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章節

90、第 90 章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第九十章

李斯年與程彥對視一眼, 從彼此眸中看到了疑惑。

月下香,是他記事起便開始用的一款薰香。

調弄薰香的方法並不是凌虛子教他的。

凌虛子很忙,時不時要閉關,除卻教他一些東西外,甚少與他相見,只扔給他一堆書, 讓他自己去琢磨, 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 便記錄下來,等下次去見凌虛子的時候, 再問凌虛子。

月下香,是母親最喜歡的香。

母親雖然喜歡, 卻不知道如何調弄, 他便自告奮勇,說自己學了來,以後制香母親。

母親很開心, 摸著他的頭, 說她很是期待。

可月下香上古便失傳了, 他翻遍了古籍,也不得其法, 後來問了凌虛子, 凌虛子丟給他一本書,書裡並沒有記錄如何調製月下香,只是有著各種香料相生相剋的知識。

他便從這些相生相剋的文字中, 慢慢悟出來了月下香。

年幼的他終於調出了月下香,興沖沖地等著母親的到來。

那日他等了許久,才等到母親,母親神情有些恍惚,與他說話總是心不在焉的,甚至連他身上用了她最喜歡的月下香她都不曾聞出來。

他知道自己與父親的身世頗為敏感,拖累母親被家族不喜,從幾乎能與天家公主持平的金尊玉貴的世家女,成了進宮一次都非常困難的普通女子,與他一樣,受盡世人冷眼。

他以為母親受了旁人奚落,面上便帶了幾分來,便沒有說月下香的事情,只想盡一切辦法哄母親開心。

可母親卻再也沒有開心起來。

越發哀愁,也越發消瘦,他身上帶著月下香的清幽香氣,母親也不曾發覺,他調製出月下香的事情,自然沒機會向母親說出口。

後來母親死了,訊息傳來時,他打翻了手中調製著的月下香。

他一連數日沒再去碰月下香。

某日他想把關於月下香的東西全部丟了,然而當薰香點燃,遺世獨立的香氣縈繞在他身邊時,他突然又有些下不去手。

最後他終究沒將月下香丟了。

日日用著,就好像母親仍在他身邊一樣。

李斯年輕啜一口茶,去年梅花上的雪水衝的茶帶著淺淺的梅的清香。

李斯年抬眉,平靜看著面前鬚髮皆白的鄭公,淡淡道:“此香是我自己所調製。”

鄭公眉頭深皺,擰成一個川字,道:“據我所知,月下香失傳多年,無數人想尋月下香而不得其法,你自幼養在三清殿,怎會調製這般珍貴的薰香?”

說到這,鄭公聲音微頓,試探著道:“可是你的師父凌虛子仙長傳授於你的?”

李斯年眉頭輕動,指腹輕輕摩挲著手中的茶杯,道:“此香雖然珍貴,但並非不可得。”

“亡母頗為喜歡此香,我年幼之際,為哄亡母開心,尋遍了古籍,試遍了千種方法,終於成功調製出月下香,並非他人所傳授。”

鄭公眸中閃過一抹疑惑。

寧王再怎麼被天子猜忌,但終歸是天家子孫,他死去的時候,自有天家宗正檢查屍首,查明死因,記錄在案。

他雖然因寧王娶謝家女的事情對寧王極度失望,但當寧王被大火燒死的訊息傳來時,他心中還是生了波瀾,派心腹之人去檢視寧王的屍首。

他不相信,那般驚才絕豔的一個人,竟然死在了女人手中。

可心腹看完之後來報,說寧王的的確確死了。

他仍是不信,冒著風霜,親自去了寧王與謝家女住的宅院。

大火將每一處都舔盡了,那個清凌盛氣的俊美若天神的男子,被燒成了一團黑炭。

他不相信那是寧王屍首,直到宗正從辨不出模樣的屍體上找到一枚玉佩,擦去玉佩上的焦灰,將玉佩交到他手裡。

他摸著灼手玉佩,終於信了寧王的確死了的事實——這枚玉佩是梁王傳下來的,代表著梁王一脈的身份,寧王往日裡愛重得很,哪怕丟了性命,都不會將這塊玉佩丟了。

宗正拍了拍他的肩,嘆息道:“鄭公,節哀。”

他將玉佩還給宗正,一言不發離開。

天空中飄著小雪,街邊似乎有女子低低的哭泣聲傳來,他淡淡瞧去,是寧王娶的妻子,謝家女。

他看著謝家女哭到不可自制,絲毫沒有世家女們悲喜不亂分寸的從容,他冷笑一聲,譏諷道:“你殺死了他,還會為他傷心?”

