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25章 奇技淫巧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劉丹介紹了佛圖澄顯神通的事蹟,說起佛法神通,大家都很好奇,神仙是人人都嚮往的。劉燁問道:“這佛法神通又是怎麼回事呢?還有道術神通是怎麼來的?道德經也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佛法神通說白了很簡單,道家、佛家包括儒家都教人要清心寡慾,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被慾望控制。就像那面鏡子,當你的慾望很少的時候,鏡子上沒有那些汙垢,它就能朗照十方,很多東西就會顯示出來。當然,你要修行到很高的層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佛法修煉開悟,成為地上菩薩,這叫初地歡喜地,這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所以生出無限的歡喜,但是鏡子還有汙垢。二地菩薩叫離垢地,離開一切汙垢,離開汙垢之後就是三地菩薩‘發光地’,這個時候心光發明,會出神通,能夠看到很多的東西。

當然,也不一定要開悟了才能出神通。有些神通叫‘報通’,就是自己這個身體自帶的神通,有些是心清淨之後顯發的神通。比如有人在山洞打坐修行,忽然山洞象白天一樣明亮,洞內的東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道家叫虛室生白。有時透過山洞巖壁能看見附近城中鬧市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常,這些都是因為心中汙垢開始清除後,心底的智慧之光閃耀。這個時候不能去追逐,不能想著把這些境界留住,如果動了念頭就會出毛病。”

“九弟,既然道釋儒三家都講要清心寡慾,要放下世間黠慧,那為什麼你要把這些奇技淫巧搞出來呢?還有,佛法這麼博大精深,為什麼你不去修行呢?”劉毅問道。

劉丹苦笑了。任何正統的宗教都是教人放下慾望,這樣才能得生天堂,不會墮入惡道。西方聖教也是這樣,中世紀的時候把人的個性全部打壓,歸附於神性之下,造成社會長達千年的停滯。有人說這是黑暗時代,到底是不是黑暗還很難說。後來文藝復興運動,思想開放的時候連帶著古希臘羅馬的一些科學技術得到發展,然後是大航海,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人類的慾望和個性的解放造成了很多的社會問題。你能說你現在就是先進嗎?

到了近代西方入侵,最後在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道釋儒毫無應對之策,反而成為保守勢力反對變革的工具。最後來了個青年運動,砸爛孔家店,把道釋儒全部掃到歷史的垃圾堆裡,高高舉起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旗幟。到了今天,大家發現西方文化對於震旦衝擊太大,很多社會思想道德問題都暴露出來,最後發現還是要迴歸傳統文化,所以這三家又起來了,於是各種講壇出來了。

劉丹道:“這些技術不能歸為世間黠慧一類。黠慧是指狡猾聰慧,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損害大眾的利益而動腦筋。之所以大家有這個誤解,是因為受儒家和道家的影響。

其實真正的佛家修行是講究學習五明的。所謂‘明’就是學問、學科,古印度的五門學科,涵蓋了當時世界所有的知識體系。在印度佛教中,能夠被稱為班智達的,代表他精通五種學問,也就是五明。甚至後期又發展出小五明,與五明合起來即為十明(五小明是韻律學、修辭學、辭藻學、戲劇學和歷算學。)

佛家五明。一內明。二因明。三宣告。四醫明。五巧明。內明為求自解學(自己悟道明理)。因明為伏外執學(降伏外道)。宣告為令他信學(傳播佛法)。醫明為所治方學(治病救人)。巧明為攝一切眾生(攝收眾生)。

工巧明就是科學技術,包括的範圍很廣:農,商,事王,書、標、計度、數、印,佔相,咒術,營造

(雕塑),生成(豢養六畜等),防那(紡織、編織、縫紉),和合(調解爭訟),成熟(飲食業),音樂等十二種均屬此。印度的高僧很多是大學問家,不過佛教傳到咱們這裡,工巧明好像也不講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什麼要學五明呢?這是為了求一切種智。若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什麼叫一切種智?就是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一切眾生之因種,並了達諸法之寂滅相及其行類差別之智。不得一切種智,不能成佛。

大修行者都是有大智慧的,菩薩開悟之後,發起六度萬行度化眾生。萬行就是修行的行門很多,行門有多少呢?行門有八萬四千種那麼多,每一門都是學問,菩薩都要學習。菩薩欲化導眾生,必須以四法攝受(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使其依附,然後導以大乘正道。

比如你們喜歡談玄論道,菩薩就和你們說老子易經,你喜歡作詩就和你談論詩詞,你是鐵匠就和你說打鐵的技巧,你是家庭婦女就跟你說孩子的事。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三十二種人,三十二種職業,菩薩都可以和他們相處融洽,都能和他們談得來,最後度化他們。你要是不瞭解人家,你有怎麼能和人家打成一片?人家又怎麼會聽你的?這都是智慧。”

佛陀有十個名號,其中一個是“正遍知”,世界上的一些學問佛陀都毫無錯謬地知道,這叫正遍知,這個名號不是虛的。科學技術也是一種智慧,當然需要知道。佛陀在出家前就學習了當時世界上的所有學問。以前在古印度,家裡最聰明的孩子都送去出家,因為孩子成就了可以回過頭來度家人。

