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619智破掘城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袁軍動手在先,人多力量大。城內的守軍還要分兵把守城牆,因此挖掘了一整天下來,也不過才挖鑿了一面城牆的壕溝而已。

無奈之下,魏延只好派人去邀請城內的百姓出來幫忙挖溝,許諾等袁兵退走之後獎勵糧食或者工錢。但即便如此,響應者亦是寥寥無幾。天知道北海縣能否守住?萬一被袁軍破了,別說拿不到獎勵,弄不好就是滅門大禍!

袁軍圍城日久,城內人心思變,魏延也不敢用武力逼迫百姓賣力。萬一惹得民心譁變,士族倒戈,袁軍甚至連地道都不用挖了!

“唉,這可如何是好?”看到打著火把連夜挖掘壕溝的士卒滿臉疲倦之色,魏延與太史慈俱都憂心忡忡,一時找不到對應之策。

“文長、子義,我可找了個好辦法,就是要你們的幫助!”就在魏延與太史慈一籌莫展的時候,徐庶跑來給他解困了。

魏延正焦慮煩躁,急忙拱手問道:“元直就不要在我和子義面前打謎語了。直接說吧。”

?徐庶拍了拍魏延的肩膀,示意稍安勿躁,直接開門見山的道明來意:“城內大族朱氏,密謀勾結袁軍,企圖裡應外合幫助袁兵進入北海縣,恰好被錦衣衛的人馬得知了,剛才才報到我這裡來!”

魏延與太史慈對望了一眼。然後冷靜的問道:“朱氏勾結袁軍,這裡面又有什麼糾葛?”

“這位是朱崇巴,他是土生土長的北海縣本地人,平日裡以買簸箕、竹簍為生。前日裡,朱氏族人突然到他家中買走了所有的竹簍與簸箕,這件事報告給我之後一直沒有思路解釋,直今天看到守軍都在奮力挖掘壕溝,防禦袁兵由地道潛入,方才醒悟朱氏一族原來是在暗中挖掘地道,接應袁兵入城。!”徐庶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魏延大怒。拍案而起:“我說北海縣士族怎麼對於協助守城推三阻四,有北海縣頭號士族朱家從中作梗,能順利了才怪!本將軍這就點上人馬,將朱氏全族誅滅。看看哪個還敢吃裡扒外,勾結袁兵?”

徐庶再次勸諫道:“袁軍圍城日久,城內人心思變。文長若是貿然滅了朱氏一族。只怕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弄不好反而會激怒城內士族的怨氣,導致水火不容。從而讓城外的袁軍坐收漁翁之利!”

“朱氏謀反。難道本將還不能滅了他們麼?”魏延咬牙切齒的質問道。

徐庶道:“我來見文長之前,已經暗中查探過軍卒們在城下挖掘的壕溝。距離朱氏一族住所並不太遠。你不如派人連夜向朱氏族人棲居之處挖掘地道,然後喬裝成袁軍,由地道爬出,滅盡朱氏一族。最後再嫁禍城外的袁軍,渲染地道的危害,如此必能讓城內的百姓與士族出力幫助守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魏延聽後大喜過望,當即組織了數千精悍士族連夜向朱氏一族棲居處挖掘,只要能夠爬行過去即可。至半夜時分,地道被成功打通。

由魏延偏將率領的千餘名兵卒全部喬裝成袁兵,從地道中一湧而出,將朱氏一族殺了個血流成河。但凡在偷挖地道的朱氏族人,不問老幼婦孺,盡皆屠戮。然後把隨身攜帶的部分甲冑穿在了朱氏族人的身上。

魏延得了訊號,立即率兵前來“圍剿”,成功的將從地道潛入的“袁兵”殺退,並且斬殺了百餘名潛入的“袁軍”。然後派人召集北海縣其他士族與百姓來觀“袁軍”的惡行。

看到朱氏族人被屠戮殆盡,其他士族與百姓頓時意識到袁軍這是打算屠城的節奏,唯恐不知不覺中地道就挖到了自己的家門口,當下不用魏延動員,便紛紛攜帶了工具來到四面城牆底下挖掘壕溝。

?一時之間,北海縣城內的七八萬居民幾乎傾巢出動幫忙挖掘壕溝,上至六十歲老翁,下至八歲幼童,無不拿著工具,奮力的向下挖掘。全城百姓埋頭苦幹一天一夜,用最快的速度在劇縣四面內城牆之下出了將近四丈之深的壕溝,將袁軍的地道迎頭截斷。

就在城內的壕溝剛剛挖掘好不到半天的功夫,袁兵的地道也挖了過來。被魏延、太史慈、徐庶、田真等人率領精悍士族守住各個地道出口,大肆砍瓜切菜。然後將木柴投入地道之中煙燻火攻,燒死的袁軍不計其數,整個劇縣城內外飄著一股人肉被燒焦了的味道。

“真是一群廢物!蕭摩訶的大軍已經過了莒縣,只怕再有三五日便會兵臨北海縣城下,既然巧取拿不下來,明日便全力攻城,就算全部戰死,也不能後退一兵一卒!”

