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620海上賦詩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鄧泰山開了頭,其他將校也不缺心眼,這時候誰敢說個不字?不被丟進海里餵魚才怪!數十名文武隨從齊齊跟著鄧泰山作揖附和:“臣等洗耳恭聽,願聞陛下神作!”

想當年曹子建七步成詩,成為了才華橫溢的代名詞,與潘安齊名,流芳後世。劉辯知道這種拉風的事情自己是做不來的,但七步盜詩卻是能夠做到。當下揹負雙手,裝模作樣的在船頭上來回走了六七步,然後開始高聲朗誦。

“東臨田橫,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春’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陛下文韜武略,空前絕後!如此佳作,氣勢如虹,雖秦皇漢武皆不及也!”

這首詞賦寫得大氣磅礴,更何況出自皇帝口中。站在劉辯身後的文武群臣頓時不明覺厲,齊齊躬身作揖,連聲叫好。在文武百官的齊聲歌頌下,劉辯更加興奮,決定乘勝追擊,再賦詩一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描寫大海的詩詞歌賦何止萬千,難得今天在海上遇到這般壯觀的景‘色’,不趁此機會奠立自己文豪的地位,更待何時?

劉辯揮揮手,示意身後的文武隨從稍安勿躁:“看到了這田橫島,朕就想到了從前跟隨先帝登泰山的情景,泰山巍峨,滄海廣闊,天地間的景‘色’竟然如此壯觀,朕決定再賦詩一首!”

自從秦始皇開啟了登泰山封禪的序幕之後,漢朝的歷代皇帝也多有效仿,漢靈帝就曾經去過幾次。此刻劉辯信口胡謅,其他人也不辨真假,只能洗耳恭聽!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

劉辯在寶船巨大的甲板上來回走了幾步,再次慷慨‘激’昂的賦詩一曲。引得上至將校,下至兵卒,無不擊節叫好,撫掌稱讚。

這個年代能識幾個字就是別人眼裡的文化人,更別說能寫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很多將校根本不知道天子‘吟’誦的這首詩描述的什麼,只是看到身邊的其他人俱都擊掌叫好,紛紛跟著濫竽充數罷了。

船隊繼續前行,不多時便將田橫島甩在了身後。鄭成功向東眺望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海面上漂浮著一艘小船,初始的時候是向西行駛,突然間又掉頭向東加速逃離。

“這條民船如此奇怪,莫不是袁軍的探子?當派遣船隻捉拿回來問個明白!”鄭成功手按佩劍,向天子建議道。

這一路行來,浩浩‘蕩’‘蕩’的船隊也遇到了不少民船。但他們知道這是軍隊的船隻,應該不會為難普通的漁民,因此也就不慌不忙的繼續向前行駛。掉頭逃跑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由不得鄭成功不小心翼翼!

“嗯,朕也看到這條小船了,行蹤的確可疑!鄭卿便親自帶人把這條船隻追回來!”劉辯順著鄭成功指的方向極目眺望,果然發現了這艘可疑的船隻。當即命令鄭成功親自率隊去捉拿。

得了天子一聲吩咐,鄭成功跳下寶船,帶了三艘艨艟快速的向西追去。過了半天的功夫之後,果然把這艘行蹤可疑的漁船押解著,從後面追上了船隊主力大軍。

當艨艟靠近寶船的時候,鄭成功一躍上岸,大聲下令道:“把這船上的男‘女’老少全部押解上寶船,讓陛下親自審問!”

艨艟與寶船同時並肩行駛,不大會功夫,漁船上的百姓便被全部驅趕到了大船上。只見這些人服裝奇特,與中土大為不同。大約四十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操’著“咿咿呀呀”的奇怪語言。一個個滿臉驚恐之‘色’,用手使勁的比劃著,想要解釋什麼,奈何言語無法溝通,說了半天,也是徒勞無功。

向東幾百海裡便是朝鮮半島,劉辯突然意識到這幫人很可能是來自高句麗的‘棒’子,便傳令下去:“傳朕命令,詢問下船隊中可有略通高句麗語言的士卒?命他到船上來替朕翻譯幾句,必有重賞!”

一番折騰之後,果然從兩千船伕中找來了一個略通高句麗語言的漢子。先是登上寶船參拜了天子,然後去和這幫俘虜‘交’流了一會,接著回來向皇帝稟報。

“啟稟陛下,這幫人自稱來自漠北的唐國,據他們自稱,他們是草原上唐國皇帝李淵派去東瀛邦交當地軍閥織田信長的特使。李淵數次征討劉郡王不利,便勾結了東瀛的叛賊織田信長,讓他們從海上偷襲朝鮮半島。”

“李淵竟然和日本的織田信長攪合到了一塊,真是難以置信?”劉辯頓時有些思密達了,“嘖嘖……李家父子也不甘心寂寞呢!這是要和朕比試誰統一的更快嗎?”

