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扶貧路上->章節

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石村的禮俗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就在陳戰和陸為民、高俊達等一群人在室內討論教育扶貧的相關問題時,聊得正興起,突然外面喊叫了起來,“倒車”的聲音響起。

緊接著,不知道外面誰喊了一嗓子:“分豬肉咯!”

陸為民和高俊達相視一眼,笑道:“陳鎮長,想必是豬肉店老板已經拉來了豬肉,要給在場的村民貧困戶們分以食用,咱們也出去看看吧。”

陳戰聽到後,頓時起了興趣,他也好久沒有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了,連忙起身就要出去,眾人相繼走到大禮堂的院子裡面,只看到愛心豬肉店的老闆何昌發開著一輛電動三輪車,嘴裡叼著一根熊貓,腰上系著圍裙,上面還有不少血漬,雙手車上擺放著被劈成兩半的豬,豬身上的豬毛隱約可見,而且肉還冒著熱氣,顯然是何昌發剛剛宰殺的!

目前整個青石村也只有何昌發一位這樣的專業屠戶,逢年過節,但凡村裡要宰殺豬牛羊的都會送去愛心肉店,讓何昌發幫忙宰殺,只需要交一定的人工費即可,何昌發一身手藝全是從早已去世的老父親手上傳下來的。

何昌發的老爹原先是山東一帶的屠戶,後來移民到了昌西省青石村,在這邊落地生根,何昌發也就從小跟著他老爹學了一手屠宰手藝,靠著幫人宰殺牲畜,自己一邊也開了肉店做買賣,平日裡去鎮上的集市賣肉,也能賺不少小錢。

何昌發笑著解釋道:“雖然賺不了什麼大錢,但起碼生活還能混個溫飽,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哈哈。”

貧困戶們拿著塑料袋或者臉盆開始過來排隊,陳戰問道:“這只老母豬多少斤?”

何昌發回道:“這是剛剛宰殺的,總共三百多斤,分發給咱們在場的所有貧困戶應該差不多吧,還有豬肉和大米這些也全部分出去,讓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

“來,大家站一起,往裡面靠一點,陸為民您往第一排右邊轉一點,哎對了!”

在大禮堂門口,趁著很多貧困戶都在,大家剛好分到了豬肉,高俊達就提議讓羅元明幫忙拍張照片,一起紀念一下這個有意義的時刻,還有的村民早早就換上了新年要穿的新衣服,帶著家人孩子們一起坐在一起,兩邊還有青石村小學的老師們,貧困戶們拿著剛剛給他們寫好的對聯,臉上喜笑顏開,餘重華等人手裡拿著一張福字。

咔嚓一聲。

在攝影師羅元明的鏡頭之下,眾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全都定格在了這一刻……

送春聯,寫福字、分豬肉和照全家福,今天的青石村充滿了喜慶和祥和的濃濃年味,今年也是很多貧困戶搬遷到幸福安居新房的第一個春節,也是很多養殖社的社員們第一次收到分紅,感受到收穫的喜悅的第一個春節,可以說意義非凡!

如今已經年近七旬的老黨員馮偉,曾經是青石村的老村支書,在八九十年代帶領整個青石村的村民們建造攔水河壩,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雖然已經遠去,但是現在看到家門口在送春聯、分豬肉,看到鄉黨們臉上的笑逐顏開,不禁讓他回想起來那個時候,他彷彿一下年輕了幾十歲,非常高興地道:“現在青石村終於發展起來了,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了,我們大山深處的村民也能夠感受到外界的聲音了!”

