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奉天承運->章節

段三八 錢從何處出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高啟潛:“朝廷正缺錢糧,廷益上疏言課稅之議,皇上當晚還找了歷代典籍查詢,可見廷益的諫言並非一用也沒有。只是,江浙一向是元輔舉薦人選……皇上既未批覆,也未斥責,就將你的奏疏放在了一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謙忙拱手稱謝,謝高啟潛指其中迷津。

朱由檢又是一連幾晚都沒睡覺,就是黎明那會兒,打了個盹。他並非因為失眠,只是御案上堆滿的西北各地塘報,都沒有好消息,他命人掛上地圖,睜大了眼看著山西。山西離京師非常近,又是通往西北各省的要道,朱由檢心急如焚,恨不得御駕親征。

他打了一哈欠,急忙又捂住嘴,翻看著案上的一堆奏摺,徵對山西局勢,上疏諫言的大臣還是很多的。

來去還是離不開一個錢字,戰爭需要錢去打,打完賑災安撫百姓也需要錢。

高啟潛見皇上越想越焦慮,便聲提醒道:“皇上,今兒是端午,太后娘娘親自做了些粽子,叫皇上過去敘敘話。”

太后張嫣,幫了朱由檢不少忙,朱由檢登基那會,魏忠賢意識到朱由檢不是一個好控制的主,魏曾派人向張嫣(當時是皇后)吹風,意欲阻止信王朱由檢即位,皇后雖知安危操於魏閹之手,仍然義無返顧地斷然拒絕。她對來人表示:從命是死,不從命也是死,一樣是死,不從命可見二祖列宗於地下。

所以朱由檢有空的時候,常常會到慈寧宮坐坐,陪張嫣話。今日正值端午佳節,時局艱難,觀龍舟是不可能了,不過去吃幾個粽子,還是有必要的。

朱由檢乘鑾駕來到慈寧宮,太后得知訊息,外面的宮女太監跪迎朱由檢。

張嫣身為太后,實際也就二十多歲,年輕守寡,但她現在對自己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朱由檢繼位,對張嫣一向以禮相待,是個靠得住的靠山。回想起以往腥風血雨的日子,連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被人陰謀弄掉,還無處訴述,張嫣經歷過擔驚受怕的生活,自然對安穩日子倍加珍惜。

“皇上要注意龍體,日夜操勞,有傷國本。哀家過的很好,皇上不必掛念。”張嫣見朱由檢畢恭畢敬地對自己執禮,看著他眼睛裡的血絲,心疼地。

朱由檢道:“端午佳節,理應過來給太后請安。”

張嫣命人將粽子呈了上來,那些粽子做得精緻巧,但都是普通材料做成的,比起下邊的官僚商賈家用的東西,反而樸質了許多。

太監為朱由檢剝開一個粽子,放到玉盤中,朱由檢拿起筷子咬了一口,突然長嘆了一口氣。

張嫣問道:“皇上何故嘆氣,粽子不合皇上口味麼?”

“粽子很好吃。”朱由檢忙搖頭道,“卻不知我大明子民,今日有多少人能吃到粽子?”

這樣的話要是出自普通人之口,一定會讓人覺得很假,不過出自朱由檢之口,卻讓眾宮女太監感受到其憂國憂民之心。不論朱由檢做的事是錯的,還是對的,但是他憂國之心,絕對真誠,天下是姓朱,皇上憂心,情理中事。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朱由檢突然想起趙謙在奏摺用引用的語句,不禁喃喃念了出來。

過得一會,周皇後帶著田妃莊妃到慈寧宮請安,朱由檢見隨行的太監手中提了個大包裹,便問是何物。

周皇後道:“太后前方將士缺餉少糧,皇上憂慮,便叫後宮姐妹們都把各自的金銀物件拿些出來,充作軍餉,為皇上稍稍分憂。”

朱由檢聽罷心中感動,道:“平日裡很少賞賜諸位愛妃,朕心中過意不去。”

周皇後道:“金銀飾物都是身外之物,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麼都重要。”

朱由檢便贊周皇後賢淑有德,有母儀風範。幾位妃子與太后張嫣,在慈寧宮陪著朱由檢過了端午節,朱由檢的注意力轉移,放鬆了些,到了晚間,坐在椅子上正聽佳麗們話,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

張嫣聽到朱由檢輕輕的鼾聲,忙把食指放到嘴邊上“噓”了一聲,示意大家不要話。眾人見罷,施禮退出了慈寧宮。張嫣命人取毯子蓋在朱由檢身上,以免著涼。

旁邊一個宮女母性觸動,見到皇上坐著也能睡著,偷偷看了一眼朱由檢憔悴的面孔,竟忍不住掉下眼淚來。

後宮嬪妃捐獻金銀飾物充作軍餉的事兒傳了出來,皇親國戚朝中大臣須得作出響應,紛紛解囊捐獻財物,不過收穫不大,很多官員直接寫捐獻半年俸祿,一年俸祿,京官的俸祿大部分是拖著,現在乾脆捐了出來,錢糧並不見增多。

