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二十四章 急流勇退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1854年7月8日,直秀剛帶兵從廟屯回來,江川英敏就把直秀拉到自己的屋敷裡嘀嘀咕咕——英敏攢了一肚子疑問,“這白主特立獨行的,直秀你在白主到底攢著啥蔫壞?”

直秀笑而不答,他反問英敏:“坦庵先生兩年來過的舒心麼?”

一句話就把對方噎住了——英敏說白主“特立獨行”,其實就是指責直秀心懷不軌甚至有大逆不道的嫌疑,而直秀反過來問他這句,其實也不是啥好話,言下之意是坦庵先生平時嘔心瀝血的可混出好來了麼?

不提還好,一提江川英敏也自己也覺得彆扭:

米人黑船到來前老爹的仕途就開始蒸蒸日上了,本來覺得“黑船這麼一來,他老爹作為蘭學旗幟,宦途應該更上一層樓才是”。可沒想到,居然一年不如一年了,別的精通蘭學的幕臣紛紛高升,可老爹不升反降,連自己這個親兒子也受到了連累——江川英敏一直認為自己到白主這個鬼地方來就是被幕府發配了。

而且更鬧心的是,眼前這個崛直秀還是沾了江川家的光才爬起來的,可江川家倒黴這個直秀反倒成了遠國奉行,到哪說理去啊!

但仔細想想,好像自己家莫名其妙地轉運就是從認識眼前這個崛直秀開始,莫非這是老爹的有意安排,把我放到直秀這裡轉轉運,唔,好像真有這個可能啊。

天保十年(1839年),因為“蠻社(洋學黨)之獄”,老爹被“蝮蛇”鳥居耀藏隨手擊倒——除了世襲的韭山代官,身上的其它役職被剝奪得幹幹靜靜,自己老爹只能在繩武館教書為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像是天保十四年(1843年),具體記不清了,崛直秀拐彎抹角地見到了自己的父親還獻上了幾本農書,也不知道因為啥得到了老爹的另眼相看——直秀表示當然是因為才華了,難道是因為長的帥不成!咦,好像這麼說也不是不行啊。

之後的江川家就徹底轉運了。

弘化元年(1844年),因為直秀“發明”的風車,江川家和小慄家開始結盟——小慄家需要江川坦庵以蘭學巨擘的身份為風車背書,順便在韭山推廣做示範。

當年伊豆國還因為直秀獻上的農書獲得了豐收,加上同年內發動蠻社之獄的老中首席水野忠邦倒臺,開始有人在幕府內部提議讓老爹重新出山。

對了,直秀也是因為獻的農學書對韭山豐收有功才被提拔為旗本的——直秀苦笑,明明原因是之前給西丸樣家祥治病有功才對,幕府為了不引人注目,才把功勞壓了兩年,只是借韭山豐收的名頭賞賜功臣而已。

之後在弘化三年(1846年),直秀還向江川家進獻了蜂窩煤的製法,於是江川家的御用商人藉此成了江戶石炭的大供給商,有了一份源源不斷地豐厚收入。

想到這裡,江川英敏看了直秀一眼,覺得“這小子其實人還行,懂得受恩不忘報”。

有錢又有給力的盟友,自己老爹的才華終於又被發現了,於是當年老爹升任勘定吟味役,算是重新回到了幕府中樞。

但接著直秀這小子就在長崎“落海失蹤”了——老爹還曾經感嘆來著,說什麼天妒英才,當時自己還暗暗嫉妒來著。

好人不長命,禍害一千年!嘉永二年(1849年),直秀和英子、虎之助被灰頭土臉地壓到韭山來,當時自己確實還挺惋惜的,畢竟這膽子夠大,居然敢私自出海遊學,真是猛人啊。

這麼多年過去,自己對直秀那點嫉妒的小心思早就淡了,當時自己好吃好喝地照顧三人,好人有好報,直秀居然在海外學到了真東西,一年時間裡他居然幫助江川家把韭山鍊鐵所搞起來了!

當然,自己父子琢磨和準備了四五年了,但紙不捅不破,直秀確實是幫了大忙。

鍊鐵大成功,老爹的聲望大漲,又掛了一個海防掛——雖然就是個備詢的虛職,但這份榮耀可不低,這指點河山的役職,沒點真本事可坐不穩,這是公方樣和老中們對老爹能力的肯定。

當然直秀也憑此翻了身,從罪臣一躍成為二百石的旗本,雖然被發配到北蝦夷地,但畢竟是光耀門楣了麼——直秀說我十萬兩黃金的貨物白送了,扔進海里還能聽個響呢,所以二百石多麼?按四公六民算,我回本要一千兩百五十年!

可自從直秀遠離江戶後,老爹這幾年就開始倒黴,江川家也開始走下坡路,這是因為啥原因呢,莫非這人是江川的福星?要真是這樣,自己來白主算來對了?

江川英敏自從被任命為白主奉行並以來,就一直反思自己是怎麼落到這個田地的,但坦庵先生只是開導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對幕政的變化並未給兒子深究——怕英敏沉不住氣,所以他真的是挺糊塗的,這兩年幕府大力發展蘭學產業,怎麼江川家莫名其妙就走下坡路了?

