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風起代北->章節

第三十四章 南池對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此後三日,風平浪靜,賀蘭悅調來所部騎士護衛,賀蘭染干也沒有異動。

當然,拓跋珪對賀蘭染干也沒有辦法,儘管他心裡已經對後者宣告了死刑,但現在,他還需要依靠賀蘭部。

第四日,賀蘭部附從二十部首領聚集此地。

與此同時,拓跋珪透過賀蘭悅傳遞給各部首領,代王嫡孫拓跋珪在賀蘭部的訊息。

午時,議政大典。

拓跋氏旁支宗親拓跋乞羅率先請求賀蘭訥擁立拓跋珪,隨後,乞羅之弟拓跋建等十二部首領群起響應。

面對此番請命,賀蘭染干發起了最後的掙扎:“這是我賀蘭部的地盤,哪裡輪得到你們說話”。

但賀蘭訥卻不像染干一樣衝動,他能夠認清自己,當著眾人之面,斥責賀蘭染干一番:“吾甥拓跋珪乃代王嫡孫,若他能興復先業,自是我國人之福。你這番不合時宜的言辭,不是臣子的禮節”。

賀蘭染干聽到賀蘭訥斥責,冷笑道:“總有一天,你們會為你們今天做出的決定後悔”。

說罷,賀蘭染幹奪帳而出。

卻不想,此言一語成讖。

……

此間事畢,拓跋珪考慮到部落無人主持大局,生怕生亂,便告別舅父賀蘭訥、小姨賀蘭明珠,由賀蘭悅護送返回。

各方勢力也定下了代國復國的日期,六月初,彼時水草正肥,易於遷徙,凡是心向拓跋珪的部落,都會趕到牛川。

拓跋珪走後,賀蘭明珠回到大帳,從懷中掏出一柄金刀,這是拓跋珪偷偷送她的禮物。

對於這個外甥的心思,她自然明白,僅看他眼中那抹熱切,她便能猜個七七八八。

收起金刀,賀蘭明珠拿起銅鏡,銅鏡中倒映出一張絕美的容顏,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她白皙的脖頸上,使她看起來更加的嬌豔欲滴,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襯托著那張絕色的容顏,如雪般的肌膚彷彿吹彈可破,紅潤的櫻唇,秀氣的眸子。

不知想到了什麼,她輕笑一聲,霎時間,百花綻放,這是一種令人陶醉又不失端莊典雅的美。

若是拓跋珪在此,只怕會吟詩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甫一回到部落,拓跋珪便召集燕鳳問對,二人落座後,他率先發問:“我走之後幾日,可有大事發生”。

“確有一事”燕鳳答道。

“何事?”

“有一大賢來投”。

聽聞大賢二字,拓跋珪頓時起了精神,當下,他身邊最缺的便是能夠出謀劃策的文士,至於武臣,他認為叔孫建等人經過歷練,不會輸於前朝名將。

拓跋珪試探著問:“此人比燕師才德何如?”

“以鳳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以吾觀之,縱不及王景略,亦不遠矣”。

不輸王猛的大賢?拓跋珪思慮半晌,也沒有想起這個時代有誰擔得起這麼高的評價。

拓跋珪驚疑道“願聞此人姓名”。

“此人乃上谷沮陽人,姓張,名袞,字洪龍,前燕遼東太守張翼之後,其父名卓,為昌黎太守,袞曾為郡五官掾。

至燕國滅亡,袞歸家治學,熟讀經書千卷,智慧超然於人,猶擅戰略。

臣與此人論對三次,無一勝績,依臣觀之,此人乃絕代奇才,主公急宜枉駕見之。

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燕鳳的才能拓跋珪是比較清楚的,大概處於毛階、鍾繇的水準;而此人才能遠超燕鳳,至少也是程昱、荀攸的水準,這樣的人確實當得起賢才二字。

而燕鳳口中的‘猶擅戰略’更是令拓跋珪內心激盪不已,新興勢力,最需要的不就是一個長遠戰略嗎?

劉備飄零半生,不就是缺乏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嗎?

“此人現在何處?”拓跋珪心境不穩,呼吸加速。

燕鳳見拓跋珪雙目放光,笑答道:“或於南池邊垂釣”。

此時,南池湖面上的冰層剛剛消融,哪裡會有魚兒呢?

他垂釣的,或許是周文王吧?

