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六十五章 長為東風春作主(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張元慶遲疑了一下,答道:“李官人,能不能回本獲利,在下也不大清楚。不過當初看《長安時報》和《商彙報》的說明報道裡,應該能回本獲利。”

“哦,那報紙上是如何說的?”

“直道修好後,直接收費, 按每裡多少錢收。李官人,我們坐的這清遠關到邠州的頭等座,一個人的票價是七十四貫。”

“七十四貫?這麼貴?”李青鸞嚇了一跳。

宋國救濟貧困百姓的標準是“每人日給錢二十”。所以一般百姓,五口之家的每天開支最少在一百文左右。

她這一趟車錢,足夠百姓一家過活兩年的。

一人七十四貫,兩人就是一百四十八貫。從清遠關到邠州, 大約六百裡路, 按照上車時所說, 中途換馬不換車,日夜兼程,朝發夕至,一天即可趕到。

一天即可趕到?!!

如此迅速,兩人一百五十貫錢,倒也似乎值得。

“張公,光靠拉客就能回本獲利?”

張元慶搖了搖頭,“李官人,那肯定不夠的。這直道修建時需要成本,修建後每日維護也需要成本,光靠這點客運,那能回本獲利?而且清遠關到邠州這條直道,不是熱線, 往來的商旅不多。我們也是趕巧了,正好遇到了這一班馬車。”

李青鸞指了指對岸的路上在疾馳的貨運馬車,“不是還可以運貨嗎?”

“李官人,確實沒錯,這條直道還可以運貨。除了運往清遠關,出口我夏國的貨品,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供應邊軍的物資。聽說軍用物資的運費要便宜些,不過算下來,也足夠維持這條直道的維護成本,略有盈利。回本獲利的時間會久些。”

“但是京兆府經咸陽、岐州、隴州到秦州的那條直道,卻是財源滾滾。它是在秦漢前唐的隴右故道的基礎上擴建的,現在成了黃金之道。往來西域、河西、隴右的商賈們在那條路上奔走,大批貨品在這條路上運輸。”

“經鞏州通往蘭州的直道還在繼續擴建,將來會分成兩路,西路延伸去湟、鄯等州。北路沿著喀羅川,直上涼州,再從那裡向西直至沙州。聽說那條路上的貨運馬車,都要提前一個月預定。”

李青鸞闇然神傷,河西之地的丟失,是夏國最大的痛,也是它轉衰的關鍵點。

“天啟二年正旦,河西諸州奉土,悉數歸附宋國。置河西都護行轅——聽說今年要撤消,改為河西郡?”

“是的李官人,原本說是天啟四年才改郡,不知為何提前一年改了。河西、西海、隴右三郡一起改。”

聽了這個訊息, 李青鸞靜靜地想了想,然後問道,“張廣順那裡沒有什麼訊息嗎?關於我夏國的部署訊息?”

“沒有。”

“一點都沒有。”

聽到這句追問,張元慶心裡緊張了一下,停下來想了想,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表功話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廣順聽一位軍情偵查局的舊故無意間提了一句,說夏國有位名叫峨眉峰的人,給宋國提供了很多訊息。他後來去打聽了一番,打聽出一些眉目,只知道在我國中樞要害位置,具體還在打聽。”

“峨眉峰?”李青鸞揉了揉眉頭。

現在夏國願意為宋國當內應的人太多了,除了那些漢官,就連党項、回鶻貴族也靠不住了。一座峨眉峰不算什麼,李青鸞擔心的是有連綿不絕的群山。

“回去再查吧。”李青鸞搪塞道,“宋國盡收河西諸州,又吃下居延海,西可透過沙州與西域各國通商;北可透過阻卜克烈部與漠北做生意;南邊...”

說到這裡,李青鸞語氣有點惶然,宋國怎麼突然開疆擴土出這麼大的地盤。

“盡佔烏斯藏、波窩、納古(阿里地區)、麻域(克什米爾東部)之地,大部編入朱雀旗七翼十四個萬戶,其餘設二十七個宣慰、安撫使,以做羈縻。現在朱雀七翼十四個萬戶,十幾萬騎兵,枕戈待旦,虎視泥婆羅、大理和天竺...”

“是啊,”張元慶也忍不住感嘆了一句,“以前大理國以為天高地遠,對宋國不甚恭敬。朱雀七翼滿編,波窩墨脫等地十一個土司成立,馬上就變了臉。今年正旦,大理國主段正淳派出世子段和譽為正使,以及國相高泰明之弟、刺史高泰運為副使,出使開封城...”

