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春秋我為王->章節

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夜色漸去,天邊露出了一絲粉紅的魚肚白,黎明將至。

本應該安然躺在榻上安睡的晉國上軍將中行寅,卻在朝露中倉皇出逃。

巍然的大城朝歌就在他身後,牆垣漸行漸遠,遠離中行寅而去的,還有範、中行兩家幾個月前憧憬過的勝利。

中行寅在父親死後接管了碩大的中行氏,與範氏並列晉卿第一第二強,範氏財力雄厚,而中行氏則強於軍爭,東陽勁卒打北方諸侯無敵手,這是他引以為傲的資本,也讓中行寅性格裡帶著的貪婪和自私越發明顯。

邯鄲午之死,雖然外人普遍認為趙氏嫌疑很大,但實際上,下狠手毒殺自家姻親的,其實是中行寅和範鞅。

邯鄲氏有復歸趙氏的打算,這讓二卿十分憤怒,因為邯鄲數縣正好夾在河內和東陽中間,若邯鄲投靠範、中行,那整個太行以東就能連成一片;若邯鄲投趙,範與中行兩家就會被從中割裂開來,這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所以範鞅在朝歌動過一次手,之後中行寅還收買了邯鄲午身邊的親信,藉機下毒將其殺害,以此離間趙氏與邯鄲,引發了這場戰爭。

在中行寅看來,合三家之力,徵召的四五萬大軍足以蕩平趙氏和韓氏那點靠在大河邊上的彈丸之地。

不過他們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過程和結尾:趙無恤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從東方調遣援軍,在中行勁卒南下前就打垮了邯鄲和範氏,仗打到這程度。先前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凡、共的大戰一半靠運氣。一半靠戰略部署。結果是趙氏更勝一籌,獲得了大勝。

現如今。中行寅連朝歌也沒守住,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便被打破城池,而過程更是匪夷所思……

趙軍破城的山呼海嘯愈來愈大,守卒的抵抗聲息卻慢慢變小,想來內城也已經被攻破了吧,中行寅逃的匆忙,連朝歌城裡糧食、武器、裝備堆積如山的府庫都來不及燒燬。

他坐在戎車上,回望朝歌,竟然兩隻老眼都流出了淚。

“真是狼狽啊……”

……

想當年。中行寅可以將趙鞅玩弄於股掌之中,十多年前的鑄刑鼎事件,中行寅與範鞅一個在臺前表演,一個在幕後策劃,趙鞅也被動地加入了他們的陣營,弄得執政魏舒也無可奈何,晉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就此誕生。

而在八年前的召陵之會,中行寅向蔡侯索賄不成,就反過來建議範鞅不要為其討伐楚國。最終導致這次春秋以來最宏大的會盟活動狼狽收場,反倒是吳國抓住了機會崛起。

總之,中行寅在過去二十年裡,在晉國內外事務中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說他左右國家的大局,實在不算誇張。

“可我為何會落到如此下場呢?”他扭頭對跟在身邊南下,每逢戰事就要占卜的家祝問道。

家祝緊緊抱著龜甲和蓍草。不言不語。

中行寅遷怒道:“你擔任我家的祝,肯定是進獻的犧牲不夠肥澤。要麼就是齋戒時不恭敬,造成了我今天逃亡的命運!”

家祝答:“從前我們的先君穆子(中行吳)只有十乘皮車而不憂其少。只憂自己的德義不足。而主君呢?有戎車百乘,不憂自己的德義微薄,只憂車輛不足。您自己的舟車越華美,對民眾的賦斂卻越加沉重,賦斂承重,民眾自然要埋怨和詛咒。即使我祈禱中行氏千秋萬代,東陽被壓迫的民眾也會詛咒中行氏的潰敗。我一人的祈禱如何勝得過一萬聲的咒罵?主君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再正常不過了……”

中行寅臉色一陣前一陣白,卻仍然堅持道:“我之敗,純粹是戰之罪也……”

他望著前方四五裡外淇水湯湯,由西向東滾滾流去,眼中又泛出了一絲希望。

“雖然我折損了一萬東陽子弟,但只要能渡過淇水,邯鄲、柏人、鼓肥仍然能徵召萬餘兵卒!”

沒錯,只要能渡過淇水!

淇水乃大河支流,發源於太行深山中,向東南流,正好在朝歌之北,既是屏障,也是阻礙。

詩言,“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在淺水期,淇水是清淺而舒緩的。

可現在是豐水期,前頭淇水滾滾,浪花四濺,遠隔數里亦覺水氣撲面,“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岸邊綠竹蘆葦,各色野花點點,時有驚鳥飛出。

此時夜色將盡,旭日將升,奔到岸邊的中行寅也看清了遠處的情形。

有大約兩三千人正在離岸兩三裡處佈陣,中行看得清楚,這支部隊正是趙軍……

而他們身後,也是煙塵陣陣,之前把中行寅從共城一路趕到朝歌的那些騎兵也追過來了。

“天亡我也!”中行寅惱怒地在車欄上重重一擊,隨即兇性大發,抽出長劍,指著前方的那些趙軍大聲說道:“東陽勁卒,與我衝殺過去,泅水渡河,河對面定有邯鄲氏的人接應!只要過了河,捲土再來尤未可知!”

