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非觀察者的幻想探索->章節

失眠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正如同白天所預料到的一樣,馬倫失眠了。

為了能夠保證自己有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這間起居室的隔音效果相當好,以至於現在除了自己那沉重的呼吸聲,馬倫聽不到任何其他的聲音。身體的痠痛在訴說著他白天拼命工作所積累下來的勞累,腦袋同樣也昏昏沉沉的,可奇怪的是,馬倫就是無法入睡。長時間保持持續高效率運轉的大腦似乎已經將工作狀態當成了預設模式,一個接著一個的思緒與想法向外蹦著,而且與工作的時候不同,由於刻意的放鬆意識,裡面大都與工作或者高精度的計算沒有什麼關係。無法入睡的焦躁感佔據了馬倫的內心。翻身起床,決定去找一找還有沒有剩下的安眠藥,他瞥了一眼一直在床頭櫃上的鬧鐘:已經凌晨一點半了。

真是讓人討厭。為什麼,自己的身體就不能老老實實地入睡呢?

抱著這種想法,他穿上那雙拖鞋,拖著沉重的步子像書房走去。拖鞋上面溫軟的毛絨讓他感覺很舒服,而很快他就又想起來,這雙自己異常中意的拖鞋是帕特里克在三年前送給他的。這時,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書房裡的那臺計算機上。

“幻想鄉,麼……”

反正現在也睡不著。帕特里克的建議要認真考慮一下才行。看看今天下午他給自己的資料吧。

這樣說服了自己,他拉開椅子,用十分順暢的動作按下了啟動鍵,一個不斷繞著一格軸進動的正六面體隨即浮現在他的面前——不過可惜的是,這個小東西仍舊是平面而不是三維的。

二維無膜空氣全息投影裝置,這個東西被許多批評家評論為一種華而不實的裝飾,何況其比起傳統實體螢幕而言更為巨大而沉重的設施、高昂的售價和極高的故障率註定了它只會成為某些特殊愛好者所追捧的物件。不過相對而言,馬倫卻格外中意這種設計,理由簡單而富有孩子氣:透過動作捕捉裝置讓視窗跟著自己的手指在空氣中滑動讓他覺得格外的有趣。

“幻想鄉,啊……哦?名字還不是這個嗎?東方……project?”

看到這幾個單詞,在馬倫的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那個被稱為“東方巨龍”的令人厭惡的集權國家。搖了搖腦袋將這些不快全部趕走,他輕微地皺著眉頭,開始逐步瀏覽帕特里克所留下來的資料。看得出來,原本的資料來源是殘缺而雜亂的,為了對其進行蒐集,老人家真正地費了一番功夫,甚至還有著大量的他自己寫的註釋。這種嚴謹程度,怕是當作一名社會文化方面的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交上去,恐怕都沒有什麼問題了。

“對了,論文的話……記得以前在哪裡看到過這個名字,”又挑動了一點兒自己的記憶,馬倫隨手甩出一個搜尋視窗,“東方project……啊,有了。”

《二十一世紀初東亞文化品牌典型案例淺析》,作者是霍奇森·亞歷山大,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評論家和人類文化史學家。馬倫曾經看過他的《黃禍再臨——中央帝國的擴張》,感覺他寫的東西在某些層面上特別對自己的胃口。既然這麼一位知名人物都曾經在他的論文裡面提到過這個東西,或許帕特里克所說的……真的有可能?

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先看才好。將尋找出來的論文甩到資料夾裡面,馬倫開始閱讀早就在全息視窗上顯示出來的文字,並試圖反覆咀嚼它們。

帕特里克所給出的資料大都具有文學描述的性質,也就是說,並不像數學語言那麼精確。因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和這種書面資料打過交道,馬倫最開始的閱讀總是帶著深深的違和感。而很可惜的是,雖然內容已經忘了,不過馬倫仍舊記得霍奇森的文章裡面並未具體涉及東方project的內容,只是大體對其進行了文化品牌層面的剖析。所以,如果想要瞭解幻想鄉是怎麼回事的話,那篇論文……明顯一點忙都幫不上。

