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我從現代運物資->章節

第50章 孫承宗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隔壁院子,趙知來泡了一杯茶,送給老者品嚐,只是剛喝一口,他就皺起了眉頭:“太華茶?”

趙知來有些忐忑:“掌櫃推薦,不會被騙吧?”

其實是趙知來對茶不在意,就從超市隨便拿了一款來。

而老者再喝了一口,很是不滿:“如此沖泡之法,真乃暴殄天物。”

見不是假貨,趙知來放下心來,好奇問道:“老先生,這有何講究?”

老者吹胡子瞪眼:“講究談不上,但第一道茶水乃醒茶之用,你卻……不提也罷!”

趙知來平時喝茶,都是一泡了之,哪裡還會去醒茶。

但他虛心求教,知道不少茶文化,明白老者愛茶。

不久之後,回到正題。

跟雲鬟不一樣,老者對箕仙幻境不感興趣,而是問了鄉民安置問題,問得還很專業。

“目前主要是以工代賑,讓鄉民負責清理廢墟,至於婦人,則是製作御寒衣物,只要肯幹活,不會短了衣食……”

趙知來一一作答,講述如何處理政事。

像為什麼給補貼,像如何配置人員等。

“城外窯洞生活不少流民,但環境實在惡劣,就將其全都遷回城內,並提供藥物醫治……”

又講了怎麼同流民接觸,做了哪些防範措施,如何預防瘟疫爆發。

尤其是行伍之事,等老者知曉其組織家丁,抵抗流匪,就問得更加細緻。

“剛開始那會,要將盤踞衙門流匪剿滅,但鑑於隊伍就二十來人,所以制定詳細策略,並安排相關訓練……”

趙知來做了相關的表述,提出現代訓練理念。

像為什麼強調紀律,像為什麼培養意志,像關於體能問題。

對趙知來的理念,老者則不置可否。

趙知來只好繼續講述戰事:“鄒判官給城民施粥,乃是普惠大眾的好事,誰知流匪卻藉機生事,想要劫獄,營救死牢之中的匪首,等我調來家丁,城民已喪生不少……”

最後吹噓一下:“衙門一役,家丁僅犧牲幾員,堪稱以少勝多。”

老者笑了笑,讓趙知來頓時感覺尷尬,但他並沒有後悔,若不說出口,就算明珠也會蒙塵。

關鍵是趙知來還得裝作若無其事。

“老先生,鄙人絕無一句虛言,一切都是真實發生,已將戰報送至府尊,獲得交口稱讚。”

聊得酣暢,趙知來又告訴老者很多事蹟,宣傳自己政績。

聽了不少時間,老先生明白很多事情摻不得水,對趙知來欣賞起來。

突然之間,老者問道:“如何看待遼東形勢?”

“遼東?”趙知來腦袋轉不過彎,為何一下子轉到了遼東?

望著屋外那棵老樹,卻尋不到影子,天貌似沉了下來,樹葉譁譁作響,起風了,溫度又降低很多。

趙知來歇了口氣,喊來家丁,備上一盆炭火,屋內暖和不少。

老者悠然得喝著茶,彷彿飽經風霜一樣,不懼寒冷。

看著他鬢角生出的白髮,趙知來冒出異樣之感,那是動盪磨礪出的印跡,或許,老者留戀那片土地的殘酷,想要回到廣袤的遼東。

趙知來收回思緒,忍不住猜測起來。

老者是何身份?

回顧言談舉止和興趣愛好,老者肯定曾經身居高位,也正是如此,他才關心遼東之事,或者說,遼東對他十分重要。

趙知來細細地想了一下今日情形。

雲鬟從高陽而來,至於府上在哪裡,暫時未知,而翠香姓孫,其中是何聯絡,似乎隱約可知。

再上下打量老者。

趙知來從未見過他,記憶之中沒有印象,但可判斷出他是文官,因為沒有武人的粗糙,特徵也存在差距。

不過,老者對軍事興趣濃厚。

高陽、孫、軍事……趙知來感覺心中隱隱出現一個名字。

又看一眼對方。

那種感覺突然強烈起來,答案呼之欲出--孫承宗。

如果真是孫承宗,那他問遼東之事,趙知來已經明白,自己該如何處理。

就算不是孫承宗,趙知來照樣恭維,也沒什麼損失。

現在對方不願表露身份,那趙知來也裝作不知道此事,這樣反而是很好的機會。

藉著談論遼東,提起他的復遼方略,深入分析,肯定其戰略意圖,並對此推崇不已。

況且,趙知來並不是刻意奉承,後世不少贊成此點,他是明末偉大的戰略家。

當然,揚名不只是侷限戰略,他還大刀闊斧處理邊事。

歷數孫承宗對遼東的整頓,諸如堅城堡壘、兵馬疆土、火器甲冑等,為復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此來恭維一番,接近孫承宗,得到對方的賞識。

