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五十八章 勵精圖治(上)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是小慄忠順對幕府決議的嘲諷。

正如他所說,風說書評定會後,一直衝在蘭學發展最前方的江川坦庵先生,不但喪失了在蘭學產業發展上的主導權,而且連海防掛的權利也被分走大半。

而小慄忠順也基本喪失了在長崎貿易中的超然地位,淪為幕府普普通通的一名御目付。

事情還要從水戶藩隱居家主德川齊昭參加風說書評定會開始。

齊昭在評定會上果然不負眾望,他鮮明地提出了“興武家之勇略,禦敵於江戶灣之外”的觀點,具體要求就是:在品川臺場基本竣工的基礎上,加大對浦賀水道兩側的警備。

身為海防掛的江川太郎左衛門,當然出口表示反對,坦庵先生根據從前向老中們奏報的策劃,表示“因浦賀水道過於寬闊,故難以封鎖”。但齊昭認為,“事在人為,關係到幕府百年安危、千年大計,有困難要克服,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解決。”

接著,有人提出,“江川你不是提出過用水中炮烙封鎖水道的方案麼,再最佳化一些不就行了。”——其實這個方案是小慄忠順在長崎目付任上提出來的,但不知道此人為什麼把這個按到了坦庵先生頭上。

坦庵先生還要辯解,但現在大家的情緒都被齊昭引燃了,“興勇略、禦敵於門外”,聽起來就帶感,不愧是一向以強硬著稱的賢侯,於是根本沒人願意再聽江川的“絮叨”。

接著,齊昭又提出了收集敵情、興建海防、改革軍制、整頓武備、廢止大船建造令、廣開言路登用人才等建議,在座的眾人不時出聲附和,一時之間局面完全被齊昭掌握。

而且,齊昭還提出,“為了防止幕府在與南蠻人爭鬥時有人坐享其成,應該發動諸侯協防,尤其是西國外樣大名,一定要讓讓他們多出兵多出錢糧”。

這番話深得在座幕臣的歡心,都在心裡暗暗稱讚齊昭, “多年不見,愈發長進了”,現在的提議聽起來非常順耳—隱居前的齊昭認為“為了減少幕政支出,應該縮減幕臣數目和採取大節儉”,還曾經抨擊將軍後宮“大奧”的開銷過於奢侈。

在直秀原來的世界,除了希翼革新幕政的旗本和老中首席阿部一系,支援齊昭參預幕政的還有越前松平春嶽、薩摩島津齊彬和宇和島伊達宗城等外樣大名。當時齊昭受人恩惠,所以事後手下頗為留情,在要求各地諸侯向幕府“獻金”的同時,也給以了回報,讓外樣大名獲得了不少治政權利和其它好處。

但這次齊昭復出,並沒有獲得諸侯的鼎力相助,所以他也沒給這些人留什麼好處,提出的建議自然更有利於幕府,因而也更容易引發在座的幕府重臣們的共鳴。

有齊昭衝在前面,把日後可能引發後患的鍋都背了,加上評定會之前幾位主要的重臣都提前溝通好了,所以會上迅速達成一致,接著老中們上書公方樣,說“經過臣等細心研究,準備這麼這麼應對米船來訪”。

坦庵先生和小慄忠順雖然在評定會上有所察覺,但等公方樣批准後釋出的公文還是讓兩人大吃一驚。

公文裡到底說了啥呢?

首先,對原本的江戶灣防禦計劃做了重大調整,原來是品川臺場為主、浦賀水道為輔,這次防禦的優先順序發生了變化,浦賀水道變成了主戰場,只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在品川臺場決戰。

其次,在原本勳親四家戍房、總的的基礎上,又召集了五家

諸侯協防武、相海岸及要衝之地。

在直秀原本的世界裡,有人認為“黑船來訪之前,明明蘭國提前警告了幕府,但遲鈍的幕府毫無準備”,其實這個觀點有待商榷。

當時,在1852年也就是黑船來訪的前一年,幕府就召集了勳親四家戍房、總,加上原本幕府的常備軍勢,確實是做了準備的,但因為多年鎖國導致幕府上下對西洋諸國不瞭解,低估了米船的威力,這才造成了後來被動的局面。

當然,蘭國也不是啥好人,從未系統地提供科技和資訊給幕府,但考慮到這是兩國之交,既然幕府不積極,那蘭國商館待價而沽也是正常現象。

原本戍房、總的勳親四家是彥根藩,川越藩,會津藩,和忍藩。

這次增加的五家諸侯是長州毛利氏、熊本細川氏、岡山池田氏、鳥取池田氏和德島藩蜂須賀氏——本來也有人提議召薩摩島津氏協防,但老中們考慮到島津地處扶桑的西南第一門戶,到江戶的外船肯定先經過薩摩,因此島津家的壓力相當之大,所以將此議擱置了。

有趣的是,說老中們眼光好吧,確實,勳親四家在以後的幕末風暴中一直堅定地和德川家站在一起,在大勢碾壓下最終都搞的灰頭土臉;但包括薩摩在內的後面六家,未來陸陸續續都站到了幕府的對立面,尤其是長州和薩摩,是尊王攘夷的兩大旗幟。

所以後人戲稱這屆老中們,尤其是阿部侍從,認為其人“慧眼如炬”,第二批的忠心確實沒有第一批來的穩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上都是專門針對米船來訪做的佈置。

在這之上,深謀遠慮的老中們又推動了對日後影響巨大的革新——當然,米船還沒到因此不一定確保能來,說不定神風又起敵寇自滅,故而這一大堆革新都掛著“試行”的名義。

試行法令的第一條就是“興建海防,革新軍制”。

按“興建海防”的要求,所有的沿海大名都需在領內的沿海地區修繕臺場——其實隨著南蠻船不斷出現,很多大名早就這麼幹了,但這次是幕府正式要求。以前修臺場修的太好可能被呵斥,“是不是別有居心啊?”現在是修不好才會被罵,“怎麼地,準備勾結南蠻鬼佬啊?”

