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國海權->章節

第204章 強盜就是強盜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其實英國人早就想徹底幹掉布爾人了。

1895年12月28日,英英屬開普殖民地總理,礦業巨頭塞西爾?羅得斯的好友,詹姆森博士帶著500名南非礦業公司警察遠征布爾人組建的國家,德蘭士瓦共和國,企圖推翻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保羅?克魯格的政權。

不過1896年1月2日,出發僅一週,帶著500人和數挺機槍的“英國遠征軍”在克魯格斯多普被德蘭士瓦警察部隊包圍,結果被擊斃134人,剩餘的人則都進了德蘭士瓦的監獄。

而準備在約翰內斯堡和詹姆森裡應外合的外僑改革委員會在接到“遠征軍”被殲滅的訊息後的倉皇暴亂也被輕而易舉的鎮壓。

被俘虜的詹姆森和其他被俘虜的英國人在英國政府的解救下被移交回國,由英國法庭審判,然後以令人啼笑皆非的“企圖對友邦進行軍事遠征”的罪名被判處了15個月監禁,而且沒在監獄裡呆多久就保外就醫不了了之了。而外僑改革委員會的領導人被德瓦士蘭共和國判處死刑,但是同樣在英國人的抗一下被判處15年監禁,罰款2.5萬英鎊。

對英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難堪,難堪的當然不是有英國人企圖對一個主權**的國家發動侵略,讓英國人的國際聲譽受損,而是我堂堂大英帝國居然被一幫鄉巴佬給教訓了!

布爾人大都為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的非洲移民者的後裔,雖然是白人,但是在英國人的心目中,地位也就和都是窮光蛋或者犯罪者後裔的澳大利亞人或者美國人差不多。

這幫下賤種給了大英帝國一記響亮的耳光,你讓我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臉面往哪放?

當然了,面子問題始終只是面子問題。布爾人真正該死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擋了英國人的發財之路了。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因此布爾人的命運就這麼被決定了。

南非有著豐富的黃金儲量,這裡出產的黃金支援著英國成為全球經濟貿易的中心,這樣重要的區域當然應該完完全全的掌握在大英帝國的控制之下才對。

然而想將這一塊區域完全納入帝國的殖民體系卻有著一個巨大的絆腳石,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

德蘭士瓦共和國有著巨大的黃金儲量,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威特沃特斯蘭德金礦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礦。這些金礦在給德蘭士瓦共和國帶來豐厚的利潤的同時,也對不斷希望可以完全控制這裡的英國越來越反感。

因此德蘭士瓦和英國在經濟貿易上的摩擦越來越嚴重,和英屬南非殖民地之間的貿易戰和關稅壁壘、德蘭士瓦對國內英資礦業公司的高額稅收和經濟限制最終讓英國人決定用武力手段來徹底解決這個絆腳石。

只不過英國人自詡“紳士”什麼事情都要“師出有名”,因此歷史上德國人就成了這個“師出有名”的“名”,用約亨的評價就是“不要說話,安心背鍋”。

而這個藉口甚至在後世成為了很多汙衊德國人破壞了英德關係的例證,並且導致了英國人在德蘭士瓦犯下了滔天罪行的原因。

這就是中二皇帝威廉二世發出的那封有名的“克魯格電報”。

1896年因為詹姆森遠征失敗導致了英國索爾茲伯裡首相政府陷入巨大被動。

在1896年1月3日,對由荷蘭裔為主體,並且有相當數量德國裔組成的布爾人抱持同情態度的威廉二世。沒有接受外交大臣馬沙爾的勸阻,向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發去了一封賀電,祝賀克魯格總統及其人民在沒有任何友邦的支援下**戰勝入侵者的勝利。

這封電報一下子捅了馬蜂窩,早就大失顏面的英國各界對德國人的大嘴巴表示了極端的憤慨,而索爾茲伯裡政府也因此有了一個可以轉移公眾矛盾的絕佳擋箭牌。

於是乎,是不是違背了英國的紳士滿天天掛在嘴邊的《國際法》去侵略一個主權國家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到了一個敢在英國人欺辱別人的時候講真話的“惡棍”。

英國人甚至以“防止德國人派遣志願人員幫助布爾人對英國作戰”的理由派出了一支艦隊向德國示威。

而更加顛倒黑的是,英國人發動第二次布林戰爭的原因成了“受克魯格電報的影響。英國人決定徹底解決掉布爾人和其幫手。”