周國丈捐銀五百兩,皇后嫌少拿不出手,國丈又捐一千五百兩,皇后無法,便從自己的財產中挪出兩萬兩以作國丈所捐。

幾次廷議下來,對山西流寇先剿後撫的方略基本是定下來了,可軍餉銀子仍然沒有出處。大臣們實在想不到辦法,其實在他們心裡都知道有個辦法,就是從內帑拿出皇銀,但沒有人這個,皇上知道了會責怪大臣都訂著他的內帑,不肯為皇上分憂。

一日朱由檢苦思不得其解,便召王承恩,屏退左右,問道:“王承恩,內帑還有多少銀子?”

王承恩道:“回皇爺,外廷知道的帳目是一百五十六萬餘兩,實際存銀一千零三十一萬五千五百一十四兩六錢。”

千萬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十億美金的樣子,作為一個帝國的儲備,實在是太少了。明代財政赤字,沒有行國債一,也無法向別國貸款,真金白銀,用完了只能加派稅賦,弊端很多,容易激起民憤。

況且內帑名義是皇家私有財產,那是朱由檢的祖宗好多代積累下來的銀子,如果把皇家成一個家庭,朱由檢無疑是敗家子。

明朝很多皇帝貪財,那是因為明代皇帝長期覺得缺銀子花。比如哪個宮殿被雷劈了,維修一下皇城宮殿,那些木料磚石,都要專門的材料,得從雲貴等地長途運輸,花費以百萬兩計數。手頭緊,自然貪財了。如果像乾隆那般南巡一次就花千萬,下邊的人還要歌功頌德,想法掏銀子,皇帝不缺錢花,天下財物隨意取用,貪財有何意義呢?

朱由檢踱了幾步,肉疼得緊,這幾年,內帑是只出不進,年年見少,現在可好,一掏又要去五分之一。

二十五日,皇上用陳奇瑜,擢為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籌備大舉圍剿流寇。

軍餉錢糧籌備已提上日程,內閣議加派餉銀一百五十萬兩,溫體仁等大臣反對。皇上沒有表態。

二十六日,皇上宣周延儒、溫體仁、陳奇瑜等臣進宮商議事宜。

在焚香繚繞之中,又有紗窗相隔,冬暖閣沒有蚊蟲,朱由檢問周延儒要錢,因為周延儒身為輔,又是戶部尚書,朱由檢自然應該問他。

周延儒立即哭窮。皇上又問:“票擬加派軍餉一百五十萬兩,議得結果了麼?”

溫體仁心裡盤算,如果以增稅的形式讓周延儒度過這一關,不是太便宜他了?所以一直不贊成加派之事,見皇上問起,便道:“去歲加派遼餉,百姓甚怨。今年又加派,恐有損聖德。”

明代不僅大臣愛惜名聲,皇帝也是愛名的。惜海瑞“以死搏直名”,嘉靖不敢殺,非真不能殺也,殺了海瑞,嘉靖自己的名聲就受到了損害,所以海瑞以善終。溫體仁這樣,把握還是比較大的,皇上心中當然不想被百姓將“崇禎”成“重徵”。

果然,朱由檢道:“朕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使民輸騶挽慄,居送行賚,加賦多無藝之徵,預徵有稱貸之苦,朕之過也。”

周延儒聽罷心中煩亂,皇帝自責,輔自然不會好過,想兩句,又不知道什麼,只得:“亂賊蜂起,國家為庇佑百姓,執戈澄清,乃護民之舉,百姓理應知曉。”

朱由檢怒道:“朕任你為輔,戶部尚書,掌管天下錢糧稅賦,現在連年虧空,貪墨成風,朝廷連軍餉都拿不出來,你是如何替朕經邦治國的?”

皇帝的憤怒,讓溫體仁竊喜,似乎看到了曙光,輔的位置就在不遠。同時也讓周延儒惶恐,朱由檢那句話,得非常重,雖是在無可奈何之時的氣話,有口不擇言之嫌,但仍然讓周延儒如芒在背。

當周延儒乘轎回府的時候,耳邊仍然響徹著皇上的怒斥。回到府中,一下人不慎將茶水濺出,受到了周延儒的謾罵,大臣風範蕩然無存。

張師爺見狀心道:“大人無須自亂心神。”

周延儒聽他話中有話,坐了下來,喝了口茶沉住氣問道:“張先生可有良策?”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魏芳華 十國千嬌 大明春色 大明烏紗 烏紗 天可汗 平安傳
相關推薦: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開局就劍道無敵了異世盜皇地下城生長日誌迴天穿越時空的蝴蝶開局被偷聽心聲,女主人設崩了鬥羅之刺客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