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23章 竺佛圖澄(上)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什麼是空呢?咱們打個比方。”劉丹解釋道,“我們的本性就像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無色無相,是看不見的。但是這個鏡子不是什麼都沒有啊,它可以顯出萬物,燭照萬法的。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包括我們的思想都是這個鏡子起的作用。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是這個鏡子顯現出來的,我們的思想思維是我們的本性原有的智慧光明變化而來的。

這個鏡子和影子有沒有區別呢?佛說色和空‘非一非異’,你說鏡子和影子是一體嗎?當然不是,影子消失了鏡子還在;你說鏡子和影子是不同體嗎?當然也不是,影子和鏡子是不能分開的。所以觀音菩薩告訴舍利子‘色不異空’,影子就是鏡子,‘空不異色’,鏡子就是影子。

下一句:‘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個鏡子本來就是清淨的,沒有任何色相,本來就是有光明的,這就叫‘諸法空相’,這個鏡子能顯出萬法,人來現人,鬼來現鬼。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須彌諸山,都在這面鏡子裡顯現。鏡子顯示出這些東西來之後,自身有沒有變化呢?當然沒有,它不為萬法所動。你修成佛果了,你的本性沒有多一分,你成魔了也沒有少一分,你上天堂沒有清淨一分,下地獄沒有汙染一分。這就叫‘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我們為什麼不能認識自己的本性,看不到這個鏡子呢?是因為我們著相,被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的影子迷住了,黏住了。那怎麼修行呢?心經下面說了:‘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發……’一切皆無,不要被我們的眼睛耳朵迷住,除六根,六識、六塵……除去一切,最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佛法修煉就是三個字“無所得”,放下一切。所有的法門和世界智都是教你如何得,只有佛法教你如何放下。你要心裡有牽掛,怕失去,你就有恐怖,你就不能達到究竟解脫。心經層層推理,所以說佛法是非常嚴謹的一門學問。心經是一個修煉的總綱,當然具體的修煉方法還要在佛經中找答案。”

劉丹解讀完心經,大家都知道佛法大概是怎麼回事了。思考良久,劉燁問道:“老子的‘道’和佛家的‘空’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一樣,目前佛家的經典來的不多,大家手上的經書太少,所以很多問題弄不清楚。在天竺佛家的經典浩如煙海,道家的經典只有《老子》和《莊子》,其他如《列子》之類的和老子的道就不是一回事了,落‘空’了。這個空是頑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這叫斷滅見。現在有的人說人死後清氣昇天,濁氣入地,一點靈光歸太虛,就是說這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入了斷滅空。人死後怎麼可能什麼都沒有呢?你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你在世上為善為惡,來生都會有報應的。要是真能全部空了倒好,我在世上殺人放火,然後一死了之,多好。問題就怕死也不能了,那就糟糕了。

佛家的空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放大光明的,是本來清淨的,是有無邊

妙用的,所以也叫‘大圓鏡智’。道家的‘無’是什麼?大家看道德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什麼叫惚兮恍兮呀?就是晦昧不明之相,到了這個境界,就連老子自己也看不太清楚,所以才叫‘窈兮冥兮’。按照佛家的說法,這個狀態是根本無明,離人的本來面目就差了一點。如果把這個無明去掉,就見到了佛性,佛性就出來了。所謂‘佛性一出,震動十方世界。’”

“是這樣嗎?”劉江問道,“哪部佛經這樣說的?”

“《楞嚴經》裡說得很清楚了,有時間我把楞嚴經錄下來給你們看。”

《楞嚴經》不是一般的經典,就連玄奘法師到印度也沒有見到這部經。《法滅盡經》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這部經是最晚傳入東土的,卻是最早消失的,傳來的過程極具傳奇色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燁問了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九弟,佛教傳入東土對於咱們漢地是好還是壞呢?如果人人都出家,那誰來耕田誰來參軍?”

劉丹笑了,一種思想傳進來肯定會對本土的主流思想產生衝擊,佛教傳入震旦以後,遭到了儒家與道家的雙重阻力。儒家批評佛教衝擊了震旦社會既定的倫理秩序,道家擔心佛教擠佔他們的信徒資源。兩家都在運用“夷夏論”排斥佛教在震旦的傳播。