他在來的路上,聽心腹向他說了寧王的死因,說是寧王這年間與謝家女的感情出了問題,火是謝家女放的,為的是燒死寧王。

寧王雖然是天家之後,尋常人害他便是藐視天威,要株連三族的存在,可天子日日盼著寧王早死,謝家女又出身謝家,哪怕因嫁了寧王被家族不喜,謝家也不會任由宗正依法處置,要了她的性命。

故而宗正應付了事,胡亂處理了寧王的死因。

可寧王那般聰明的一個人,謝家女心思又淺,以他的精明,怎會不知謝家女要殺他的事情?

寧王是自願死在謝家女手上的。

鄭公道:“愚不可及。”

也不知這一聲愚不可及,是說寧王,還是說鄭家女。

謝家女聽此一怔,哭得更淒涼了。

往事湧上心頭,鄭公有一瞬的恍惚。

那個女人害死了寧王,竟還喜歡著寧王最愛的月下香?

當真是不知所謂。

鄭公垂眸飲茶,道:“你的母親喜歡月下香?”

李斯年頷首,敏銳地捕捉到鄭公斂去的眼底的嘲諷之意。

“聽鄭公之意,鄭公也頗為喜歡月下香?”

程彥問道。

鄭公道:“倒不是喜歡,而是聞到這個香,便想起一位故人來。”

程彥看了看李斯年,又問道:“敢問鄭公,那位故人是?”

鄭公的目光落在李斯年身上。

李斯年像極了死去的寧王,只是少了寧王華滿京都的年少銳氣。

寧王更是像一把出鞘的劍,清凌凌的盛氣似驕陽,望之能將人的眼灼傷。

而李斯年更為內斂溫潤,身坐輪椅,肩披雪白狐皮大氅,微露著積冰色的衣角,清風拂面,飄飄然若九天之上的謫仙。

鄭公便收回了目光。

面容再怎麼像,氣質卻渾然不同,而芯子裡,更不是那個人。

那個人早就死了,死在漏洞百出的手法上。

鄭公道:“李郎君的父親,寧王殿下。”

程彥微微一驚,下意識地去看李斯年。

李斯年雖然極少向她提起自己的父母,但從那些隻字片語中,她也能感覺得到,李斯年生平最恨的,便是自己的父親。

而今他最喜歡的薰香,竟是他的父親也喜歡的,恨屋及烏的情況下,只怕李斯年連帶著將自己身上用慣了的月下香也一併恨了去。

程彥的聲音變了味:“寧王也會制月下香?”

鄭公含了一口茶,道:“不錯。”

“他雖然會制月下香,但不大用香。”

程彥聽此,稍稍松了一口氣。

不喜歡用香便好,若是寧王身上也帶著月下香,以李斯年對寧王的討厭,聯想自己身上的月下香,只會噁心到不行。

鄭公的聲音仍在繼續:“他喜歡將香送人。”

“當年他便是用一盒月下香,叩響了鄭家的大門。”

聽到這,程彥面色有些古怪。

寧王喜歡送人月下香,而李斯年的母親最喜歡的便是月下香,這月下香,大抵是寧王送與李斯年母親的定情之物。

李斯年的母親愛極了月下香,寧王又會制香,然而李斯年的母親身上卻無月下香可用,由此可見寧王對李斯年母親的態度。

若是真心愛極了那個人,又怎會連三五枚月下香都不願意贈她?

