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691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楚王府,早些年就被稱為富可敵國,更有甚者言道,楚王府的富庶連大唐國庫亦不如。

不管這種說法是為了上眼藥還是單純的出於嫉妒,但不可否認的是楚王府真的很有錢,在大唐屬於頂尖富貴之家。

“富貴”這個詞很有意思,富貴富貴,富未必貴,但貴必然富,富不如貴多矣。

貴,意味著傳承有序,家底深厚,就像世家,他們不一定富但一定貴,這個貴,在封建時代似乎從來都是指的讀書人和官員。

拋開官面上的大勢不談,楚王府如今手下的讀書人亦不少,創辦學舍好幾年,受過楚王府的大恩的學子不知凡幾,單從學子方面來說,楚王府如今也算是貴人之家。

十年之後,或許楚王府便稱得上世家二字,儘管它只是世家的雛形,但已經可以說明楚王府如今算是詩書傳家的士族,脫離了尋常勳貴這個階級。

世家從來都是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個從孔老夫子那裡傳下來古話,但凡有些家底的士族皆人人遵守,似乎不遵從這個道理便算不得讀書人。

所以在狄仁傑和楊執柔眼裡,楚王府其實算不得詩書禮儀傳家之門,三兩碟鹹菜,一盆白粥,加上些水煮蛋和雜食就是一日早餐,這算不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失了讀書人的應有的氣度。

當然,也或許他們本就對楚王府沒什麼好感。

之前的總總不談,傻子都看得出來楚王府的小王爺對待泥腿子出生的婁師德不同,所謂愛屋及烏,同理,恨屋及烏也屬正常,畢竟婁師德與官員之後楊執柔與狄仁傑不對付。

楊執柔還好些,至少他明白自家與楚王府的關係不能做出過於難堪的舉動,但狄仁傑就沒那麼多顧忌了,隨意在府上用了些早飯,便起身告辭。

這是一個很無禮的舉動,要知道李府的主人是李寬,而李寬都未起身,狄仁傑連招呼都不跟主人打一聲便離去,也不知道讀書識禮學到哪裡去了。

當然,也可以說李寬沒有禮數,但這種情況是兩方同等地位而言,別說狄仁傑只是一個候補官員,就是他老子狄知遜也不值得李寬平等以待。

許是見不慣狄仁傑的作為,也或許是狄仁傑乃是李治的手下人,早早起身陪同三人用早飯的李哲並未挽留,隨意的揮了揮手便算了事。

昨夜父王曾說過,狄仁傑有宰相之資,但父王卻更看好婁師德,直言有王佐之才,如今這天下能讓父王有此評價的人不多。

更何況,一朝宰相有一兩個便夠了,多一個狄仁傑不多,少一個也不少。更重要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唐青年才俊如過江之鯽。

一個狄仁傑,他李哲還不放在眼裡,若非狄仁傑確實有幾分本事,若非父王曾教導公私分明,按照他李哲的脾氣,早特麼兩巴掌抽上去了。

看著狄仁傑離去的背影,李哲惡狠狠的咬了一口包子,彷彿手中的包子就是狄仁傑一般。

“呸,真以為自己有點學識便了不起啊,本王十年前就比你差不了多少。”李哲喃喃自語,這句話顯然有誇大的成分,十年前的李哲不過兩三歲,雖說有些早慧,但依舊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奶娃子。

李哲這句話說的音量很低,但在場的人還是差不多都聽見了。

楊執柔不禁搖了搖頭,有些可憐自己這個同窗好友。

對於朝中的局勢他比狄仁傑看的明白,如今的楚王府是超然的存在,哪怕將來登基的不是楚王,剛登基的皇帝亦不敢對楚王府出手,至少他家長輩們都是這樣的告誡他的。

楚王府牽繫這一張大網,如果楚王府倒了,朝中官員有半數會倒,民間學子亦有一大部分會為楚王府不平。無論是誰坐上皇位,都不敢楚王府出手,皇帝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可是這個時間,足夠楚王二子成長起來,那時候便更不敢動手了。

自己這個同窗到底家世差了一些,見識也差了一些,以為靠著晉王便前途無憂,為其出謀劃策便能掙下從龍之功,豈不知晉王是否能坐上那皇位還得看楚王是否同意。

楊執柔心忖,有時間還是勸勸仁杰吧。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楊執柔根本就沒想過,若是狄仁傑依舊對楚王府不滿,依舊願意留在晉王麾下出謀劃策,依舊貪圖那從龍之功,他便與狄仁傑斷交。

