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國海權->章節

第13章 海軍會議,我真不是來找茬的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隨著濟遠號在伏爾鏗船廠鋪下龍骨,建造工作立即緊張而有序的迅速展開,而濟遠號的設計和建造,也標誌了德國造船工業在巡洋艦領域的一大進步。而德國海軍自然也希望得到這種新式的巡洋艦。而此時1872年德國10年海軍造艦計劃已經到期,而計劃定下的造艦工作卻並沒有完成,於是海軍部向帝國議會提交草案,要求繼續完成1872年計劃中的艦艇。新計劃為1883~1887德意志帝國海軍5年造艦計劃,計劃內容為1872造艦計劃的補充與繼續。

而新的計劃的提出,海軍部自然準備大展拳腳,而帝國海軍大臣阿爾佈雷西特·馮·斯托施閣下卸任,列奧·馮·卡普里維出任帝國海軍大臣,為了能更好的規劃海軍艦造計劃,海軍決定召開會議,腓特烈皇儲出席了會議,此時已經15歲的約亨自然也提出和父親一起出席好去“長長見識”,而深知自己不懂技術的皇儲陛下自然十分高興的同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1883年5月1日,恭候皇儲殿下駕臨的海軍部高層看到皇太孫殿下也一同到達,立刻都緊張了起來,看來1879那次“批判大會”給他們印象深刻,對此約亨暗暗一笑,給海軍部不斷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增加自己的話語權,讓他們潛意識的認為約阿希姆殿下的決定都是正確的,這對自己來說非常有利,哪怕自己未來成為皇帝,這種影響力也比靠權力去命令來的更有效。自己樂見其成。

會議開始後,新任海軍大臣卡普里維上將首先介紹了到1882年為止,德國海軍造艦計劃的完成情況:“皇儲殿下、皇太孫殿下,1872年~1882年的10年造艦計劃建造鐵甲艦8艘,小型鐵甲巡航艦6艘,,巡航艦20艘,潛水重炮艦7艘,鐵甲炮艦2艘,通報艦6艘,炮艇18艘,魚雷艇28艘,巡邏艦5艘。到1883年初為止,我們已完成鐵甲艦6艘,分別為大選帝侯級2艘,薩克森級4艘;巡航艦8艘,為萊比錫級2艘,俾斯麥級6艘;通報艦1艘,還有一艘同級艦正在建造中,為閃電級;淺水重炮艦4艘;魚雷艇20艘。目前擁有軍官400人,士兵5000人,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皇儲殿下,皇太孫殿下。”

腓特烈皇儲向海軍大臣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然後說到:“感謝海軍的各位對帝國海軍建設作出的巨大努力,目前的海軍規模也有了巨大發展。雖然沒有完成1872年的計劃有些可惜,不過這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存在,所以各位不用在意。”說著,還看了一眼坐在旁邊做好學生狀的兒子。

約亨見狀立刻做俯首帖耳道歉狀:“的確是我的原因讓海軍部砍掉了4艘卡羅拉級巡航艦和6艘小型鐵甲巡航艦,而且潛水重炮艦和鐵甲炮艦的建造工作也因此導致停滯。給海軍建造計劃帶來的影響。也給海軍部的各位添麻煩了。”

“皇太孫殿下這麼說就讓我們太過難為情了,雖然建造計劃受到的影響,但是不花錢總比花冤枉錢要好,殿下不僅帶給了我們新思路,也阻止了我們建造一些必然會過時的艦船,而且還設計了新式鐵甲艦和新式巡航艦,也讓我們認識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巨大優勢。”卡普里維立刻回應。

“海軍大臣過譽了,我只不過是提個思路設想一下而已,完成具體設計工作的都是設計人員完成。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喜歡瞎想結果在一堆沒用的東西裡找到了幾個能用的而已。能夠容忍我的任性,這才是我應該感謝的呢。”