程彥忽而有些明白,李斯年對寧王的刻骨恨意——寧王是負了謝家女的。

東風吹又來,撩起李斯年鬂間未曾束起的發,他肩上的狐皮大氅隨著東風輕輕擺動,越發襯得他身材消瘦,遺世獨立。

是遺世獨立,便是孤寂無比。

有那麼一瞬間,程彥很想抱抱面前永遠冷靜自持的少年。

程彥伸出了手,絲毫不顧忌屋裡仍有著鄭公林修然與鄭餘三人,將李斯年的手握在手中。

李斯年的身體並不算好,體溫也比尋常人低上一些,到了寒冷冬日,他的手永遠是涼的。

程彥緊緊握著李斯年的手,想用自己的體溫,將他一貫微涼的手指暖熱。

李斯年向她看來,她回以燦爛小臉。

窗外積雪自梅花上滑落,無聲落在地上。

臘雪紅梅,乃是冬日裡最美的場景。

李斯年映著雪景,眼底的霧霾慢慢淡去。

李斯年與程彥關係的親密並非秘密,在座眾人無不知曉。

但知道是一回事,當面看到二人手拉手是另外一回事。

鄭餘長眉輕動,心中念了一句年輕真好。

林修然不自然地別開了眼,心中直說程彥傷風敗俗,不知廉恥,若他林家的女兒在此,斷然做不出這等醜事。

鄭公見二人手指交握,眼底卻是含了一縷笑意。

這便對了。

上天終於垂憐了他一次。

李斯年像極了寧王,卻也不像寧王,他有著與寧王一樣的經天緯地之才,也有著與寧王一樣的兒女情長,卻沒有寧王的被情所困,斷送未來,斷送身家性命。

李斯年身邊的安寧翁主,是他人生路上的啟明燈,安寧翁主在,李斯年便永遠不會意志消沉,如寧王一般,一世英名,毀於女人之手。

想起寧王,鄭公一聲嘆息。

屋中一時無話,鄭公靜默片刻,又問李斯年:“敢問郎君,這個月下香,當真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並無他人指導?”

他總覺得,那個心有丘壑、不甘庸碌一生的寧王,而今還活著。

李斯年眸光輕轉。

怎會沒人指導?

凌虛子丟給他的那本書,雖沒有月下香的調製方法,卻告訴了他各種香料的相生相剋,讓他從中悟出了調製月下香的法子。

李斯年想起前幾日凌虛子交代的話,讓他不要在見鄭公的時候使用月下香。

凌虛子,月下香,寧王。

李斯年眸光驟冷,便感覺到掌心程彥傳來的溫度。

溫暖,陽光,似乎還帶著程彥身上特有的甜香。

李斯年垂眸,斂去眸中冷色。

李斯年再抬頭,眸中已恢復往日的風輕雲淡,淺淺一笑,對鄭公道:“並無他人指導。”

若凌虛子是假死偷生的寧王,那他絲毫不介意讓他再死一次。

鄭公面上滿是失望之色。

鄭餘見了,起身給鄭公添茶,喚了一聲:“父親。”

鄭公回神,接過鄭餘遞過來的茶。

罷了,都過去了,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寧王辜負他至此,讓他一番心血付之東流,他又何須對他的生死執著?

眼下最為重要的,是李斯年的身體。

楊奇文認罪伏法後,李斯年之名傳遍天下,經此一事,他知道李斯年的能力絲毫不壓於其父寧王,他又是活了近百年的人,眼光最是毒辣,與李斯年相處的這會兒功夫,他便瞧得出來,李斯年隱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再懷疑李斯年有沒有能力支撐起搖搖欲墜的大夏,他只懷疑李斯年的身體,能不能夠走得上那個位置。

鄭公看向李斯年的目光向下,打量著他被衣襬蓋著的雙腿。

如今雖是正月初春,可凜冬的寒氣尚未散去,世人衣著頗厚,李斯年也不例外,又加上他身上披著厚厚的大氅,鄭公瞧了半日,也瞧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鄭公捋了捋鬍鬚,問道:“郎君這雙腿,可是天殘?”

若是天殘,那便壞了——下半身都沒知覺了,如何行得了那種事情?