婁師德依舊有條不紊的吃著早餐,對於李哲的話只是笑了笑,心中對李哲和狄仁傑給出了評價,兩人都是驕傲的人。

驕傲這沒什麼不好的,有才學才有資格驕傲,兩人都驕傲便證明了兩人的才學都不差。

不過對於狄仁傑而言,驕傲並非什麼好事,尤其是在面對楚王府這座大山時,他的驕傲只會害了自己。

而李哲不同,身為楚王嫡子,他的驕傲是出自於骨子裡的東西,且這種驕傲在婁師德看來,很好,凡是成大事者,哪一個又不是心高氣傲之人。

別人不說,就是當今陛下,算了自己對當家陛下不瞭解,暫不評價。

就說當今楚王殿下,雖言辭之間看似和善,但言辭之中卻是充滿了傲然的,若不存這份驕傲,或許楚王殿下也不會有當今的名望了。

其實婁師德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沒資格評價這幾人,但他就是這麼想的。

相比婁師德和楊執柔,在身後伺候的王若寧便要直接的多,笑道:“聽說昨夜尚書左丞家的公子,回房之後還曾直言婁公子是鄉巴佬,是泥腿子。”

聽到這句話,李哲笑問道:“師德,你怎麼看?”

在王若寧說話時,李寬正好和蘇媚兒一同出來,自然聽見了李哲的問話,不由得笑了,“元芳,你怎麼看?”竟然被兒子用到了婁師德身上,而且還剛巧借用的是狄仁傑的名言。

一陣問候之聲,令桌上的三人起身打招呼。

李寬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帶著蘇媚兒做到桌上,笑道:“師德,你怎麼看?”

婁師德沒想到堂堂楚王也有開玩笑的時候,愣了愣,笑道:““師德不是鄉巴佬,誰是鄉巴佬。無妨,無妨。”

李寬不予置評,而是轉頭問道:“執柔,你怎麼看?”

楊至柔漲紅了臉,畢竟這句話就是他與狄仁傑一同說出來的,只是沒想到竟然被人聽了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這不是值得驚訝的事,論防衛措施,桃源村李府的防衛比起長安城楚王府的防衛有過之無不及,狄仁傑他們第一次來桃源村李府,侍女和僕從們自然謹慎。

楊執柔突然給婁師德行了一禮,“此話乃同窗之間對師德的嘲弄之語,小弟亦有談及,在此給師德兄賠禮了。”

婁師德笑了笑,說著不必介懷。

其實這些話已經算是不錯的,他聽過更難聽的,因為他是被李哲介紹去國子監讀書的關係,說他是李哲養的看門狗的話不計其數,他知道,李哲也知道,但兩人卻不在意。

韓信當年能忍受胯下之辱,他婁師德雖不及韓信,但這點言論他還是能忍受的。

“還不錯,有你父親當年的幾分風範,你父親雖說是楊氏子弟,但卻少有勳貴紈絝氣質,你應多與你父親學學。”

楊執柔點頭稱是,他就知道楚王沒來由的問自己那麼一句是有深意的,幸好自己認識到了。

“今日也無事,你們三個怎麼樣,陪我在這桃源村走走?”李寬喝著白粥,徵求三人的意見,但堂堂楚王的問話,誰又敢說不去呢?

當然,李哲倒是敢,他知道自己父王其實很好說話,但他也知道自己父王從來不胡亂開口,這句話自然有深意。

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李府沒有做到,但吃飯的規矩還是不錯,頗有一番世家用飯的樣子。

說白了,就是一個“慢”字。

慢慢悠悠的吃完早飯,李寬夫妻和三人一同出了李府。

桃源村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李寬一邊慢走一邊笑道:“以前,桃源村並非叫桃源村,桃源村說來已經改了三次名了。”

李寬轉頭看了眼兒子,笑道:“最初,桃源村是你小子外曾祖的私產,不過外祖父姓張,這裡卻叫陳家莊,因為這裡陳姓人很多,所以叫陳家莊,所以說這地方本該是你舅公的產業,你小子可要記住你舅公的好,白白送給了咱們家。”

“父王,您放心吧,孩兒記著呢。”

