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求生記->章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章子俊要抓的三個部門,全部要從通判手中挖權力出來,如果通判不配合或對著幹,是很麻煩的事。

在這裡先說一下知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實際上,“知府”這一官職是由“知”和“府”兩個詞結合而來的。府是古代一種介於省、縣之間的一種行政機構。而“知府”就是“權知府事”的意思,也就是這一行政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

知府在隋以前又有一名,為太守。這是在隋之前對於相同行政階位的稱呼,同樣也是掌一府之事。但至隋初之時,存州廢郡,太守已經不再是正式官職了,而是以州刺史這樣的官名代稱。後到北宋期間,太守以及州刺史等官名又改為府尹一名,任文臣上任,專掌一府之事。

在宋朝時期,實際上就有關於知府的稱謂了。崇寧三年之時,一代權臣察京就有上奏:“乞罷權知府,置牧一員、尹一員,專總府事。”

這時候就已經是正式設立州府級的地方長官為“知府事”了,只不過是沒有正式命名而已。一直到明朝,才有了正式以“知府”為名的地方官職。但由於好古,實際上“太守”、“府尹”以及“州刺史”等名也一直都沒有從民間稱謂中消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到了清朝,“府尹”這一名稱正式的官職有所提升為正三品,比知府的官階還高,但是其所管轄的事宜與知府是沒有任何不同的。之所以說其官階要比知府高的原因,不過是因為只有奉天府以及順天府的知府才稱府尹罷了。

雖說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但實際上在古代知府的權利可比現在的市委書記要大一些。屬於朝廷外放官階,處理的事務皆為地方事務。負責安撫教化當地的百姓,維護所在轄區內的治安,有著統轄府內各州縣,以及稽查的大權。

當然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朝廷所攤派下來的事務,並徵繳賦稅,亦或者是徵勞役等等,都是知府所需要管轄的事情,繁雜不已。因此朝廷也會另設同知,通判等官職幫助知府處理事務,而另一方面也有著監管之意,防止知府做大,成為“土皇帝”。畢竟在歷史上,自擁一郡之地起兵的太守也不少見。

府中的二位同知想要架空知府是不可能的,除非這位知府大人什麼也不想管,章子俊只要抓住錢糧,一切的對抗就是笑話,不管二位同知聽不聽話,對章子俊來說也不想去針對誰,反而放出許多執掌權出來,還撥出銀兩用於改造城區的衛生、道路、環境的整治。這也是章子俊施政的第一步。

在古代要修建基礎設施,是很不容易的,就要牽涉到徭役,這也是百姓最不喜歡的事,對於徭役就是攤派的問題,每戶抽丁多少,徭役的起止日期等,可是章子俊不想這樣做,自古以來所實行的都是重農抑商的制度,古代統治者為了讓百姓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種植糧食和蔬菜上,為了讓百姓手中的財富都聚集在統治階級的手中,因此一直都對商人多有打壓。

一府之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就讓章子俊實施商品經濟,施行商業繁榮有了一個實驗之地,章子俊就是要想在明朝這樣一個封建社會中,引進五百年後的商業模式出來,看看能不能做到一府的繁榮來推動整個明朝的發展,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古代社會,實行的一直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制度,在小農經濟社會基本上是沒有商業交易這一說的,那麼想要弄明白成化年間的明朝小農經濟結構是什麼。

小農經濟是自然經濟的一種型別,也可以說是自耕農經濟,(春秋戰國時期到明中葉以前自耕農經濟等同於小農經濟,明中葉以後小農經濟主要以佃農為主,所以自耕農經濟不再等同於小農經濟)特點:分散性(家庭為單位)、封閉性(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自足性(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納稅)。

阻礙小農經濟的發展主要是: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就說水西門邊上的吳老漢一家七口,靠著“祖傳”手藝,經營著一個生產蘆蓆的作坊,吳老漢的手藝好,編出來的蘆蓆細密、平整。供應著整個廬州城內所需用途,蘆蓆在缺乏替代的古代有著很重要的用途,如:造房,可以做房頂,牆面等,還有做成儲糧的倉儲,船上的頂棚,抹上桐油還能防水,還能編成簸箕、圍堰、搭雨棚等,在此時是生活中離不開的重要商品,就因為這種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想要再擴大產量幾乎不可能,所以就滿足於能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城西的王鐵鋪也是這樣,平時修補點農具,採買新鐵後,打幾把鐮刀賣賣,能養家餬口後,也滿足了。可以說,現在的明朝整個商業,就是由這麼許許多多的手工作坊支撐著。

