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三十章 自救者天救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璦琿城裡的烏龍江將軍衙署人員,熱切希望天上繼續掉餡餅,但可惜,這個願望還是落空了:

1860年5月22日,“索倫各部”在璦琿上游十餘里處伏擊魯西亞援軍後,聯軍居然立即解體了。

當時,江左各屯戰士還在漫山遍野地清剿魯人潰兵,但關保安插在義軍中的心腹,“屯千”格繃額派人急報,“獲勝的第三天早上,遠道來援的八百猛士突然消失。”

烏龍江流域可以被劃分成三段“上中下”,而璦琿城和蘭泡子就卡在中段的起點,從此往上,因水量較少江道徒然變窄。

當時,魯人以三艘火輪拉著上百搜駁船,綿延近十里,分三撥浩浩蕩蕩地順江而下。結果,在行進途中,因前後同時遭到炮擊,船隊頓時亂做一團。

慌亂之中,駁船紛紛解纜自救,但兩岸彈雨不斷襲來,最後還是成了一場大潰散——其中,人員和物資都損失慘重,尤其是作為主要攻擊目標的三艘火輪船,一艘都沒跑了。

按著事先的安排,江東各屯聯軍的主力,從下往上進行清剿,務求除惡必盡。

這時,逃到岸上的魯人已經失去組織和大部分軍械,心慌意亂之下,基本喪失了抵抗。江東各屯民眾的熱情高漲,紛紛加入到追擊之中。

就第二天這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外援扎拉西請來的八百義士開始不聲不響地收縮。

等第三天中午,扎拉西在璦琿正式告辭的時候,留守的滿人頭領格繃額才發現,人家都已經開始撤離了。

格繃額苦苦哀求,希望扎拉西留下援手,順口開河許了金銀珠寶、美女、寶鷹無數,又以大義相責,但得來的只是婉拒,分手的時候,扎拉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其實,璦琿城裡的官軍一直密切關注著戰事變化,但因為下不了決心,雖然用水軍支援了大量物資,但一直沒有大規模參戰。

代署烏龍江將軍特~普欽、璦琿副都統關保,兩人擔心的是,據說魯人可以在上游徵發兩萬大軍,因此他倆都不敢輕舉妄動——儘管扎拉西等人在江東聯軍裡一直宣揚,“魯人哪有這麼多的兵馬”,還舉出不少細節,但奈何這兩位不信啊。

這兩位的主意很正,就是先用“索倫各部”消耗對手的銳氣和兵力,然後讓魯人“知難而退”。

而且,這兩位都有些怨懟:

“這鷹人、米飯人還有助戰的‘義士’,你們咋不來找我們呢!跟這些江左的泥腿子勾勾搭搭,到底是何居心?”

他們忘了:

戰前格瓦拉商會送槍炮來的時候,為了避嫌,這兩位愣是沒讓人家在璦琿靠港,是在下游找的臨時碼頭卸貨;

而之後的蘭泡子和伏擊船隊兩次作戰,這兩位也沒主動派人聯絡。

就衝這小心翼翼的態度,堀直義不帶人跑,難道還留下過年啊。

去年小約翰請求直秀一系發兵助陣的時候,當時眾人就有過討論,“唇亡齒寒,這出兵是肯定要出的,但準備打到什麼

地步?”

當時的決定就是,蘭泡子必須拔掉,給魯人一個教訓;而增援船隊也必須打掉。但之後嘛,不宜介入太深——這和小約翰的想法不謀而合。

小約翰的使命也就是給魯人搗亂,真要鬧的不可收拾,小約翰不就前功盡棄了嘛——他和魯人沒啥仇怨,就是想借這件事上位。

直秀倒是想不顧代價,可如今家業大了,他想一手遮天也做不到了,他爭取到的就是,“如果唐人配合,那盡可放手一戰。一線指揮官有臨機決斷的權利。”

因此,在伏擊魯人船隊之後,堀直義等人看大局已定,就啟動了撤離計劃。

收到助戰義士撤走的訊息,關保一邊派船去追,一邊趕緊請來上官特~普欽議事,“這事咋辦?如今被人擱在半空央了。”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合計了啥,估計是發現了魯人兩萬大軍是扯淡吧,反正最後決定,“沒了扎屠戶也不能吃帶毛豬”:

烏龍江將軍府,從璦琿集結的五千多兵馬裡,抽出了兩千多精兵,再聯合江左各屯義軍,一起打著索倫義軍的旗號,水陸並進前往上游魯人的據點“江灣子”。

因為之前襲擊魯人船隊的成功,乘坐火輪的總督普嘉廷、特使彼羅夫斯基一個身負重任、一個當場斃命,加上阿爾巴津鎮的守軍大部分都隨船隊潰散了,人心惶惶之下,這個重要的魯人前置據點被“索倫各部”一戰而下。