李寬似乎沒聽見兒子的話一般,繼續道:“當年楚王府其實不算困難,雖說沒有封地和俸祿,但王府人不多,靠著祖母送來的錢財,日子過的還算不錯,至少吃穿不愁。

後來,我隨師父去太行山採藥,遇見了一些孤兒,也就是小泗兒他們,都是些父親從軍後戰死的人,我便帶著他們回了楚王府。

王府突然增加了四十五人,都是半大的小子,那時候僅僅靠著祖母的錢財是不夠的,所以得掙錢啊,也就有了承包廣寧王叔酒樓的事。

那時候,江夏王叔特別賊,也沒說看在我是晚輩的份上讓著點,還是要走了六成,酒樓後來生意不錯,但是起初並不能解決王府的缺錢的問題。

而且,人需要自力更生,才能安心定性,好在那時候母親手裡有陳家莊的地契,也就給了我。

那時候的陳家莊不大,只有十來戶人家,也沒你們瞧見的這般富庶,四周都是荒地,是李毅帶著大家一根草一根草開墾出來的。”

李寬指著不遠處的稻田,笑道:“看見那片田地了吧,那就是我們家的,早些年還在桃源村的時候,那田地就是我和李景仁,還有房遺愛和杜荷他們親手打理的。

那時候,皇祖父還親自下田收割稻子,那可不是做樣子,是實打實的收割。

後來吧,酒樓的生意越來越好,小泗兒他們也有了田地,日子漸漸安穩,我就想著讓咱們能吃的更好一點,便有了桃源村各種各樣的致富法子。”

“殿下,您的致富法子可以說當世之最,受惠的百姓不計其數。”婁師德不是拍馬屁,他是真這麼想得,所以還有一個但是。

“但是,近些年官員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地方根本就不適合用您的法子。”婁師德行禮,“這是小子一點淺見,望殿下莫見怪。”

“師德有此看法豈能說是淺見。”李寬笑了笑,嘆了口氣,“官場就是這樣,尤其是現在大唐的官場,官員們大多只求無過不求有功,朝廷安排,那就按照朝廷的辦法,所以本王以大唐王爺的身份,希望你們將來進入官場之後,做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只求有功不求無過。”

“小子謹記殿下之言,只求有功不求無過。”

李寬點點頭,笑道:“不過萬事都講究秩序井然,切不可操之過急。”

“小子記下了。”

從來沒有聽父親親自說過這些的事的李哲,見李寬又準備說他已經明白的道理,便急不可耐的開口道:“父王,後來呢?”

李寬失笑:“後來,莊子上的莊戶們也富庶了,為父就想著讓咱們生活質量和環境也提高啊,提高生活質量和環境靠什麼?

得靠大家一同努力,得靠大家有學識,知書達理,所以就有了桃源村的學舍,有了河岸邊的桃林,才有了現在這個桃源村。

說來,桃源村能聞名一時,其實都是大家的功勞,都是大家一根草一捧土建造出來的,很多人都說桃源村是靠我,其實不是,是靠當年那些老爺子,靠小泗兒他們一群人。

當然,為父也是出力不少,看那裡的池塘,就是當年我與柳老三他們一起挖的,河邊的桃林也是當年我與李景恆一起栽種的。

說白了,我們都是泥腿子出生,李景仁,房遺愛,杜荷,還有劉仁軌、馬周、王翼他們這些人,但凡華國數得著名號的大臣,他們都是泥腿子出生,所以被人說是泥腿子沒什麼不好的。”

婁師德面色平靜,但心中感激不已,有些話他不在意,但也不是絲毫不介懷;楊執柔,內心既苦澀又激動,自己同窗好友入不了楚王的眼了。

李寬一席話,傻子都知道不僅僅是回憶當年的生活,其中發人深省的道理處處可見,像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種道理便蘊含其中,而且不是假大空,是用切身的行動來表達,更令人感受良深。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我就是一個半吊子。”李寬笑了笑,看著三人道:“不過我認為陛下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更能表達現如今的社會。

水乃百姓,其實就是勳貴老爺們所說的泥腿子,但是看看歷史上王朝更跌,哪一次又與百姓無關呢?若是百姓過的富足,他們又何必以身犯險,做出那謀反之舉。

如果一國之君能使得百姓富足,就算官員大臣謀反,百姓軍士會跟隨嗎?百姓其實才是最懂得知足常樂的人。”

李哲若有所思的點頭,楊執柔與婁師德全當自己沒有聽見,畢竟這個道理,在他們二人看來,無疑是講訴的為君之道,不是他們應該聽的。

不過今天這席話,已經足夠他們學的了,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前他們是不信的,但今天,他們深信不疑。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