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45章 金丹大道(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內丹修行首先要調身調息調心,身心調柔和了,再意守丹田,意為心之苗,丹田為腎之池。意守丹田就是用心火燒腎水化元氣,腎水就是精,心腎相交,水火相濟。元精元氣都藏於腎,外感而動為凡精可生人,逆回則是元氣,可煉丹。道家講採藥,這個藥就是元精,這個精不能動念,因慾念而出的精是濁精,屬後天的,這個不能用。所以那些採陰補陽的雙修法都是害人的。藏密裡有雙修法,那是需要很高境界的修行者,不動慾念才能練的,凡夫練肯定入魔。

用腎水元精練出來的叫人丹,可延年益壽,對身體有好處,可以補漏。但是這個腎水不能煉金丹。煉金丹需要一陽初動,玄關竅開。

“玄關”一竅,很多人都沒有搞明白。劉丹練過氣功,查過資料,還是沒有搞懂。這個玄關非常奇妙,也可以說是人體的奧秘。當你修行時虛極靜篤,元神顯露,元炁元精亦隨其發動。

北宋張伯端道:“蓋虛極靜篤,無復我身,但覺杳杳冥冥,與天地合一,而神氣醞釀於中,乃修煉之最妙處,故謂之玄關一竅。”

《悟真直指》:“穀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這個門在人身為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

玄牝是道教修真術語。出《道德經·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自古以來,內丹修煉主要是師徒相傳,雖有萬卷丹經,但其中遍佈隱晦難解之術語,若無明師指導,很難窺其門道。比如“玄關一竅”,就是丹道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被稱為全部內丹修煉之關鍵樞紐,修煉者若能開啟玄關一竅,便能一通百通,豁然開朗,進入一個全新的修煉境界。然而,玄關一竅自古為丹家不傳之秘。

大家可能會問,玄關一竅是指身體上的某個部位或穴位嗎?張伯端雲:“此竅者,非心非腎,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宋末元初李道純則雲:“玄關者,至妙至玄之機關也,寧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離了此身向外尋找亦不是。”他還打了個比方,將人之四大一身比作傀儡,將玄關比作提傀儡的線,而將透過線操縱傀儡者比作“本來真性”,“傀儡無線,則不能動;人無玄關,亦不能運動。”然“時人若以有形著落處為玄關者,縱勤功苦志,事終不成。”

可見,玄關一竅並不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或穴位,而是內丹修煉中一種非常獨特的狀態和境界。此竅不在身內,亦在身內;不在身外,亦在身外。此竅開,則百竅開,百脈暢。漫漫修行路,至此則門徑洞開,豁然開朗。

那麼,玄關一竅開啟時,修煉者是什麼感受呢?清代內丹大家黃元吉也打了個比方:“乾元一氣之本來面目也如酒醉之夫迷睡路旁,忽地一碗涼水從頭面噴去,猛然一驚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場空夢,此即玄關竅也。”

他接著說:“玄關者,太極將分

、兩儀將判之時也。當玄關來臨時,修者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忽焉一覺而動,此時一靈獨運,即是真意。”同時還會伴有“胎息”發生,“此個玄牝門,不先修煉則不見象。必要呼吸息斷,元息始行。久久溫養,則玄牝出入。外接天根,內接地軸,綿綿密密,於肌腹之間,一竅開時,而周身毛竅無處不在,此即所謂胎息。”

玄關一竅發動的時機也非常微妙,只可以無心得,不可以有心求。“此時,前念將去,後念未續,此一覺,當下即是,轉眼即非,毫釐之間,心息相依,神氣合,無中而生有,既是活子時,就是玄關一竅。”

總之,“此竅一開,百竅俱開。全身八萬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節,一齊爆開,百脈流暢,先天藥物隨心化生填補,內丹仙道欣然有望矣。”故丹家以玄關為“修士第一要務”,雲“玄關竅可以了結千經萬典之義”。

有人修煉恍恍惚惚進入胎息狀態,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百骸調適,忽忘己身。良久,忽然小腹內一陽初動,一股氣無中生有,似一條蛇穿來穿去,很快鑽入尾閭,沿著脊椎直線上衝,過玉枕,此刻全身震動,毛孔全開,腦中“轟”一聲驚雷炸響。此時要鎮定,不慌不忙,任這股氣流過百會,從頭頂沿著任脈流下至丹田。這是“陰極陽動”活子時到,玄關竅開,先天之先天真炁發動,衝關過隘,運轉周天,神炁融溶,這是金丹家之藥火,可望煉成金丹大藥的藥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時候有個現象:丹田炁動,泥丸風生,絳宮月明,癢生毫竅,身心樂融,肢體酥綿,陽*物博舉,玄關現象,任督自開,煉精化氣,炁運周天。一般修行人如果沒有歷經此等功境,藥源不精,丹亦難真,必不能脫胎換骨,超凡入聖。

