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代晉->章節

第一二六章 焦頭爛額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新年一晃而過,轉眼二十多天過去。

這段時間,李徽忙的可謂是焦頭爛額,一天也沒閒著。

首先,居巢縣的局面發展的有些出乎李徽的意料之外。年後,北邊來的流民越來越多,拖兒帶女的絡繹不絕。

這些人裡邊有一部分是之前從燕國南下逃難的流民,他們也不知從何種渠道聽聞居巢縣實行土斷入籍,並且允許佔田墾荒安置,便陸續的趕來。

而另一些則是從壽春一帶往南逃下來的。根據他們的描述,袁真確實已經起兵叛亂,站在佔據壽春城一帶。這些百姓有的是不肯成為叛賊的子民所以逃跑,有的則是因為袁真父子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朝廷的圍剿,所以大肆拉壯丁入軍,搞得民不聊生。所以他們不得不逃出來。

這倒是說明王牧之之前對李徽說的話是真的,王牧之沒有騙自己。

面對著大批流民湧入的情形,周澈覺得,需要加以控制,否則小小的居巢縣怕是吃不消,安置不了這麼多流民。

但李徽的態度是,不管是哪裡來的流民,既然到了居巢縣,那便全部收留。願意留下來的,便給予入籍,允許他們在此安居。

李徽告訴周澈,百姓們抱著希望來到居巢縣,就是奔著一個活路。居巢縣不接受他們,他們的命運便堪憂了。

周澈自己也是從北邊來的,知道流民們的痛苦。他只是怕到最後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罷了。聽李徽這麼說,便也不再多言。

所以,在年後的半個月時間裡,居巢縣城中又多了近兩千流民。加之陸續迴歸的外逃的居巢縣百姓,整個居巢縣的人口已經高達兩萬餘人。而小小的居巢縣城裡也擠了一萬多人了。

街頭上人滿為患,到處是無家可歸的百姓,擠在巷子裡,街角避風處,到處乞討遊蕩,造成了城中治安的壓力和百姓的恐慌。

年前,城中居民響應縣令號召,紛紛接納流民入住。還幫忙給他們在北城蓋房子。但現在又來了這麼多,本地百姓們也無法再吸納他們了,反而感到了惶恐。

鄭老丈的茶鋪正月初九還發生過被人哄搶的事件,一群餓瘋了的流民衝進店裡,將吃的席捲一空,任命百姓們打罵也不管,徑自往嘴巴裡塞。鄭老丈跑來縣衙見李徽,請李縣令像個辦法,不然大夥兒都不敢開店了。

李徽當然在積極的想辦法,除了命周澈加強治安巡查之外,還命人加緊在北城搭了許多草席棚子,讓流民暫時居住下來。每天定時給予粥飯施捨,讓這些流民先穩定下來。

這雖然走了之前的老路,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流民們無處可去,只能留在城裡。讓他們四處遊蕩自然是不成的,只能先暫時圈養看管起來,慢慢的安置他們。一下子湧入這麼多百姓,神仙也難辦。

周澈神經緊張之極,每天帶著手下人巡視縣城,就怕出什麼漏子。手頭的人手已經極大的不足。為了維持局面,李徽讓他在流民之中招募人手幫忙。沒想到周澈一下子便招募了上百名青壯。

居巢縣一個小小的縣衙是不允許有這麼多的人手的,縣尉手下最多四五十名縣兵。衙門裡最多十幾個差役和幾名獄卒。招募這麼多人,那是不成的。這豈不是成了流民帥了麼?

李徽想了個法子,給這百多流民取了個叫‘義民團’的名號,名義上是流民百姓自己組織起來,平素蓋房子,協助發放飯食物資,晚上巡夜協助治安的人員。全權聽從縣令的調配,純屬熱心腸幫忙性質。

有了這些措施,整個居巢縣的局面才逐漸的安穩下來。正月十五之後,來的流民也變少了許多。事態才逐漸的安定了下來。

但是李徽心裡清楚的很,這種情形其實難以維持太久。流民的安置絕非是搭個窩棚讓他們存身,他們需要土地,需要房舍,需要耕種,自給自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

現在自己手頭還有些糧食物資,勉強可以支撐,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凍死。但是再過兩個月,所有的物資糧食都會耗盡,到那時春荒發生,一旦發生饑荒,便將有大麻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自己一定要趕緊想辦法真正的解決的問題。

正月十五之後,李徽開始在縣域內四處巡查,尋找能夠開墾耕種的荒地,為此,他甚至錯過了正月十七抵達的他正式任命為縣令的官憑。

李徽知道,必須要儘快安置百姓,為他們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定居下來開墾耕種。

然而,五六天的時間裡,李徽幾乎跑遍了居巢縣全境,卻失望的發現事情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居巢縣的荒蕪土地雖然不少,但是大多數無主荒地都無法開墾耕種。

