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五十九章 勵精圖治(中)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其實不怪小慄惱火,在風說書大評定之後的幕府“試行法令”中,除了“興建海防,革新軍制”、“重視風說,知己知彼”之外,還有很多舉措傷害了江川坦庵先生的利益。

如果說前面這兩條法令是將江川、小慄邊緣化,那後面幾條就是赤裸裸地開始剝脫原本屬於坦庵先生的權利。

為什麼幾方要聯合起來欺壓坦庵先生呢?

其中一條是因為坦庵先生是公認的蘭學首領,招人恨吶——武無第二,文無第一。蘭學者經常和儒學者爭論,相鬥無好口,自然各種帽子滿天飛,尤其是蘭學者說儒學者“百無一用是書生”,這真是撅了儒學者的肺管子。

幕府官學昌平簧只教授朱子儒學,幕臣大半都是從昌平簧或其分校修行過的,所以在朝野之中的辯論中儒學者一直大佔蘭學的上風。

但花無百日好,最近幾年蘭學大昌,深受儒學薰陶的幕臣在幕府竟然壓制不住蘭學旗幟江川太郎左衛門。

本來江川將農學也劃到蘭學裡後,儒學者就節節敗退——農學一向被視為儒學的雜術,到底屬不屬於儒學還有待商榷,但扶桑此時以農為國本,蘭學既然能拿出金肥冬季發酵、神仙水(土化肥)、稻田養魚、獨輪車、風車、果樹嫁接插阡和更好的育蠶和牲畜育種方法,那儒學者自然只能幹看著不敢發聲。

而且最近幾年,蘭醫和漢醫之爭愈發激烈,在這方面漢醫節節敗退。

醫術和儒學蘭學的學術之爭怎麼攪合到一起了呢?因為學和醫不分家,漢醫往往都是儒學者,蘭醫更過分,全部都是蘭學者。

當時天花、麻疹和水痘被稱為“人生の役三病”,被認為是不治之症。可這蘭學就是能折騰,居然可以根治天花。

漢醫也有治理天花的人痘之法,但風險很高。

1796年英吉利人詹納在人痘接種法的啟示下,發明了牛痘接種法。1842 年,撒丁人內格利醫生又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並且發現了大規模生產疫苗的方法。經過蘭醫中村涼庵、楢林榮建等人在扶桑的不懈努力,如今種痘館雖然不能說到處都是,但也普及開來,特別有名的就是伊東玄樸先生在江戶、緒方洪庵先生在大坂的種痘館。

嘉永2年11月7日(1849年12月21日),緒方洪庵在古手町開設了“除痘館”,而幾乎在同時,玄樸先生也在江戶自己的醫館裡開始大規模給人種痘。

民間謠傳種牛痘會導致孩子變成妖怪,甚至會長出牛角來,但父母愛護孩子的決心不是謠傳能阻擋的,在玄樸先生、洪庵先生給自己的孩子種痘後謠言不攻而破。

真的假不了,雖然此時的牛痘術依然有一定的風險,但町人依然趨之若鶩。

而且,近年來蘭醫對“人生の役三病”的麻疹和水痘也有新辦法,通風、消毒、隔離降溫和外敷,效果相當不錯。消毒也就罷了,去外邪麼,可通風就和漢醫的防“風邪”相牴觸,偏偏通風的效果還真不錯,於是漢醫大敗虧輸。

治病救人,好醫生在哪個時代都被普遍尊敬,有洪庵先生、玄樸先生兩塊金字招牌,蘭學的形象在世人眼裡大為好轉——本來就是因為不瞭解產生的誤會,深入瞭解後誤解自然消除。

民間如此,儒學者也就認了,畢竟泥腿子崇利,難以領會聖人之道的奧妙,可這幕臣代官和諸侯各家是怎麼回事?

江川在韭山還搞出了水泥、蜂窩煤和大鍊鐵,這些都是利國利幕府之事,就算捏著鼻子也得說好。

如果只是江川一人倒還罷了,畢竟江川頭鐵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九頭牛拉不回,正常人都不會想和江川爭論蘭學的優劣,但蘭學現在已經蔓延到全扶桑了,再不管不行了。

看著韭山年年豐產,關東各地自然有樣學樣——吵架歸吵架,這糧食多了、物產豐盈,從代官到庶民都受益,攔都攔不住,再說誰肯攔啊,涉及到自己的錢袋子,連幕府老中都認了,推廣還來不及誰敢多事!

