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對話古今:我打造節目,國寶有靈->章節

25 生前身後,都是傳說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觀眾們吵得不可開交。

很多人都聽過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句話,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有點道理。

但是隨著見識的增加,視野的逐步廣闊,才慢慢地明白,這純粹就是扯淡。

蒼蠅這玩意,它見什麼就叮什麼。

那管你有縫沒縫。

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惡是天生自帶的屬性,不會因為對方有沒有缺陷而發生改變。

其實這一句話,對應的就是為人所厭惡的受害者有罪論。

有片面的道理,但未免太過於以偏概全。

而且如此不加約束的使用,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

易澤關於這一個題目,已經進行到了尾聲。

大屏幕上,靈性的出現了八個大字。

生前身後,都是傳說。

這用來形容紀曉嵐,確實是相當可以的。

“縱觀紀曉嵐的一生,並不是如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那樣,能夠和和珅這樣的滿清貴族鬥智鬥勇,也不是被世人口口相傳的那般幽默風趣。

紀曉嵐行事作風放蕩不羈,有幾分輕狂為人哂未休的滋味,再加上紀曉嵐並不擅長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除了在拍乾隆皇帝馬屁時還比較靠譜之外,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也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俗稱嘴臭。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紀曉嵐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話題性,是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段子主角。

前面所說到過《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的對比,事實上,紀曉嵐很看不起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其中反映的便是紀曉嵐對純粹虛構的鬼神故事的厭惡,認為其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出社會現狀,揭露社會的陰暗面。

當然,這其中或許也有紀曉嵐長子早逝的原因。

《聊齋志異》作為一本鬼神志怪小說,描寫精彩,在當時也是頗受讀書人喜歡,紀曉嵐的長子就是因為沉迷於《聊齋志異》,走路的時候都在低頭看書,以至於摔落陰溝,直接去世。

紀曉嵐的人生經歷,在當時乃至往後的人看來,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趣味性,簡直就是一部大型的段子,因此,紀曉嵐的故事也在老百姓口口相傳之後,越發的誇張起來。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曉嵐形象,就是綜合了歷史和民間紀曉嵐的人物形象,從而創作出來的人物角色。

與其說電視劇中的紀曉嵐是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不如說他只是一個綜合了多種人格的人造物,在滿足了普羅大眾對歷史人物的好奇心後,又同時將這個人物的部分真實故事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傳。

至於其中的好與壞,則需要透過觀眾自己來衡量。

而我們之前所說起過的紀曉嵐多日不近女色而燥火難耐的故事,便是經過了多重誇張之後,普羅大眾編撰出來的事情。

這些能夠驚人眼球的故事,出自於清朝時期的基本民間筆記。

其中最為主要的三本,是《蟲鳴漫錄》,《棲霞閣野乘》,《嘯亭雜錄》。

而在這三本民間筆記之中,前兩本的記載尤為誇張。

《蟲鳴漫錄》中,說紀曉嵐是野怪轉世,因此酷愛吃肉不愛吃飯,而且精力旺盛,每天都要進行雙人運動。

而在《棲霞閣野乘》中則記載,紀曉嵐一天不和姑娘睡覺,就會皮開肉綻手抽筋,之前說的那個故事,就出自於其中。

這兩本書的可信度怎麼樣呢?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判斷了,這兩本書,基本沒什麼可信度。

作為民間筆記,可信度如何,讓人商榷。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蟲鳴漫錄》屬於三無產品,作者,成書時代,資料來源都不清楚,而《棲霞閣野乘》,作者是民國時期的戲曲作家,說起這個,想必大家心中都會有拿捏。

而在這三本書中,可信度最高的就是最後一本《嘯亭雜錄》,這本書的作者是愛新覺羅-昭連,滿洲貴族,大清****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和紀曉嵐,屬於同一個時代。

而在這本書中,紀曉嵐的記載相比其他兩本書,也正常許多,沒有出現太過於誇張的描述。

總而言之,歷史上的紀曉嵐,權勢地位並不如和珅,自然不會有什麼機會智鬥和珅。

但作為一個官員,生活在漢人地位普遍低下的滿清時期,紀曉嵐能夠官至尚書,主持編纂《四庫全書》,絕對是當時漢人之中數一數二的存在,論及權勢地位,在當時已經頗為難得。

而作為一個文人,紀曉嵐在詩詞批判以及小說領域,都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對後來的詩詞史研究,以及小說發展影響深遠,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個文學大師。

在為大眾津津樂道的私生活方面來看,紀曉嵐一生之中有過六個小妾,乍一看可能數量很多,但在當時那種環境下,以紀曉嵐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做到更多,別說六個,就是六十個也是輕鬆平常。

但根據史料記載,紀曉嵐這六個小妾,是在前一個已經去世的情況之下,才會繼續納新的小妾,這在封建社會來說,只是一種有錢人的正常行為,沒什麼好過多指責的地方。

而在人生經歷方面,紀曉嵐倒是有幾分《鐵嘴銅牙紀曉嵐》中的模樣,只不過是相反的,作為一個文人,紀曉嵐典型的嘴皮子快過腦子,因此說話方面常常會被乾隆皇帝訓斥,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這造成了他一生曲折的經歷,也是為普羅大眾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正是有了這樣的話題度,紀曉嵐的人生經歷才會在民間廣為流傳,並且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的放大,至於有一些看起來很獵奇重口的故事,也是後來文人們為了博取眼球,而強加在紀曉嵐身上。

因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紀曉嵐逐漸成為了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人。