一個生不來孩子的男人,縱然他舉鄭家滿門之力扶持,眾多朝臣也不會讓李斯年走上那個位置。

身為天子,最重要的不是出身,甚至不是能力,而是身體。

天子無後,國本不穩,社稷動盪,民心不安,而大夏,又是一個奪嫡極為慘烈的王朝,一個沒有子嗣的天子,遠比一個平庸的君主帶來的危害還要多。

鄭公看著李斯年的腿,眉頭深皺。

不止鄭公緊張著李斯年的腿,鄭餘與林修然更為緊張。

當年的長公主留李斯年一命,除卻凌虛子的相保外,還有另外一個頗為重要的原因——李斯年是個殘疾,自小便要做輪椅的那種。

沒有子嗣,便沒有未來,更掀不起什麼風浪,梁王一脈與謝家人的血液,遲早要斷在他手裡,長公主自然樂意賣凌虛子這個情面,盡屠謝家滿門,卻留下了李斯年。

而天子李泓之所以同意程彥與李斯年的婚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程彥與李斯年生不來孩子,沒有孩子,哪怕爭來了皇位,百年之後,還是要將皇位傳給李泓的後人。

既是如此,李泓何不成全了程彥與李斯年,自己落一個寬容大度的好名聲,還避免程彥另嫁他人,與夫家聯合,成為皇權的隱患。

李斯年的眸光掃過眾人關切的面容,順著他們的視線,看了看自己的腿。

而後輕輕一笑,從輪椅上起身,在眾人滿是驚訝的目光中,在屋內緩緩度步。

天殘是不可能的,他還想與他的小翁主生上三五個孩子,有像小翁主的,有像他的,有像他們二人的。

他的小翁主在笑,孩子們在鬧,他垂眸淺笑,聽著窗外的枝頭鳥叫。

李斯年道:“坐輪椅,是凌虛子要求的。”

想起他相處了十幾年的凌虛子很有可能是他那假死偷生的父親時,他眸中便閃過一抹不虞之色,聲音也帶了幾分春日的寒氣:“我為梁王之後,不被天家所容,身上又流著謝家人的血,只能出此下策。”

林修然松了一口氣,捧起桌上鄭餘沏的新茶,一飲而盡。

鄭公捻了捻鬍鬚,頗為欣慰,道:“如此甚好。”

鄭公看了一眼身邊的女兒。

他想問的,想知道的,已經全部問完了,剩下的,便是鄭餘與李斯年的事情了。

鄭餘會意,起身對李斯年道:“聽聞安寧翁主最喜芙蓉鴨,我讓府中的人特意按照翁主的口味準備了幾隻,不知翁主願意賞臉否?”

父親年齡大了,體力越發不濟,能支援到現在沒有咳嗽,是用參湯與薰香在吊著。

而今形勢不明朗,她不能讓旁人瞧出了父親的身體。

程彥笑道:“鄭夫人有心了。”

眾人跟著鄭餘出了屋,穿過九曲迴廊,繞過假山花草,一路來到花廳。

貌美的丫鬟們早已擺好了飯菜,見鄭餘領著眾人過來,拿開了蓋在飯菜上的琉璃盞。

飯香四溢,酒氣清冽。

丫鬟們低頭垂眸退下。

大夏民風開放,沒甚麼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規矩,況這是女子支撐門楣的鄭家,更是不講究那一套俗禮,更何況,鄭餘與李斯年程彥有要事相商,更是不可能分開坐。

眾人落座,鄭餘給眾人斟酒。

鄭餘年齡比程彥大上許多,程彥連忙起身。

三杯酒落肚,鄭餘便說了鄭家的要求:“翁主,你我同為女子,更能理解女子處事的不易。”

“憑甚麼男人能妻妾成群,出將入相,而女子哪怕才情蓋世,也只能守著一個男人、守著一方小院過日子?”