“殿下過謙了,您這樣讓我們這些連能用的設想都沒有的大人情何以堪。”嚴謹刻板的德國人說起恭維話來也是非常順耳的嘛。

“好了,你們別互相恭維了。”看不下去腓特烈皇儲打斷到。

“抱歉,皇儲殿下,不過我說的可都是實話而已,皇太孫殿下的貢獻的確十分重要,我們新的建造計劃也準備以定遠級和新式巡航艦(注1)為原型,建造我們的新艦艇。”卡普里維再次小小的恭維了一下。

“那麼你們的計劃是怎樣的?”腓特烈皇儲問到。

“回殿下,由於卡羅拉級原本計劃建造6艘的,加上輕型巡航艦和大型巡航艦準備各建1艘,所以我們現在有8艘巡航艦的建造計劃。而薩克森級原本還準備建造第5艘,所以還有一艘大型鐵甲艦的建造計劃。還有就是繼續建造通報艦4艘,而原本的小型鐵甲巡航艦6艘,淺水重炮艦3艘,鐵甲炮艦2艘,炮艇18艘的缺額。而現在準備按照皇太孫設計的新式巡航艦建造8艘巡航艦,然後建造和定遠級差不多的1艘鐵甲艦,而淺水重炮艦,鐵甲炮艦,炮艇的資源準備用來建造魚雷艇。”

“這個計劃不錯,而且規模也不算小,你們實施起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腓特烈皇儲問到。

“回殿下,因為經費充裕,而且各個船廠這麼長時間以來建造能力也有所發展,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那麼就這樣實施吧,還有什麼意見嗎?”

“我有一點建議。”一直乖乖當聽眾的約亨突然發話到。所有人臉色一白,又怕皇太孫殿下開始高談闊論把大家一頓狠批。

“約亨,你有什麼建議?說來聽聽。”知道自己的兒子向來不無的放矢,所以腓特烈皇儲到沒有被兒子駁了面子的感覺,這幸虧腓特烈是相當開明的,要是按照自己的死鬼老哥威廉的性子絕對不會給約亨好臉色看。

“是,父親。首先很感謝海軍部的各位對我提出的那兩種軍艦的思路的肯定,並且願意相信她們的效能,並且建造她們。這裡我表示深深的謝意。”首先給這幫大佬表個態,我不是來挑事的。

看到在座的各位面色稍霽,約亨話鋒一轉:“但是我並不建議完全按照這兩種軍艦來建造帝國未來的艦艇。”

“殿下何處此言?難到那兩種艦艇有什麼問題不成?”雖說皇太孫殿下表示自己不是挑事的,但是如果軍艦有問題,那不用他挑,事也大了。卡普里維急忙詢問到

“閣下不必擔心,軍艦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我自己對她們有一些小小的不滿意。”

“那殿下有什麼不滿的呢?我們請人員做了專門的評估,都是非常出色的設計啊。”

“是這樣的,閣下,這兩種艦船都是外貿艦船,首先設計的時候先考慮的是清國方面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並不一定是適合我國的。其次畢竟是外貿艦船,而且清國方面經費有限,因此在效能上我們設計的也考慮到了價格。因此單純作為艦艇本身來說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就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了。”約亨解釋到。

“那殿下的意思是?”卡普里維有點吃不準約亨的意思了。

“雖然是設計方面的問題,但是也和我國海軍的一些戰略戰術上有關聯,我這裡有一點想法,請各位指正。”

“請殿下明言。我等洗耳恭聽。”

“首先是鐵甲艦,由於出於艦艏對敵的思路,定遠級4門主炮要求能全部向前射擊,而為了能讓側舷也發揮火力,我建議採用了側舷斜跨式佈置,這點大家都應該清楚吧。”

“這是自然,殿下的這個設計可以說是非常巧妙的。”卡普里維立刻回應

“閣下過譽了,雖說這種佈置看上去很出色,艏艉兩舷,貌似都能發揮全部火力,但是也只是看上去而已。向艏艉,只有正前方和正後方才能發揮4門主炮,而哪怕偏向兩舷幾度,另一側的主炮就沒有射擊角度了,實際上還是只能發揮2門主炮而已,向兩舷也是一樣,除了垂直於艦體中軸線能發揮全部火力外,主炮射界雖然比向艏艉時好一些,但是還是很小,所以只能說是看上去很美,其次就是一個戰術問題了,艦艏對敵是否真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個人並不看好。這裡有幾個猜想:

首先是作戰時艦隊的隊形,既然是艦艏對地,那麼為了讓全艦隊發揮火力,必然是橫向排成一排,那麼各艦之間指揮協同困難,因為要保持同步行動,各艦之間傳遞訊息就會非常麻煩,而如果側向迎敵則不會,因為是縱向排列,後面的艦艇只需要跟隨前面的艦艇就可以了,而且訊息依次傳遞下去,因為是跟隨,所以傳遞也很簡單。

其次橫向排列艦隊要做機動也很困難,因為轉向的時候,外側的艦艇要轉的半徑比內側大,而且大得多,如何繼續保持艦隊佇列也很困難。因此隊形很容易亂掉,而且各艦間距也有限,做各種機動的空間也會被限制。

第三就是火力,側舷斜跨佈局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而如果在艦艏堆滿火炮又會頭重腳輕。

第四就是防護,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雖然各國現在都在強調艦艏對敵戰術,但是他們的主防禦區域還是在側舷,從鐵甲堡到側舷裝甲,從平甲到穹甲,依然是以防護側面射來的炮彈為主,而實際上真正強化艦艏的幾乎沒有,因為這樣做的話更加頭重腳輕了。

所以艦艏對敵雖然能減少自己的被彈投影,但是卻丟掉了火力,防護,指揮三大優勢。這並不划算。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還是主炮艏艉中軸線佈置,側向迎敵擁有更廣闊的射界發揮全部火力優勢更為合理,而自己的最厚重的主要裝甲區域來抵擋敵人的炮彈,然後便於指揮和機動的縱列陣型更為合理。

所以新式鐵甲艦的設計還是應該按照我在1879年那次提出來,用兩座雙聯裝炮臺前後中軸線佈置最好。而且建造數量只有1艘也不是很合適,我國鐵甲艦現在數量並不多,而且腓特烈·卡爾號,王太子號,威廉國王號,大選帝侯級一共6艘都有些跟不上時代了,而且這6艘艦船基本上艦齡都差不多,難道我們要面對有可能的斷檔期嗎?大型鐵甲艦建造周期長,新艦就算馬上開始建造,建成也要4-5年後才能服役,到時候老艦也基本改退出一線了,而且建造新艦也能刺激我國造船業的發展,而且建造同級艦,既有利於增加工人熟練度,也能適當降低建造費用,何樂而不為?海軍現在也不缺經費,建造2-4艘新式鐵甲艦並不會影響海軍的整體計劃。”雖說以上都是有理有據,不過約亨還有一點沒有說明,那就是在騎兵出身的卡普里維後來受法國海軍新學派的影響,熱衷於造小型艦艇,結果從奧爾登堡號到齊格弗裡德級,德國人連續建造了9艘小型岸防鐵甲艦,而到勃蘭登堡級前無畏為止,德國人居然沒有一艘大型艦艇下水,而且1884年擁有大量鐵甲艦的德國海軍擁有16萬噸的海軍總噸位,位居世界第三,然而到了1893年德國海軍居然和奧匈帝國一道成為三流海軍,小型艦艇容易補充,所以現在寧願讓德國海軍多造大型艦艇積攢基礎,到時候哪怕海軍總噸位掉下去了,自己成為皇帝以後利用發展的更為強大的造船能力也能快速補充。

