夷地和北蝦夷地都算上,正式領民不過才七萬八千人左右。

而扶桑這時候是啥情況,火到要燒到房梁上了!

根據與各國的通商約定,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起,長崎、神奈川(橫濱)、箱館對外通商後。

這箱館也是開放口岸啊,就在眼皮前,這啥情況都看在眼裡,大家都覺得大事不妙,“吃棗藥丸啊”。

水戶老藩主德川齊昭曾提出“通商五害說”:

“自他國進口之物乃無用之物,自扶桑出口之物乃有用之物。 以有用之物易無用之物. 乃第一害;

增加出口物品會引起扶桑物用不足, 乃第二害;

物用不足便會引起物價沸騰,乃第三害;

獲利者實為極少數商人,民眾廣為受損,乃第四害;

縱使以出口物品易金銀, 但仍難以補足流失部分, 導致人不敷出. 乃第五害。”

高,實在是高!說得太準了!

“吃棗藥丸啊”,如今從奉行直秀到箱館的識字升斗小民,現在大家都琢磨出味道了。

這工業國與農業國的貿易,以如今扶桑的關稅約定,那結果還能有個好!

反正奉行所上下明白的,都整天憂心匆匆,“就算箱館的對外貿易還好些,但扶桑其它地方這不就玩了嘛。”

按《紅樓夢》裡的話說,這叫“熱火烹油、花團錦簇。然後就是食盡鳥投林,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旁邊有直秀大吼一聲,“哪個瓜娃子把額的私人讀物傳出去的!”

“不要怕,完不了,其實扶桑是有出路的。”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事直秀得帶人解決啊,不然人心就散了。

一個國度的近代化到底應該怎麼走?

這個問題直秀回答不了——哈哈。

但在他記憶裡有一個很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普魯士。

1512年,條頓騎士團世俗化,普魯士公國(Dukal Prussia)正式成立。

1701年,以支援奧斯馬加的哈布斯堡王朝向佛國波旁王朝宣戰為代價,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換取了國王稱號,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在經歷了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戰爭後,英吉利正式成為海上霸主,邁向了日不落帝國,但同時普魯士也靠自己的奮戰,被正式視為列強之一。

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的經濟得到了很好的恢復,自此把列強或者說小強的帽子戴的穩穩當當。

1850年前後,英吉利在本土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化——起始時間是18世紀60年代,基本完成是1840年,完全成功在1850年。

而佛蘭西、普魯士緊隨其後,完成時間為1860年左右。

至於米人,北部的第一次工業化完成時間被認為在1880年前後。

和英佛擁有廣大殖民地、米人擁有物產豐富的廣大領土不同,普魯士的先天條件雖然不差,但對比之下絕對是跛腳——和扶桑差不多,早期煤炭資源豐富,但長期看各種資源都不足,尤其是鐵礦缺乏、糧食不能自給。

早期的普魯士王國,在1883之前,都沒啥像樣的殖民地區,艦隊一點都不強大,遠洋貿易也相

對落後。

也許普魯士崛起的解讀有很多種解讀,什麼大環境有利、自身努力、英才輩出、善戰、抓住好機會了等等,但有一條是被普遍認可的,那就是普魯士的教育領先世界——從1763年到1819年,其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

1619年,普魯士公國就頒佈了《義務教育規定》,1763年普魯士王國更頒佈了第一部《義務教育法》。

和普魯士相比,英吉利在1870年開始全面推行義務教育——1891年正式規定初等教育免費就讀。

而佛蘭西全面推行此制度的標記是1879年2月的《費裡法案》,從1882年起開始實施7年免費義務教育。

米人則是1825年頒佈了第一部義務教育法,1834年出現了第一所公立小學——免費教育,但因各州法令不同,直到1919年,最後一個州,阿拉巴馬州才頒佈義務教育法。

雖然,普魯士率先推行義務教育是因為當時宗教改革的需要。但不管怎麼說,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好,嚐到甜頭堅定了信念也罷,反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普魯士由此得以後來居上。

當然,普魯士崛起有其地緣因素——雖然遠洋貿易開展的很一般,但其組建的獨乙關稅同盟,利用在歐羅巴中部的便利位置,在1850年的列強世界貿易份額裡,位居第二,佔了14.4%。而同期英吉利、佛蘭西、米人的比例也不過是23.3%、10.3%和8.8%。

不過,直秀等人管不了那麼多,還是先打下麻雀再說大雁的事,反正他們是早就認準教育立業這條路了。

“年少宏圖遠,鳥雛志向高。”

雖說志向高,但這北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大家從1850年吭哧癟肚地幹了近十年,成績是不少,可放到整個扶桑來說,這就是杯水車薪。再說“十年育人”啊,算一算,恐怕趕不上趟了吧?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的。”直秀邪魅的一笑。

有句話叫“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最早的倡導者是“額不打他他就來打額”的嬴政老哥。

從白主到箱館,自北蝦夷地和蝦夷地合併以來,在奉行所的私帳上,1859年的教育支出是15萬5千円,摺合天保小判金也是同等數目,誠為鉅款啊!

雖然這筆錢都花在了本地領民的身上,但誰也沒說“書本不能在其它地方用啊”。

再說了,後世有資本輸出一說,別人幹得,那箱館為啥幹不得?