他一臉沉思在這裡琢磨,可直秀等了半天等不到回答,心說“莫非自己捅到英敏的肺管子了?我是要拉英敏上船,可別弄巧成拙才是”,因此他也不敢繼續賣關子了,趕緊咳嗽了一聲,開始分析坦庵先生這兩年倒黴的原因。

“樹大招風啊!”

江川家佔著韭山鍊鐵所,鹽鐵乃天下之巨利,除非坦庵先生仕途再進一步,不說大目付,就起碼也得是江戶町奉行、勘定奉行這種役職才能保住自己不受圍攻。

可三奉行的高位哪裡那麼容易得?

況且江川先生還是蘭學巨擘,對頭鳥居耀藏倒了,可幕府多的是儒臣,看不慣他的人海了去了。

就說鳥居耀藏吧,他是大學頭林述齋之子,林家世襲大學頭之位掌管官學昌平簧,幕府重臣全都是人家的門生故吏——連你老爹也是,鬥得過人家嘛?

再說幹嘛要硬鬥?

你就拿前年提拔為勘定奉行的川路聖謨大人來說吧,人家也精通蘭學,可重來他都以儒臣自居,平常對儒學與蘭學之爭退避三舍,不是就這樣順順當當地當上了勘定奉行麼。

江川英敏聽了直秀一席話臉色有點不好看,但他也知道這是肺腑之言,不是至親好友誰沒事跟他說這個,另外其實他也對老爹樹敵過多有點不滿,因此勉強哼了一聲表示同意。

但他可不想光聽這個,直秀你分析的再好拿不出辦法來也是無用,於是他問直秀:“如之奈何?”也就是問“怎麼應對才好”?

直秀笑了,他說:“我哪懂這些,我看先生應付的井井有條,

歎為觀止啊。”

英敏聽愣了,我老爹幹啥我還不清楚麼——人家說要新建鍊鐵所他就給人給物,連個折扣都不打;一下新增了八個海防掛也不說話,說改浦賀水道的臺場佈置也不反駁,等我被發配到白主這了,他還誠惶誠恐地上奏要把“勘定吟味役”和”海防掛”的役職一起辭掉,準備回韭山啃老米飯去,這叫“井井有條、歎為觀止”,你的標準太低了吧?

是的,去年十二月初幕府並沒有大肆追究韭山鍊鐵所事故給公方樣添堵的事,還把江川英敏提拔為“白主奉行並”。對此坦庵先生啥也沒做,但等公方樣就任大位一個月後,他突然上書,以“年老體衰、精力不濟”為由向幕府辭官,“勘定吟味役”和”海防掛”都不做了。

當時坦庵先生是五十四歲,在此時確實算高齡了,而且他平時忙忙碌碌的確實很辛苦,“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不是藉口而是實情。

除了辭官,江川太郎左衛門還提出了兩條建議:

一是將韭山鍊鐵廠遷往橫須賀——橫濱鍊鐵廠已經開始運行了,但橫須賀因為缺乏專業人材等原因遲遲沒有進展;

二是在伊豆國下田港設立下田奉行,請幕府“擇良材而任之”。

這兩條建議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韭山鍊鐵所是人家江川一手創立的,據說光籌劃就用了五年,這說讓就讓出來,還想怎麼樣?過橋抽板也不能太明顯了,幕府的體統還要不要了。

而設立“下田奉行”就更大公無私了——江川家是幕府創立之初就明確的世襲韭山代官,說不好聽一點,伊豆國就是江川家半公開的私領,這下田奉行一設立,伊豆國下田港和周圍領地就直接劃出去了,而且人家還要求“擇良材而任之”,也就是說不干擾役職人選,做到這個程度誰敢說江川不忠心。

況且江川把理由都替幕府想好了——米人水軍提督佩裡狡詐無信,雖說佩裡答應下次來到長崎等訊息,可萬一人家是虛晃一招呢?到時再闖到浦賀港或江戶灣來,那不就抓瞎了麼。而且就算米人不來這一招,那萬一其它西洋諸國有樣學樣呢?浦賀港為江戶灣鎖鑰,還是放到下田港好了,萬一,我說萬一有急,打發到下田來不是比浦賀離江戶遠點麼。

江川這兩條建議把新任公方樣家定(家祥就任將軍時更名為家定)和老中們感動壞了,這樣忠心耿耿的臣子當然要溫言挽留,但坦庵先生死活不改口,好說歹說之後大家各讓一步:

“勘定吟味役”不用江川你再做了,但韭山鍊鐵所在韭山,英敏去白主了,年輕人們應該振翅高飛,但江川你還是要把重任挑起來,“頭取”你兼任好了。

但“海防掛”可不能推卸,現在正是報效幕府的時候,江川你身體不適,以後可以少操心實物,主要備諮詢就好。

至於 “設立下田奉行”,等我們研究研究再說。

當時英敏還在家裡被禁足,偶然聽說這些後很是不滿,還因此和老爹吵了一架,現在直秀說江川先生應對的“井井有條、歎為觀止”,他覺得這不是說反話吧?可他見直秀的態度很端正,因此他也仔細地考慮起來,漸漸覺得直秀說得還真是不無道理。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