真是可惜。明明具有嚴謹的說明風格而且邏輯清晰概念具體的文章看起來更舒服一點的……

“也就是說,大概總結一下的話……”大致將前半部分的總體介紹瀏覽了一下,馬倫低聲自言自語著。說句實話,一個大男人穿著白色的睡袍在寂靜的屋子裡面面對著閃著光的全息螢幕自言自語,這幅景象放到恐怖電影裡面毫無違和感,“幻想鄉,被大結界和博麗大結界守護,與世隔絕,生活著那些在地球無法獲得信仰或恐懼而生存下去的非人類們……”

非人類的物種是由於人類的恐懼和信仰誕生的。好像現在就連唯心主義的信徒都不敢說這種話了啊——原教旨主義者那幫瘋子和完全沒有對此進行深入思考的傢伙姑且排除在外。說起來,自己到底算是一個唯心主義者還是唯物主義者呢……

岡崎夢美是唯心主義者,基督教徒。大部分中國人是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

兩個讓人反胃的名字隨即浮現在他的心頭。努力讓自己從這個問題裡面擺脫出來,馬倫開始試圖在腦海中構建出所謂的“大結界”的具體圖景。唔,帕特里克自己所給出的理解是“概念割裂”,幻想小說裡面很常見的名詞,但是要用在實際上可就問題多多了。這個概念是誰下的定義?由誰來進行判斷?被遺忘,如何才能判斷為被遺忘?一定比例的人類大腦中不具備相關知識或記憶嗎?這樣說的話,如果地球上的人類滅絕了,那在幻想鄉裡面豈不是會將這個宇宙裡面的一切全都原原本本地複製出來……本宇宙的備份系統嗎?

然後,幻想鄉的地方似乎不小啊……雖然沒有寫明白,不過明顯形成了一套獨立的生態系統,參照歐盟月面基地的設計草案的話……這麼大的地方,明顯是不可能在地球上隱藏起來了。這麼說的話,在太空?或者壓根兒就不在這個宇宙?

哈,那樣的話就完全沒必要去想了。人類還是先把這個宇宙的東西搞明白再……也不能這麼說,就算沒能把地球全部探索完,我們不是照樣在月球和火星幹的熱火朝天麼。

重點在於所謂的基礎,物理,會不會被動搖。至少資料裡面,經典物理學還是能起作用的……

大結界,博麗大結界。好像是屬於不同的兩種東西。資料裡面也是明確地這麼寫著。但是,一股近乎直覺的衝動告訴馬倫,二者實際上是一回事。這種先天性說不清道不明的敏銳直覺在他過往的工作中一向被證明是正確的……等等,這樣一來不就相當於變相承認幻想鄉的存在了嗎?

不可能不可能。那只是一幫廢物的胡思亂想。帕特里克也知道這一點,他發出邀請僅僅是希望自己能夠好好放鬆一下而已。肯定是這樣,不要想太多。

思考了片刻之後,馬倫將頁面重新翻回目錄。這是他本人的閱讀習慣,首先看概論,然後再去目錄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下午剛剛出現過一些小毛病的全息投影又有些不太好用,象徵著公司的正六面體繞軸進動的畫面輕微波動閃爍著。輕輕在這些文字上滑動,馬倫的手指忽然在人物介紹那一欄裡面的一個名字那裡停住了:岡崎夢美。

真是……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的、應當受到詛咒的名字——如果在大學的時候這樣說的話,想必自己肯定會被洛克德那小子打一頓吧。之前的敘舊party上就為此和他發生過不愉快。那個傢伙可是岡崎夢美最為堅定的擁護者之一,不管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個人品格方面。

就算到了現在,這種人在學術領域也到處都是。愛因斯坦的夢想實在太過吸引人,而那個理論是最有可能將其實現的,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岡崎夢美那巨大的個人魅力也起到了很大助力的……

算了,管它呢。自己從來就不是一名物理學家。物理學界的事情,電子工程師不應該插手。

不知道什麼時候,頁面已經被翻到了“岡崎夢美”的那個條目的部分。內容不是很多,簡簡單單地介紹,一副看上去粗製濫造的動漫化的形象。雖然這麼說,可憑藉那幾個特徵,基本上只要是知道岡崎夢美這個人的就一定會確定那幅畫畫的就是她——雖然,必須強調,很粗製濫造。根據描述的話,她似乎是到幻想鄉……打架去了?