林修然不以為然。

他最瞧不上的,便是鄭家的這些拋頭露面的女人們。

他覺得女人就該如林家的女兒一般,通琴棋書畫,懂詩詞歌賦,溫柔賢淑,為男人掌後宅,讓男人無後顧之憂。

而不是像鄭家的女人一樣,不僅不嫁人,還想壓男人一頭,若不是鄭公仍在,他需要顧念鄭公的面子,否則他早就罵鄭餘不守婦道、胡言亂語了。

林修然悶頭喝了一杯酒,只當沒聽到鄭餘的話。

鄭餘繼續道:“若那個男人爭氣,女人在外面也有幾分體面,可爭氣的男子,又豈會甘心房中只有一個女人?他必會將鶯鶯燕燕擺滿了屋,來滿足自己的心/欲。女人在外面縱然再怎麼體面,回到家中看到院子中的高矮胖瘦,再多的歡心也沒了,只能整日裡與人鬥心眼,片刻也不能停歇。”

“若男子不爭氣,在外面受了旁人的冷眼,回家便會對女人拳腳相向,以此發洩心中的怒火。”

林修然聽得頻頻皺眉,程彥卻是聽得津津有味。

到底是巾幗不讓須眉的鄭家女郎,能力見識遠超這個時代的人,在這個父權主導著的時代,便有了這樣的覺悟。

程彥接道:“這便是女人的不易了,無論男人有能力與否,受苦的都是女人。”

李斯年眸光輕轉,握了握程彥的手。

“是麼?”

李斯年輕笑。

程彥這才發覺自己跟著鄭餘一塊地圖炮,將李斯年也一同埋怨了去。

“沒說你。”

程彥小小聲道:“跟著你,我才不會受苦。”

李斯年便笑了起來。

二人的打情罵俏落在鄭餘與林修然眼中,鄭餘感慨少年少女輕動最是動人,林修然卻在心中暗罵程彥不知廉恥。

鄭餘道:“李郎君雖好,可九州之中,能有幾人如李郎君一般?”

“世間男兒多薄倖,值得女人託付終身者寥寥,女人若將生死榮辱繫於男子之上,多是落個得非所願遺恨而亡的下場。”

“男女皆是父母所生,十月懷胎,一朝成人,憑甚麼要分出個高低貴賤來?又憑甚麼,男子便能成就一番事業,女人只能守著一方小院度日?”

說到這,鄭餘看了看程彥,道:“我看不慣這世道的規矩,今日藉著三分酒意問翁主,翁主是否與我一樣,同樣瞧不上男主外、女主內的世道?”

她的父親看重李斯年,她卻將寶壓在程彥身上。

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女人才懂女人。

程彥尚未回答,林修然卻終於聽不下去了,重重將手中酒樽一放,冷聲道:“鄭餘,這便你是鄭家的規矩?”

“鄭公歷經五朝天子,怎就教出了你這般不知所謂的女兒?”

鄭餘寸步不讓,道:“這便是我鄭家的規矩。”

“正是因為父親歷經五朝,才不會如你這般坐井觀天的迂腐之人一般,困於男女之爭。父親教我讀詩書,懂禮儀,識天下大勢,唯獨不曾教我卑躬屈膝迎合男人!”

“你!”

林修然被噎得一滯,想反駁鄭餘,又不知從何開口。

大夏不提倡三從四德,女則女訓,鄭公這般教導鄭餘,實在再正常不過。

可再怎麼正常,他也覺得,女人就該在後院裡打轉,而不是出來與男人們搶事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程彥見二人針鋒相對,連忙出來打圓場,道:“大司農,請聽我一言。”

林修然不是言官,嘴皮上的功夫並不高,又自持身份,覺得與鄭餘繼續爭吵下去頗為失面子,見程彥開口,便裝作不情不願道:“翁主請講。”

程彥道:“大司農掌天下財政,家資頗豐。”

在其他朝代,掌財政的官員是世人敬畏的存在,但大夏世家林立,大司農之職形同虛設,可饒是如此,林修然仍是沒少斂財。

林修然面色微尬,道:“翁主這是何意?”

“大司農切莫多心,我這般說,是想問大司農一句,在楊奇文執掌丞相之職時,大司農的日子如何?”

程彥輕笑著說出這句話。

林修然道:“自是分外艱難,如履薄冰。”

世人只道大長秋是楊奇文的斂財工具,卻不知他也身受楊奇文的侵擾,可林家式微,楊奇文又是丞相,簡在帝心,他只是一個大司農,怎能撼動三公之首的丞相?

只能破財消災買太平。

程彥聽此便笑道:“那大司農是希望楊奇文這種人掌丞相之職,自己備受欺壓無處可訴,還是願意有一個清正嚴明的女相爺?”