佐賀就不說了,挨著長崎太近蘭學盛行,早幾年就靠制玻璃發了大財,現在也鍊鐵成功開始鑄大筒賺錢,鍋島家主是著名的算盤大名,未必能考慮長遠,搞蘭學就是為了發財,日後家臣目無尊上自然有苦頭吃。

可薩摩和土佐是怎麼回事?

啊噢,薩摩的新家主是島津齊彬,著名的蘭癖大名,是跟曾爺爺重豪從小長大的,所以鹿兒島大興蘭學產業也不奇怪。

佐賀、薩摩如此,但你個濃眉大眼地土佐山內家和宇和島伊達家是怎麼回事?

嘉永元年(1848年),山內豐信繼承家主之後,無聲無息之間搞出了好一片產業。

據說豐信有個叫吉田官兵衛元吉的手下,非常厲害,農商並舉:

他扶持壯大了原本的土佐酒業,現在高知和神戶灘五鄉並稱為扶桑的兩大酒國,土佐鶴現在一金一壺,這錢掙海了。

同時,土佐那都是山海的地方連平地都沒有幾塊,現今居然以稻米良種出名,每年拿賣出良種的錢來買進普通稻米,聽過在安藝郡那個窮地方,過去只能啃芋頭的山民居然夜能偶爾吃上大米了,真是見了鬼了。

悶聲大發財聽過沒?有錢了要低調啊,不怕幕府上門要求手伝普請啊。

可這個吉田官兵衛偏偏大肆宣揚,唯恐別人不知道土佐的美酒好、良種收益高,還經常讓商人推銷新品,說什麼土佐最近培養出了新的良種牛,吃的多幹的多,不想配種的那都不是好農民。

你聽聽,稻米和耕牛的良種是什麼“雜交”搞出來的,聽名字就不是什麼正經路數。而且為了推廣良種耕牛,吉田還號稱可以“人工授精”,買一頭種牛可以向多頭母牛傳種,牛累了可以人幫忙——人怎麼幫忙,聽著就荒誕不經、有傷風化!

土佐邊上的宇和島伊達家也不讓人省心。

伊達宗城臉長得像馬一樣長,看著就不像個正經家主。

果然,今年傳聞宇和島的真珠也是人工養殖的,據說是家中最受寵的出身蘭醫的側近二宮敬作之作——為了一點點利益,居然強迫母貝產珠,有傷天和,不,大傷天和啊,等著瞧,以後一定有報應!

關東、九州和四國都已經不是一片樂土了,其它地方也有樣學樣,山陽道的長州毛利家、北陸道的加賀前田家、東山道的仙台松平家(伊達)和盛岡南部家,都計劃建反射爐,據說蘭學者出身的家臣大為吃香。

在這種蘭學大氾濫的情況下,儒學者們再也坐不住了,以昌平簧世襲大學頭林家為首的儒學者也參與了這次風說書評定背後的交易。

尊師重道也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不但公方樣要聽宿儒的講課,而且幕府將軍身邊專門有儒學者作為顧問。

人制的江戶時代,幕府和諸侯各家其實都是兩套體系並重:以老中或者家老為首的幕政、藩政體系和以家主為首的側近體系,因為幕政、藩政最終都要取得將軍或家主的許可,所以家主的側近藉此獲得很大的治政權利——往好了說是幫助家主補缺查漏,看看老中或家老們有沒有考慮不周的地方;諷刺的說法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幕府將軍身邊有御側御用人、御側御用取次、平側眾、儒者和奧詰儒者等人,這些人相當於公方樣的私人秘書和顧問——其中前三種由譜代大名或大身旗本出任,儒者由林大學頭一門壟斷,奧詰儒者就完全是由出名的儒學者擔當了。

這次以風說書大評定為由進行的幕政革新,後面分肥的人除了以御用人、老中和齊昭為首的親藩和譜代大名、以大目付和兩奉行為首的大身旗本、以大番頭為首的軍勢幕臣,還有以“儒者”林大學頭為首的儒學者,不然“試行法令”哪裡能透過的如此迅速——如果不是長期以來的勾連,透過個鬼啊,這些人早就吵翻天了,沒個一兩年的爭鬥啥結果也不會有。