“馮老爺子年紀大了,現在身體狀況還好吧?”陳戰走到身邊,攙扶這馮偉的胳膊,十分關切地問道。

“挺好的,我們家裡現在四世同堂,以前我們住的危房,因為常年下雨的緣故,牆根都被水泡軟了,現在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一家人都搬進了二層小洋樓。尤其是這兩年,每次還沒有到過年的時候,我們村的扶貧志願組的幫扶幹部們就送來了米麵油和慰問金,這些都夠我們吃到正月十五了,除了這些今年還給我們分割豬肉,家裡的新鮮蔬菜也吃不完……我這輩子活到這個歲數,能夠看到青石村的貧困戶們一個個脫貧致富,此生足矣,很滿足咧!”馮偉露出一絲笑意,有些苦澀,有些欣慰。

分完豬肉,眾人就開始將廚具搬到了大禮堂院子門口,將長桌上的東西收拾完畢,然後鋪上一層桌布,婦人們就開始忙活洗肉和剁肉餡,為了讓青石村的所有貧困戶們也感受到政府的關切和溫暖,陳戰也加入了包餃子的氛圍中,還有陸為民和高俊達,眾人圍成一圈,興致勃勃,一邊談著去年到今年家裡的變化和自己的生活,一邊聊著關於新年的美好憧憬。

“陳鎮長,給您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青石村文化廣場長根理髮店的老闆和老闆娘,哈哈。”高俊達帶來了鄧長根夫婦,他們聽說大禮堂這邊有老師寫春聯、分豬肉,於是就過來了。

經過高俊達的解釋,陳戰這才知道鄧長根夫婦原來是殘障人士,鄧長根是聾子,但是能夠說話,鄧長根老婆是啞巴,但是耳朵能夠聽見,也不知道是前世修來的緣分,兩人剛好互補,雖然在生理上有所殘缺,但是兩人的生活確絲毫不影響。

陳戰跟著鄧長根比劃了一陣,鄧長根全然明白他的意思,陳戰點點頭,道:“現在的理髮店怎麼樣開的,生意可還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鄧長根老婆則充當起來翻譯的角色,道;“現在多虧了村委會和陸書記、高支書他們,我們的理髮店重新在村文化廣場開張了,現在店面比以前大多了,而且也很乾淨、清新,開新店的錢也是村委會幫忙出的,我們自己也沒有掏一分錢,陸書記還專門請人幫我們設計和裝修門面,真是幫了我們不少忙,很慚愧,也很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夫妻兩一個新的生活。”

鄧長根吱吱呀呀比劃,鄧長根老婆繼續說道:“以前我們就是個理髮的,憑藉著一手剪髮、燙髮的手藝混個溫飽,因為殘疾導致生活非常貧困,日子也過的不是太好,但是我們心裡從來不認為自己殘疾,現在國家在搞精準扶貧,而且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也越來越好了,各級領導們都非常關心我們殘障貧困戶的生活,但是我覺得咱還是不能夠厚著臉皮,靠著等、靠、要來跟政府伸手要,雖然我們殘疾,但是心裡跟明鏡似的,我們還有雙手,能夠自食其力,靠著我們自己的手藝,還有政府的扶貧政策,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青石村的貧困戶們會脫貧摘帽,一起致富奔小康!”

“說得好!身殘志卻堅,好啊!”陳戰非常感動,頻頻點頭,不禁對面前這個鄧長根夫婦佩服之至。

旁邊的張元利也開始在高俊達的介紹下,來到了陳戰的面前,高俊達立馬道:“陳鎮長,這位可是我們青石村在開展牲畜養殖業的時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元利同志!”

“哈哈,還沒有看出來,是一位婦女同志呦。”陳戰有些難得驚訝,畢竟在一個新興的養殖產業剛剛開始的時候,能夠第一個跳出來選擇吃螃蟹的,不僅僅是需要勇氣那麼簡單,還要承擔吃螃蟹的風險,看到是一位婦女,陳戰著實有些佩服。

陸為民笑道:“就在今年前兩個月不久,張元利還獲得了我們青石村的脫貧標兵,現在可是我們養殖業合作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呢!”

“是嗎?”