可光修臺場沒大筒也不頂事啊,幕府一直控制各大名家的軍備,製造、購買和出售鐵炮、大筒都要提前向幕府申請,這回,當然還是不能放開了,但法令中暗示“合理的請求一定會批准,別擔心了,這次真的不騙你們”。

另外,一直飽受詬病被視為自廢武功的“大船建造禁止令”也開始鬆動了—幕府宣稱大家可以開始研究如何造大船,但能不能造大船等明年秋天再說。

這時幕府重臣們還抱著僥倖之心,如果翌年米船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那造大船可以緩一緩——扶桑是島國,有了大船之後諸侯相互之間的勾連就容易多了,到時一是不好控制貨物流通,二是不安全,如果有反賊從海上進攻江戶、大坂,那幕府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麼。

興建海防是幕府對全扶桑的要求,而革新軍制是幕府的內政。

首先,在大番組之下新成立了“臺場組”——從五番方抽調精兵良將為骨幹,招收武士子弟,日常以操練大筒為主,平時駐守在御臺場和浦賀附近。

其次,幕府準備新設“講武場”,位置在築地鐵炮洲,計劃向幕臣及其子弟講授武藝和西洋炮術,設立大學頭兩人,由大番頭和御書院番頭兼任,頭取為絕世劍

客男谷精一郎。

講武場網羅了眾多名家高手做講習,有心影流的男谷信友、心形刀流的伊庭八郎及其弟子三橋虎藏、一刀流的近藤彌之助、北辰一刀流的井上八郎、鏡新明智流的桃井春藏和柳剛流的松平主稅助等一流劍客和自得記流高橋泥舟等槍術高手,弓術和搏擊的講習也有名家擔當。

這裡的槍術是指的傳統木槍刺殺之術,鐵炮和大筒的教授由幕府鐵炮方井上左太夫擔任。

坦庵先生和小慄忠順對此非常不看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搞劍術、槍術、弓術和搏擊有啥用?一大堆名家湊在一起可以開個兵法盛會了。

而且,鐵炮方井上左太夫的任命也大有問題。

井上家世襲幕府鐵炮方的役職,對西洋軍勢認知有限,他最推崇的兩條兵法是“三段擊”和“白刃討取”。

三段擊傳自戰國桃山時代,都是二百多年前的戰術了。

而白刃討取更扯,你一個教授別人鐵炮和大筒的,推崇冷兵器近戰戰術,不知道是為了附和大家還是真心這麼認為,反正一個不務正業的名頭是跑不掉的。

而且,這個井上左太夫頗為嫉賢妒能,當年“蝮蛇”鳥居耀藏搞倒高島四郎太夫的時候,此人就上躥下跳——井上曾大肆宣揚高島的西洋軍陣是“近乎兒戲、包藏禍心”,極盡詆譭之詞。

小慄忠順認為,即使不將聲名卓著的高島四郎太夫請回來,那也要讓精通鐵炮和大筒的蘭學巨擘坦庵先生參與才是——小慄早年在直秀的建議下曾經向坦庵先生學習過鐵炮,深知江川之能。但幕府上下提都沒提,就好像江川先生突然消失了似的。

而最讓小慄不滿的是,講武場的任命中提到了一大串的教授、講習,這事明顯籌備了不是一天兩天,但之前他和坦庵先生根本沒有收到任何風聲,所以這是蓄謀已久將兩人排除在外。

“試行法令”的第一條是“興建海防,革新軍制”,接下來的第二條是“重視風說,知己知彼”。

倒也不怪小慄忠順多心,這第二條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自從1846年小慄成為長崎目付役職、1850年成為長崎目付以來,早期有直秀等人的來自米國的支援,後來有咸亨洋行的幫助,小慄給幕府提供了大量真實詳盡的資訊,獲得過公方樣、大目付和多位老中的讚揚。

即使今年他轉任御目付,但他依然掌控著風說書的管理。

但這次,幕府新任命了幾位御目付,如堀利熙、永井尚志、巖瀨忠震、大久保忠寬等人,在這些人的建議下,風說書由大目付直接管理,小慄雖然還能看,但基本上也只能看看罷了。

對此小慄忠順非常惱火,除了咸亨洋行的風說書,蘭國商館和唐人的風說書,都是在小慄任上整頓過才變得縝密翔實起來的,他自認居功甚偉。

而且,為了避嫌,他對新任長崎目付的人選根本沒有置喙。

這次雞飛蛋打,整個渠道都被一鍋端了,小慄從此在風說書一事上被邊緣化了,他對此非常難過,認為幕府過河拆橋,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剩下的幾條“試行法令”,在小慄看來也“招招不離後腦勺”,力求減弱坦庵先生在蘭學產業上的影響,他就不明白了,為啥江川先生和他辛辛苦苦好多年,幕府就這樣輕易將兩人的多年成果拿走,就不怕兩人心灰意冷甚至有所反彈麼?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