說到這,程彥聲音微頓,悠悠的目光看向鄭餘。

捫心自問,她不爽男女不平的規矩很久了,可生在這個時代,在沒有能力改變這個時代的規則時,只能忍氣吞聲度日。

可現在不同了,她有支援她為女帝的李斯年,更有果敢剛烈的鄭餘極力推進男女平等,李斯年鄭餘如此,她還有什麼好怕的?

當然是對這個時代說不,改變這個時代的規則。

哪怕在父權社會打破男人的權威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稍不留神,便是粉身碎骨。

但她仍願意去嘗試。

來人世一遭,總要留下些故事供後人傳唱。

鄭餘向她投來如獲知己的欣喜目光。

而另一邊的林修然,心情則與鄭餘完全相反,道:“翁主莫要說笑了,似楊奇文那種通敵叛國之人,大夏百年也不曾出來一個。”

“更何況,大夏的男子是死盡了嗎?竟要女人來入朝為官?”

程彥地位尊崇,他不好直接開口反駁,話題一轉,又轉在鄭餘身上——鄭家的兒郎委實不爭氣,與死盡了沒甚兩樣,所以鄭家的女人才不得不拋頭露面。

鄭家兒郎不爭氣是鄭家不能言說的痛,鄭餘臉色微變,正欲開口,卻見程彥向她使眼色。

鄭餘心知程彥與她同為女子,只會與她站在一邊,必不會讓她生生受了林修然的侮辱,便壓了壓心頭的火,滿懷期待地看著程彥。

程彥道:“生男生女,本不是世人所能決定的,大司農怎就這般篤定,林家會一直生兒郎?”

“據我所知,大司農膝下几子,唯有林三郎身子骨強,能力也頗為不錯,至於他子,庸碌至極,不提也罷。”

這與鄭家的兒郎不爭氣是鄭家的痛一樣,兒郎們庸碌無為,唯有三郎得用,也是林修然心中的一個痛。

林修然眸中閃過一抹痛惜。

程彥繼續道:“林三郎成婚已有數年,膝下只有三個女兒,並無兒子,若林三郎命中無子,大司農又待如何?”

“是過繼侄子當嗣子?恕我直言,大司農所有的孫兒與兒子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個林三郎,而林三郎的女兒,更是頗有其父之風。”

林修然臉色微變。

他如何不知三郎的女兒頗有才能?正是因為知道,他才動了將她送至李斯年身邊的心思。

可這並不代表著,他林家頹廢到與鄭家一般,需要女人強撐。

他還在,三郎還在,林家便不會倒,更不需要女人拋頭露面。

“若是女子能入朝為官,林三郎的女兒絕不壓於其父,甚至能比肩大司農——”

“荒唐!”

林修然再也聽不下去,滿臉通紅打斷程彥的話:“生不來兒子,那便一直生,三郎正當壯年,哪裡就命中無子了?”

“我林家縱然再怎麼落魄,也斷然不會推出女兒撐門楣!”

程彥的話,句句戳在他的心口上。

午夜夢迴,他不是沒有擔心過三郎無後,林家再無出色男兒可以支撐門市,只剩下婦孺受外人欺凌。

但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便被他狠狠壓下了。

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生了,三郎一定會有兒子的,且是與三郎一樣優秀的人,林家不會就此絕滅,必會長長久久地傳下去。

可程彥的話,戳破了他的幻想,同樣戳破了他的擔憂,讓一貫喜怒不形於色的他,勃然大怒的同時,還不想再與程彥相處下去。

林修然起身便走。

還未走出兩步,身後傳來李斯年涼涼的聲音:“大司農。”

李斯年的話如毒蛇在吐著信子,林修然身體一僵,腳步微頓,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李斯年才不是好說話的程彥,會跟他講什麼仁義道德,他若是將李斯年得罪了,李斯年會讓他落得如楊奇文一般,不僅斷送林家百年基業,更會留下萬載罵名。

“小翁主今日之言,大司農回到家中仔細斟酌一番。”

李斯年悠悠笑道。

李斯年這般說話,便是允許他離開了。

如芒在背的銳利目光不再,林修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整了整衣冠,轉身向眾人辭行。

林修然走後,鄭餘頗為不平,道:“我生平最為厭惡的,便是這般重男輕女的人。”

“女人怎麼了?女人就不是他林家的後人?身上沒流著他林家的血?”