如若再向崇禎推薦一下,說不定會上升很多臺階。

趙知來計劃先混朝堂,一直往上爬,等到總督一方,再考慮爭霸天下之事。

所以孫承宗很關鍵。

不用懷疑他在崇禎心裡的地位,這從孫承宗的經歷可見一般。

趙知來陷入了回憶。

而老者確實是孫承宗。

孫承宗不知趙知來的心理,但見對方長久不語,明白他或已知曉自己是誰。

明白就明白吧,反正孫承宗不會刻意隱瞞,但總不能碰見一人,就自報家門吧。

孫承宗今天僅是一個爺爺而已。

只是看見趙知來,看見年輕,看見對方的幹練,讓他有感而發。

突然想起了那個年代。

還記得,孫承宗剛到遼東那會,關外到處風雨飄搖,明軍節節敗退,已無寸土可守,貌似大廈都要將傾,人心惶惶。

他曾遲疑過,曾後悔過,但都堅持下來。

因為他的身後是大明帝國,那裡生活著萬萬千千無辜子民,倘若守不住北方門戶,生靈必將塗炭。

到那時,萬死都不能洗刷自己的罪過。

於是孫承宗夜不能寐,苦思冥想,定要破解當時的困局。

而從他自己的經歷找到了答案。

孫承宗出生於保定高陽,這一塊是薊州防線的範圍,從他記事起,遊牧騎兵經常入侵京畿,周遭多地都被劫掠一空。

他就喜歡上看兵書,喜歡研究戰爭。

等成為秀才,孫承宗開始在外遊學,這開闊了不少視野,讓他對軍事一途有了自己的體會,理論更加紮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將所學聯繫實際要到大同之旅。

他早年當過家庭教師,後來,僱主被調往邊地,赴任大同巡撫,孫承宗隨同前往。

那裡是不一樣的世界。

五年時間,孫承宗直面血腥殘酷的戰爭,對戰爭瞭解更進一步。

那些日子,他仗劍遊歷邊塞,到過飛狐關、白登山,走過紇幹、青波故道,行遍周邊軍事堡壘,實地探訪要害之地。

結交英雄豪傑,與戍將老卒促膝長談,可謂相與解裘馬,貰酒高歌。

因此,孫承宗對韃虜瞭解頗深,又深入邊事,獲得不少實操。

再往後去了遼東,運用積累的經驗,改造那一片土地。

天啟元年,後金相繼攻破多座城池,遼東情勢危如累卵,而孫承宗督師遼東四年,鞏固了山海關,收復寧遠,開疆擴土四百餘裡。

期間,修復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招練兵馬十一萬,製造甲冑、軍械等多達數百萬,屯田五千頃,年收入十五萬。

就在遼東那塊土地,功績如此彪悍,很難找到出其右者。

所以,天啟一直稱孫承宗為“吾師”,崇禎同樣尊重有加。

時空似乎存在連線,趙知來同樣回憶孫承宗的經歷,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趙知來明白獲得孫承宗青睞利於發展。

退一步說,就算孫承宗的策略存在時代侷限,但整體思路沒有問題。

如果讓趙知來去繼承其方略,以他的條件,必定會將其事業發揚光大,畢竟能從現代運送物資,就沒有資源方面的掣肘,彌補了復遼方略之中最大的短板。

而且,憑藉現代優勢武裝軍隊,勝利天平一定就此反轉。

帶隊進入平原地帶,都會碾壓八旗騎兵。

相關推薦:我能氪命升級史上最強氪命木葉之夢中氪命送個外賣去天庭玄學大佬又蹭病嬌傅少氣運續命宇宙供應商末世之冒牌大英雄晉末春秋晉末征途我上就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