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章節

37、第 37 章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第三十七章

程彥上下打量李斯年一番。

算一算時間, 她與李斯年相識一年半了,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她信任過李斯年,質疑過李斯年,爭吵過,怒罵過, 最後還能摒棄前嫌“和樂融融”繼續合作, 委實是一種奇蹟。

仔細想一想, 大抵是因為李斯年的確聰明好用,其次便是這張臉賞心悅目, 叫人看了心中歡喜,若是不然, 憑著他除卻臉和智商一無是處的性子, 她早就容不下他了。

今日他提出梁州之行,想來是覺得自己這一段時間乖順勤勉,彌補了他之前幹的缺德事, 想向她要第二個心願的緣故。

梁州, 是李斯年的故鄉, 也是李斯年曾經說過的第二個心願。

更是曾經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的梁王的大本營。

如今梁王雖已死去多年,他的部下也被歷任天子分化而治, 但誰也不能保證, 現在的梁州沒有梁王殘餘的勢力,且日日盤算著如何將李斯年劫走,繼續梁王之前的爭霸天下道路。

帶李斯年回梁州, 是一場前途未知的冒險。

程彥猶豫著沒有說話。

李斯年笑了笑,道:“過幾日便是小翁主十四歲的生辰了,小翁主常說,天山大捷乃是李夜城悍勇所致,與我沒甚關係,即是如此,我再送小翁主一份大禮可好?”

程彥有些意動。

不暗搓搓搞事的李斯年,還是非常好用的。

一個人能當一千人,甚至一萬人十萬人去用。

李斯年轉動著輪椅,道:“小翁主左右無事,不妨跟我走一遭。”

程彥便跟著李斯年來到三清殿。

李斯年並非正統的道士,不與道士們一同居住,但又不能離凌虛子太遠,這樣不方便凌虛子教授他東西。

三清殿也有觀星臺,凌虛子住在觀星臺的道觀,觀星臺東面,便是一望無際的竹林,竹林清幽,建造著幾所小竹屋。

李斯年便住在裡面。

這個地方除卻日常送飯的小道童外,只有李斯年一人,道路上的積雪都不曾被清掃,輪椅碾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地響。

李斯年開啟籬笆,推門入屋。

屋裡細銀碳還在燒,和著月下香的幽香,暖洋洋的讓人有些犯困。

正對門的牆壁上,掛著李斯年閒暇時寫的字畫,字跡清俊無儔,一如他的模樣一般。

李斯年帶程彥來到竹屋書房。

許是照顧他是個瘸子,這裡的書架做的並不高大,半人高,一排一排整齊擺放著,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程彥隨手抽出一本,上面的字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小篆,鬼畫符一般讓人看不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掃了一眼書架上李斯年備註著的字,才知道這一排書架上的書全是上古書籍。

程彥有些佩服李斯年。

她彷彿看到,漫長時光裡,小小的李斯年與三清殿格格不入,便只能整日裡將自己關在書房裡,與這一摞摞的書籍為伍。

遇到看不懂的字,便寫下來,待來日見了凌虛子一問究竟。

遇到看不懂的地圖,便一本一本去翻查古籍來源,探尋究竟。

時間一寸一寸溜走,手背上有著肉窩的小男孩慢慢成了少年,他遍閱群書,仰觀星象,終長成曠世奇才,凌虛子最得意的弟子。

可惜他的生活與往年沒甚麼兩樣,偶爾出門一次,過分漂亮的臉被人看見,依舊會遭人調戲凌辱。

不想被人當做孌童面首,便只能繼續窩在這一寸方地中,與群書竹林作伴,壯志不可酬,雄才偉略不可施展,懂得越多,便越痛苦壓抑。

明明伸手便能觸控到星辰,卻被關在籠子裡,做一個被人好奇圍觀嘲弄的猴子。

程彥忽而有些明白,李斯年謫仙風華背後的喪心病狂。

程彥抬頭去看李斯年。

李斯年如玉的手指拂過整齊擺列的書籍,停留在一本紙張略微泛黃的書上,輕輕一抽,將那本書拿了出來。

桑茶色的書,將積冰色的指襯得分外好看。

李斯年轉身回頭,眸光輕轉,瀲灩不可方物。

李斯年淺笑道:“小翁主,你來看看這本書。”

