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之寒門崛起->章節

156、蘭陵戰役(一)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桓伊是一個孤獨的人,所以他總是喜歡以孤獨的目光去看這個世界,同時他心懷遠大理想,自小立志報國,結果便是混到現在,就僅僅是個武職參軍,區區六品。

須知,桓伊清談功夫也是一流的,若是走文職的路子,十幾年資歷熬下來,又有一技之長在手,在建康混個風生水起想來不在話下的。

好吧,退而求其次,桓溫屬譙國龍亢桓氏,桓伊屬譙國輊縣桓氏,與譙國龍亢桓氏有血緣關係但是疏宗,就與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差不多,若是去投靠桓溫,約莫能得到重用,可桓伊也沒有。

故桓伊見眼前的兩位少年郎,信誓旦旦,想要立志報國,似是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然歷經十餘載,遙望北方,群狼虎豹,窺伺中原,一聲嘆息不足言。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桓伊給蕭欽之和徐邈,好好分析了北方的軍情,這大概是他對初出茅廬的兩位少年郎,力所能及的幫助了。

於是,蕭欽之的認知被顛覆了,確切的說,同一件事,在文人的嘴裡,與現實中,完全是兩回事。

桓伊講的很多,講的很細,可能蕭欽之要去徐州,故對這一塊特別留心。

在朝廷文人的嘴裡,荀刺史是一個了不得的人,出身潁川荀氏,家境顯赫,是晉朝最年輕的刺史,二十幾歲便是一方大員,能文能武,然而在桓伊的口中,卻是另一副光景。

荀刺史初次揚名,是因為逃司馬家的婚,這份放蕩不羈讓他被許多名士欣賞。

永和八年,正值殷浩當權,啟用了荀羨,在其北伐期間,荀羨負責在後方屯田,供大軍開撥所需。

結果便是,北伐不了了之,儘管荀羨沒有參戰,但升官了,站在風口上,什麼事不用幹,官自然就升上去了。

永和十一年,廣固的段氏鮮卑段龕被死對頭燕軍圍攻,領兵的還是名將慕容恪,急向晉朝求援,朝廷令徐州刺史荀羨領兵救援。

而荀羨畏懼慕容恪兵鋒,只是象徵性的去了外圍,當個看客,眼睜睜看著段龕被圍的無出路,糧食耗盡,落得個棄城投降的下場,而荀羨調轉兵鋒,去攻擊陽城,一個城牆沒一丈高的小縣城,斬殺了慕容蘭,向朝廷交了差。

去年,荀羨領兵討伐並生擒燕軍泰山太守賈堅,但不久後,便敗於燕軍將領司馬悅明,反而給自己弄得病急。

驀的,蕭欽之對徐州的前景,感到一片擔憂,跟著一個不靠譜的上司,真的好麼?

聽說,接任荀刺史的是另一個更加不靠譜,還是貪財的郗曇。

蕭欽之一時被難住了。

在廣陵躊躇了兩天後,蕭欽之還是決定要去徐州,七叔、九叔、蕭書都在徐州,不能讓他們把命白白丟在那裡。

辭別之際,蕭欽之拜託桓伊,取了一份路引,沿著邗溝一路向北,三天後,終於是到了下邳,然而早有人在等著了,便是從武進出發,星夜馳騁,一刻不停歇的族長。

去年出兵泰山郡,生擒了賈冰,雖然後來還是敗了,但七叔與九叔升官了,現在是北軍校尉,七品官,手下領著不到一千號人,兩人合計領一千五百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蕭欽之剛在下邳露頭,就被一幫蠻橫的大兵給綁到了軍營,面對族長大人的無盡怒火,蕭欽之先是冷靜的分析了一遍前方軍情,而後闡述了自己的認知,最終費勁了口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了族長大人。

實際上,族長大人自從得知了蕭欽之在建康幹的那些事後,被嚇得半死,魂不附體,兩者一比較,蕭欽之來徐州也就不算什麼了。

蕭欽之是鐵了心要留在徐州了,族長大人也沒什麼好辦法,還能真的綁回家麼?

