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二章 舉棋不定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安政五年(1858年)正月,幕府終於對直秀下達了處置命令。

在前一年的和歷七月,白主奉行所大敗魯西亞戰船隊,之後奉行崛直秀趕到江戶等候處置。在等了小半年後,他終於等來了一個不是結論的結果:

“安心養病、白主一切事務由江川英敏代為署理。”

說是懲罰吧,卻沒有撤掉直秀白主奉行的役職;說是放過吧,實際上又將直秀軟禁在江戶。

這樣模稜兩可的決定,當然引起了朝野之間的爭議:

自嘉永六年(1853年)六月三日米人黑船第一次來訪以來,幕府步步退讓,這自然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

要求對外國採取強硬態度的勢力很多,這些人以水戶老藩主德川齊昭為首,平時相互呼應——其中比較活躍的是御三家裡的水戶和尾張、御三家的一橋、德川親藩的福井、外樣大名中的宇和島、鹿兒島、。

同時,在譜代大名、外樣大名和幕臣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援這一系。

在這些人看來,“白主這一戰不但佔理而且贏得乾淨漂亮,大漲了扶桑威風,理應大力褒獎才對。”

所以,閒置直秀的處理方式引發了不小的騷動。

對此,齊昭等人上書,“魯西亞無理在先,白主有功無過。且大破敵寇,理應褒獎。閒置之舉,令人費解。”

說實話,這些奏章說的合情合理——因為之前魯西亞和幕府沒有任何約定,所以魯西亞入侵白主就是入寇!白主反擊真沒錯,而且還打贏了,可以說是大快人心。因此幕府閒置直秀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做出這個決定的幕府老中們卻覺得委屈,“直秀只是被養病,又沒被沒被降職撤職,這就不錯了!”

說到底,自黑船來訪這四五年來,幕府重臣們的涉外態度愈發緩和,所以人人都知道直秀做的對、幹的漂亮,但說起獎勵直秀,哪個老中也不敢。

原因嘛,很簡單。以前不知道還好,如今越瞭解海外形勢,這心中就越沒底。

洞中方七日,世上以千年。

雖然鎖國沒有千年只有兩百年,而且幕府還保留了蘭國這個外部渠道,但如今大家睜眼一看,這世界變得太陌生了:

就拿地球儀來說吧,以前大家都覺得這是騙人的,世上哪有如許之多的國度! 可米人、魯西亞、英吉利相繼叩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不信不行啊。

而且蒸汽船大家也親眼看到了,確實無風而走。西洋諸國堅船炮利,這扶桑落後太多了!

因此,打不得、打不起啊。

而且,目前的局勢也不適合過分刺激魯西亞——魯西亞人一直沒來扶桑交涉,所以白主之戰老中們不敢蓋棺定論。

五位老中都覺得此事禍福難料,依照現在的局勢,最好還是等一等再說。

發生了什麼事讓老中們如此舉棋不定呢?

那就是是亞羅號戰爭。

安政四年(1857年)十月,咸亨洋行急報,亞羅號戰爭爆發,英吉利開始進攻中華羊城。

根據傳來的訊息,這次唐人的結果恐怕也不太妙——估計和上次天保十三年(1842年)的南海之戰一樣,力不如人之下前景十分暗淡。

老中們怕南蠻人同文同種,如果認為幕府對外事處置不公,萬一英吉利跑來扶桑給魯西亞人出氣,那不就糟糕至極!

自家的孩子自己隨便打,別人

打個試試!

人同此心,因此老中們覺得自己想的沒錯,這南蠻人抱團不可不防啊。

但和齊昭等人想的不同,幕府重臣們,包括幾位老中在內,大部分都覺得崛直秀做的好、解氣,因此閒置直秀是為了愛護他、保護他。

當時的初步打算是,就算真有幾家西洋人聯手逼迫,那到時撤了直秀的役職也就頂天了。至於處罰,決不能有!——就算有,也只是表面文章,日後對直秀還是要重用的。

因為白主把事情做的很紮實,在釋放俘虜之前,照片、證據和畫押都拿到手了,所以這次老中們也難得齊心發了狠,要是魯西亞不依不饒,連賠錢也不行的話那就開打!——老中們不傻,如果一點底線都沒有,那不就是任人宰割麼!

而且,老中們也透過其它渠道做好了調解準備。

蘭國是一方面——透過咸亨洋行的風說書,老中們現在知道蘭國是真的不行了,但本著蚊子小也是肉的精神,幕府還是拜託了蘭國進行調解。

但他們內心指望的不是蘭國,而是米人!

米人特使哈里斯是安政三年(1856年)七月到達的下田港。

說實話,對於哈里斯提出的通商要求,幕府是非常抗拒的,因此一直婉拒——由於直秀的亂入影響,現在幕府有了點本錢。有了本錢自然就帶來了底氣,因此並沒有在1857年6月簽訂《扶桑米國和親約定》的補充條款《扶桑米國約定》。

但形式比人強,去年秋季在中華的亞羅號戰爭一爆發,幕府就轉變了態度,同意開始協商。

於是從安政四年(1857年)十二月開始,由下田奉行井上清直、御目付兼外國貿易掛巖瀨忠震出面,在雙方商談了十三次後,終於在今年正月初達成了草案。

米人特使哈里斯欣喜如狂之下,開口答應居中調解扶桑和魯西亞兩國爭端。

這也是為啥正月初才給直秀旨意——老中們有了兩手準備,這才敢閒置直秀。要不然,如何處置還要繼續拖下去。

因此,齊昭等人上書為直秀抱屈,對此幕府重臣們毫不理睬,“無知之徒,魯莽之輩!要知道我們不但把直秀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也把幕政考慮得萬分仔細!”