張元利趕忙道:“這真是多虧了黨和政府的照顧,願意給我一個女人家無息貸款,還有專家們的一對一指導,陸書記和高支書也每天都關心問候我,幫助我出謀劃策,告訴我養殖是怎麼一回事,幫忙解讀國家政策。”

陳戰包完一個餃子,指著張元利笑道:“還有你的個人努力,可不要忘了。黨和政府的幫助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了我們個人在脫貧致富過程中的奮鬥,如果我們人人都等靠要,那政府就是一座金山也遲早得搬空了,我們脫貧的思想是要造血輸血,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陳鎮長說的真好啊。”陸為民現在覺得陳戰真的是有學問,肚子裡彷彿有用不完的學識,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他現在真是覺得陳戰當青石鎮的鎮長真是沒錯,說不定以後不久就會調去縣裡,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張元利道;“今年過年前我也搬進了幸福安居工程,說起來,這還是我在新房裡面將要度過的第一個新年,真的是非常高興。

過去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整個只有三間低矮破舊的土房子住著,好多牆體都裂開了,已經成了危房,那個時候陸書記就非常重視這件事,在第二批幸福工程開始的時候,立馬就幫我們安排了,讓我們在今年換到了如今有近八十平的二層新房,電視機、空調、暖氣和油煙機,水電等一應俱全,這以前都是城裡人的生活,我們這些貧困戶連想都不敢想咧!”

“為什麼不敢想?”

“要想,不禁要敢想,還要敢幹!

今年你張元利當了青石村的脫貧致富帶頭人,明年這個時候我陳戰還會來,到時候希望我來的時候,你不僅自己能夠脫貧摘帽,還能夠帶領一群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陳戰道。

看著陳戰充滿希翼的眼神,張元利又看了看陸為民和高俊達,陸為民點了點頭,張元利這才堅定地回答:“您放心吧陳鎮長,我向您保證,明年我一定會帶領一群養殖社的貧困戶們一起脫貧致富!”

“哈哈哈。這樣就對了嘛,為民,俊達,快去把這鍋餃子煮了,這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天聊得都差不多了,也該吃飯了……”

現在的張元利對自己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今年的春節之前,她賺到了第一筆錢,先是還了一部分貸款本金,又將多餘的錢給自己的父母分別在集市上買了一套新衣服,還買了點豬肉和水果,今年可以過一個幸福的安穩年了,而這些都是多虧了養殖社的幫扶。

陸為民還提醒張元利,“以後你不能光注意脫貧致富,還要注意個人的生活,希望能夠早點脫單,家裡老人年齡也大了,應該早點抱孩子了。”

張元利默然,最後點點頭,似乎是同意了陸為民的這個說法。

吃完餃子已經到了下午時候了,村文化廣場的小戲臺那邊,一場春節的文化匯演活動的預演在青石村開始拉開帷幕,因為村晚的來臨,所以陸為民需要在村們表演的活動當中選出一部分要在大年三十的時候上臺演出,所以距離大年三十還有十多天,不少村民就開始熱身了。

很多村民們穿著表示新春的紅衣服,戴著頭巾,一個個開始敲鑼打鼓,臉上洋溢著歡樂和自信,秧歌及自樂班綜藝演出吸引群眾紛紛圍觀,村子裡充滿了喜慶歡樂的氛圍。

青石村和去年一樣也開展了秦腔自樂班、鑼鼓隊、文藝匯演,陪貧困戶過年等多種活動,村民們以自己的方式慶祝新年,他們自己編排小品相聲,幾乎全部都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大部分都反應過去和現在青石村的面貌變化,反應自己如何在合作社中脫貧致富的故事。

在活動中,一曲村民們雙語演繹《好花紅》拉開活動序幕,還有很多年前就有的隨著民歌改編的《偉大領袖》,頗具了民族特色山歌在青石村的小戲臺上面叫響,堪稱經典,貧困戶們面色紅潤,聲音洪亮,引得眾人練練鼓掌,唱出了黨的好聲音。