春雨霏霏,天降大霧。海面上昨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就變的雨霧朦朧,如詩如幻。劉辯並沒有為難抓到的唐軍使者,反而賜給酒肉,命他們捨棄小船登上大船隨軍。等平定登陸之後將他們交給錦衣衛刑訊,多掏出一些李唐的情報,並且讓他們向漢人傳授一些基本的草原語言,為將來的北伐夯實基礎。

要想做個名垂千古的皇帝,長城之外的蒙古大草原必須當做征服目標。在華夏歷史上,有很多雄才偉略的帝王都把征服蒙古大草原當做了奮鬥目標,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都為了這個目標努力過,甚至就連楊廣這個被後世稱作“暴君”的皇帝也曾經向東西突厥發動過大規模的進攻。

而如今,劉辯身邊雲集了如此多的歷史精英,自然不能再把目光僅僅放在長城之內的這片土地上。開疆拓土,讓華夏的旗幟插遍各地,才不負造物主的恩寵。未雨綢繆,現在正是時候!

“靠岸了,準備拋錨!”

在朦朧的雨霧中,巨大的寶船最先尋覓到了一塊適合停泊的海岸。隨著鄭成功的一聲吆喝,士卒與船伕將一對各自重達兩千斤的巨錨沉入海底。巨大的寶船隨即在海面上穩穩的停泊了下來,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旗艦靠岸,其他大小不一的艦船、樓船、鬥艦、艨艟等船隻也俱都在船長的指揮下尋找合適的地形停泊。不大會功夫,這片人跡罕至的海岸邊上就停滿了密密麻麻的戰船,各種旗幟在海風的吹拂下。獵獵作響。

在下船之前,劉辯召集眾將校來到大船的主艙召開登陸前的軍議。船艙裡懸掛著一副新製作的地形圖。這是劉辯讓宮廷裡的畫匠比著自己的“大航海圖”臨摹的青州地形圖。畫工一流,製作精良。冀州的縣城、山川、河流均都清晰的描繪了出來。誤差肯定會有,但在這個知識匱乏的年代卻已經是彌足珍貴。

劉辯站在長一丈寬三尺的地圖前,用一根木杆做著解釋:“根據漁民所說,我們現在靠岸的這片地方就是膠縣。從這裡到北海縣大約三百五十裡左右的路程。”

以文鴦、衛疆為首的文武將校分列兩旁,側耳聆聽劉辯的分析,對於天子的胸懷韜略,包括永珍暗自佩服。地圖上也沒寫膠縣到北海縣的距離,這年輕的天子怎麼就能測算出三百五十裡左右的?

劉辯手裡的木杆向上挪動:“從膠縣一路向北,走一百五十裡便進入了高密縣境內。這裡山巒起伏。地形險要,正是伏擊的好地方……”

郭嘉的思維最快,就在劉辯的木杆指到高密的時候,他的目光已經把整個地圖掃了一圈,擊掌叫好道:“陛下真是神機妙算,莫非想使用誘敵深入之計把袁軍引到高密,然後施以伏擊?”

對於郭嘉的話,劉辯並不是很感冒,若堂堂的郭奉孝這點都看不出來的話,又何以被稱之為三國的第一謀士呢。劉辯微笑的點頭:“奉孝所言極是,朕正準備在高密境內打一場伏擊戰!”

“報,稟奏陛下,青州都督麾下陸文龍以駐兵此地,前來面見陛下,遞交高敖曹將軍救援北海縣的密保!”就在劉辯即將佈置行動之時,有錦衣衛前來通傳陸文龍求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哈哈哈,真是及時雨呀。朕本就擔心兵力少,無法達成救援,今日卻有陸文龍帶著人馬來了,真是一件喜事。來人,請陸文龍覲見!”

陸文龍應該就在甲板之上等待自己接見,沒過一兩分鍾就到了劉辯所在的船倉。陸文龍先和劉辯行了禮節,再拿出了高敖曹草擬的作戰佈置讓劉辯參閱。

劉辯一邊看高敖曹的奏摺時一邊詢問起陸文龍北海縣的情況,“陸愛卿,你是從北海縣來的,可對那裡的狀況瞭解嗎?”

陸文龍老實的回答說不清楚,而他的回答是自己剛開始就被李靖從冀州袁紹戰場那裡抽調了過來。而沒有像高敖曹他們停駐在當地,自己的指責是帶著這路兵馬來此地和天子回師,所以說不知道就是實情。

聽完陸文龍的話,劉辯他自己也有疑惑,既然高敖曹他們已經有能力和袁世凱他們一戰,又為何不直接聯合北海縣城中的魏延他們出城決戰呢。當他把這個問題向郭嘉尋問之後,在輔以魏延發來的情報,郭嘉很快就分析出了原因。

這第一個就和天子的這一支強悍的水師有關,北海縣緊鄰黃河邊上,而這裡已經是華北平原之上,黃河河道寬敞,而且水流平緩,是一個利於水軍作戰的地方。而敲好的是袁軍的水師就是一支運輸大隊,其作戰能力極度低劣,但就算這樣,缺乏水師部隊的高敖曹所部也無法應對。畢竟陸軍總不可能下黃河去和袁軍作戰吧。就算袁軍的水師再怎麼差勁,也可以阻擋漢軍的各路追擊。

第二個原因就是兵力不足,而從東北而來的關羽兵團卻發來了訊息,他們已經派遣了一支精銳騎兵,由關雲長帶著從朝鮮半島而來,相助狄青他們解北海縣之圍。而他們派遣陸文龍到此的目的就是迎接劉辯和關羽兩路人馬,同時也是為了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