齊昭一系鬧了幾天就不鬧了,因為老中首席堀田正睦已經不在江戶了——堀田正睦和勘定奉行兼外國貿易掛川路聖謨正月出使京都。

這吵架的一方溜了,鬧也是白費力氣,而且和如何處置直秀比起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事態逐漸平息。

哪是什麼事情這麼重要呢?

這就是公方樣立嗣!也就是決定下一任幕府將軍是誰。

而堀田、川路兩人出使京都除了請小朝廷敕準與米人的通商約定外,也承擔著請求批准立嗣的重任。

如此大事,直秀的事就被放在一邊,各家紛紛派心腹前往京都聯絡公卿,希望自己一方的人選能夠獲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任將軍家定是嘉永六年(1853年)十一月繼承的大位,時年三十歲。

按理說,三十多歲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立嗣一事完全可以從長計議。

但德川家定從小就體弱多病,而且脾氣古怪暴躁,在繼位前就有爭議,也就是很多人不看好他能接任大位。

弘化四年(1847年)十二月,當時的公方樣家慶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安排德川慶喜接任了一橋家主。

第十一代將軍家齊、第十二代將軍家慶均出自

一橋家,因此一橋被認為是御三卿之首。因此慶喜做了一橋家主,當時被普遍認為是西丸樣候補——當時公方樣家慶的親生兒子多半夭折,只剩下家祥一根獨苗。而家祥,也就是後來的家定,身體非常不好,且一直沒有子嗣出生。

等嘉永六年,將軍家慶急病去世後,當時就有傳聞,十七歲的慶喜將代替原本的西丸樣家祥登臨大位。

雖然最後還是家定繼位,但因為家定在此之後也沒有子嗣,所以慶喜行情又漲,不少人認為他終將接任公方樣。

在過繼到一橋家之前,慶喜是德川齊昭的七子。

因為慶喜有望登臨大位,愛屋及烏,因此他的父親齊昭也被看好,這也是齊昭一系聲勢不凡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提前巴結有啥不好,以後這都是情誼!

尤其在去年,安政四年(1857年),家定的身體情況不是很好,立嗣的事就被有心人提上議程。

這件事談不上什麼冒犯,公方樣家定已經三十四歲了,與島津家的公主篤姬大婚也過去了大半年,但至今仍見有子嗣的跡象,對此幕臣們很是擔憂。

德川家德川家,德川家主就是幕府徵夷大將軍,因此家就是國,家事就是國事。這一直沒有西丸樣,確實容易引發猜疑和動盪。

按理說,從過世的大御所家慶時代開始,一橋慶喜就被視為世子候補,這經過了十年的沉積,慶喜本人又頗有才名,慶喜成為世子應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

可事情發展完全不是這樣,用一句話來解釋,後世有坑爹此時就有坑兒子——慶喜受到了齊昭的拖累!

慶喜的親生父親德川齊昭,性格外向,愛憎分明。

原本個人性格如此也無可厚非,但齊昭在公事上也是如此行事,既不給自己留餘地也不給他人留餘地,動則直面其非。

扶桑此時是人制,推崇器量,講究一團和氣,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譜代大名和幕府旗本有很多都不喜歡齊昭,甚至可以說是厭惡他。

過世的大御所家慶討厭齊昭,如今的公方樣家定的生母本壽院也是如此,但兩個人的理由不一樣——家慶是認為齊昭鋒芒太露、行事魯莽、經常當面頂撞他,而本壽院除了受丈夫影響,也是因為關心兒子。

兒子家定繼位前就有慶喜想奪位的傳聞,哪個母親能受得了這個!

至於後世流傳的,關於齊昭提議要求大奧節儉進而得罪了本壽院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但這個理由畢竟上不得檯面——因為再節儉也節儉不到將軍生母的頭上!

江戶時代,幕府以儒學治政,離不開仁義忠孝,所以過世的父親、健在的本壽院對齊昭的看法深深影響了公方樣家定。

再一個,家定也討厭齊昭——他身體不好,不喜歡吵鬧,但齊昭往往言辭激烈,音量大且態度激動,對此家定感覺非常不舒服。

加上首席老中堀田正睦和另一位老中松平忠固也是齊昭的死對頭。

因此這些人聯手阻擊齊昭的兒子慶喜成為將軍世子西丸樣。

不過直秀認為齊昭坑兒子的原因不只是這些——雖然人制體系下個人喜好確實很關鍵,但再怎麼說,將軍立嗣也是軍國大事,大家多多少少還是要謹慎從事,還是要顧全一些大局。

直秀曾經和江川英敏、大久保利濟討論過幕政時局,在談到德川齊昭時,直秀曾說,“景山公治政粗疏,恐怕難孚眾望。”

敢說大名鼎鼎的齊昭不行,直秀當然是有原因的。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