程彥有一瞬的失神。

這樣的一個人,不應該一輩子困在這裡。

片刻後,程彥回神,連忙走過去,笑了笑,掩飾著自己的失態,道:“你這裡太靜了,讓我有些不習慣。”

李斯年含笑道:“翁主來的多了,便會習慣了。”

程彥看一會兒李斯年手中的書,面色微尬,道:“我不大認識上面的字。”

說起來,這個時代的字是小篆,她剛穿越那會,跟個睜眼瞎一樣,好在剛出生,年齡小,無人去問她字,後來自己又勤學苦練,才將大夏的字認了個七七八八。

可饒是如此勤奮,她也跟才女沒甚關係,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學神李斯年面前,她跟睜眼瞎沒甚區別。

可轉念一想,似李斯年這種人,百年來也就出了他一個,莫說是她了,哪怕華京城有名的才女,在李斯年面前也是大字不識一籮筐——什麼上古書籍,什麼鬼畫符一般的文字,全大夏能認出來的也沒幾個。

李斯年絲毫不意外程彥的反應,娓娓將書中內容道來:“上古時代,華夏勢弱,蠻夷強盛,中原大地飽受異族欺凌。然天佑華夏,天子與賢臣良將降世,掃外夷,肅朝綱,定江山,九州一統,華夏自此恢復太平。”

“這位天子認為自己功蓋三皇五帝,日漸膨脹,晚年昏聵,冤殺太子,滅良將滿門。”

程彥耳朵動了動,覺得這個故事有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

“那位被滅滿門的,是不是叫衛青?”

李斯年點頭:“不錯。”

程彥:“......”

這特麼不是漢武帝晚年時期的巫蠱之禍嗎?

還扯什麼上古時代,講得神秘兮兮,頗有神話色彩,她信了李斯年的邪!

可轉念一想,她身處的大夏是個架空朝代,不同於她認知裡的任何一個朝代,中華史上的漢朝,在這個時代,的確是上古時代,甚至於這個世界的很多姓氏,都來源與漢朝與三國。

比如說天水姜氏,便起源於漢末三國的天水姜伯約,直至今日,姜家仍以麒麟作為圖騰——畢竟麒麟兒姜伯約是他們的先祖_(:3∠)_

程彥揉了揉眉心,好脾氣問道:“那後來呢?”

按照歷史進程,後來被冤殺的太子的孫子劉病已繼承了皇位,將漢武帝窮兵黷武後大廈將傾,重新治理成盛世太平。

不過,這與她現在的大夏有甚麼關係?

這本書難道是劉病已留下的治國良策?

程彥看了看,雖然她不認識上面的字,但瞧著上面頗為抽象的畫,她覺得不像甚麼治國方針。

再說了,大漢與大夏中間相隔多少年,只怕夏人都不知道,多少次的蒼海滄田農民起義,兩朝之間的衰敗原因根本不同,拿大漢皇帝的策略去治理大夏,執政的天子怕不是腦袋有坑。

程彥這般想著,然後聽李斯年講了一個她完全不知道的“歷史”故事:“傳聞衛家人為躲避追殺,遠走中原,去了塞外龍城居住,自此再無音訊。”

“龍城?”

程彥想了想,這個地方她知道,匈奴人的祭天聖地,衛青出戰的第一功,龍城大捷,幾千年後,依舊是武將戰功之最。

可是龍城跟李斯年送她的大禮有甚麼關聯?

她所瞭解的歷史裡,衛家雖然被巫蠱之禍牽連,但並未被漢武帝滅門,根本沒到遠走避禍的程度。

似是看出了她的疑惑,李斯年道:“龍城所在,如今已不可考,但我知道一點,龍城遠在關外,若能尋到龍城,與居住於此的衛家人聯手,必能殺北狄一個措手不及。”

程彥白了一眼李斯年,道:“我也知道龍城在關外。”

“但你怎麼能確定,龍城這個地方還在不在,衛家人還在不在,你也說了,衛家人是遠走避禍,去往龍城的,又能有多少人?幫得上我們多少忙?”