中行氏的兵卒士氣低落,動作極慢,所以先動的是對面的人,柳下蹠這個月裡一直奉命守在河邊,隨時關注城內動向,所以正好逮了個正著。

他暗想自己在棘津被中行寅大敗過一次,這回算是能找回場子了。隨著柳下蹠軍旗、鼓聲的催動,趙軍右翼一千人首先出陣邀戰,戰士奮呼。幾乎是同一時刻,左翼的一千人也出擊了,他們直擊中行寅所在的位置,只見旌旗颯颯,戰鼓雷鳴,河流、田野,朝陽、大地,數千人廝殺一團。

交戰的場地距離岸邊不遠,土地鬆軟,多有坑窪,不利騎兵衝擊。所以追來的騎兵們暫時沒有捲入戰團,只是在旁射射箭,隨時準備阻止殘敵逃竄。

這一次柳下蹠以逸待勞,而且中行氏的殘兵們在城破後又驚又累,根本沒多少戰鬥力,很快就被沖垮。

前邊不遠就是淇水,後面則是虎視眈眈的騎兵,這一敗,中行兵卒退可無退,除了死戰,只有投降一途。

先前隨著石彈投進城中的不單有威懾人心的人頭,還有一些麻布上書寫的檄文赦書。

“抵抗者殺,降者可免!”

中行寅的精銳已經在數次戰役裡打光了,身邊跟著的人良莠不全,沒有為他效死的忠心,跟著他突圍出城只是抱了萬分之一的希望,想要渡水北歸,回到故鄉。如今見前路被斷,後路也有追兵,完全處於被動,自然喪失了抵抗的勇氣。

一時間,中行寅身邊開始了一連串的潰散,哐當一聲,一個人放下了武器,一百個人有樣學樣,他們跪地投降,而軍吏也無力更無心制止。

比起剛經過的朝歌攻防,這一場河邊之戰勝利得輕輕鬆鬆。天色初明時交戰,未至太陽完全升起便已獲全勝。

中行寅就這麼看著身邊的隨行者土崩瓦解,看著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他萬念俱灰之下,舉起了腰間隨時攜帶的毒藥瓶,一飲而盡!

……

朝歌城中,讓虞喜去追擊中行寅的同時,趙無恤讓人將忠士張柳朔的屍身好好收斂起來,準備厚葬之。隨後,他便親自帶著僚吏們接管了官署裡的朝歌地圖、戶籍,這是他未來統治此地的基礎。

從地圖上看,朝歌城是一個長方形的構造,進來以後趙無恤才發現,裡面的佈局很整齊:從東城門到西城門,從南城門到北城門各有一條寬闊的大街,形成一個十字,在城中心交匯,這兩條街是城中的主幹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兩條主幹道之外,在南北大街的兩邊,又各有數條支道,把整個城池分成了規模相等的十幾個區域。這些區域有範氏的宮室宗廟,有家臣們辦事的官署,有的是市,有的是手工業區,大部分是國人所居之裡,雖然只是範氏主邑,實際上卻比曲阜還要大,人口還要多,簡直是一個中等邦國的首都了。

雖然在城池攻防的過程中許多地方被強拆,一些沒派上用場的防禦工事也在四處修築,但並未影響朝歌的整體性。投石機雖然恐怖,其實沒砸死多少人,城內也並不缺糧食,所以主要的死傷發生在昨天的破城之戰裡,粗略計算,趙軍死傷約兩千,城內死傷約四千。

比起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其他攻城戰役來,這些損失算是極小的了,這位萬戶大城的元氣得到了很大程度保留。

在殿校雙方死傷後,趙無恤馬不停蹄,巡查起朝歌府庫來。

走進府庫,趙無恤首先倒吸了一口涼氣。

裡面分為糧倉、甲庫、武庫等,首先是糧倉,一進去,卻見陳年的粟米堆積得像一座座金黃色的小山包,接過跪在地上的倉吏遞上的簡牘,趙無恤掃了一眼,便被上面的數字樂壞了。

“範氏為了這場戰爭沒少做準備啊,居然存了整整一百一十萬石糧食,足夠六萬人口吃上一年了……”

兵以食為天,趙無恤手下的幾萬人也是嗷嗷待哺,先前的糧食除了從征服地徵收外,就是韓氏領地提供。幾個月下來,飛車挽粟,糧車不絕於道,頗有些週轉困難了,這些糧食一下子便解除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真是件值得高興的大喜事。

可更驚喜的還在後面,他帶著愉悅的心情到了下一處,看著武庫吏獻上的竹簡文書,有些發怔。

“凡兵車器,共計一萬二千四百餘件?”

他有些詫異地問那替範氏管轄武庫的小令吏道:“你確定沒弄錯?這可是能武裝整整一軍的器械!”

ps:不過是漢代東海郡武庫資料的兩百分之一而已,第二章在晚上……

(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新書 漢闕 秦吏 戰國明月
相關推薦:國漫大雜燴國漫世界大冒險異界之魔獸領主魔獸領主宋士斗羅大陸·王者系統斗羅大陸修煉系統鎮魂街之貪狼營東瀛娛樂家巡狩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