打不過對手就加入他們,錯了,不是這句,是“為我所用”——儒學者的算盤打到了蘭學者

的根基上。

儒學者掌管著官學昌平簧,只教授朱子儒學,但蘭學者們也不是沒有官方機構,這個機構就是“蕃書和解御用局”——這是在幕府天文方之下的機構。

1811年高橋作左衛門景保作為天文方奉行上書幕府,申請建立收集、翻譯和整理蘭書的機構,蕃書和解御用局於是正式成立。

高橋家身為幕府的大身旗本,景保是在坦庵先生之前的蘭學首領,結果1828年西博爾德事件爆發,幕府在蘭國商館醫生西博爾德的行囊裡發現大批違禁品,其中就有高橋景保提供給給西博爾德的扶桑地圖,因此高橋被下獄,不久他死在獄中。

西博爾德事件之後,身為韭山代官的江川太郎左衛門接過高橋的旗幟,成為了新一代的蘭學首領。

1839年“蠻社之獄”爆發,蠻社之獄又稱“洋學黨之亂”,江川被以“識人不明”、“失察”等罪名被打翻在地,除了世襲的韭山代官外其他役職被剝奪了個乾淨。

但蘭學者的聖地“蕃書和解御用局”居然安然無恙,雖然也被多次審查,但畢竟幕府還要靠它幹活,所以倖免於難。

內有蕃書和解御用局,外有坦庵先生的繩武館、坪井通道的“日習堂”、玄樸先生的“象先堂”、佐久間象山的“象山書院”等,這些蘭學場所在林大學頭等人看來十分礙眼,但私塾不好封禁——這些蘭學者名氣相當大、學生特別多,而且背後都有人支援,但蕃書和解御用局我還能拿你沒辦法?

趁著這次革新藩政的機會,儒學者將蕃書和解御用局“為我所用”:將蕃書和解御用局更名為“洋學所”,除了原本的職責外,還計劃對幕臣及其子弟進行講學,學頭為大久保忠寬,大學頭由官學昌平黌的林大學頭兼任。

藉口麼,自然是這次“試行法令”的第三條,“整頓綱紀,重塑士德”。

這條是說如今幕府遇到困難,不是因為以前的法令有錯誤,而是執行法令的人出了問題,現在風氣敗壞,有的幕臣昏庸無能甚至學了一些歪理邪說就胡搞,溯本清源,要求幕府的武士都重視起來、加強自身的修養。

幕府每次重要的革新都會釋出這樣的條令,例如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主持的天保革新就曾要求,“矯正風俗”,“上下遵守古俗”,武士更要“嚴守士德,勤習武藝”。

按照林大學頭的說法,蘭學裡有一些還是可以借鑑的麼,這次將蕃書和解御用局更名為“洋學所”,除了原本的職責外還計劃對幕臣及其子弟進行講學,這是好事,但也要把關不要混進一些什麼奇怪的東西。

那誰來把關呢?自然是“道德之士”——也就是我自己了。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林大學頭兼任了洋學所的大學頭,還抽調了昌平黌的部分教授、講習進了洋學所。

整個江戶誰不知道,幕臣中江川最精通蘭學,因此這大學頭之位舍坦庵先生其誰?結果卻是林大學頭兼任,林家世代都精研朱子儒學,和蘭學水火不相容,真難為他這次居然舍下得臉。

本來坦庵先生身為海防掛,雖然蕃書和解御用局是天文方的下屬機構,但畢竟是研習蘭學書籍的,所以他對蕃書局的影響很大,經常往裡面塞人,也經常從裡面調一些人支援自己的工作,例如修臺場搞勘查之類的,但這次沒戲了,洋學所被單獨拉出來,還歸林大學頭管,以後坦庵先生只能和小慄對風說書一樣,看看就得了,想指手劃腳,門都沒有。

這一手玩的很漂亮,以前江川靠蕃書局培植羽翼,這次被林大學頭掌握,那以後洋學所的學生肯定要認林大學頭這個先生啊——釜底抽薪,果然不凡。

但江川太郎左衛門這幾年勤勤懇懇,不但有苦勞還有功勞,為啥老中們坐看江川捱整不說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是一句老話,“財帛動人心”——別的還好,韭山鍊鐵所的利益太大了,幕府從上到下就沒有不眼紅的,眾怒難犯,所以這次沒人敢為江川發聲。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