最讓大家稱道的就是如來這句話:“佛觀一滴水,八萬四千蟲。”當時佛是怎麼知道的?佛陀有十大弟子,個個本領高強,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開了天眼,喝水用阿羅漢的天眼看到水中全是眾生,於是他就不敢喝了。佛陀告訴他:不應以天眼觀察,而應以肉眼為準。微生物並不是我們肉眼的對境,損害它不會構成殺生的罪業。

如來能夠發現明了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知道它的本末、本因,知道是從何種因緣而生的。以至於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外,下多少滴的雨水,釋迦牟尼都佛知道。眼前的種種松樹,為什麼是直的?荊棘為什麼是彎曲的?這個天鵝一出生為什麼是白的?烏鴉為什麼一出生就是黑的?這些都能了知它們的所來的緣由。

菩薩渡人以同事最為善巧,比如你是炒股的,我跟你說生命無常,眾生皆苦,萬法皆空,勸你不要炒股了,你肯定要罵我。如果我先跟你說股票,而且我還能判斷股票的漲跌,股神那種的,你肯定高興,會和我交朋友,最後是知己了。有了信賴,這個時候我再跟你說萬法皆空的道理,你就信了。當然,前提是你有法緣。你如果跟佛法無緣,釋迦佛來也沒辦法。

有人說學識淵博,人情練達,可能會離“道”越遠。這句話也對也不對,什麼東西都要學通透,不要被所學的知識困住了,要有大智慧。只求自己解脫那是小乘道法,菩薩道是為了無量無邊如父如母的眾生而修行,如果你沒有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只會唸經,不知道世間的疾苦,說話打動不了人心,有誰聽你的?你能把佛法弘揚開來嗎?

有人說,開悟了不是什麼都知道了?就像惠能大師,開悟後除了不識字,其他什麼都會。其實惠能大師與眾不同,應該是古佛再來,不識字也是為了弘揚禪宗的不立文字而有意限定的。一般人的開悟是得到了根本智,還有後得智需要學習。觀音菩薩開悟後頓超十地,得了一切種智,那是以前累劫修行得到的。

劉丹對大家說道:“大家不要輕

視這些世間的學問,反而要深刻鑽研,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才是做學問的態度。

道家和儒家對於科學技術是不屑一顧的。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昔日孔老夫子去見老子時,老子和他講:“掊擊爾智”,就是叫他把世智辨聰取消打倒,心中空蕩蕩地一無所有,毫無所住,才能悟道。

老子之後是莊子,列子,叫大家放下世俗的智慧。有人就把技術斥之為奇技淫巧,通通排斥,認為這些東西只會把人的思想搞得更複雜,離道就越來越遠。

孔子說:“君子不器”。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於道,就要從永珍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在孔子看來,只有悟道,特別是修到天道與本心為一,才有駕馭各種複雜事件的能力,才能擔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論語》裡面有一個公案: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夫子看來,搞科技民生的都是小人。只要行仁政,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結果咱們的讀書人都去追求形而上的天道,都去搞天道玄學、詩詞藝術了,對於關乎民生的科學技術都不屑一顧。後來佛教傳到咱們這裡,讀書人也都去參悟空性,其他都不關心。

大家想想,你行仁政好禮義人家都會敬服你嗎?現在攪亂中華的胡人怎麼不來敬服?你有仁義人家有刀槍,誰服誰?咱們的朝廷不是被別人攆過長江來了嗎?夫子一身的禮義,為什麼諸侯都不用他?他自己都做不到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就沒有資格說這句話。大家要記住,只有你手裡拿著刀,你說禮義人家才會聽,四方之民才會襁負其子而至。

還有孟子說五十裡地成聖王,那就更扯了,你五十裡地就成聖王,人家怎麼辦?人都跑你這裡去了,都說你的好話,你是聖人,周圍的人都是小人?那不早把你滅了!”

四兄弟聽劉丹說孔子和孟子的不是,心裡不是滋味,雖然說現在不像後世一樣把孔子抬到聖人的位置,但是像這樣措辭嚴厲指出儒家不足大家還接受不了。當然在諸子百家的時候,老子、莊子和墨子等其他學派對於儒家是不屑一顧的,儒生也是混得很慘的一類。其實儒家的東西在太平時期還是很有用的,到了動盪時期,還是法家的東西好使,用後世的話來說,仁義道德都能把事情包圓了,還需要警察做什麼?

劉丹道:“比如我有一把長弓,能在四百步外把你幹掉,有一門大砲,能在千步之外把你的城門砸碎。這個時候你用什麼來抵抗?用仁義嗎?

在華夏的極西之地有一個羅馬帝國,他們的長相和我們不同,金髮碧眼,高鼻深目。他們的工匠技術不比我們低,他們建造的水渠能把山泉水從千里之外引過來。他們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們的知識精英非常喜歡機械工巧,他們發明了很多東西。按照他們這樣的發展速度,這些長弓和大砲他們遲早會造出來。如果他們建造幾百艘大船,每艘船上裝一百門大砲,漂洋過海來到我們這裡,你們想一想會發生什麼?整個華夏都會籠罩在炮火之中。這個時候用什麼來抵擋?禮義仁信智嗎?還是跟他們談玄唸經?”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