一般有點積蓄的人家裡每日的消耗也是自給為主,在吃食上除了鹽外,幾乎不會有什麼交易,吃飯吃菜有田地產出,喝點酒自釀米酒,養幾隻雞,圈一頭豬羊等,想打點牙祭就殺只雞,逢年過節就把一年來養大的豬羊殺了,吃不完就存起來做醃肉、臘肉等。平常還能自家做豆腐吃,穿衣自家紡紗織布縫製,所需要的交易商品很少。

朝廷推行的是“重農抑商”,商人、買賣人成了打壓的物件,收取各種各樣的費用外,還有進城稅、交易稅、市稅、人頭稅、船稅。此外還有落地稅、牙稅、當稅、契稅,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漁稅、蠶鹽錢、曲引錢、市例錢。這樣多的稅種,極大地阻礙了商業的繁榮,問題是這些稅收全部歸地方所有,誰會給自己動刀子。

除了這些雜稅外,還有黑惡勢力,地痞的敲詐,什麼平安錢、保護錢、安心錢等等。把明朝的商業環境更加惡化。

章子俊如果想要取消地方所有雜稅,廢除一切雜派的話,首先就得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如果盲目取消,必將引起一番震動。弄不好被廬州百姓打死罵死。取消雜稅不是對老百姓有利嗎?為何還會被罵死?想想以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明明是良政,卻被大多數人反對,章子俊怎麼能和張居正相比,想到這裡,章子俊只能採用緩進之法,慢慢地來,把引出的矛盾轉移出去,好讓自己的想法得以實施。

首先開超市辦市場,就在西二門到西平門之間的這一塊荒地上建一個“巨大”的土圍子,內用蘆蓆毛竹搭建棚子,一排一排整齊,不管怎麼弄,只要有一點很明確,凡是在這個廬州農貿市場裡面經商交易,不收取任何費用,還有官府衙役在內巡視,如有混混敲詐勒索者,重打二十大板。

農貿市場的建立,直接改變了“自古以來”的商業方式,平時哪些散落在城內各處的小商小販們被集中起來,進入了市場。隨著人員的增多,自然就形成了一個買賣市場。這樣的商業方式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數原先繁茂的西平門及水西門一帶,其中昔日商賈雲集的烔煬老街上的商戶門坐不住了,紛紛要求在市場邊上建房經商,章子俊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這不是讓我做大明的開發商嗎?

事情做到了這裡,祝同知和顧同知似乎看出了知府大人的“險惡用心”,起先章子俊動用府庫中的銀錢,修建農貿市場,說是要上書參府尹一本,此時卻主動來到了後衙要求知府大人分派活計,為自己的政績寫上一個優字,就不要顧及臉面了。

為何二位同知的轉變的這樣快,就是今早,一大早衙門還沒開,大門外就來了幾十個在烔煬街上有頭有臉的大商戶,強烈要求知府大人批准進駐農貿市場做生意,可以付一定銀錢作為條件。白花花的銀子啊,誰人不愛,可是當知府大人手中拿出一張輿圖,就在大堂上跟這些商人說出的那番話語後,祝同知和顧同知同時一拍腦門道:“原來如此”。

章子俊的話是說:“各位鄉親父老,本府不是不想讓大家發財,也不想擋大家的財路,而是目前市場內攤位不夠用,不過在規劃中,大家請看。”說著就把輿圖攤開在桌上面,用驚堂木壓著道:“就目前市場太簡陋,擋不住風雨,而你們所經營的商品是茶葉、綢緞、首飾、酒鋪飯莊等等,就需要有瓦房才行,看,就在這裡,那有那邊,全部建成市場一條街,上下二層商鋪,等建成後,不管大家是買房還是租房,本府一定優先考慮,安排大家早日經商發家致富。不過建房前期投入很大,府中用於建設商鋪的銀錢有限,只能一批一批地來,所以麼,如果是誰家預先付上買商鋪的銀錢定金或是全款的話,這優先得到商鋪還是有可能的嘛,”

祝同知和顧同知當時就醒悟過來了,看到那些商人瘋搶似地往外付銀子時,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了。想不通啊,真是想不通,那些商人怎麼會“發瘋”。

相關推薦: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