說完了鐵甲艦,約亨開始說巡航艦了:“我們為清國建造的那艘新式巡洋艦在設計上的確非常優良,而且我相信在防御能力上應該是可以超過英國人的那艘‘完美防護巡洋艦’的,火力上雖然看上去比英國人差,但是我相信並不會有太大差距,但是我相信這種艦型以後肯定有大量國家會跟風建造或者購買,那麼作為我國未來的主力巡航艦,要想壓倒未來可能的對手,現在的設計就稍微弱了一些了,所以我個人覺得可以以現在的型號為基準型,發展出兩種艦型,一種是放大到標準排水量3000噸以上,在艏艉火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側舷火力和航速,另外一種是放大到標準排水量4000噸以上,在保持航速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艏艉火力和裝甲,帝國不是完成了210毫米艦炮的設計工作了嗎,這種型號的艦艇採用艏艉雙聯裝210毫米艦炮,側舷單裝150艦炮,面對敵人的同型別艦隻,打不過的可以跑,跑不過的可以打。這樣我們在未來可能的交戰中才能佔據上風。至於數量上如何分配,大家可以再討論。”

“可是約阿希姆殿下,您說的這種新式軍艦雖然戰鬥力的確出色,可是用來執行海外警備任務有些大材小用了吧。”

“我們為清國建造的那艘軍艦可是2700噸,就算適當降低裝甲防護標準也起碼2500噸左右。真要是拿來海外警備,不見得比3000噸的更有經濟優勢,清國有句古話叫做‘削足適履’,意思是砍掉自己的腳趾來適應鞋子,這是很不划算的事情,所以與其降低效能去執行低強度任務,還不如強化效能來承擔海軍的重擔。至於海外警備任務的艦艇我也說過了,航速屬性同樣很重要,那麼可以削減的只有火力和防護,我們的通報艦就很合適嘛,批次建造小型的通報艦,適當加強火力,完全可以用來當海外警備巡航艦啊。而且這些船本身就有高航速,如果有需要抽調回國也能派上用場,否則一堆效能不怎樣的船,如果帝國有需要,把她們調回來又能做些什麼呢?”

“殿下所言甚是。”這個時候卡普里維還能說什麼呢,新式巡航艦的設計者自己都表示不滿意了,而且說出一大堆理由了,自己自然只能點頭稱是。

“而新式艦艇的出現,用以往的的艦艇分類已經不太合適了,我國巡航艦的分類名稱太過麻煩了,所以講所有巡航艦的分類名稱趁著新式艦艇的出現改一改比較好。”德國人的所謂的輕型巡航艦,快速巡航艦,鐵甲巡航艦的分類實在太過蛋疼,而1884年11月25日的那次海軍艦艇分類修改會議不僅沒有將情況變的好轉反而更麻煩了,因此約亨決定趁此機會直接給他扭轉過來:“首先,我認為巡航艦這個大類應該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叫法稱為巡洋艦,然後巡洋艦這個大類下劃分小類,按照主炮口徑來劃分可以更好的按照其作戰目的來區分,向我們新式的裝210艦炮的可以被稱為重型巡洋艦,而裝備150炮的可以稱為輕型巡洋艦,而裝備更小口徑的可以稱為小型巡洋艦。這樣簡單而且明確。我的話完了,一點淺見,諸位見笑了”

“殿下過謙了。接下來的新艦設計,還希望殿下到時候能多多指點”一群人終於松了一口。

“那麼各位還有什麼別的意見沒有。”腓特烈皇儲終於發話了。不過這個時候誰還能有什麼意見。“新的計劃的制定我就不再出席了,你們到時候將計劃表直接提交帝國議會,批准後的具體的實施工作就依靠各位了。”

眼見皇儲殿下向自己表示謝意,在座各位立即起身回禮。

1883年5月1日的這次會議,對約亨來說不僅是給德國海軍未來的造艦工作規劃了一個更合理也更先進的計劃,而且再次強化了自己在海軍上層中的影響力,而且一點一點潛移默化的把德國海軍建設納入自己的設想當中:一支強調與敵交戰的進攻性力量,而不是一支只會守家門的存在艦隊。干涉一種新式軍艦的任務目的,這只是第一步。

注1:由於開海軍會議的時候濟遠號還未命名,因此這裡不提她的名字。.。

相關推薦:跑去唐朝做導師唐朝好太子唐朝小權臣重生之回到唐朝當王爺植修玩轉女權世界將軍策之嫡女權謀從芝諾龜開始神明眷戀的艾澤拉斯為了艾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