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風起代北->章節

第五十一章 大朝會(上)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登國二年(385年)冬月戊戌日,寅時,黎明將至未至,天色晦暗不明,整個北方大地都處於迷濛之中。

拓跋珪心裡裝著政事,醒的很早,身旁是獨孤芷溫熱的胴體,如玉的嬌顏有了初作婦人的痕跡。

看著她秀美的睡顏,他輕輕一吻,起身拍面強行驅散倦意,一邊盥洗進食,一邊聽取白鷺司收集的情報。

“晉朝已經規復兗、青、司、豫、梁、益六州之地,加上原來的江、揚、廣、交、寧……數州,疆域為近二十年之最盛。”

“河北之地,除卻少數堅城尚未陷落,已基本被慕容垂平定,如今,燕國據有平、幽、冀三州之地”。

“幷州仍在苻秦手上,劉衛辰全據朔州之地,兵力達到十萬,不過上郡的羌胡、安定諸郡的鮮卑部落並不服他,三族關係微妙”。

“關中情形,尚不可知。”全旭坐在拓跋珪對面,娓娓說道。

拓跋珪消化一番訊息,斬釘截鐵說道:“關中倒是不急,對草原諸部的滲透要儘快,茫茫大漠,無人帶路,大軍如何行動。”

“是”全旭應道,隨即他換上一副躍躍欲試地表情:“大王打算對草原諸部動手了?”

拓跋珪頷首:“孤也只是順勢而為罷了,東西南三方強敵,哪是孤可以平定,與其撞個頭破血流,不如向一盤散沙的草原部落動武,如今,漠南諸部已重歸孤帳下,正好趁此良機,擊破兩三個高車部落,將我大魏雄威播向更遠的地方。”

“前番孤讓你向賀蘭部安插眼線,辦的怎麼樣了?”

說著說著,拓跋珪將話題引向賀蘭,這個帳落三萬的大部族,他可是眼饞好久了。

全旭拱手:“賀蘭部與紇奚、紇突鄰三部往來甚是緊密,具體情形尚不明確。”

“三部的丁壯加起來不下十萬,不容忽視。”拓跋珪眉間顯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色:“賀蘭訥兄弟……唔,還有孤小姨的動向,都要盡力探查。”

全旭深深地審視了一眼,仍是沒有明白監視一個女子的意義,直到撞上拓跋珪不悅的目光,才帶著疑惑應下。

晨曦之後,盛樂近郊的宗室大臣三三兩兩入王帳外等候。

“入殿!”一名三旬年紀的謁者向帳外等候的臣子呼喝一聲。

此人名叫侯岌,出自上谷侯氏,世代官宦,是近來西投士人中的傑出代表,曾做過前燕的校書郎,懂禮知文,拓跋珪因材施用,直接收為近臣,任命黃門侍郎一職。

聞令,朝臣中的文臣徑直入殿,武臣解除佩劍交給帳前直勤武士。

致力於完善禮儀制度,趨向於加強君權的拓跋珪,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給臣子“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榮寵,若真如此,只怕下一步就是“加九錫”,魏王禪位了。

這是自去歲議國號之後,魏國朝堂上的第二次大朝,未來的國策、政體、爵制……都會在這場大朝會中有個初步規劃。

殿上,文武臣僚涇渭分明,武臣以拓拔儀、拓拔遵、拓跋虔三宗室為首,

文臣一列以拓跋觚、張袞、燕鳳三人為首。

接受群臣覲拜之後,拓跋珪令諸臣彙報賦稅徵收、奚民安置情況。

“啟稟大王,夏收、秋收糧秣已經入庫,加上陳留公從代郡運回的三萬斛,計有十萬斛。”主管錢穀的燕鳳出列稟道。

“怎會如此之少?”拓跋珪愕然,十萬斛冬麥、菽豆於盛樂一萬多戶軍民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若再加上安置奚民,這個冬天將無比艱難。

“今歲雲中、代郡兩地共收糧秣十九萬石,單是班次官吏、賞賜留守的中軍將士、撫卹遺孤三項就花去了半數的糧秣,賦稅確實是入不敷出。”燕鳳面容之間,盡顯疲態,以漢臣身份總攬魏國財稅不可謂不難,加之他心氣頗高,凡是都要追求面面俱到,四十出頭的年紀,髮絲斑白不少。

見其如此,拓跋珪也不禁動容,不提他對自己的在造之恩,單是他先王輔政大臣的身份,也值得朝野上下尊重了。

拓跋珪的本意是先行賑濟,以期明年屯墾,產出更多的糧食牲畜,供給中樞,形成良性循環,不曾想,反倒是成了壓死自己的稻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朝廷是否缺乏安置奚民的餘糧?”拓跋珪問道。

“是。”

又是一陣怔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乏糧這種困境,不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可以改變的。

“削減一部分支出,改為明歲發放,可行否?”拓跋珪試探著問道。

燕鳳等文臣尚未有所動作,拓拔儀重重一揖,出列諫言:“大王,官吏祿米絕不能削減,我等宗族、國族子弟尚有家族支援,那些出身小門小戶的官員若是聽說朝廷既不發俸,又不賜祿,難免會鋌而走險!”

