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代晉->章節

第一二七章 先禮後兵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李徽經過查閱黃縣令留下來的資料,以及訪問本地的百姓,基本上摸清了居巢縣本地十幾名大族的身份和去向。

其實這些所謂的大族跟吳郡士族比起來只是一些小地主罷了。擁有的田產生意規模都很有限。若將大晉士族進行分等的話,這些地方上大族只能算是四等五等。

但是他們擁有幾千畝良田和山地,做著一些本地的生意,壟斷著某些行業,是為地方的頭面人物,影響力在本地不小,在本地地位尊崇。他們擁有的資源在本縣是龐大的。

李徽一直希望這些大族能夠迴歸居巢縣。因為這對整個居巢縣的繁榮是有極大好處的。大族擁有較為雄厚的財力,可以開辦各種生意。他們有能力通衢周邊,運轉貨物往來,牽頭做一些事情。對整個居巢縣的安定發展是有一些積極的作用的。

現在,居巢縣百廢待興,大族大戶參與其中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李徽現在手中資源不足,本縣大族們要是肯協助自己的話,他們能夠幫助自己吸收安置百姓,提供一些資源的話,那麼事情要好辦的多。

可這幫居巢縣大族不肯迴歸,自己得不到他們任何的協助。李徽倒不是非得逼著他們回來,畢竟這種事強迫不得。但問題是,這些人擁有數萬畝莊田,無人耕種,撂荒數年,莊田裡長滿了荒草。這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而且本地大族的莊田原本都是極好的良田,且地勢較高,水利狀況很好,旱澇的影響都不大。可以說,居巢縣位置最好的良田基本上都集中在這些人的手裡。在眼下,如果能將這些莊田利用起來,將會解燃眉之急。

李徽的想法是,只要大族迴歸,耕種莊田,在城裡開辦產業經商,這便需要吸收大量的勞力。那樣的話,無法安置的那些百姓便會很快被吸納,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許這些百姓只是淪為佃戶,還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但起碼他們的生計有了保障。能夠有活幹,有飯吃。這對於剛剛逃難而來的流民們已經是很好的開始了。

鑑於這種考慮,李徽決定主動行動,勸說本地大族迴歸本縣。於是乎,他寫了十多封親筆信,命人送往周邊郡縣,甚至江南的一些郡縣的避禍大族的手中。

在信中,李徽言辭懇切,語氣客氣,以居巢縣縣令的身份,向他們介紹居巢縣剿滅湖匪的經過。請他們放心的回居巢縣共襄振興家鄉的大計。吹捧他們為地方鄉賢,百姓們都殷切盼望著大族的迴歸,讓居巢縣早日繁榮起來云云。

雖然信的內容大同小異,但李徽寫這些信的時候是帶著誠意的。他確實需要助力。這些地方大族的助力會很快扭轉局面。

然而,結果卻讓李徽感到意外。這些大族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有的避而不見,有的婉拒邀請,有的壓根不理。根本沒把李徽的邀請放在眼裡。更過分的是,有幾人還當著送信人的面說,居巢縣現在成了流匪聚集之地,叫花子滿城,烏煙瘴氣。新任縣令什麼時候將這些叫花子趕出去,他們便什麼時候回去。

李徽覺得起初覺得或許是自己沒把話說清楚,態度不夠真誠。於是又命人去解釋了一輪,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北地逃難的百姓而已,並非是什麼流匪。自己已經讓他們土斷入籍,並會嚴格管理。縣域秩序井然,沒有任何不好的情形發生。自己向他們保證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可是,第二輪的解釋還是被無視了。這幫傢伙根本沒把李徽放在眼裡。李徽的邀請和解釋也被他們當做耳旁風。

李徽有些惱了。

李徽的惱火,不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無禮倨傲的態度。而是因為他們無視了自己向他們解釋的一切。自己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希望他們迴歸,為振興居巢縣做一些能力所及的事情,共同商議解決目前居巢縣面臨的困難。並沒有藏著掖著。

也就是說,他們不肯回應,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不想為居巢縣幫半點忙,不肯出半分力。

也許有人會認為,大族們不願意幫忙似乎也無可厚非。畢竟不幫是本分,幫了是情分。但是李徽不這麼看。這些人若不是居巢縣的大族到也罷了,問題是發跡於居巢縣,靠著居巢縣的百姓和土地資源得以發跡,現在居巢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選擇裝死,這是絕對不成的。在道義上便說不過去。

