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46章 元嬰出竅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元嬰既是陽神,有人出陽神後,把肉身拋棄,自己在太空中逍遙快樂,飛騰萬里,高踏雲端,俯山觀海。或遊戲人間,千般變化,從心所欲。有人把肉身形骸骨肉一起煉化,與陽神形神合一,認為此即煉虛合道。形神俱妙,合於遍佈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出現百千萬億之化身,神通廣大,撥雲弄霧,移山填海,至此才算證得大道。

從元嬰出竅後開始,如何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家各派開始出現分歧,各有各的說法,因為走到後面,明白的人太少,能夠修到那個境界的就更少了。不像佛經,浩如煙海,東土大藏經就有六千卷,大正藏有一萬多卷,藏文的佛經也非常多。佛法修煉理論上沒有任何問題,宗門也很多,有很多選擇的餘地。東土的道家經典非常少,談到煉神合虛,煉虛合道的就更少了。劉丹前世煉氣功時就聽一個大師說:修道要看《西遊記》,《聊齋》。就是因為修到後面不知從何入手了,西遊、聊齋裡面多少說了一點出神入化的東西,雖然是道聽途說,似是而非,但總比沒有好。

道家說元嬰是陽神,說佛家不能修出陽神,只能出陰神,有些名氣很大的所謂佛學者也這樣說。這是不懂佛教,也不懂道家。道家說釋家: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以前練氣功,有氣功師說佛家修的是性功,只修心性,不修命,不修身體。大概是指身中神魂為性,身中氣結命根為命,故說單修性者,但得陰魂鬼仙,無長生身形,兼修命者,方得輕妙長生之身,形神俱妙。

為什麼道家認為佛家修行只能是萬劫陰靈難入聖?因為很多人對佛家不瞭解,他們把自己修煉中的東西安在佛家身上。

道家修煉是築基煉丹,丹破成嬰。都是修煉身體,身體裡修煉出元嬰。神魂從肉身出來就叫陰魂,陰靈,也叫靈魂出竅。陰神能隱不能顯,能見別人,別人見不到他。他們認為佛家不修身體,不能出陽神,所以不能超凡入聖。他們不知道佛家也有“意生身”。

什麼叫意生身?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無礙,故名意生。意生身指不假父母精血等緣,唯由心意業力所化生之無實質之身。中有之身就是中陰身,色界初禪天到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都稱作意行生,也叫意生身。

意生身個個都能出,它是從第七識生出來的。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封住它時,它就出不來了。現在我們六根不清淨,亂動腦筋,見相著相,就把它封住了。等你六根清淨到一定程度,它就自己出來了。做氣功做得好的,心清淨了,也能出來。不過只能出一個,還不能夠要出就出。入定時能出,不入定時就不能出。

佛家講八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是現量,第六識是妄想,第七識是執著(恆執第八識為“我”)。若破了妄想執著,第七識就會出來,出來一次,就會形成一個意生身。

道家把神分為元神和識神,其實識神就是佛家講的第六識,也就是我們日常用的思想,哲學裡講物質和意識就是說的這個意識;而元神其實是佛家講的第七識,也就是末那識。修道的人為什麼要講屏息歇念?這都是要把第六識壓下,打死。第六識不動了,第七識就清淨了,所以道家入門功夫有一個口訣,叫做“識神死,元神生。”

第七識清淨了,就會生出一種身體,叫做元嬰,也叫陽神。佛家叫作“意生身”,顧名思義,就是第七識

意根所生的身體。佛法修煉也能出意生身。三果羅漢聖人,修到天界不再回到欲界受生,所得上界身,即名意生身。

修菩薩道的人,有三種意生身: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第一種是素法身,這是三地以上的菩薩,入定之後可以天堂地獄都走一趟。第二種是八地菩薩才具有的他受用報身,隨所憶念本願,化諸眾生,隨入一切佛剎大眾。得無量三昧及無量相好、神力、自在、光明而迅疾如意。第三種是十地菩薩,已得諸佛自覺聖智善樂。入妙莊嚴海。逆流而出。現十界身。無思而應。所謂妙相莊嚴。聖種類身一時俱現。猶如意生。身土自他無有障礙。這其實就是千萬億化身了。

所以說佛家所說三意生身,和道家的完全不同,不是一個檔次的。道家不知道佛家所說佛性,是人人本有真如性海,乃無量天地無量萬物之本體。證此性者,豈惟但能現無量妙身,兼能現無量天地萬物。其所現者,豈惟但能令住百千萬歲,雖塵沙浩劫亦可令住,且欲收即收,一塵不立,欲現即現,萬法全彰,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方謂真如佛性。

修道者破丹成嬰就跨入超凡入聖的行列,壽命也增至千歲。元嬰成熟出竅,可以超脫肉體的束縛,雲遊天地。元嬰,道家叫不死藥,大藥。道家認為肉身會腐朽,而這個元嬰不會壞。

其實元嬰也會壞的。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形的東西都會壞的。佛經有一個數字叫“八萬劫”,佛法修行有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修煉到行蘊時,能看見八萬劫的生死輪迴,這個世界的眾生最長的壽命是八萬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五燈會元》裡有個呂洞賓和黃龍祖師的故事,佛道兩家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故事把修道的人給氣的夠嗆。咱們先不管事情的真假,故事裡面的道理還是不錯的。