“至於遺孤撫卹、將士賞賜更不能削減了,這是大王前番下過詔書的,君無戲言,王上豈能出爾反爾,徒喪軍心。”

道理,拓跋珪是明白的,王莽的前車之鑑,他也是清楚的,但是如何應對乏糧危機,總得有個計劃。

“九原公以為當如何度此難關?”

拓拔儀捋一捋美須,大聲笑道:“定量分配食物即是,待到明年春草發芽,羔羊產奶,兼有野蔬野果,足以維持到夏收時節,若再不濟,直接退回漠南,作那塞外天子。

中原衰弱,就打中原,西方衰弱,就打西方,再佔領西域的商道,若真如此,威勢也不會比那漢朝皇帝差多少。”

拓跋珪以及朝臣都被他這個幽默的說法逗笑,細細想來,也不失為一條上策,後世突厥的他缽可汗就一直遊離於後三國時代,北周、北齊二國的錦緞供奉收到手軟。

燕鳳也贊同拓拔儀的見解,頷首說道:“若是有所規劃,再定量分配糧秣,應當可以撐到明年春草發芽,羔羊產奶之時。”

“奚民便如此安置吧,待到明年,編為屯民。”頓了頓,拓跋珪將目光轉向主管馬政的拓跋烈:“漠南、代郡的馬匹可曾如數運抵牧苑?”

“回大王,漠南良馬一萬匹,代郡良馬六千匹,已經入苑。”

“善!”環視一週,拓跋珪掃向下首:“諸卿可還有要事啟奏?”

“臣有一事奏稟。”陳留公拓跋虔出列。

“烏丸人王敏有部眾七八萬,雄據上谷,欲獻地給大王。”

拓跋珪愕然,深深思慮,此事怎麼看都透露著一股詭異,頗有馮亭獻上黨引秦趙相爭的意思。

問題是魏國沒有打一場長平之戰的本錢,直接亡國是可以預見的。

拓跋珪不相信拓跋虔看不穿如此簡單的計謀,縱然他看不穿,獨孤信、梁眷等人也會有所提示。

“以你之見,此人有幾分真心?”

拓跋虔答道:“只怕一分真心也無,此人不過是畏懼燕國兵鋒,引誘我國與燕國開戰罷了,不過臣以為我們可以藉機吞併他的部眾。”

這下,拓跋珪來了興趣,好奇問道:“如何吞併,代郡與上谷中間可是隔著廣寧。”

“臣意是由漠南出兵,從赤城入上谷,假援助烏丸人為名,突襲其部落首領,收捕其青壯,如依此策,烏丸人畜必定可以斬獲大半。”

“若孤依你之計,只怕會徹底開罪燕國。”

“當不至於,正好借此事試探試探慕容垂。”

略做沉吟,拓跋珪結束二人之間對話:“下朝之後,孤再與你議此事。”

“是”拓跋虔目光灼灼退下。

緊接著,拓跋珪直接宣讀制詔,闡明此次朝議的主題——立制。

詔曰:“蓋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孤方居襁褓,遇敵逞兇,以致流亡,辛有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貞之士忘身於外,孑遺之身得存,後受眾推舉,以眇躬之身繼大統,光復故國。

孤承祖宗重光之緒以來,旦夕無不戰戰兢兢,廢飧輟寐,常讀史籍,追先王、前代之過失,以為國家長久之道,在於典制。

故今日之議,首在立制”。

“望卿等暢所欲言,不要擔心因言獲罪。”

詔書讀完,群臣頓首,皆是喜不自勝,自古以來,凡是參與立制的臣子,基本都會被錄入開國功臣,若是魏王真的成就大業,興建個表彰功臣的閣樓,那可就名留青史了。

是人就好名,誰不想成為當代的麒麟閣十一功臣、雲臺二十八將呢?

相關推薦: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黑子的籃球]引狼入室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神祗時代:我的信徒是巨龍木葉之體內一隻哥斯拉全球遊戲化之從今天開始做堡主邪惡寶典女總裁的桃運兵王冒牌知縣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