居巢縣境除了焦湖這個大湖之外,還有大量的丘陵山地。而丘陵山地無法開墾,灌溉都成問題,且土地貧瘠的很。種植些雜糧倒是可以,那也得靠天收,是保證不了百姓的吃飯問題的。

而肥沃且便於灌溉的大片荒地也不是沒有,但那是位於焦湖堤壩沿岸圩區的大片荒灘。這些地方雖然水口好,土地也肥沃,但卻是洪澇頻發之地。居巢縣當地百姓吃盡了苦頭,便是因為焦湖幾乎年年破圩潰堤,種下的莊稼都會被淹沒,顆粒無收。強行要開闢圩區水田也不是不成,只是很可能會白忙活一場。

李徽也巡視了河堤,打算在治水上做些文章。但是他發現,這件事暫時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沒有那麼多的人力,沒有那麼多的物資錢糧,根本休想加固湖堤,阻擋洪水。

之前居巢縣前縣令黃庭柏留下來了大量的資料,其中便有他測算過的加固堤壩的想法和要為這件事所要付出的代價。根據黃庭柏的測算,要想加固居巢縣西側約莫三十裡長的脆弱的焦湖堤壩,需要起碼十萬人力,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需要物資錢糧更是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並且,即便如此,也無法確保不會潰堤。根據黃縣令的資料以及當地百姓的描述,江水倒灌時,焦湖水位會漫過堤壩數尺之高。最厲害的一年,居巢縣內進水,街道上的水深一人多高。整個居巢縣周邊一片汪洋。洪水三個月都不退。

按照這樣的描述,這樣的水勢根本不是加固堤壩便能做到的。黃縣令說的加固堤壩防洪,其實是防止一些小洪災。但其實居巢縣這裡,每隔兩三年便是一場大洪水,基本上圩區一片汪洋。所以黃縣令在他的冊子裡也嘆息說,此法不可行。

其實就算可行,李徽又哪裡有這麼多的人力和物資,更沒有三個月的修堤時間。這些流民需要儘快的安置耕種,今年必須要讓他們有收成,能解決溫飽問題。否則局面根本撐不下去。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徽才在橐皋河兩岸,城東鼓山以東的小湯河左近相中了勉強可以適合開墾的荒地。面積總計也不過四千多畝。按照一戶人家五十畝的最低種植田畝來計算,也不過能安置個七八十戶流民。

李徽計算過了,目前入籍的流民約莫五六百戶,近四千人。其中一部分可在水上安置。畢竟這麼大的焦湖,能養活不少百姓。但漁民的數量不能太多,否則大湖也養不起他們。這方面可以安置個五六十戶,讓他們以水為生。

一些流民是有手藝有力氣的,不肯去耕種開荒,可以在縣城之中安置,開個鋪子做買賣,或者被人僱傭當苦力。這部分人起碼可以安置個百餘戶。

還有一些人可以安置到村集之中。原本地百姓家中有田產的卻無人力耕種的,可以安排流轉,落戶地方。這部分也能安置個七八十戶是沒有問題的。

但所有這些都算上,也還剩下三百多戶根本無處安置。

這便是李徽甚為頭疼的問題。往後也許還有流民前來,無法安置的流民會越來越多,便會淪為不穩定的因素。李徽真是為這些事想的腦子生疼,但卻一直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

但辦法終究是有的,居巢縣是有潛力可挖的。李徽其實早就主意到了,在居巢縣有大量的私人莊田存在,且都已經荒蕪了三四年了。這些都是居巢縣本地大族的田產。

但在幾年前,馮黑子匪幫在居巢縣橫行的時候,這些本地的大族便紛紛逃離了居巢縣,再也沒有回來過了。而直到現在,他們也絲毫沒有回居巢縣的意思。

在本地百姓得到馮黑子匪幫被剿滅的訊息大量迴歸的時候,居巢縣逃亡其他郡縣的大族們倒是沒有急於回來。畢竟他們家大業大,跟那些逃亡外郡外縣的百姓們無田無產無錢,只能勉強為生不同,他們是有本錢的。

居巢縣許多大族除了田產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產業。在周邊郡縣也能立足,開設營生。加上他們人脈廣,不少大族家中都是出過做官之人的,和本地大族也有聯姻關係,所以根本不必擔心生計問題。

在居巢縣的訊息傳來之後,他們有的是因為謹慎觀望,有的是根本不想回來了。特別是聽說居巢縣湧入大量的北方流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更不願意回來了。流民是動亂之源,精明如他們,絕對不想回到這樣的地方。他們要等待一切安定下來,才會回來。

但問題是,他們不回來,李徽可有些著急。因為李徽已經將算盤打到了他們頭上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推薦:另類神棍萬道神棍真千金的靠山遍佈全球我被困五載,出關當鎮壓一切敵!星空戰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