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48章 武經七書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劉丹說到這裡,把三本經典及其註解發給大家。道:“手到不如身到,身到不如心到,先到以心,後到以身。心一動而後百體從令,出必中的。

耳與心合多益精,

目與心合多益明,

口與心合多益勇,

鼻與心合多益力,

手與心合更疾快。

五行相合一氣,心一動而內勁生這就是心的作用。”

說完,開始給大家講三本經典。

劉丹懂這麼多,都是從少林文武學校學來的。當然,那時候很多人多注重學習搏殺之技,對於佛學禪理根本不關心,或者說對於道德修養不重視,所以很多人學成回家之後欺凌鄉土,危害一方。

禪宗和武術到底是什麼關係?有一句話叫“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江湖地位是誰也撼動不了的,而少林寺武功興盛又是從達摩開始的。

達摩來到少林寺的時候正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常年處於動*亂之中,一些寺院為求自保,所以有一些護寺的武僧出現。加上一些江洋大盜為求避罪遁入空門,所以帶了一些武術進來。自從達摩來到少林寺傳下禪宗和羅漢拳,一些武林僧人開始修行參禪,禪宗和武術開始了難解難分的融合,從此震旦的武術整個逼格拔高了一個層次。後來隨著少林寺和武當山的一些武功流傳到民間,在宋末到明初的這段時間內,逐漸形成了內家拳這種獨特的拳法。其實追根究底,都可以追溯到禪宗和太極。

少林寺武術內功中的上乘功夫,注重養氣調心,超於神化,實以心意之持守為要。《少林拳術秘訣》雲:“上乘技擊術,總以有幾分禪機,方能活潑鎮靜,所謂超乎寰中,得其象外民也。”古人喻參禪如用兵,這裡反過來說技擊如禪機,需有超越有為的、深沉而又鎮靜活潑的心態為本,才能立於陰陽不測之地,隨機發用。《少林宗法》第一篇,以“參貫禪機,超脫於生死怖畏之域”為拳術之“極致所歸”。以生命拼搏的技擊術,是須有一種置生死於度外的大無畏精神,參禪悟道,解除對死的恐懼,放下自我的執著,當然極有利於搏擊致勝之道。

少林寺武術源出佛門,自不能不受佛學慈悲戒殺之旨影響,強調練武的宗旨在鍛鍊體魄、自衛防暴,嚴戒恃藝妄用、逞兇肆惡、好勇鬥狠。少林寺武功由來極慎外傳,若傳予俗家弟子,必技心地善良、德行品格俱優者。據傳覺遠法師曾立少林戒約十條,其一雲:“習武術者,以強健體魄為要旨。”其二雲:“宜深體佛門悲憫之舉,縱於技術精嫻,只可備以自衛,切戒逞血氣之私,有好勇鬥狠之舉。犯者與犯清規同罪。”以下又雲:“不得恃強凌弱,任意妄為。”“宜以忍辱救世之主旨,不可輕顯技術;凡俗家弟子,不可輕以技術相授,以免貽害於世,違佛門之本旨。如深如其人性情純良,而又無強悍暴狠之行心者,始可傳一衣缽。”“戒恃強爭勝之心,及貪得自誇之習。”少林武僧,歷代多能守此戒約,即使揮戈上陣,也多師出正義,扶唐抗倭,留下佳話,功垂史傳。這不能不歸諸於佛家正旨及戒律的約飭。

少林寺武術在練習的注意事項上也多受禪戒影響,尊師道、戒酒色。覺遠法師的戒約十條中說:“平日對待師長,宜敬謹將事,勿得有違抗傲慢之為。”又曰:“飲酒食肉,為佛門之大戒

,宜敬謹遵守,不可違犯。蓋以酒能奪志,肉可昏神也。”這些戒約雖對武僧而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少林俗家弟子的作為。

除了三本經典,劉丹把《武經七書》和後面無名氏著的《百戰奇書》、《三十六計》、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全部刊印出來發給大家作為武學教材。

後世的北宋朝廷官書頒行了一套兵法叢書,其中之一就是《武經七書》,這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它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彙編而成。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中國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軍事史學也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

在震旦,文人可以風花雪夜,可以提出各種學術理論,哲學命題,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大家還是欣賞的。但是在軍事理論,在兵法研究上則絕少這種現象。因為兵法關乎國家存亡,軍隊勝敗,既是一門嚴肅的正宗學問,又是受到統治者極端重視的文化寵兒,來不得半點虛假。如果你沒有帶過兵,就絕不敢寫兵書。有些人學問做得很好,寫的策論卻非常可笑。

劉丹是個偽軍迷,所以對兵法也很感興趣,李昊原來也看過《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兵書,但是毫無所得,兵書是兵書,自己是自己,毫無關聯,兵書也不能指導自己的謀略,讓自己聰明起來。有一次李昊弄到一套歷代兵法精華,一路看下來,看到《武經總要》的時候突然悟了,任督二脈打通了,這才算入了門了。岳飛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東西真不是字面上能夠理解的。易中田說兵法是對於人性的把握,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曾國藩召集鄉勇,將一群只知道鋤地的農民,打造成了威震天下的湘軍。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是如何學會練兵打仗的呢?他曾經對人說出一個秘訣,全靠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紀效新書共18卷正文加一卷卷首,後戚繼光晚年時又加以手校,修訂為14卷。全書語言簡明通俗,涵蓋了兵員選拔、訓練、武器、陣法、律令、行營、兵法等多個方面,是戚繼光一生征戰的心得之作。劉丹練兵,特別是行軍佈陣,安營紮寨都是按照這本書來的。