張元慶想了想,“應該沒有走。他們最是崇拜東坡先生,遇到他仙逝,肯定不會急著走了。”

李青鸞卻沒有做聲,她似乎想到了什麼。側著頭沉思著,臉色越來越難看。

“宋軍已經強大到這個地步,怎麼可能還會對我大夏坐視不理?以前大夏縱橫河南河西,趙十三就敢用兵,大打出手。現在我大夏困坐河南方寸之地,他趙十三反倒講起仁慈來,不敢用兵了?”

說到這裡,李青鸞語氣有些不善,“張廣順,在樞密院那麼要緊的位置,真的一點訊息都沒有聽到?他——該不是有了二心了吧?”

張元慶額頭上有了點點汗珠,連忙解釋,有些慌不擇語。

“不會,絕不會!廣順的親人全在夏國,怎麼會敢忘記陛下和郡主的恩德呢。”

李青鸞靜靜地看著他,等待他的下一句話,眼裡的神情冷徹入骨,彷下一句話如果不對,就把他直接從這疾馳的馬上丟下去。

“廣順在樞密院真得沒有打聽到宋軍對西夏的部署。這兩年,宋軍來回地調動,有攻取居延海的,有肅清黃頭回紇、草頭達靼的,有進軍烏斯藏的,真的沒有對我們夏國的動兵訊息。彷佛這兩年,開封城裡的那位官家,忘記了西北的夏國。”

聽完張元慶急急忙忙地解釋,李青鸞不動聲色地問道:“為何我得到的資訊是宋軍這兩年調動頻繁,尤其是西北三軍,變動極大。”

“郡主...李官人說得沒錯!天啟元年,河北敦輿山起事後,宋國境內烽火四起,河東潞州,齊魯琅琊,淮南廬陽,江東宣城,浙西衢州,接二連三地發生民亂。宋軍四處抽調,不僅西北三軍,河北河東三軍,也被抽調了不少去鎮壓。”

“這麼多民亂?”李青鸞沉吟地說道,有些不相信。

“李官人,其實吧,根源還在檢地上。雖然趙官家言明,自己申報田地,以後照章納稅,可確保無恙,傳至子孫。可是誰也不甘心,以前隱稅的田地現在全要繳稅,裡外裡少了多少錢糧。可是他們也知道趙官家剛烈,不敢明著來,所以...”

“所以就扇動各地百姓起來鬧事?”

“是的。也不知道這些人平日裡哪裡找的人脈,居然籠絡到釋門、拜火教、彌勒教、白蓮教。地方上居心叵測的人都被他們找到,然後給錢給兵甲,唆使著起兵鬧事。他們只知道趙官家性情剛烈,卻不知道這一位還眼尖心狠手毒。等著這些人出頭,好一網打盡。”

李青鸞才懶得管那些人的死活,她關心的是宋軍的調動。

“宋國腹地的官兵就如此不堪大用,還需要調動邊軍去鎮壓民亂?”

“李官人,宋國承平百年,除了西北,就連京畿、河北的禁軍都破爛不堪,何況東南那些富庶安平之地,早就不堪使用了。趙官家就是趁著這次機會,一石數鳥,即剷除反對新政的地方勢力,又對東南各地的禁軍進行徹底整編,還震懾了其它地方對新政心有怨恨的世家大戶。”

“難道不是藉著這些調兵遣將練兵,好用在我們大夏嗎?”

張元慶無言以對,他甚至覺得李青鸞有點迫害幻想症。

現在趙官家忙著處理內政,哪裡有功夫管境外的事情。他現在推行的新政,比當年王文成公熙寧年間推動的新法還要動靜大,引起的反彈也比那回大,全靠他一力強壓下去。

說不好聽點,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是天下士族一起反抗“暴政”的海嘯,趙官家那裡還有機會去管其它。

李青鸞沒有等到張元慶的回答,心裡一暗,嘆息了一句:“張公,你剛回到興慶沒幾天,又被派了出來,國內的情形,你不大清楚。現在很多人在勸陛下,上降表,自降為藩王,歸附宋遼兩國。”

張元慶臉色一變,“國內情形,已經敗壞到這個地步?”

李青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喃喃地自言自語道:“我打算這次去開封,向趙十三正式提出這個請求。我要好好看一看,他對我大白高國的真正用意。”

張元慶聽到這裡,微微一愣,很快明白李青鸞話裡的意思,默然不語了。

陽光從窗外投射進來,映在兩人臉上,一會明亮,一會陰暗,不斷地閃動著。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