還有改變成的山歌民歌《政府領導了好風光》和《改革開放幾十春》,在眾人的歡呼聲中,一浪高過一浪,把預演的活動推向高潮,由村裡的貧困戶們自己共同演繹的舞龍和舞獅子,更是讓陳戰等一群人拍手叫好,村民用一曲日常生活中編成的山歌民歌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感恩之情。

“大秧歌,舞獅子哈哈……我都多少年沒有見到了,真是沒有想到今年還能夠在青石村看到這種新鮮玩意。”陳戰邊鼓掌叫好,邊說道。

在山陽縣一帶,下轄的十六個鄉鎮各有不同的風俗,但是基本舞龍和舞獅,跳秧歌,在過年以前確實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情,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和新世紀交替那會,村裡沒有什麼彩電,也沒有網際網路,村民們平時娛樂活動,就是扭秧歌,大山深處的貧困戶們就經常唱山歌,沒有什麼調調,就是平日裡的生活瑣事編成的。

久而久之,扭秧歌這些活動,在逢年過節也就成為一項特殊的定向活動,尤其在青石村,這裡的風俗更加獨特,相傳當年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就是從青石村走出去的,後來才進了長安,成為皇后,為了感念青石村的父老鄉親,特地留下不少禮俗,這些以前都是宮裡才有的。

為了慶祝新春,現在青石村流傳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節目,舞龍燈、舞獅子、跑旱船、跳儺舞等節目,在陸為民和高俊達的一再支援和幫扶下再次煥發生機,很多鄉親們全家都齊上陣,大家的臉上和心裡都樂開了花,運動一場,眾人都紛紛出了汗,即便仍在下雪,也不覺得冷了。

現在青石村這些禮俗一直都流傳了下來,每次過年前半個月,村裡的丁字路口就圍了一群大老爺們,開始敲鑼打鼓預熱新春,現在丁字路口變成了文化廣場,但是風俗依舊。

正看著,陳戰就被一陣鏗鏘鑼鼓聲,吸引到了村中的小戲臺前,男女老幼數十人正圍在一起,看著青石村最有名的鑼鼓表演。

陳戰定睛細看,在現場看到的鼓是新的,而鑼鑔中的一個則缺了一角,一位不滿兩歲的小女孩也高興的拿起鼓棒敲打著,跟著節奏。

在小戲臺前看完表演,最後,村口擺攤開飯館的馬師傅熱情地將陳戰和陸為民一群人帶到了家中。

馬師傅的門和屋門口掛著火紅的大燈籠,全部通上了電燈,屋裡對門的桌子正中央擺放著的,正是陸為民上次來其家中探望時坐在炕上與老兩口拉家常的照片。在裡間小屋門口掛著一幅鮮紅醒目的新春對聯:冒嚴寒踏積雪走訪百姓,坐炕頭嘮家常共謀大計,橫批:情暖太行。

陳戰離開了青石村,帶著青石村貧困戶們的美好祝福,這次的走訪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大年初一。

一場暴雪過後,大雪開始逐漸變小,年三十的氣氛還沒有過完,昨日吃完年夜飯,看完村晚,村民們都覺得渾身激動,晚上都睡不著,今個都起了個大早,有的開始打掃衛生、清潔環境,還有石雄那邊的土著魚養殖場也和社員們共同貼春聯,感受節日氣氛、感恩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村委會旁邊的文化廣場上,大禮堂的院子裡,渾厚的鼓樂、清脆的鑼聲,讓過年的氣氛更加濃厚。參加儺舞表演的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神采飛揚。秧歌、鑼鼓等節目,展現了青石村貧困戶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信心。

相關推薦:法海穿越唐三藏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末世崛起:從靈氣復甦開始我在東京當神仙田園山水間開局繼承遺產,但我只想扶貧成神從地縛靈開始畫滿田園貞觀我做主初唐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