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95章 佛道論辯(三)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法常道:“你們只知道出三界,以為出了三界就是唯我獨尊,你們知道三界外有什麼?釋迦佛說的三界只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外還有蓮華藏世界。佛經說,在風輪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蓮華,此蓮華中含藏著微塵數的世界,所以叫做蓮華藏世界。此最中央香水海,無邊妙華光香水海的大蓮華之上,有世界,此世界總共有二十層,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該世界的第十三層。從娑婆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個大千世界,有一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在那裡講經說法,普度眾生。極樂世界也在該世界的第十三層,你們想過沒有,蓮花藏世界有多大?那是你們思維想象不到的!”

《華嚴經》劉丹也看過,當說到蓮花藏世界的時候,劉丹的腦袋想要炸開一般,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大的數字。

唐朝貴族李通玄讀《華嚴經》悟道以後,講過一句偈:“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移於當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什麼意思呢?“無邊剎境”,“剎”就是國土;“境”就是我們能感知到的境界,無量無邊的一切世界。“自他”就是自己處的境界和其他的世界,本質上沒有隔開。那個“毫端”,就像那個毛的那個尖端一點點距離,都沒有隔開過,本質上就是一體,圓融不二的。

大家看過修真小說,知道有一個說法,叫做“芥子納須彌”。芥子:芥菜子;須彌:古代印度傳說中的大山。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這種“大小無礙”的論點,用於華嚴經中來顯示華嚴境界,這個不可思議的法界,意在說明法界的體性廣大,無所不包而大小無礙。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含過、現、未三際,共為九世,九世諸法不出當前一念,前九世為別,一念為總,總別相合,故稱十世;十世區分,不相雜亂,稱為隔法;十世隔法相即相入,不失前後長短等差別相,稱為異成。時間本無始終,三世相因互攝,故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入時出時、入世出世,相融無礙,乃佛海印定中所表現之無礙相之一。

這是從時間角度講的。那麼這樣的一個時空範圍——無邊的國土,無盡的時空,這所有的一切本質上沒有離開過當下的一個念頭。

《普賢行願品偈頌》: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佛法不可思議,不是人的思維所能通達的。諸佛境界不可思議,菩薩願力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修道功德不可思議。

以前劉丹和一個佛友辯論,對方懟道:“航空母艦太大放不下,摩托車會修嗎?”

劉丹????回答:“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lun。有什麼放不下的?”

天師道按照佛經造了三十三天,其中有個玉皇大帝就是佛教忉利天天主帝釋天,住在須彌山頂,這是欲界天天主,管理欲界三道,和我們人最接近,有些人祭天就是祭拜帝釋天。說起來古印度修行者確

實比震旦厲害,因為須彌山、三界天、六道輪迴他們都摸索出來了。

接下來法常繼續批駁道經關於老君為上古歷代帝王師的謬論:老君教伏羲畫八卦,教祝融鑽木取火,教神農氏播五穀,後面還教皇帝抱神守靜之道……

總而言之,歷代帝王都以老君為師。

劉丹越聽越覺得荒唐,這天師道也太不要臉了!

法常駁斥曰:“竊他功業標為己能,銜名自高君子不忍。書中魯哀公問於子夏曰:五帝三皇皆有師乎?子夏曰:有。臣聞黃帝學乎太真,顓頊學乎籙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學乎尹壽,舜學乎務成跗,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威子伯,文王學乎鉸時子斯,武王學乎郭政,周公學乎太公呂望。上之所敘文極分明,而言老子隨代為帝王師,何出言之狂悖哉?巧言如篁顏之厚矣。且老子衰周柱史,史有明文,本是人臣,反為上古帝王之師,履冠戴屨何顛狂之甚乎?

你們說上古之君皆受教於老子,則桀紂之不仁,幽厲之無道,秦皇之兇暴,王莽之纂逆,亦老子之所教也。既然如此則老子為悖逆之魁首,巨猾之元匠,不忠不孝,老子之所生,不義不仁,老子之所主,為人師者不亦慚乎?老君既說隨代為師,而秦漢之下至於今朝,偏無一現乎?今既無矣,古亦虛焉。且漢文恭儉,孝武英明,孝明達禮樂之情,孝章優儒雅之道,魏文帝風流文藻,晉世祖明達寬仁,此時不俟老子之化而皆金聲玉振。則知牽合巧會枉費詞章,秖可誑於閭閻,難可信於達士。嫫母加粉見者愈嗤,鄰女效顰鄉人不貴!”

法常慷慨激昂,許邁束手無措。王羲之的臉漲得通紅,“秖可誑於閭閻,難可信於達士。”這句話是狠狠地打臉啊!咱們王家都信奉天師道,難道都是閭里的平頭百姓?難可信於達士,咱們王家都沒有一個明白人?看到羞愧萬分的許邁,王羲之也嘆了一口氣,自己對許邁非常敬重,把他作為自己的人生導師,也花了不少錢,吃了不少他煉的五石散,難道真如《華佗秘笈》中說的那樣,這五石散都是有毒的?那些道士們煉的金丹也是有毒的?