衛青是不世出的將才,七戰七勝,可沒聽說過他的子孫們繼承了他在戰場上的天賦。

“往好處想,龍城還在,衛家人仍活著,可關外氣候那般惡劣,他們縱然活著,只怕也剩幾人,縱然被我們說動,願意幫我們打北狄,其作用,大抵也就是一個嚮導。”

——西漢最璀璨的將星衛青,其流傳千古的,不止是他一生無敗績的傳奇,更有無論如何都不會迷路的天賦。

天知道,讓文人墨客哀嘆不已的難以封侯的李廣有多羨慕他這項天賦。

李斯年搖頭輕笑,轉動輪椅,走到竹屋的窗臺下,推開窗戶。

春天夜長日短,不知何時,金烏悄悄遁去,月兔約著銀河,一起爬上夜空。

李斯年指著滿天星河,道:“天上的星象與地上的山川河流是相互呼應的。”

“星象告訴我,龍城仍在,衛家仍在。”

程彥順著李斯年的手指看向星空,看了半日,沒看出個所以然,回頭半信半疑問李斯年:“若是不在呢?”

李斯年笑了笑,道:“若龍城衛家不在,我便親臨北境,替你取了北狄,如何?”

程彥看著李斯年身下的輪椅,認真地覺得,李斯年在說笑。

“那我是不是還要提前找人給你治好腿?”程彥打趣道。

李斯年淺笑道:“道家講究一個緣,我這腿,緣分到了,自然便好了。”

程彥:“......”

她就不該對李斯年有任何期待,裝神弄鬼故弄玄虛是他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程彥道:“行了,知道你房子不錯,我該走了。”

就當閒來無事逛風景了。

她這般想著,剛轉過身,袖子便被李斯年拉住了。

程彥蹙眉回頭,李斯年身後是窗臺映著的竹林蕭蕭,越發襯得他清俊無儔,超脫出塵。

李斯年道:“你若信我,我便繪製去往龍城的地圖,送往邊疆給你最緊張的李夜城。”

在說最後幾個字時,他的咬字有些重,少了幾分往日的風輕雲淡。

程彥想了想,似信非信點點頭,道:“也好。”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李斯年連洗星池這種無人知曉的事情都知道,指不定他說的龍城也是確實存在的,繼承了衛青戰無不勝的衛家人也是存在的,安靜待在龍城,等待命運的召喚。

李斯年轉著輪椅來到書桌前,程彥給他磨墨。

李斯年找了一張羊皮紙,平鋪在書桌上,佔去了半個書桌,須臾之間,便畫出一個程彥看不懂的地圖來。

“此圖只有我與李夜城看得懂。”

李斯年將羊皮地圖摺好,交給程彥,笑道:“你若有興趣,改日你得了空,我細細教你。”

程彥接下羊皮地圖給忍冬,讓忍冬派人拍馬加鞭送給李夜城。

“我才不耐煩學這些東西。”

她活了兩輩子,太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了,沒必要在自己的短處上與旁人爭長短。

程彥道:“我只盼著,我們早些尋回番薯,這樣日後對北狄用兵,也不用再仰仗世家們提供糧食了。”

李斯年眉頭輕動:“你願意與我回梁州了?”

程彥環視一圈李斯年的書房,道:“不錯。”

李斯年便笑了起來,道:“小翁主這是可憐我?”

程彥道:“你愛怎麼想便怎麼想罷,我只是想找到番薯。”

這個竹屋,太清淨了,清淨到讓人以為世間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獨壓抑地活著,讓人不知歲月。

可出了竹林,便是永無止境的調戲欺凌,被當孌/童,被當面首,被當出氣筒。

李斯年驚才絕豔背後的喪心病狂手段陰毒,並非空穴來風。

........

程彥把出發梁州的時間定在自己生日後的第二天。

臨出發之前,她將朝政細細理了一遍。

世家林立的局面雖然沒有改善,但沒有一家獨大的世家,世家們相互牽制,只要天子心中有數,不偏不倚,便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年前薛家送往北境的糧草仍有一些,再加上程彥又去其他世家那裡籌集了許多,算下來,這麼多糧草,是能堅持到今年七月的。