拓跋珪聽聞此言,腦海中浮現一位高雅之士的模樣,出言讚歎:“真奇人也”。

語畢,大笑著跑出大帳,奪馬狂奔直趨南池。

燕鳳看著拓跋珪遠去的背影,欣慰地笑笑,他從來沒有想過獨得信重,只盼望能夠輔佐後者成就一番大業。

後人有詩讚曰:

前有公達舉奉孝,後有子章薦洪龍。

偽魏實非天子命,聖王平南竟全功。

……

拓跋珪行至湖邊,便見一中年男子在此垂釣,此人身材高大,面相雄偉,穿著一襲青色布衣,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一手執書,一手執杆。

竟是一心二用,他哪還不知道這人正是燕鳳口中的大賢,張袞。

拓跋珪見男子對身後置若罔聞,笑問道:“敢問先生垂釣,可是願者上鉤?”

張袞聞言,慢悠悠將書卷塞入懷中,朗聲答道:“非也!吾非漁者,實魚也!”

“魚躍龍門,可也?”

“可與不可,在於人主志向,若人主懷文王之志,犬彘附以驥尾,亦可扶搖直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番機鋒之後,拓跋珪道出心中志向:“今天下傾危,四方雲擾,吾欲承父祖遺業,效高祖光武,克定天下,翦除兇頑,然吾智術短淺,恐不能負四海之望,君謂計將安出?”

張袞聞言,扔掉手中魚竿,回首向拓跋珪走去,邊走邊答:“自苻秦之崩,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慕容氏據有中原,已歷三世,深懷人望,地廣而民眾,兵精而將勇,賢才不可勝數,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關中形勝之地,羌氐雜居,曠日持久,必起齟齬;涼州地廣人稀,勢力龐雜;二地皆非立身之本。

晉室偏居江南,懷顧一隅之地,雖屢有北伐之舉,實權臣為篡位耳,不足為慮。

代北之地,北有陰山為阻,南有太行之險,西連河套,東通幽冀,此用武之國,天所以資大王也!

待大王即位,速選拔精卒,討獨孤取雁代,攻鐵弗收朔方,二地既下,雲中、定襄一鼓可平。

合三地精卒,得十萬之眾,橫大河以東,掃大漠以南,定萬里戎疆,攬戎騎百萬,窺中原虛弱,以待天時。

待天下有變,遣一上將軍出馬邑,克定晉陽,貫通上黨,據天下屋脊;大王親提六軍攻略幽冀,必如商風之隕秋籜;冀州既平,中原再無險可守,發大兵追剿殘敵,逐燕室於海濱之畔,立宗廟於諸夏之中,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大王者乎?

中原既平,移京營都,計土授田,勸課農桑,內修政理,外合諸戎,用數年之生聚,祛魏晉之不振。

復發精卒入河東,或平河洛,或定三輔,皆系大王一念之間。

二地既平,天下泰半之民在我,平涼易如反掌,復取巴蜀天府之國,膏腴之地,通西域胡商,養勝兵百萬。

又聚數年,兵發三路,一路攻徐淮,一路略荊襄,水師沿江而下,威逼建康。

淮河旦取,江南可平。

誠如是,帝業可成,代室可興”。

行至拓跋珪面前三步,張袞暢說完心中戰略,數千卷經書的薰陶令他無比自信。

而這一前所未聞的戰略,也令拓跋珪頓開茅塞,猶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他聽得熱血沸騰,雖然此人名諱不顯,甚至兩世為人的拓跋珪聽都沒聽過,但他知道,此人絕非凡俗。

當即躬身行拜:“珪雖邊野之人,卻也心懷天下蒼生,惟願先生不棄鄙賤,出謀劃策。珪當拱聽明誨。”

張袞上前握住拓跋珪雙手:“文王在世,洪龍敢不從命”。

“吾得先生相助,如旱苗逢甘露,枯木遇春風!”拓跋珪亦緊抓住張袞的手,感慨道。

此後數日,二人縱論天下大事,如膠似漆,自是一番美談。

……

張袞,上谷沮陽人,初為五官掾,純厚篤實,好學,有文采,《南池對》名垂千古。

——《魏書》卷十一.張袞傳.列傳第一

算無遺策,機不虛發,成珪之基業,皆袞之勳也。——房玄齡

相關推薦: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黑子的籃球]引狼入室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神祗時代:我的信徒是巨龍木葉之體內一隻哥斯拉全球遊戲化之從今天開始做堡主邪惡寶典女總裁的桃運兵王冒牌知縣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