法常繼續窮追猛打:“夫仲尼入夢,十翼之道始宣。老子過關,二篇之教方闡。有名為萬物之始,無名為天地之先,混徼,妙而同玄,驚榮辱而一致,穀神不死久視長生,挫銳解紛謙卑自牧,此老氏之旨也。其餘教典皆是偽書,制雜凡流唯尚誇竟,採傍佛語換體安名,擬三界而立三清,彷三大而立三洞,虛勞紙墨妄飾詞章。何以知之?漢時張道陵造《靈寶經》,王褒造《洞玄經》,吳時葛孝先造《上清經》,晉時王浮造《明威化胡經》,鮑靜造《三皇經》,後改為《三清經》。

天師道代代穿鑿人人妄制,採他佛教標為道書。或言仙洞飛來,或言老子再現,群賢不睹道士獨傳,欺騙時君不懼朝憲。其實真正考據起來,道家止有道德二篇,如依漢明校量便應七百餘卷,依傍佛經改頭換尾,或道名山自出,時唱仙洞飛來。為什麼只有你們知道其他人都沒有看見?典籍沒有記載史書也沒有聽聞?請問當今道士,你們弄出的這些道書,是老子另外寫的還是是天尊另外說的?若是另外說得應有時方師資傳授,為是何年何月何邦何代?若在天上而說,何人傳來?若在西域而談,何人譯出?如其有據容可流行,若也妄言理須焚剪。

佛經說賢劫已來有三佛出,初佛出時人壽六萬歲,第二

佛出時人壽四萬,第三佛出人壽二萬,何乃改彼三皇妄合其數?你們說上三氣中而有龍漢赤明之號,這個時候五運尚無,但唯一氣何有三皇之君人壽之數乎?上古縱有五龍四姓九頭十紀,亦無三皇建立年號。請問,龍漢赤明上皇開皇,誰君之年乎?若言有說,史無明文,若言無憑,不可妄立,扣其兩端竟無一是。又伏羲之前文字未有,何出三洞靈寶之篇乎?又十二部名源出佛經,一代時教類分十二,道家名義不知,何以妄著己典,如琢美玉擬作瓦器,雖受勞累智者見誚!”

法常大義凜然,慷慨陳詞,痛斥道士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整個禮堂都響徹著法常宗氣十足的聲音。法常說起道士編的《老子化胡經》,更是痛心疾首:

“《化胡經》記載:胡王見太上徒眾甚多。疑見鬼魅。遂積薪焚之。火起衝天。老君放身光明。火中為王說金光明經。胡王益怒。納之大鑊煮之三日。老君鑊湯之中蓮花湧出。坐蓮華上說涅槃經。又雲:老君使尹喜為佛。與胡王為師懺悔三業六根五逆十惡。乃說五戒十善並四十二章經。

夫麒麟鬥而日月虧。鯨鯢死而彗星現。銅山崩而洛鍾應。葭灰缺而月葷殘。蓋感應之道交。故機教之相扣。人心渴仰法雨芳菲。沃彼情塵開他矇昧。故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此明待問而說也。況乎聖人設教權變多方。怎麼會使他人起怒自受焚溺。強行對他人說法的道理?

剜刻字樣巧合經名。既坐火焰上說金光明經。坐蓮華上說蓮華經。則道德二篇坐於道路而說。洞玄三部元在水洞而談。此既不然。彼雲何爾?且金光明性相通顯。法華經破權歸實。涅槃經明佛性真常。四十二章群經集出。不窮根蒂。盜聽妄談。唯口起羞。出何容易。難惑上智。只誑下愚。又上經既是老子所陳。道士應宜依而學佛。何乃合氣為道專?

試問三經文明何義?道藏既不收攝,道士又不通明。偷大聖之至詮。為老君之極唱。正符涅槃盜牛之喻。又同瞽者誤入金穴。雖得其實未知何用。又曰:懺悔三業至年月齋法。若如是者道士應通。

許邁道長,請問懺悔是何語言?今此懺悔為事懺耶為理懺耶?約功德門而滅罪耶?約逆生死心而滅罪耶?能懺之心宜有幾種?所懺之罪何處安排?三業六根、五逆十惡、戒善之軌、年月齋名又是什麼意思?”

這是許邁惱羞成怒,喝道:“懺悔是你們佛家經教,為何問我?”

法常諷曰:“若是老子所說。道士應合備知。既然一字不通。顯知偷佛妄談。此同竊賊人物被主認著猶不招承,更生拒辯。焚經火板方乃慚惶。君子悔前不至如此!”

天師道一群人面如土色,如喪考妣。

“四十二章群經集出。”《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迦葉摩騰、竺法蘭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整合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又繪畫釋迦牟尼佛像供養,由是東土佛法僧三寶具足,是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佛說四十二章經》集結了佛陀關於持戒、忍辱、斷欲、精進、觀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語錄。通篇言簡義豐,明了易懂,通攝大小乘一切教義,涵諸法要。

也就是說這42句話是從其他經中摘錄的,稱之為語錄也可以。道士不懂,推說是老子化胡宣說的,可謂貽笑大方。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