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奉天承運->章節

段三七 沒有最無恥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夏天日長夜短,早朝那會,天都亮了,不似冬天的時候,上朝還得打燈籠。趙謙從來都不會遲到的,每日兢兢業業早早就起床去上朝。他有個西洋懷錶,時間很準,用起非常方便。

其實趙謙有潔癖,這種潔癖就是什麼東西都要放在該放的位置,什麼事情都要做得順順當當,心裡才舒服。如果將事情和生活搞得一團糟,他就會心煩意亂,很不舒坦。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比如上朝,其實偶爾遲到曠工一次,找個藉口,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但趙謙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遲早曠工。

一幫紅藍衣服的大臣在外廷等候上朝,圍成幾堆分別討論著各自感興趣的話題。趙謙是屬於權力邊緣的那一戳人,一幫人不知怎麼起琵琶來了。

一個穿藍袍的的文官道:“陳圓圓的一曲《送別》,彈得催人淚下,火候十足。對了,那曲子是趙大人寫的,佩服佩服。”

趙謙忙道:“實不敢當。《送別》太悽迷了。倒是高公彈的《十面埋伏》,非語言可以形容,張大人可聽過?”

“下官未有耳福。”

這些坐清水衙門的官員在公眾場合從來是心翼翼地話,雖然高啟潛不在,但是拍兩句馬屁還是無妨的。另一個藍袍官員道:“只道高公琴藝造詣非常,原來琵琶也彈得出神入化。”

趙謙和大夥一樣是心過日子,抓住機會拍馬屁,人多耳雜的場合,不定就能傳進別人耳朵裡。

“剛剛琵琶,倒忘了高公的琴,那《平湖秋月》不聽簡直白來了世上一遭。”趙謙厚顏無恥地添油加醋,“這事兒倒有個軼事。”

眾人聽到軼事,那是什麼場合都能玄吹的東西,便真來了興趣,問道:“是何軼事?”

高啟潛剛剛路過外廷,正巧聽到趙謙的話,也來了興趣,就站在門外,想聽聽趙謙怎麼自己的軼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夥一定聽過陳圓圓吧?”

圈裡的人笑了幾聲,因為陳圓圓以前是青樓姑娘,對此感興趣的人,心下瞭然。

“陳圓圓用琵琶,就那《送別》,彈唱得分外入神,便以琵琶聞名了,但大夥不知,以前陳圓圓卻是彈箏的,諸位可知為何改彈琵琶了?”

眾人都是搖頭。

趙謙繼續道:“卻那時,陳圓圓還是琴師,每次登臺,京師風雅名士便趨之若鶩。話一日陳圓圓登臺演出,立即贏得一片嘖嘖稱讚之聲,那氣韻風度,讓人想到是仙女下凡。陳圓圓彈得是一曲《春江花月夜》,只見她嫩蔥兒樣的手指往琴絃上那麼輕輕一撥、一揉、一劃拉,在座的人便都邀齊了把耳朵順過去——天啦,那可真是仙音哪,白居易形容琵琶女‘大珠珠落玉盤’,到此就覺得言不盡意。一曲終了,眾人哪肯放過。陳圓圓拗不了大家這份抬舉,竟一氣彈了八支曲子。”

趙謙得就像真的似的,連語氣都拿捏得非常恰當,連自己都佩服起自己這份辭來了。

“正在這時,陳圓圓看見了前來捧場的高公,世道上有句話叫‘陳圓圓的琴藝讓眾人狂,高公公的琴藝讓眾人痴’,那日見到高公,陳圓圓心下不服,便應邀高公彈奏一曲,高公拗不過盛情,只得答應……”

高啟潛在門外聽到這一節,暗自好笑,事情倒是有這麼一件事,卻完全和趙謙的不對味,什麼“陳圓圓的琴藝讓眾人狂,高公公的琴藝讓眾人痴”,連高啟潛自己都沒聽過,完全是趙謙杜撰。雖然如此,高啟潛心裡卻十分受用。

“只見高公坐到琴前,焚香入定調息凝神,剛才還鬧哄哄一片聒噪的堂會,頓時鴉雀無聲。風流戲子呆頭名士們,一個個都鴨頸伸得鵝頸長,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高公。高公神息調攝停當,然後輕輕伸手往那箏上一探,悠悠一聲響,像是有人在空靜夜往那三萬頃太湖水中丟了一顆石子。就這一下,我看到陳圓圓的臉色都變了,她知道這輕輕一撥已入化境。高公彈的正是《平湖秋月》,他彈完這一曲,眾人像被魔法定住了,半晌都吱聲不得,陳圓圓更做得絕,當即下令跟隨的琴童把那張心愛的古箏摔成碎片,她滿面羞愧地,‘聽了高公公這一曲,我終生再也不復鼓琴了。’從此陳圓圓便改用琵琶了……”

大家聽罷十分過癮,這故事聽著,還真是那麼回事,而且主角都是認識的人物,一官員笑道:“聽聞高公後來收了圓圓姑娘做乾女兒,真是一段流傳千古的士林佳話。”