之後,復仇心切的敖拉氏索倫義軍孤軍西上,最終出現在涅爾琴斯克城外,守兵匱乏加上風聲鶴唳,導致這個1704年以銀礦聞名的城市出現了大騷亂——在敖拉氏戰士退走後,被臨時武裝起來的流放犯人和礦工趁機反抗,開啟了伊爾庫茨克行省1860年大動~亂的序章。

因為反抗軍人數眾多且武裝礦工頗為戰鬥力,在打敗了幾次魯人圍剿後,最後動盪居然蔓延到很多的西西伯利亞總督轄區。

最終,導致聖彼得堡只好無奈地吃下了苦果:

第一,因為在烏龍江流域訛詐不成,魯西亞在當年結束的亞羅號戰爭中沒有撈到啥額外的便宜。

第二,特使彼羅夫斯基,在當時死命糾纏英吉利在璦琿之戰的黑手,最終導致雙方在遠東的合作關係徹底破裂,堅定了英吉利控制烏龍江口的決心。

第三, 在英佛兩國的支援下,清廷不但拒絕了魯西亞重新劃分邊界的請求,還開始大量往烏龍江流域移民,最終導致二十年內魯西亞無法沿烏龍江向下游擴張。

當然了,直秀當時還不知道璦琿之戰造成了如此大的影響,當1860年6月3日他在箱館見到返回的江川英敏等人時,烏龍江上游的戰鬥還在繼續。

和依然忐忑的直秀不同,小約翰眉飛色舞,此前他帶著5艘蒸汽貨船全程打醬油,但這功勞卻全部記在他一個人名下——可不是嘛,直秀等人在裡面撈到啥好處他不管,反正在英吉利方面,記得都是匯通的洋行功勞。

和直秀道過謝後,管殺不管埋的小約翰就拔錨起航直奔中華松江而去。

等他走後,箱館奉行所對此戰進行了總結:

第一

條結論就是“科技改變了戰爭”。

1852年第一次廟屯之戰,雖然發生在6月下旬,但6月上旬船隻就到了烏龍江口;1854年的第二次廟屯之戰,時間同樣是6月。 而這次璦琿之戰, 5月初戰船就到了廟屯。

這一個月的時間差距,是蒸汽鐵殼船出現帶來的——不但航速有了提升,而且也不懼流冰,這才強到了戰機。

說起來,魯人也很狡猾,估計將航運安排在5月底:

雖然烏龍江下游在4月底解凍,但河口外洋的解凍時間卻一般發生5月初,至於鯨海北部海峽五月底冰封才消失。

所以,為了避免英吉利人的干擾,魯人將璦琿發難時間定在5月底——上游在5月初解凍,大軍可以沿河而下,而為了避免流冰損害,正常貨船只有六月初才會出現在烏龍江口。

可總督普嘉廷沒有注意到,全鐵殼蒸汽船船可以忽視大部分流冰對船隻的威脅。

因此魯人這場仗輸的一點不冤。

另外,除了上面的原因,其實魯人還忽略了小冰河週期的影響——最近幾年來,鯨海的冰封期越來越短,並不是意外。

而且,1859年9月1日,發生了“卡靈頓事件”,人類第一次注意到太陽黑子的異常活動會對地球造成重大影響。

當然,扶桑近幾年的頻繁地震,說明地殼運動激烈,也會造成氣候異常。

私下裡,直秀對普嘉廷很同情,“知識重要啊,兄弟!”。

另一點科技致勝的證明,則是先進軍械的威力。

“索倫各部”拿著線膛槍,就可以以遊擊的方式壓制魯人,使其在野外寸步難行;等箱館八百人拿著更先進的軍械出現時,布拉戈維申斯克(蘭泡子)一日就被攻滅。

當然了,戰術、訓練、後勤等也不能落後,但魯人你啥啥都不行,就敢在烏龍江挑起戰端,梁女士不在,誰給你的勇氣!?

總之,打贏了啥都好說,箱館眾人一包歡樂,其間的原箱館奉行所老人也大大歸心——當然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直秀相信,箱館目付堀利熙和組頭武田斐三郎想的絕不是一回事。

但結局好才是真的好,管那麼多幹啥。

說起來,直秀真應該好好感謝魯西亞人——內部融合全靠打魯西亞人不說,他最早任的白主代官,後來的白主奉行、箱館奉行不無和魯人入侵有所關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人啊!”

不過,直秀隱隱約約覺得,如果烏龍江將軍府能抓住這次璦琿之戰造成的良機,恐怕魯西亞紅利就到此為止了。

這一沒有了“外援”,那北地的發展怎麼辦?

1859年底,箱館奉行所管轄之地,蝦夷地和北蝦夷地都算上,不過才七萬八千人左右——不算商人和其帶來的護衛、夥計,也不算其它大名駐守北地的人員。

就這點人,想在幕末風暴裡出頭,就算軍械再好,撐死了也就是個攪屎棍一樣的角色。

那箱館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呢,這真是一個異常沉重的問題。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