教育輸出,給我走起來!

直秀在1846年偷偷出海,但在此之前,他還有個重要身份,就是私塾先生啊——當然,他的貢獻主要是開始階段,起到了面頭酵母的作用。

在他在海外的期間,江戶有坦庵先生、玄樸先生和村田永敏,大坂有緒方洪庵先生,土佐有吉田官兵衛元吉,宇和島有二宮敬作,長崎有小慄忠順,佐賀有蘭學寮和風車組,肥後有橫井小楠,甚至薩摩也有西鄉、大久保兩人,這些人可沒閒著。

透過蘭醫、蘭學者的渠道,直秀等人早期編撰的蘭書啟蒙書籍,如今已在扶桑各地廣為流傳——當然,這個“廣為”有點誇張,蘭學當時還不是顯學。

但米人1853年黑船不是來了麼,此後幕府放開蘭學禁錮,於是這些啟蒙書籍沒有流傳開來——老版沒有流傳開來是正常的,因為此時有了更好的版本。

當時直秀已經有了自己的地盤,他和同伴開足馬力,一邊印票子“白主札”,一邊全力印刷新版本啟蒙書籍。

直秀在米洲期間,除了裝神弄鬼騙富豪和掙錢外,就是搞科研和花大錢編輯圖書——未來,因為推廣文化有功,直秀、英子、虎之助、學次郎四人都被追授了米人榮譽。當然,哪個時候,主要是為了拉攏,但直秀等人真不虧

心。

在1849年直秀等人回扶桑的時候,其旗下班坦圖書公司的幼兒讀物已經開始風靡北米、衝向歐羅巴了。

等回到扶桑後,吸收之前各家的改良,白主鄉學在直秀和化名吉田悅德的高野長英主持下,一直在不斷改良書籍的內容。

1853年黑船來訪,此後幕府放開蘭學禁錮,白主版的蘭學啟蒙書籍開始風行扶桑——當然,為了不橫生枝節,這些書籍都沒標明是出自白主鄉學的。

這些書籍都有精裝版和簡本兩種。

精裝版嘛,是帶豐富插圖的,而簡本嘛,就是少圖多字的——這是考慮到扶桑此時的印刷水平。

但事實證明,小瞧誰都不行。

江戶時代有一種“讀賣瓦版”,類似後世的小報、宣傳單,用的是陶瓷印刷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幕府是沒有版權保護規定的,各地奸商發現蘭學啟蒙書籍市場很大,於是紛紛下海。瓦版是糙了點,但在金錢的誘惑下,居然印的都是精裝版——誰讓簡本它不好賣呢。

真以為直秀等人在北地一直埋頭苦幹啊,這扶桑遍地的蘭學啟蒙書籍,就是白主的觸手。

“書同文”,這就是東亞文化的重要優點——順嘴一句,這和儒學沒啥關係,嬴政發飆的時候,法家是秦國的顯學。

反正直秀沒有XX天下第一的嗜好和慾望,這蘭學啟蒙書籍裡根本沒夾帶私貨,所以幕府和各地大名都沒嚴管。

但其實,私貨還是有的,科學就是其中的最大私貨——科學精神必有質疑,因為證偽性嘛。

拿著啟蒙書籍是造不出肥皂、發不了財,但想發財的可以買進階書籍啊,白主鄉學,這些年以造福鄉梓的精神,拼命地印書,然後再跳樓大甩賣——西洋人後來發現了,到處找是誰損人不利己,但最後發現的時間點太晚了,當時已經奈何不了直秀等人了。

說起來,扶桑的識字率很感人。

後世有人洗地,說江戶時代的識字率是40%。

可拉到吧,做保健品的都不敢這麼吹!

直秀現在明白這識字率是怎麼來的了——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就算識字,這樣的識字率能不高麼。

維新之後,1872年確立了初等義務教育制度,之後的入學率分別是:

1873年的28.13%,1875年的 35.38%,1877年為39.87%。

別說寺子屋了,沒漏,大部分都改成初等學堂了。

這入學率在1877年都不到40%,同樣比例的識字率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普及了家庭教育?可孩子爸、孩子娘不識字,應該幫不上忙吧。

有資料說,幕末能看懂公文的百姓(農民)佔比為百分之三,能看懂駢六儷四公告的位百分之一點四。

考慮到武士、商人和町人的識字率要高一些,但綜合看來,應該還是基本符合近代的研究,當時的農業社會,識字率很少超過 10%,其中大部分農村地區,男性的識字率可能僅有幾個百分點。

當然,東亞文化重視教育是個優勢,但扶桑可沒有科舉啊,農民咬牙花錢讓孩子讀書識字,難道是為了種地麼?完全不符合常理嘛。

然並卵,直秀也改變不了這種落後,他只能前期在白主奉行所、現在在箱館奉行所推行免費義務教育——為這,他就吐血了,金礦的收入填進去不說,還把知道的兩處世界著名隱藏寶藏搞起。

不管怎樣,反正箱館如今是準備靠書籍、教育攪亂幕末了。

而且,今年春天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不是掛了麼,如今直秀還準備了一個大招,那就是科技輸出和文化輸出。

想必,這三招一起用,一定能呼風喚雨。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