但六月之後,中原大地冬麥便成熟了,收了麥子送往邊疆,絕不會讓將士們忍飢挨餓。

樁樁件件都不會出問題,程彥這才坐上去往梁州的馬車。

梁州不同於清河郡,朝廷派往梁州的官員只起到制衡作用,並不能號令全境,又加上李斯年身份特殊,程彥這次帶了許多衛士們一同前去——怕死,她還想多活兩年。

路上雖有沿途的官員的護送戒備,但前來給程彥送土特產的百姓們仍是絡繹不絕,還追著程彥的馬車讓程彥在當地多留幾日。

李斯年有些意外。

半夏燉了百姓送來的土雞,香氣四溢。

程彥抿了一口,舒服地輕呼出聲,對一旁小口輕啜著雞湯的李斯年道:“別看我在華京不招人待見,可到了這裡,我便是比白花花的銀子還要招人喜歡的存在。”

綠蘿忍俊不禁,道:“有了翁主培育的苗子,這些地方很少出現饑荒了,在百姓心裡,翁主比神明還管用呢。”

程彥道:“我沒甚麼大才,寫不出流傳千古的文章,又不通軍事,立不了不世之功,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人活一世,若能深受愛戴,誰又願意揹負罵名?”

土雞熬製的雞湯實在太香,程彥讓半夏又盛了一碗,邊吃邊道:“我是個頂俗氣的人,讚美之類的說辭,我偶爾也想要一要的。”

李斯年看著面前大塊碩朵的少女,雞湯的霧氣在她面前升騰,她的笑比冬日裡的陽光還要暖。

似是察覺了他的目光,她抬頭大大方方一笑。

少女的笑實在太燦爛,如暖陽穿過層層雲霧,直直照在終年不化的積雪上。

李斯年被晃了一下眼。

李斯年收回目光,默唸著她說的話,眉頭輕動,神情若有所思。

.........

梁州離華京頗遠,程彥一行人走走停停,三月中旬,才抵達梁州。

程彥在當地郡守的陪同下來到曾經巍峨威嚴的梁王府。

梁王府早已荒廢,暮春三月,野草肆無忌憚生長在斑駁的宮牆旁,不曾融化的積雪堆在破碎的琉璃瓦上,似乎在無聲訴說著梁王府過往的輝煌。

跟隨程彥而來的衛士們推門而入,將裡面翻了個天翻地覆,也不曾找到程彥所說的番薯。

李斯年看了看被弄得亂七八糟的梁王府,又帶程彥去梁王曾經種植番薯的地方。

這裡是一片茂盛的樹林。

樹林一眼望不到頭,程彥回頭去看李斯年。

李斯年低眉淺笑,面上毫無忐忑之色,道:“莫著急,掘地三尺,或許能找到一隻半塊。”

剛掘過樑王府累得不輕的衛士們:“......”

臨近傍晚,程彥在驛館住下,派人出去打聽梁王曾經的親衛是否還有尚在人間的。

如此又過幾日,綠蘿問到一個之前在王府做事的老兵,如今住在華寧的一個小山丘上,請他請不過來,非要程彥親自去見他。

番薯實在太重要,程彥整了整衣袖,道:“左右無事,去有一趟華寧也無妨。”

程彥一行人去往華寧。

隱藏在蔥鬱樹林上的人見程彥的馬車走得遠了,才從樹枝上一躍而下,對身後幾人道:“老何住的地方在山丘上,容不下許多人,她只能帶幾個人上去,咱們等她上了山丘再動手,替主人報仇。”

眾人紛紛點頭,其中有一人道:“她身邊的衛士個個武藝不凡,需將衛士支走。”

為首的那人道:“這個我知道,除了衛士,還有她身邊那個叫忍冬的侍女,也是個厲害角色。到時候咱們來個調虎離山之計,只留她與那個瘸子在山丘。”

“一個死瘸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孩,咱們去二十個人,儘夠了。”

........

程彥的馬車走到老何居住的山丘下,便走不動了。

山路陡峭,又剛下了雪,路上難走得很,程彥只得棄了馬車,只帶幾個貼身衛士上山。

李斯年被人用擔架抬著,聽周圍並未鳥獸蟲鳴之聲,低頭笑了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死瘸子李斯年:以前有很多罵我死瘸子的人,後來他們都死了o(n_n)o~

今天心情好~晚上有加更!

相關推薦:蓋世武魂玩轉那座韓城我的靈寵有分身靈氣復甦:從分身開始神級進化女配表示很無辜諸天長生從笑傲開始明末球長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也許是酒廠的唯二真酒了異世軍火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