袁世凱見由地道潛入的辦法失效,白白浪費了五六天的時間不說,還被燒殺了五六千精銳士卒。不由得拍案大怒,決定明日再次強行攻城。

就在地道戰失敗的第二天,狄青帶領著蕭摩訶他們終於殺到了北海縣城下,和袁世凱指揮的部隊倒是進行了一場遭遇戰,也沒有打得多久便收手了。為了給城中的百姓鼓舞士氣,狄青還派遣了一千餘步兵進入到了北海縣城,宣揚漢軍來援的訊息。

而就算高敖曹這支三萬人的軍隊開赴北海縣的時候,與袁軍還是勢成弱勢,作為主帥的高敖曹和狄青沒有急著開戰,就在城外開闢起了防禦工事,等待其他幾路大軍到來之後,好一起圍殲這股袁軍。所以雙方就暫時高掛免戰牌,打起了靜坐戰。

天空一碧如洗,在大海的映襯下變成了蔚藍‘色’。舉目向遠處眺望,海水共長天一‘色’,根本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海?

船隊從金陵沿江而下,一路順風順水,只用了一天一夜便出了長江,進入了茫茫大海。在體型巨大的鄭和寶船的帶領下,十多艘大小不一的戰艦調轉船頭,揚帆向北。雖然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際,但如此浩大的船隊行走在海面上卻也蔚為壯觀,引得許多海鷗不時的跟在船隊上空鳴叫盤旋。

掐指算算,已經在海面上行駛了十天,估計再有一兩日的時間便能從公孫瓚控制的天津碼頭進入黃河,然後沿著黃河河道打進北海縣。為了能夠儘快達到戰場,劉辯一路上不停地催促船伕加快行船的速度,爭取早日登陸,以解北海縣之圍。

在這科技落後的年代,在海上行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辨認方向主要靠著觀察太陽與北極星確定方位,航線非常模糊。若是船隊中沒有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很容易在海上‘迷’路。

但鄭成功的存在卻讓劉辯信心十足,不管是他天生就有海上航行的天賦也好,或者是系統在他的腦海中植入了記憶也罷;反正鄭成功對海洋的熟悉,讓全軍一萬隨行人氏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船隊從金陵一路行來,在大海上航行了兩千多裡。鄭成功對洋流、暗礁、風力、‘潮’汐等自然現象的準確判斷,讓人無不嘖嘖稱讚。一路順風順水,就連微不足道的意外都不曾發生。這讓劉辯堅信帶著鄭成功北上,實在是再英明不過的決定。

已是三月底的時節,迎面吹來的‘春’風帶著融融暖意,吸入肺腑,讓人神清氣爽。劉辯一襲戎裝,身披繡著飛龍在天圖案的金黃‘色’披風,佇立在寶船船頭。任憑海風拂面而過。被鄭成功、鄧泰山、文鴦、衛疆等文武‘精’英簇擁在中間,如同眾星拱月。端的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船隊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前方忽然有一座海島映入了眼簾。初始的時候只是一個模糊的小黑點,隨著船隊一路劈‘波’斬‘浪’向前行駛。這座海島的體積越來越大,慢慢的變成了一座海上的龐然大物。

“哈哈……沒錯,這就是田橫島!就是當年偽齊王田橫在海上避難的地方,過了這座島嶼,再向前走一百多裡的海路,便可以安然無恙的抵達天津港岸邊了!”

鄭成功站在劉辯身邊,望著越來越近的田橫島,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對於自己這次隨著天子御駕親征的表現感到滿意,能夠如此圓滿的完成統率船隊的任務。相信天子從今以後必然會更加器重自己。

現在的田橫島已經沒有了居民,但仍有廢棄的建築痕跡。島上植被茂密,鬱郁青青。礁石聳立,如同鬼斧神工,氣勢非凡。整座島嶼僅有一個地方可以容納船隻停靠,只要派兵守住,絕對是一座易守難攻的海上天險。

望著崔巍險峻的田橫島,劉辯忽然詩‘性’勃發。遙想當年曹阿瞞出征遼東,途徑海邊之時寫了一篇名垂千古的佳作。而如今自己已經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十幾天,所見所聞比孟德壯觀多了,再不盜詩一首,怎麼能對得住上蒼賜予的良機?

“這樣的景‘色’簡直是為阿瞞的觀滄海所生,此時不盜更待何時?”劉辯在心裡略作沉‘吟’,便打定了竊詩的主意。

要想成為“上馬橫槊,下馬賦詩”的千古帝王,僅僅憑藉曹丕的一首《燕歌行》還遠遠不夠!自己還要繼續將歷史上的詩詞歌賦源源不斷的搬到這個年代,使之發揚光大,如此才不負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諸位愛卿,這景‘色’如此壯觀,讓朕不由得詩興大發,決定賦詞一首,諸位可有興趣一聽?”劉辯揹負雙手,任憑海風吹得金黃‘色’的披風獵獵作響,英姿勃發的問道。

“陛下文韜武略,空前絕後!一首《燕歌行》傳誦大江南北,讓人擊掌稱絕,能夠親耳聽到陛下做詩,乃是我等的榮幸,微臣等願意洗耳恭聽!”

鄧泰山率先作揖拍馬屁,隨行的官員之中就是屬他鄧泰山文化底子最差勁。這憨貨文化倒是沒有什麼長進,卻長期身處皇宮內院,吹牛拍馬的本事則是越學越精。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