程彥道:“大司農為林家家主,他的想法,也是如今世家們的普遍看法。”

說到這,她看了看鄭餘,輕笑著說道:“鄭夫人,咱們的路,怕是有些難走。”

鄭餘道:“再怎麼難走,我也要走下去。”

她是鄭家的人,為鄭家生,更為鄭家死,不會因為她是女人便有所改變。

而當危難降臨之際,不會因為她是女人,危險便會放過她,反而因為她是女人,她的處境會比男人更為難堪——百年世家一旦覆滅,男人是流放,女人是充入教坊。

鄭餘從程彥身上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她自然也投桃報李,問了程彥與李斯年心中的婚期。

程彥道:“二月十五是個好日子。”

鄭餘長眉微蹙:“二月十五?”

距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片刻後,鄭餘道:“翁主請放心,在二月十五之前,我必會讓李郎君恢復身份,與翁主議親定親。”

程彥輕笑,道:“那便有勞鄭夫人了。”

鄭餘對程彥頗為上心,府上做的芙蓉鴨極合程彥的口味。

程彥很是喜歡,又吃了幾塊,方與李斯年一起離開鄭府。

春日天短,金烏西墜,月光灑滿大地。

程彥與李斯年回到三清殿的竹林。

鄭餘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既然答應了幫助李斯年恢復身份,又對她那般說話,她只需要靜待鄭餘的好消息便可,無需再操心她與李斯年的婚事。

只是她雖然不擔心與李斯年的婚事,卻在擔心另外一件事——李斯年的父親,寧王。

白日裡,李斯年在鄭公面前只說月下香是自己研製出來的,並無他人指導,但她還是從李斯年低垂的眼瞼間,發覺事情並非如此。

李斯年恨極了負了他母親的寧王,若凌虛子是寧王所扮,她絲毫不懷疑,李斯年會用盡一生所學,將寧王殺死在三清殿。

可是無論凌虛子是不是寧王,現在的凌虛子,都不能死。

凌虛子的身份太重要了,他是自大夏建/國便存在的人,他歷經大夏無數風雨,仍然屹立不倒,大夏天子乃至天下萬民迷茫之際,現身一語定江山。

凌虛子的話,世人奉若神明之言,李斯年這麼快便被世家們追捧,其中也有凌虛子高徒的原因。

凌虛子不能死,哪怕他是個假的,他也得活著——她日後若想登基為女帝,還需要這位神棍出來講兩句。

程彥倚在李斯年的胸口,斟酌許久,終於問道:“你要去找凌虛子麼?”

李斯年點頭。

天邊皎月被烏雲所掩,不復往日的明朗皎皎。

程彥便從李斯年身上起來了,坐在李斯年對面,瞧著李斯年晦暗不明的臉色,問道:“你能跟我講一講,凌虛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李斯年眉頭輕動。

什麼樣的人?

自然是一位極其嚴苛的人。

嚴苛到哪怕他知道自己得益於凌虛子的庇佑,才能活在這個世上,心中卻對凌虛子沒有太多感激的之情。

他與凌虛子相處多年,凌虛子從未對他笑過,更不許他喚他師父。

凌虛子在外如得道仙人,在他面前卻永遠冷冽如寒霜。

凌虛子永遠高高在上,看他如螻蟻,眼中帶著輕蔑與厭惡。

他絲毫不懷疑,若有一日自己被人打死了,凌虛子也不會多瞧他一眼,只會譏諷一笑,說一聲,嘖,真沒本事,合該去死。

作者有話要說:  李斯年:我,美強慘_(:3∠)_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脆皮鴨 20瓶;馮小懶 16瓶;蚩子淵啊 5瓶;小蘇小蘇求頭不禿 3瓶;狐狸悠悠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相關推薦:蓋世武魂玩轉那座韓城我的靈寵有分身靈氣復甦:從分身開始神級進化女配表示很無辜諸天長生從笑傲開始明末球長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也許是酒廠的唯二真酒了異世軍火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