而這個徹底,執行的的確相當徹底。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人對同為白人的布爾人採取了簡單粗暴的三光政策,不管是否參與了戰爭,是否支援了游擊隊,只要你是布爾人,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大英帝國的“仁慈、公平的賜予的滅亡”。

而二戰中被作為納粹德國反人類、反社會的最重要證據——死亡集中營,也是英國人在布爾人的土地上創造出來的。

在這個人口少的可憐的國家裡卻被狠狠教訓的英國人。為了徹底消滅布爾人的反抗,自1900年9月開始,英國人設立的集中營先後將13.6萬布林婦女、兒童和老人以及8萬黑人奴僕投入其中,而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中的布爾人總數也不過只有44萬人而已。

“仁慈”的英國人規定對任何企圖逃跑的布爾人一律射殺,而呆在集中營內的人每天得到的食物不超過一磅。也就是0.45千克。在整個布林戰爭期間,死在集中營裡的布爾人一共27927人,其中22074名兒童、4177名婦女和1676名老人。其中奧蘭治地區的集中營死亡率在1901年高達40%!

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的布爾人中14%以上的人死在了集中營或者被流放到百慕大、聖赫勒拿這些偏遠地區。

然而在後世的所謂“皿煮柿油”的評論者的口中,英國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的根本原因居然是因為威廉二世這個“戰爭狂人”發了一封賀電?而且這封賀電的內容似乎、好像、可能、也許、大概是正確的吧?

然而就算講了真話的德國人的確傷害了大英帝國的紳士們的感情,讓這些紳士們的臉皮子有些掛不住,但是被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欺上門的貌似的德國人吧?正是因為皇家海軍的霸權主義,才導致了德國國內的反英情緒的暴漲,而也正因為如此,德國第二次《海軍法》才能夠在幾乎沒怎麼修改的情況下被透過。

而這一次,憤怒的德國國會毅然決然的批准超過第一次《海軍法》兩倍規模的海軍擴建計劃,英德海軍競賽就此拉開序幕,因此無論從哪點看,似乎、好像、可能、也許、大概是英國人自己破壞了英德關係吧?

那些聲稱是因為“克魯格電報”導致英國人下定決心血洗布爾人的最後結論,是根據一個製造出這種顛倒黑白、奇談怪論的強盜邏輯的思維定式:被害人遭難的原因不在於兇手的貪婪殘暴,而在於旁邊一個講了真相的多嘴旁觀者。

在約亨這個後世人看來,英國人在德蘭士瓦所做的一切和後世那些帝國主義國家每次出來進行一次霸權展示的時候,重視有一些滿嘴《國際法》的專家們出來論證這種行為的合理性,以引導旁觀者得出受害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活該”的結論。

這些專家們似乎在一個問題上集體失明了:到底哪一條國際法允許一個國家公然排除自己的軍隊去侵略另一個國家,而且失敗了還不許別人說?

不過強盜就是強盜,有藉口要搶,沒有藉口創造藉口也要搶,創造不了藉口那就不需要藉口繼續搶。

現在腓特烈三世可從來沒發過什麼克魯格電報,德國人可都是安安心心的只管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英國人不照樣拿布爾人開刀了?

不過和那個光說不練的威廉二世不同,約亨向來信奉嘴上不說,手上要做。克魯格電報捅了那麼個大簍子,於是英國人把所有髒水都潑到了德國頭上,而知道自己“傷害了親戚的感情”的威廉二世在之後的布林戰爭老老實實的做了一個旁觀者。

結果在荷蘭、法國、比利時、美國甚至英國自己都有志願者支援布爾人的正義戰爭的情況下,戰爭結束後的英國還是把一肚子氣撒在了德國身上。

那麼既然如此,咱們什麼都不說,但是什麼都要做,也許沒辦法把德蘭士瓦打造成阿富汗那樣的帝國墳場,但是讓該死的英國佬在非洲的土地上放更多的血,花更多錢,死更多的人德國還是可以努力努力的。

而且布爾人有黃金,咱們能不能從中撈一筆?不過前提當然是,別讓英國人抓到把柄,而且最好能有個人幫德國人“不要說話,安心背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想要這麼幹還有一個巨大的阻礙,一個穩妥的帝國皇帝以及一個謹慎的帝國首相,他們會不會同意給英國佬下黑手?(未完待續。。)

ps:好不容易趕出來了,困死了

相關推薦:跑去唐朝做導師唐朝好太子唐朝小權臣重生之回到唐朝當王爺植修玩轉女權世界將軍策之嫡女權謀從芝諾龜開始神明眷戀的艾澤拉斯為了艾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