不過,釋子在辯解時,援引震旦傳統的星象學說法,北辰在天之中,提出“漢地未必為天中”的觀點。這就委婉地挑戰了傳統的以“四裔五方”的思想意識,為外來文化融入震旦社會提供了範例,客觀上增進了震旦社會對少數民族的親和力與包容性。佛教的這種親和力與包容性,亦即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這在震旦歷史上的異族統治時期,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你說人人都出家可能嗎?不會人人都相信的。而且即使你想出家,也要看你有沒有那個福分。一個人要修煉很多世才會信佛,要積攢很多世的功德才能出家,出家後又要修煉很多世才能開悟。從你轉生成人接觸佛法到開悟,按照佛教的說法至少需要經歷一個大阿僧祇劫,開悟後還要經歷兩個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佛家的計算方法是論“劫”,一個佛國世界從生成到毀滅是一個大劫。一個大劫由四個中劫組成,代表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比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銀河系),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約為13.44億年。三大阿僧祇劫約等於4×10的121次方(年),那是比天文數字還要龐大的數字。

“你問佛法對於東土有沒有好處,你看了佛教的教義就知道,釋迦佛告訴了我們人生的意義,告訴了我們世界的真相,告訴了我們解脫的道路,還有比這個更有價值的東西嗎?對於一般人來說,他不求解脫,他只求家宅平安,子孫有出息,釋迦佛告訴他修十善,這樣可以得人天福報。對於作惡的人來說,釋迦佛告訴他善惡因果、地獄餓鬼的道理,勸他向善。”

於是大家討論起佛教在漢地的傳播

。釋迦佛在印度傳法的時候,當時的印度有16個國家,宗教林立,佛教的影響很有限,只是在佛陀家鄉周邊的一些小國家傳播。後來阿育王統一了印度,為了擴大他的王國,阿育王征戰了11年,最北到了阿富汗。佛教隨著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疆土的擴充套件,傳遍了印度各地。後來小乘佛教從東邊傳入緬甸泰國,進入中國的雲南;大乘佛教則從北面阿富汗經過新疆傳入漢地,其實要說起來北方的少數民族比漢地更先接觸佛法,後來佛教在北方廣泛傳播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佛教雖在漢明帝時就傳入中國,但僅在民間流傳,因政府長期禁止漢人出家,使其影響並不大。當時天竺很多僧人歷經艱難到漢地傳法,很多人不相信,許多僧人施展神通吸引了一些信眾,當時的番僧如果沒有神通根本就玩不轉,《高僧傳》記載了很多這種事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竺佛圖澄大師。

竺佛圖澄(公元231—348),俗姓帛,西域人。九歲時在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出家,純潔質樸,又非常好學,能誦經數百萬言,且能理解其中奧義。他曾兩度至罽賓(今克什米爾一帶)學法,人皆渭其已得聖果。永嘉四年(公元310年),79歲高齡的佛圖澄來到洛陽,佛圖澄到洛陽時,正值天下大亂,漢帝劉聰下令攻打洛陽,劉曜、王彌、石勒三將軍,率兵八萬南下洛陽。

佛圖澄在洛陽避亂四年,已是八十三歲高齡,這時弘法時機已到。當時石勒手下有員大將叫郭黑略,是石勒最初時的“十八騎之一”。此人雖是個無智武夫,卻信奉佛法,佛圖澄於是投到郭黑略的軍門,為他出謀劃策,能準確預測戰事的勝負。郭黑略對佛圖澄非常尊敬,跟他受五戒,拜他為師。

因為佛圖澄的謀劃,石勒在與劉曜的戰爭中連連得勝。石勒甚是高興,但心存疑惑,問郭黑略:“我以前未覺你有出眾智謀,而近來你每每能預測出兵事吉凶,什麼原因?”

郭黑略答:“將軍天挺神武,自有神靈幫助。如今來了一位和尚,法術智慧極為出眾,他說將軍一定會擁有中原,他願當將軍的謀師。我以前向你的建議,全是他預測的結果。”石勒聽罷大喜,立刻召見。

佛圖澄受召拜見石勒,石勒問:“你的佛法究竟有何靈驗?”佛圖澄知他並不懂佛法,就決定展示神通讓他信服,說:“佛法雖然深奧,但也可在這裡稍微演示一下,讓你相信。”他要了一個瓦缽,盛滿水,燒起香,然後拿起侍兵身上的利刃,往自己的胸膛一刺,挖出一顆血紅的心,並且對那缽清水唸唸有詞,說也奇怪,那盆平靜無痕的清水突然長出一朵潔白的蓮花,鮮豔奪目,頓時馨香盈室,佛圖澄大師面不改色地把“噗!噗!”跳動的心拿給石勒說:“我的心就像這朵淨蓮一樣的高潔無染!”石勒等人大驚失色,立即拜服。

佛圖澄順勢向石勒宣說佛教的因果報應理論,勸善棄惡,進言道:“凡是王者的德化普施天下,就會出現靈瑞;相反,若政治敗壞仁風消退,天上就會出現彗星,吉凶也就隨著而來,古今沒有列外。”石勒聽後深受啟發,收斂了殺心。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