《資治通鑑》裡說到秦始皇和王翦的一件事:秦王打算去打楚國。他召集將領們議論了一下,先問青年將領李信,打楚國要多少人馬。李信說:“不過二十萬吧。”他又問老將軍王翦。王翦回答說:“楚國是個大國,用二十萬人去打楚國是不夠的。依臣的估計,非六十萬不可。”秦王政很不高興,說:“王將軍老了,怎麼這樣膽小?我看還是李將軍說得對。”就派李信帶兵二十萬往南方去。王翦見秦王不聽他的意見,就告病回老家去了。

李信帶了二十萬人馬到了楚國,不出王翦所料,打了個大敗仗,兵士死傷無數,將領也死了七個,只好逃了回來。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職,親自跑到王翦的家鄉,請他出來帶兵,說:“上回是我錯了,沒聽將軍的話。李信果然誤事。這回非請將軍出馬不可。”王翦說:“大王一定要我帶兵,還是非六十萬人不可。楚國地廣人多,他們要發動一百萬人馬也不難。我們要出兵六十萬,還怕不大夠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秦王政陪笑說:“這回全聽將軍的。”於是傾全國之兵,給了王翦六十萬

人馬。出兵那天,還親自到灞上給王翦擺酒送行。王翦大軍浩浩蕩蕩向楚國進攻,楚國也出動全國兵力抵抗。

王翦築起營壘不與楚軍交戰,每天讓士兵洗澡休息,好吃好喝供著,和士卒同甘共苦。日子久了,王翦問士兵在幹嘛?回答說:“正在做投石,跳遠的遊戲。”王翦說:“這些士卒可用了。”楚人沒有機會和秦軍交戰,只好向東撤離,剪追上去大破之。

劉丹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納悶:為什麼軍中士卒遊戲,王翦就說這些兵可用了?為什麼之前不能用呢?這個問題一直懸著沒有答案,最後看了《百戰奇法》,裡面點評了這個戰例,這才豁然開朗。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吹得多智近妖,神乎其神,然而歷史上的諸葛亮可不是這麼回事。陳壽作《三國志》說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等等描述諸葛亮搞政治勝於搞軍事,軍事水平不太高明。司馬懿是諸葛亮老對手了,他對諸葛亮的評價是:“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權變)。”我們看歷史要看正史,不要看野史,更不要去看演義,那些都是爽文,誤人子弟的東西,曾國藩就說過三國演義不可信。

曾國藩帶兵,承認自己愚鈍,是“結硬寨,打呆仗。”曾國藩是一個“守拙”的人,從不相信取巧的事物,湘軍開到新地,無論寒雨,立即挖壕溝一道加一道,直到讓這個城市水洩不通,等到城內彈盡糧絕,然後輕鬆克之。

震旦的兵法大家從孫子開始,後代得其精髓的是孫臏,孫臏之後是韓信,再後面就是唐朝的李靖,傳到後面就是咱們的林總了。有句話叫做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咱們都不一樣,他們總能從紛繁雜亂的困難境地看到勝利的希望之路,他們用兵如天馬行空,不著痕跡,讓人望塵莫及。

劉丹的這50多名班底到底誰能最終脫穎而出,誰會被淘汰或者活不到最後,那都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如何從士兵成長為將軍?很簡單,人家都死了,只有你活下來了,你就是將軍。當然,劉丹的起點比太祖好多了,至少槍炮不要別人來造,而且劉丹的槍炮對別人是碾壓式的,只是劉丹的政治思想工作差太遠。

劉家村的各項事業如火如荼地進行,很快就到年底了。從武昌傳來王敦的任命書:劉家村提升為縣,四周六個村莊和山後大片區域劃入劉縣。任命劉正為縣令,俸祿三百石,縣丞由王敦派出的人員王冰擔任,縣尉則是由劉丹擔任。劉正馬上宣佈主簿由厚德商行的會長劉釗擔任,縣衙其他職位都由厚德商行的工作人員擔任,這樣厚德商行名正言順成為縣衙門,同時擔負商行的職責,這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同時在劉縣設團練使,團練編制三千人,劉丹編練的童子軍全部歸入團練。這樣等於給了童子軍一個正式編制。這個編制不算太大,要知道江東會稽的沈充追隨王敦起兵的時候,他拉出的部曲就有一萬人。

王冰是王敦的族兄荊州刺史王含的族人,來劉家村的意思大概是監視劉家,順便搞點好處。劉家倡導的修建馬路和大航海王敦也很感興趣,正在聯絡投資人,同時同意劉家的提議,成立捷達陸運公司,修建三條馬路:從襄陽至武昌、襄陽至江陵,襄陽至南陽宛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