煉精化炁功成,炁運周天,三百周迴圈,經脈展寬,百絡通暢,昇華內氣的結構層次,協調五臟六腑功能,驅除一身百竅之陰邪,滌盪臟腑骨髓之濁穢,練功即從一般的祛病健身向脫胎換骨躍遷:精足不思欲,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夏不揮扇,冬不著棉,容光煥發,百邪不侵,身、心兩個方面都發生了質的轉變。

這是小周天,大周天是打坐的時候,忽然一股氣流從腳底湧泉穴衝出,沿著周身奇經八脈迴圈執行。同時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顱內鷲鳴,身湧鼻搐。這是“六根震動”金丹大藥的功境。六根震動之後,身心空靈,自然進入六根大定,定中生慧,定中開悟,定中*功成。這是大周天通了的景象。

聚炁為丹:炁不得神(光)散而無統,神不得炁難以起用;神炁合一,體用兼備,神通萬變,光聚珠圓。“雷聲隆隆震虛空,電光霍霍覓真種。”“產在坤,種在乾。”乾坤交,真夫妻相戀,真生命育成,圓陀陀,光灼灼,永珍生輝,大藥純乾。練功若性光不顯,內明不穩(非五臟氣化,閃爍不定之雜色光),神炁不融,難聚真丹。

長養聖胎:真丹成,真人孕,真息現。陳虛白詩云:“我初凝結聖胎時,百脈俱停氣不馳。”真人真胎育成,必進入真

息無息的先天狀態,這是驗證真丹與幻丹的標準之一。古人論述內丹與胎息關係的口訣甚多:

“胎因息住,息因胎生。”

“無息不胎,無胎不息。”

“真玄真牝,自呼自吸。”

“胎從伏炁中結,炁從有胎中息。”

“古佛之音超動靜,真人之息自遊絲。”

“內外合一,動靜俱無,璇璣停輪,日月合壁,元精吐華,乾金出礦,重開混沌,再立胞胎,開元漏花,結菩提果。”

六根大定之後,自然出現真息——“真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胎息不現,其胎必凡。

元嬰出世:金丹凝聚,靈胎育就,日久功深,時至功成,仙胎“分娩”,身內生身——人體更高一級的生命形態誕生,金丹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吾人借母體為產房而孕成自體生命,靈珠則借我們的身軀為產房而育就人體生命的高階形態——真人。

“借問真人何處來,從前原只在靈臺。

昔年雲霧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開”(曹文逸《大道歌》)

“恍惚窈冥無色相,真人現在寶珠中。”(羅公遠《弄丸集》)

“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脈已息氣歸元。有個嬰兒在丹田,與我形貌亦如然。”(陳泥丸詩)

“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上述古人見道之詩,均系古人練功親證之實感,非虛妄之言辭。在內練功態中,九色寶光一閃,靈珠出現,急劇膨脹,“光瓣”綻開,化為一座小蓮臺,小小的、肉敦敦的嬰兒端坐於蓮臺之上,與己貌相如,頭挽髮結,通體放光,大宇靈光朝它匯聚。——看來它以大宇靈能為食;“食飽喝足”之後,嬰兒縮小,光瓣合攏,沒入珠中,珠經收縮,隱沒於光焰之內。

元嬰修煉期間嬰兒可以出竅,到天地間遨遊,這叫元神出竅,和靈魂出竅不同。道家對出竅有鬼魂,陰神,陽神之分。純陰而無陽者為鬼魂,陰陽相雜者為陰神,純陽而無陰者為陽神。凡人死後陰魂脫殼即成鬼魂;修行者陰未盡而出神過早,謂之陰神。其出之時,或眼中見白光如河,則神從眼出;或耳中聞鍾磬簫管之音,則神從耳出。由其陽氣未壯,不能擅破天關,故旁趨別徑而從其便。既出之後,亦自逍遙快樂,穿街度巷,臨水登山。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遊走人間,不能飛騰變化。若盛夏太陽當空,則陰神畏而避之。是以雖帶仙風,未離鬼趣。

道家對人體肉身的研究很仔細,有三魂六魄之說,佛家對肉身不看重,稱為臭皮囊。道家講一世修成,所以對肉身壽命非常重視。他們攻擊佛家“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修道者只有在沒辦法解脫時才會選擇兵解,或者尸解,拋棄肉身。佛家講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成佛果,這還是最快的。一世修成,即身成就,頓悟成佛的非常少。佛家只修性,即心意識的修煉。把肉身看作一間屋子,臨時住所,壞了換個地方。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