不可能不可能。物理學家又不是戰士,怎麼可能去打架。如果是打架的話,岡崎夢美和北白河千百合所能達到的程度,最多就是在那次美國四月物理學會上和威利斯·歐文以及他的學生起的衝突了。最後還造成了會場的火災,迫於輿論壓力物理學會不得不將四個人全部開除……

沒錯。岡崎夢美這個人的話,也就不過是這樣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馬倫忽然想起了他和那位紅髮的天才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當時,他七歲,她十七歲。

那是在劍橋大學,一次物理的科學普及講座。從當時岡崎夢美的表情上就能夠看出來,她本人對於這次活動相當不耐煩,畢竟她本身的一貫觀點就是不喜歡進行科普工作的(雖然說這一切在隨後發生了巨大改變——令人厭惡的改變)。就算如此,岡崎仍舊在一陣掌聲之中出現在了演講臺上。慕名前來的人有很多,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岡崎夢美應該算是歷史上將科學家的“偶像效應”進行了最為充分的發揮的一個人,即便是她本人並沒有刻意地去做這種事情。而在演講結束之後,在場的馬倫十分幸運地獲得了一個提問問題的權力。緊張地握著話筒,當時的自己還一直在擔心問的問題會不會太過於幼稚而讓對方生氣……

呵呵。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足夠幼稚了。

已經逝去的不愉快經歷就讓它趕緊過去。還有好多的資料要去看呢。不知不覺中照著自己的習慣泡了一杯咖啡,馬倫讓杯子裡還有些燙的液體劃過自己的喉嚨,這樣想著。

資料很多,有些超乎他的想象。更糟糕的問題在於,就算經過了帕特里克的系統整理,這些文字與圖片所體現出來的資訊仍舊相當零散。至於那個據說是作為這個文化品牌核心的幾個小小的程式,說句實話,從程式設計方面來說比起馬倫每天都要經手檢查的歐洲聯盟軍用網路防火牆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當然了,一款遊戲肯定不能根據程序語言的復雜程度來進行評價,但他可沒有那個閒工夫去一款款地玩——何況想把那些古董執行起來明顯要費些力氣。

而且資料裡面的文字文字量加起來佔據的存儲空間比遊戲本體都大。簡直可笑。不過這些音樂聽上去還算不錯……嗯,還算不錯吧。外行也不能評價什麼。

在進行了半個小時的瀏覽之後,馬倫最終放棄了在這個晚上就把所有的文字資料看完的打算。那是一種愚蠢的自殺行為,而且早上六點半公司那邊還有一個必須要參加的視訊會議,主旨就是自己早就謀劃準備了相當長時間的對於中國網絡攻擊行為的反攻行動。趕快再挑一些匆匆看完就好,至少在帕特里克問起來的時候可以糊弄過去。

“啊哈,靈烏路空?核反應堆……不是吧,鈾棒可不是用來當大炮的……”一目十行地看著螢幕上的文字,馬倫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自言自語,“而且居然是右臂?難道她必須要一直將右臂塞到反應堆裡面麼……”

天狗。河童。這兩個單詞是什麼意思?啊,吸血鬼,這個倒是能看懂……等等,這是吸血鬼?就算是女性,吸血鬼也應該是一種妖豔的形象……這兩個小孩子是怎麼回事?難道被傳說中的吸血鬼獵人打殘了嗎?魔女的名字叫,呃,帕秋莉·諾蕾姬……真是奇怪的姓……

越來越覺得這就是一群人胡編亂造出來的了。帕特里克究竟為什麼會打著它是真實存在的這種幌子來邀請自己呢?就算是找藉口,也找個更好的吧……

一杯咖啡已經見底了。對於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表示出了微微疑惑,馬倫為自己重新續了杯,然後又一揮手。大部頭今天就看到這裡好了,先把比較適合自己的東西看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伴隨著讀取影象的消失,一行36號加黑加粗的單詞出現在螢幕上:

“二十一世紀初東亞文化品牌典型案例淺析(a-brief-analusis-of-typical-culture-brand-cases-from-east-asia-in-the-beginning-of-21st-century),f·霍奇森·亞歷山大(f·hodgeson·alexander)”

相關推薦:漢後嫣然閃婚甜妻:高冷老公,陪陪我屬神之電磁觀測關於觀測萬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