那邊的周延儒等人聽得這邊聒噪,還將一個太監的事成什麼“士林佳話”,身為清流領袖的周延儒,已無法容忍這些傢伙這樣不要臉,他恨不得大罵老子見過不要臉的,卻沒有見過你們這樣不要臉的。

周延儒沒有罵,畢竟是在公眾場合,沒必要和太監結怨,但實在是聽不下去,從趙謙等人身旁走過,沒好氣地“哼”了一聲。

眾人聽罷立即不出聲了,高啟潛聽罷周延儒的聲音,心下不快,心道多半是聽人將自己的事成“士林佳話”,周延儒不高興。太監沒了下面,又最忌人自己沒了下面,讓人覺得心理變態,其實不然,人總是有自卑心理的。

高啟潛本來要從外廷門口過,這時不想讓周延儒看到自己,又倒了回去。恰逢太監高呼“時辰到,百官上朝”,眾人這才整理衣帽,停止了討論,魚貫入殿去了。

朱由檢還是那樣,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卻瞪大著眼睛問:“有事奏。”

戶部一官員捧著象牙牌,趴到地上道:“啟奏皇上,山西大旱,巡撫請奏朝廷免除山西賦稅,並賑災錢糧。”

這時陳奇瑜出列道:“山西流寇兇兇,官軍已成獨守孤城之勢,此時錢糧,是賑災還是資敵?臣請皇上,立即排程五省兵馬,合力圍剿流寇,再行賑災之舉。”

周延儒聽罷又要打仗,這軍費起碼不下二百萬兩,而賑災只需幾十萬兩就能敷衍過去,暫時平息禍事。以後的事?就算是圍剿,哪次不是剿來剿去,依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反正都是燒著銀子玩,還不如招安賑災。

周延儒道:“山西大旱,民生疾苦,不體恤蒼生,愛惜百姓,只一味窮兵黷武,將陷社稷與朝廷於何地?”

陳奇瑜心頭火起,不理周延儒,繼續對朱由檢道:“臣有四正六隅之策,定能馬到成功,叫那謀逆犯上的亂賊知道朝廷法度,以彰王道,待剪滅流寇,安撫百姓,恩威並施,方是長久之策!”

朱由檢以為善,這些流寇,貪婪無度,給多少錢糧都是去塞無底洞,不給顏色,只會養虎為患。而且他相信一日為賊,終生為賊,一旦造反,不是想洗手就能洗手的。朱由檢便問周延儒:“朝廷能否抽調二百萬兩軍費,以供五省兵馬作戰?”

周延儒立即叫苦連天,京官又多少日子沒領到官餉了,加派軍費,百姓又怎麼揭不開鍋了,反正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口才之好,得朱由檢想起早上喝了燕窩粥都非常自責,恨不得每天吃素,和大家共度難關。

兵部尚書孫承宗覺得此時自己有責任為朝廷社稷仗義執言,立即支援陳奇瑜,言山西必須用兵不可。

之後的事情,朝中眾官剛看了開頭,立即猜到了結局,常規大戲開場,各方不顧自己鬍子花白,公然老拳相向。不過這樣公開打架,大家一般是不會記仇的,然後有種自豪感,顯示了自己的直言坦蕩。

朱由檢見罷覺得實在有辱斯文,呵斥一番,下旨退朝。眾官立即頗有禮節地行正二八經的三扣九拜之禮,退出大殿。剛才的群架實在激烈,老臣孫承宗眼睛不知被誰揍了一拳,變成了個黑眼圈,摸著疼痛的眼眶憤憤地:“老夫弓馬騎射,什麼不精?剛才場面太混亂,才不知被哪個兒偷襲了一掌……”

趙謙揉了揉疼痛的肩膀,大呼倒黴,剛才自己又沒什麼,也被人誤傷,挨了幾拳幾腳,正鬱悶時,突然聽得高啟潛道:“廷益請留步。”

趙謙轉過身,急忙躬身道:“下官拜見高公。”

高啟潛遞了個眼色,“廷益這邊走。”

趙謙忙跟著高啟潛出了紫禁城,上了馬車,高啟潛這才道:“昨晚皇上看了你的奏疏……”

趙謙聽罷,又想到是高啟潛主動找的自己,心下甚慰,忙問道:“皇上什麼沒有?”

“皇上沒有話,也未作批覆,將奏疏放在了一邊,你可知為何?”

“請高公指教。”

高啟潛一時未語,大概在思索如何措詞。

趙謙看了一眼窗外的黃塵,這天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雨。生在這種年代,就如生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幹得多,掙得少。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魏芳華 十國千嬌 大明春色 大明烏紗 烏紗 天可汗 平安傳
相關推薦: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開局就劍道無敵了異世盜皇地下城生長日誌迴天穿越時空的蝴蝶開局被偷聽心聲,女主人設崩了鬥羅之刺客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