呂巖洞賓真人呂岩真人,字洞賓,京川人也。唐末三舉不第,偶於長安酒肆遇鍾離權,授以延命術,自爾人莫之究。嘗遊廬山歸宗,書鐘樓壁曰:

“一日清閒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呂純陽祖師修道有成後,四方雲遊。一次,走到了黃龍山,看見山頂上有紫雲結蓋。這是瑞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修道人才能看得見。他知道山上有得道高人,於是上山參訪。到了山上,看見一座寺院。這時,維那師正拈香請黃龍祖師出來說法,呂純陽趕忙進入殿內。

黃龍祖師上了法座之後,厲聲說:“座旁有竊法者!”

呂純陽一聽,心想:哎呀,這是說我呢,你們都是和尚,只有我是道士,本來想聽聽你說些什麼,既然說我竊法,那我也就不客氣了,不妨和你較量較量。因為呂純陽已證得陽神了,以道教來看,這是最高境界了。藝高人膽大,呂純陽毅然從僧群中站出來,問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粟是米,一粒米這麼小,而世界這麼大,如何能藏進去呢?鐺是鍋,只能煮半升米的鍋,一升米都煮不下,怎麼能把大山大河放在裡面煮呢?因為道教注重神通變化,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籠罩著這個世界,也可以把山水縮小,把鍋放大,在鍋內煮山川。呂純陽就拿這個偈子來試探黃龍祖師。

祖師一聽,知道呂純陽還沒有證到根本,卻落到枝末神通上了,至此還痴迷不悟。於是,指著呂純

陽說:“這守屍鬼!”

呂純陽一聽,哈哈大笑說:“爭奈囊中有長生不死藥!”這句話含有兩種意思。一是道家煉外丹(採藥,採丹砂,即硃砂這類東西。立爐鼎,煉出外丹),吃下去,可長生不老,肉身不壞。所謂囊中就是口袋裡面。另一種是內丹成就,煉精氣神,採大藥煉成大丹,即所謂金丹,化成嬰兒,為金剛不壞的陽神。這個囊就是臭皮囊,即我們的肉身。

呂純陽認為自己已陽神成就,是金剛不壞身,已不是守屍鬼了。豈不知陽神並不究竟。陽神是什麼?陽神就是佛教裡所說的意生身,即第七識(末那識)所生起之身,還是虛幻的識神。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總要對外面環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起色受想行識五蘊,這五蘊煩惱就把第七識蓋覆住,不得自由,出不來。煩惱越多,壓得越深,封得越死。這個第七識,它是染淨依。意思是你染它跟著你染,你淨它跟著你淨。前面六根受外面六塵所染,著相了,五蘊煩惱紛紛揚揚,分別作用,第七識就不得自由,不得清淨。倘若我們能明悟一切事物皆如空花水月,虛幻而不可得,一放一切放,空淨無染,將覆蓋在第七識上面的汙染銷光,第七識就獲得自由了。你不要它出來,它也自然而然地出來了。而道教不明白這個根本原理,用強制的觀想功夫在定中生出這個意造的陽神,所以它並不究竟。《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有相者,有生必有滅,有成必有壞,決不會永遠不壞,這是最辯證的。

所以,黃龍祖師指著呂純陽祖師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意思是說,你縱然活得比世人長壽得多,能活八萬個大劫,最後還是要毀滅,不可能永遠不壞。因為你還沒有見到陽神的本體——佛性,還在弄識神啊!玄沙大師說過:

“修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

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這個“真”就是指佛性。意思是修道之人沒見到自己的根本,沒見到性這個萬能體,而著相於些小神通上,玩弄識神,誤以為已得根本,以致步入歧途,生死不了。性喻水,識神喻水起的波浪。水是根本,波浪是枝末。修道人沒有認清水的溼性,而只認得波浪的動態,即只知波浪而不識生起波浪之水,所以錯了。

純陽祖師一聽,怎麼終是落空亡啊?心裡很不痛快,我明明陽神已成就了,已成金剛不壞身了,怎麼還說我落空亡呢?純陽祖師身後背著一把寶劍,他突然拔出寶劍,飛劍斬黃龍。黃龍祖師哈哈大笑,順手拿起佛臺上的拂塵,輕輕一揚,“啪!”劍落地了。這是什麼含義呢?“劍”、“見”諧音,表示見墮。意思是純陽祖師的知見落於下風,打了敗仗。純陽祖師趕忙退下來,給黃龍祖師頂禮,並請開示。

黃龍祖師看他趾高氣揚的神氣終於變了,能虛心下氣,能放下來了。於是,拿他的問題反問道:“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經此一點,純陽祖師當下就開悟了。

純陽祖師過去修道執著追求的是神通、出陽神。現在‘見墮’心空之後,聽黃龍祖師一開示,啊!他悟到了一切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是無相的性的顯現,都是性的作用,唯有性是真,其他皆假。純陽祖師到這裡才真悟道,所以他作偈雲:

“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