而且,他們的大量莊田撂荒不耕,這是佔著茅坑不拉屎的行為。一方面面臨著大批流民無地可耕,一方面卻有數萬畝良田荒蕪長草。李徽是不能夠容忍的。

儘管從律令上來說,私人莊田私人財產如何處置,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但那也要看什麼時候。眼下這種情形下,人都要餓死了,饑荒混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的情形下,李徽豈會跟他們講道理。

既然他們不吃敬酒,李徽準備罰他們幾杯,揪著他們的鬍子給他們灌下去。

李徽在正月二十六下達了一道縣衙佈告,內容便是關於大族莊田的處置問題。

公告上言道:居巢縣剷除匪患,百廢待興,全縣上下,當全力復工復市復耕,確保今年自給自足,不至發生饑荒混亂。鑑於此,縣域所有私人田畝,一律不許撂荒。本縣戶籍所屬人員,不管人在何處,需得在一個月時間迴歸復耕。無論大族小戶,概莫能外。在外郡外縣,乃至外州大族更需要回居巢縣恢復莊田生產。禁止大量田畝繼續撂荒,淪為荒草地。浪費田畝資源。一個月期限內,倘若不回者,抑或無正當理由來縣衙報備解釋者,居巢縣將會將那些莊田視為無主之地,全部收歸官有,分配給居巢縣百姓和落戶百姓耕種。

這道告示的公佈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百姓們驚訝於李縣令居然會下達如此強硬的命令。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份告示雖然包涵了所有人。但其實便是針對那些在外的大族大戶的。

對百姓而言,這件事當然是好事。大族莊田都是良田,荒在那裡太可惜了。若是能耕種這樣的良田,那可太好了。

但問題是,這些莊田都是私產,李縣令要沒收大族私產,這可沒什麼道理。本地大族就算不回來,那些莊田終究還是他們的私產,李縣令怎能隨意沒收?這是違背朝廷律令的行為,是要出大漏子的。

這些大族豈會善罷甘休,他們若是鬧將起來,吃虧的怕是李縣令。難得有這麼個心向著百姓的縣令來此,倘若因此而倒了黴,那可如何是好?

百姓們都悄悄的聚焦於這件事,關注著此事帶來的進展。

周澈私底下也提醒過李徽,告訴他這麼做事不妥的,沒有任何的依據,而且違反朝廷律令。倘若真要是以他們不耕種作為依據,隨意沒收大族私產,帶來的後果定然極為嚴重。

但李徽並不在意,他敢這麼做,便不怕事情的發展對自己不利。李徽就是這個倔脾氣,一旦他決定做一件事,便會想方設法的做成。這些大族既然跟自己裝死,自己便跟他們槓上了,看看鹿死誰手。

當然,李徽也不是莽夫,他已經想好了後續的動作,只等著事態的發展。他相信,很快這幫人若是懂事的,便會找上門來和自己妥協。倘若他們不懂事,那自己便教他們變得懂事。

一晃十天過去了,一切毫無動靜。居巢縣十多名大戶無一歸來,甚至都沒有人來見李徽當面質問一番。

時間已經進入二月初,天氣已經肉眼可見的發生了變化。春水解凍,萬物萌發,春天已經到了。但這也讓局面變得更加的緊迫。因為農時不等人,四月便是播種季節,在此之前,開荒的土地需要除草翻土除石囤肥等各種打理,溝渠需要清理,要做許多方面的準備。

就算是復耕荒地,沒有那麼多的步驟,只需要清除雜草翻一遍地,整修一番便可。但留下的時間也不多了。

李徽似乎若無其事,這段時間他忙於和周澈在縣域各地巡視勘察,和鄉鎮百姓們座談,徵詢意見,搜集整理意見,以利於今年的墾田生產和興修水利之事。

李徽的計劃是在二月中之前完成一些基本的規劃,劃分北地流民土斷之後的佔田墾荒的位置和面積。目前確定的是居巢縣城西北方向,沿著橐皋河兩岸的河川地帶的一些荒地可以開墾,約莫有一千八百畝地可以耕種。還有其他地方的一些荒地可以墾為良田,總共不過四五千畝的零散地塊。

為了公平起見,李徽主持了抓鬮儀式,讓近百戶透過抓鬮獲得資格的地流民家庭立刻能夠開始動手墾荒整田。以免耽誤農時。

又過去了兩天時間,李徽忙完了抓鬮和親自送走了幾批前往墾荒落戶的流民家庭之後回來。那幫大族居然還是沒有任何的反饋。似乎之前頒佈的告示就像是泥牛入海無聲無息,一切就像是一個笑話一般。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推薦:另類神棍萬道神棍真千金的靠山遍佈全球我被困五載,出關當鎮壓一切敵!星空戰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