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風起代北->章節

第四十七章 改革勢在必行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朝陽越過地平線,王帳近郊響起淅淅索索的聲音以及嘈雜的人聲。

拓跋珪從寢帳中走出,神采奕奕,再無前番征戰的陰鬱。

王帳之中帷幕升起,王府屬官、將領、部落大人皆已就位,拓跋珪攜大勝之威升帳議事,無人敢不從號令。

黃金王座上,拓跋珪一臉肅穆,鷹頂金冠熠熠生輝,自有一股威嚴之氣。

代國新立,無有禮儀,群臣見拓跋珪不發一言,皆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行事,暗暗揣摩拓跋珪此舉用意。

正在眾臣忐忑不安之時,拓跋珪抬眸朗聲道:“今日召集諸位,是有一件迫在眉睫之事亟待解決”。

“請大王示下”群臣聞言齊齊躬身回應。

“建國十四年(351年),羯趙衰亡,冉魏肆虐,中原紛爭,無人拯救,先昭成王欲提六軍,平定四海;

惜乎,政出多門,部落號令不一,未得成行,致使中原大地為(慕容氏)白奴竊居,而今時局猶似往昔,故孤以為,改革勢在必行!”拓跋珪語調低沉,語速緩慢,但卻包含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改革、變法,由來已久。

春秋之時,齊相管仲‘相地而衰徵’,魯宣公制‘初畝稅’。

戰國之時,七雄爭鋒,魏有李悝變法、楚有吳起變法、秦有商鞅變法,不一而足。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

只有不斷變革、打破固有的階級藩籬,才有可能解決衍生出的階級矛盾、土地矛盾、民族矛盾,跳出不斷迴圈的歷史怪圈。

化部落聯盟為國家,從半封建半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由部落議事到中央集權,改革之事刻不容緩。

對於‘改革’一事,拓跋珪可不會顧忌群臣的看法,若有人膽敢反對,不過是血流五步、伏屍殿上罷了,又有何懼?

王帳之外,隱隱數千精騎匯聚,刀光劍影在大日照映下射進王帳,群臣無不感受到拓跋珪對於“改革”的決心與決絕。

面對此景皆噤若寒蟬,紛紛低頭,不敢與拓跋珪對視,更沒有人說‘祖宗之法不可變’。

當然,這並不能表明他們內心認可拓跋珪口中的“變法”,當他們利益受損的時候,他們就會背叛、倒戈、拼死反撲。

此是後話,無需多言。

見群臣頓首,無人言反對,拓跋珪面色稍霽,沉聲問道:“昭成之時,國有控弦之士四十萬,人皆壯悍,上馬持弓矢、長槊、短兵,驅馳若飛,馬匹滿川,百萬不止;敢問諸位,我國緣何不敵秦、燕兩國,孰能言之?”

燕鳳、張袞、許謙等人俱為當世智者,聞言瞬間明白了拓跋珪的意圖,幾人對望一眼,俱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不可思議,這已經不是改革,這是要打破自冒頓以來建立的草原秩序。

代北之戰後,拓跋珪毫不掩飾心中的野望:將部民從部落大人的統治中解放出來,摧枯拉朽般擊滅腐朽的草原舊貴、門閥士族,剜去華夏文明軀體上的附骨之疽,此所謂“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燕鳳知曉拓跋珪之意,率先聲援:“臣以為這是緣於各部號令不一、心懷鬼胎,若是君臣上下同欲、國人萬眾一心,小氐、白奴又有何懼!”

“燕長史之言孤深以為然,此次從徵獨孤部三萬騎,由於互不統屬、號令不一,戰力發揮令人堪憂”講著講著,拓跋珪語氣加重:“當此大爭之世,國無強軍在側,如何保境安民,如何收復舊疆,如何鞭策宇內,只恐孤與卿等俱為白奴階下囚!”

拓跋珪身軀挺拔,目光凌厲,冷冽的話語彷彿能夠洞穿天地間的虛幻與現實,整個人形如出鞘的利劍,散發出凜冽的寒光,彷彿隨時都會刺破天際。

宗室長者拓拔遵、駙馬都尉王建皆為這霸氣的宣言感染,俯首表態:“令之所至,無有不從”。

此二人威望、部眾皆在諸部首領之上,二人表態,其餘人等焉敢不從,紛紛附和,齊聲高呼:“大王之令,即為神明意志”。

“孤將於出征將士、王庭戍衛將士中遴選一萬人,組建一支號令統一、軍紀嚴明、不事生產專事攻伐的禁衛騎軍,平時戍守王帳、巡防邊疆,戰時衝鋒陷陣、討滅不服;若爾等部下勇士被選中,爾等需放歸將士家眷及其財產,如有保留,定斬不赦!”拓跋珪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一萬人分散到各部頭上不過是杯水車薪,各部頭人皆無異議。

財產一事卻是令數人面色不虞,部民、奴隸、牛羊馬匹都是他們的私有財產,又怎會輕易讓拓跋珪奪走,只苦於無人出頭,面面相覷。

部落頭人一如中原王朝的地方豪強,兼併土地、掠人為奴。

又似江南的士族大地主,所謂‘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王謝亦是如此。

南梁之時,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侯景一道廢奴令下,投靠叛軍者不計其數,可謂望風景從。

魏晉、南朝高門之腐朽,可見一斑。

之後的士紳階級也不遑多讓,以上幾類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以本階級利益為中心,致力於維護本階級利益。

如此,便不難理解東晉的聯燕滅趙、北魏的聯柔然平六鎮、大宋的聯金滅遼、聯蒙滅金、南明的聯虜平寇……

拓跋珪遴選一萬騎士對各部無關緊要,但對王帳卻是舉足輕重,一萬精選的悍勇之士遠勝之前的三萬烏合之眾。

此所謂強本弱支!

諸部頭人終究沒有反對,沒有人能預測到拓跋珪的手段。

見無人出言反對,拓跋珪心境稍平,緩緩出言:“苻秦驟崩,孤於牛川郊天復國實為無奈之舉,而今人情歸附,西南兵鋒已解,孤意移蹕盛樂,重建舊都,息眾課農,爾等是隨孤入雲中務農抑或是牧於牛川,但憑己心”。

拓跋珪首先為雲中的發展定下基調,即棄牧業發展農業。

雲中有農田萬頃、農人萬戶,農業基礎不可謂不深厚,再者,與牧業相比,農業優越性不言而喻。

百畝田地,可活一戶,繳納稅賦又可奉養一卒,而五百畝草場僅能出一丁,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當然,漠南草場亦不能棄,拓跋珪要的是漠南牧業與雲中農業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王帳內氣氛稍緩,諸部頭人開始思慮這兩項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這等關乎部落發展的大計,無不慎之又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登國元年六月,帝簡擢悍勇之士萬人成軍,號禁衛騎。

——《魏書》兵志一

相關推薦: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黑子的籃球]引狼入室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神祗時代:我的信徒是巨龍木葉之體內一隻哥斯拉全球遊戲化之從今天開始做堡主邪惡寶典女總裁的桃運兵王冒牌知縣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