翌日,族長帶著蕭欽之與徐邈,去往彭城拜碼頭,去拜訪荀刺史。

當族長拿出刁太守的手書時,蕭欽之這才意識到,族長大人是有備而來的,已經做好了蕭欽之不回家的打算了。

彭城刺史府,荀羨雖然病的只能躺在躺椅上,然得知名震江左的少年英才來拜訪時,還是接見了。

去年七叔、九叔離家之際,蕭欽之寫了一封信箋給荀刺史,不無傾慕之意,隱隱露出要來徐州的意思,已經提前打好了基礎。

現又有刁太守的親筆手書,蕭欽之沒理由被拒之門外,整個接見的過程,波瀾不驚,給了蕭欽之一個八品文學府櫞以及一個武職位校軍參軍,徐邈是九品,外掛一個武職參軍。

拜完了刺史府的碼頭,回了下邳,族長又仔細叮囑了七叔、九叔與蕭書,好好照顧蕭欽之,便啟程回了武進。

族長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大把年紀了,擔心子侄安危,特意從武進趕到徐州,殊為不易啊!

......

徐州治都——彭城,華夏史上一座赫赫有名的城池,楚漢之爭的彭城戰役,就發生在此地。

彭城,地處平原,然四面丘陵環布,北近齊魯,西瀕中原,南可進出江淮,是平原地區難得的據險可守之地,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彭城。

於南方政權而言,掌握彭州,進可攻,退可守,與北方政權而言,若南下江淮,必須要拿下彭州,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下邳在彭城東南方,處於泗水於沂水交匯處,下緣淮河,是彭城的南方門戶,若下邳失,則彭城為孤城。

七叔、九叔所領的兩軍駐紮在下邳,與其他四軍共屬北軍,統兵者為趙參將,因去歲立功,如今升為趙都尉。

一軍之下,隊約兩百人,隊正一名,餘下什、伍制度,皆有蕭氏部曲擔任,換而言之,七叔、九叔所領的兩軍幾乎為私軍,全部招募流民組成。

流民軍切莫不可小覷,前有乞活軍,打的胡人丟盔棄甲,後有郗鑑領導的流民軍,平蘇俊之亂,故這一千五百人,便是蕭欽之起家的資本了。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接下來要做什麼?

經過蕭欽之與徐邈的商議後,作出了一個決定,剿匪。

燕軍與秦軍,在北方摩擦不斷,晉軍與燕軍在黃河南岸經常發生小規模戰鬥,恰逢關中大旱,糧食減產,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荒,一些往南方跑,一些便落草為寇。

民活不下去成了匪,給吃的就收編成了軍,這年頭,有吃的,誰願意幹腦袋憋在褲腰帶上的活計呢?

為此,蕭欽之竄戳七叔、九叔訓練隊伍,又從趙都尉那裡討來了剿匪文書,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正準備出去轉轉。

哪知戰事忽來,燕軍拿下了泰山、曲阜、任城之後,勢頭不減,想要繼續南下,越過泰山丘陵,攻蘭陵郡、琅琊郡,從而切斷晉軍對東莞郡聯絡,斷了晉軍對整個青州的控制。

若燕軍戰略目的達到,則彭城將直面燕軍兵鋒,徐州刺史府緊急調軍開撥蘭陵、琅琊兩郡。

於是,剛來一個月的蕭欽之與徐邈,便隨大軍參戰了,目的地是百里外的蕭氏老家——蘭陵。

盛夏時節,炎炎灼光,北軍一行約五千步卒,外加輜重糧草,共計萬餘人的急行軍,從下邳城出,往北邊的蘭陵趕,讓蕭欽之與徐邈這兩個毛頭小子,好好的體驗了一把行軍打仗的滋味。

天干物燥,汗流浹背,沿途還有燕軍小股騎兵的騷擾,只要人數多,須得全軍立刻著幾十斤重的鎧甲,等騎兵走了,在脫下鎧甲,如此反覆,總之,徹底讓蕭欽之與徐邈丟棄了“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的幻想。

三天後,大軍準時進入了蘭陵城,而蕭欽之與徐邈,已經累的癱倒在軍帳內,夢裡回到了江左溫柔鄉。

事實上,在殺人無數,命如草芥的時代,戰爭遠比歷史書上描寫的殘酷,便是這一場急行軍,至少有十幾位軍卒倒在了半道上,沒有人會憐憫這十幾條生命。

而接下來,夏日城頭的防衛戰,將會有更多的生命逝去。

相關推薦:動物園奶爸聊齋求仙我的超級喪屍女友三國之絕對武力從盜墓開始的鐵匠神話降臨神話降臨:我真的只是小說家魔王掌門八門尋龍在超神的男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