將電視劇中,那個機智過人、智鬥和珅的風流才子,當做是真正的紀曉嵐,這只是一種粗淺的認知;

而將一些民家筆記,幾本野史之中的紀曉嵐故事當成是真的,就會認為紀曉嵐不過是一個碌碌無為的變態色魔,這無疑更是一種悲哀。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認認真真的去討論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故事,結合作品和時代背景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終生成就,顯然遠不如直接說紀曉嵐是風流才子能夠智鬥和珅,或者日御數女超級變態這樣,更能吸引普羅大眾的眼球。

這其中,是趣味性和歷史性二者的衝突,也是普羅大眾對待歷史人物片面認知的來源。

因此,在看待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太過於片面和武斷的看法,其實都是不可信的,意味的誇讚和讚頌,固然不可取,但是只是聽納那些博人眼球的結論,毫無疑問也是錯誤的做法。

就好比現如今的歷史劇,不管有的沒的,總會將正史和野史進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從而提高影視劇的觀賞水平和觀賞趣味性。

總而言之,紀曉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對他的看法和態度,一個人的思想本身就是一個看似獨立存在、卻極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的東西,對於歷史人物,我們更需要的是結合時代背景,以及正確的史實資料來進行相對客觀的看待。

當然,做到這一點,很難很難。”

易澤說完,現場的觀眾愣了有幾個呼吸。

而後,猛烈的掌聲響了起來。

現場觀眾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掌聲依舊熱烈。

受此影響,電視機前不少觀眾,也同樣送上了屬於自己的掌聲。

“易澤說得真好啊,確實,不能太過片面的去看待紀曉嵐。”

“不僅是紀曉嵐,其實無論哪一個歷史人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

“確實如此,當然我還是更喜歡看也一些野史筆記,畢竟這些東西,更加有趣味性,正史實在是太無趣了。”

“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演義》廣受關注,而《三國志》卻顯得默默無聞的原因了。”

“要是有一天《三國志》沒了,估摸著《三國演義》就成了正史了,實在是影響太深遠了。”

“這就是趣味性和歷史性的衝突了,嚴肅的作品未必能帶給觀眾好的體驗,但卻是不可缺少的,不然整個民族都會陷入娛樂至死之中,現在雖說有這個趨勢,但好歹,還能穩住。”

“所以說,紀曉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眼裡的紀曉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人的想法是很難改變的,富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即便過去了百年千年,依舊有著爭議性。”

“要我說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至於歷史人物的好與壞,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並不在意這個人是好還是壞,因為不管他是好是壞,都不會對我造成太大的影響,我更在意的是,他能不能給我帶來快樂。”

“倒也是,說的有些道理,畢竟什麼皇帝,什麼宰相,都離我們十萬八千裡了,這個悲催的世道裡,工作已經很苦了,不如看點有趣的,調劑一下生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把歷史人物當做是生活的快樂調劑品,不怕以後的人也把你們當調劑品嗎?”

“什麼?以後還會有人知道我?”

“笑死,根本不會有人記得我好吧!”

“真要是留下了名字,你說我是個變態色魔,那我也認了!”

“確實,主要是向我們這樣的普羅大眾,未來歷史書上就是一句話就帶過了,大機率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中華人,青史留名?那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紮鐵了老心,雖然確實是這樣。”

觀眾們有些歡樂,也有些感慨。

誠然,紀曉嵐在去世之後幾百年來,留下的傳說故事可以說是相當多了。

如果紀曉嵐還活著,看到自己的形象,不知道會不會氣急敗壞,或者說只是淡然的笑笑。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紀曉嵐留給大眾的,並不是他辛苦經營的權勢地位,也不是他晚年奮筆疾書寫就的《閱微草堂筆記》,而是他的人生經歷。

而且是被不斷放大、不斷充實過的人生經歷。

或許,紀曉嵐八十多年的一生,並不像電視劇演出的那般驚心動魄,也不是電視上所說的那般風采照人。

或許,紀曉嵐就是一個歐普普通通的朝廷官員,在自己的時代,做著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在不一樣的時代,進行著同樣的生活。

可能,紀曉嵐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死後,話題度依舊會如此之高,甚至於一生的經歷都被拍成了電視劇,並被許多人所認知。

相較於平常人,紀曉嵐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在青史之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名字,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故事,相比較於那些被一筆帶過的普通百姓,紀曉嵐已經做到了讀書人最高的追求——青史留名。

但是,紀曉嵐也是悲哀的,在他死後數百年來,他的聲名,他的故事,被不斷的解讀,被不斷的填充進新的內容,以至於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紀曉嵐,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真實的紀曉嵐。

在如今有著大量影片化記載的時代裡,人的經歷尚且可以作假,可以扭曲,更何況在那個只能透過紙筆記錄人物生平的時代中,一個歷史人物的面目,更是模糊不清,也更容易被後來人篡改。

紙上的文字,不分黑白,不分好壞,也不會保證自己能夠不被篡改。

因此,被記錄下來的歷史人物,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故事,始終會讓人產生疑惑。

易澤能做的,就是在觀眾提出問題的時候,透過正確的、至少是被認為正確的歷史資料,去儘可能的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紀曉嵐篇章結束之後,易澤又開啟了新的一個篇章。

當然,也是這一次節目的最後一個題目。

……

相關推薦:愛情公寓之一見鍾情國漫摸魚日常亮劍之老子是孔捷噬魂海盜帶著星際到末世紅樓璉二爺紅樓璉二爺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