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583突破巔峰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蕭朝貴也是一員猛將,剛開始被徐晃和盧象升內外夾攻,殺的陣腳大亂。此刻得了洪秀全與鰲拜的援助,迅速的穩住陣腳,手提馬槊,率部奮力還擊。

漢軍雖精,但兵力太少,太平軍雖弱,但卻五六倍於漢軍,雙方鏖戰了一整夜,互有損傷,直到天亮之時方才引兵退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亮了,交趾城的火光猶未散去。燒焦了的人肉味早已不在,因為早就化成了骨灰,自然不會再有那種讓人作嘔的焦糊味。

經過了一夜的燃燒,原本山清水秀的交趾城早就燒的漆黑一片,城牆在炙熱的燒烤之下已經坍塌,整個城池變成了一片廢墟。

一夜的鏖戰下來,進入了交趾城的八萬太平軍被燒死了五萬餘人,只有兩萬多僥倖逃命,一個個被燒烤的焦頭爛額,滿臉烏黑,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另外被漢軍屢次衝殺,死在戰場上的太平軍也有兩萬餘人,一場戰役下來,陣亡者多達八萬,而漢軍的損失不超過五千,訊息傳開之後,徐晃、盧象升之名威震天下。

以四萬人的弱勢兵力,硬撼將近三十萬的精壯戰力,再加上三十萬老弱婦孺,交趾之戰堪稱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瀘河決堤水淹陳玉成,七萬人全軍覆沒;火燒交趾郡,八萬太平軍灰飛煙滅。舊疤未愈,又添新傷,太平軍中一時哀鴻遍野,人心思動。

“誰敢潛逃,格殺勿論!”雙眼發紅的洪秀全彷彿受傷的猛獸,大聲的咆哮著下令。一面遣使者向孫策求援,一面在交趾郡城外重整旗鼓,準備復仇。

連續兩場大戰下來,因各種原因戰死的太平軍精壯多達十二萬人,另外尚有四五萬老弱婦孺死於陣前,或者被軍法處置。不過短短幾日的功夫,太平軍減員嚴重,從原先的六十多萬人,銳減到四十萬人。

洪秀全與楊秀清、蕭朝貴、鰲拜重新商議之後,把十六萬精壯全部集結,又從老弱婦孺裡面抽調了四萬補充進來,湊齊了二十萬人。然後分成四部,洪、楊、蕭、鰲四人各自統率五萬人,一面在交趾境內休整,一面密切關注漢軍情報。

交趾郡大捷的訊息傳到金陵,劉辯擊掌稱讚,眾臣對徐晃、盧象升讚賞有加。

劉辯在太極殿上高聲傳詔:“徐公明破洪秀全有功,真有周亞夫之風,傳詔賜爵為陽邑亭侯。盧象升輔佐徐晃破賊有功,賜爵關內侯;林沖賞賜折衝將軍封號!”

就在群臣對徐晃的功績讚賞有加的時候,劉辯腦海中的系統響起:“徐晃率部以弱勝強,以盧象升和徐晃出力最多,二人達成突破自我,已經超越了巔峰能力,各自統率上升1點,目前的徐晃的統帥值已經增加到了96,盧象升的統帥值上升到了97。”

“呃……竟然能夠在巔峰數值上增加能力?”劉辯驚訝不已。

系統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正常情況下不會,但如果武將或者文臣能夠表現出遠超自己巔峰能力的水準,系統將會重新進行評估。根據資料庫的計算,徐晃的統率能力已經突破了自我巔峰期,上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劉辯目光如炬:“本宿主明白了,同樣的理由也說明了盧象升,他可是明朝末年李自成這些流寇的死對頭,而今生對付同樣的太平軍卻是逆境翻轉,改變了他前世因勢單力孤而被李自成他們圍困而死的結局!”

金陵的使者攜帶了詔書、印綬快馬加鞭趕往交趾郡,犒賞徐晃三軍。而洪秀全、楊秀清在交趾郡境內整合殘部,休整了三四天左右,元氣有所恢復。

在十四天的長途跋涉,趙括、黃忠率軍強行一千五百餘裡,在徐晃、盧象升火燒交趾郡的第三天,抵達了石陽縣境內,與徐晃合兵一處。

“恭喜公明將軍,交趾郡兩戰,水淹、火攻,大破叛軍,斬首十五萬,天下震驚!將軍之名定然名垂青史也!”趙括引領著黃忠、潘璋與徐晃施禮相見,連聲恭賀。

徐晃謙恭的還禮:“趙將軍謬讚了,這兩場戰役能夠大獲全勝,非獨徐晃一人之功,實賴象升劃策,仲勳奮勇,三軍用命。再加上賊軍不懂兵法,因此奏功!然賊軍聲勢浩大,雖誅其十餘萬,但仍然數倍於我,根基尚在,不容小覷。還需趙、黃兩位將軍協助,一鼓作氣的將賊軍逐出交州,徹底剷除南蠻隱患!”

“將軍名震天下,闊願率將士聽候調遣!”趙括拱手謙虛道。

既然趙括都自願歸屬在自己的麾下,徐晃也不好自謙。其實按其官職來,他和不到19歲的趙括差不多,只是受限於交州和廣州兩個兵團的實力而已。相比較起接近腹地的廣州,以新佔據的林義國為疆土的交州經濟各方面就要落後的多了。就好像同樣是對付成百萬的太平軍,蘇定方但是劃出徐晃這一支部隊就可以和他們相持不敗,而在交州孤軍奮戰的趙括戚繼光兵團就是束手束腳。

潘璋原本是霍去病的先鋒,為何會隨趙括到了交趾郡呢?在這裡的武將謀士對趙括和黃忠熟悉得很,對於新到的潘璋可是沒見過面。趙括和徐晃遞交了軍令,才將他介紹給諸位。

原來潘璋跟隨霍去病平定了廬陵山越之後,擔心交州在孫策的封鎖下,會使得朝廷增援大軍的訊息無法及時送達到戚繼光那裡,才責令潘璋乘海船南下到達交州的日南郡去宣慰一下交州大軍。

潘璋達到交州的時候正是洪秀全大軍北上進攻交趾郡的那段時間。戚繼光統帥的交州兵團此時歷經了太平軍百萬混編部隊的圍攻,兵將倒是沒有損失多少,唯一受到破壞的還是城外的莊家,一些等待收成的糧食都被太平軍割走充作了軍糧。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交州兵團相對於其他兵團來比,戰鬥力不弱,卻是騎兵稀少,而中南半島的氣候對於中原的戰馬很不適應,這裡的原產馬又是只能做運輸使用,所以面對成百萬的太平軍,戚繼光他們無法集結起騎兵集團打破敵人的圍困,只能夠堅守城池,利用強悍的步兵攻擊敵人。

當然太平軍給我們的戚繼光構成的只是地區的圍困,危害最大的還是周瑜帶領的吳軍讓戚繼光難應付。戚繼光雖然是青州人氏,卻從小張與海邊漁村,參軍以來有常在南方作戰,所以論起水戰,叢林戰和山地作戰不比土生土長的周郎弱,只是他的謀略上弱於周瑜一籌。

戚繼光的副都督趙括雖沒有承襲下像族兄趙雲那種勇武彪悍的武藝,卻是在智謀上很有天賦,當前無法和周瑜這種天才過招的原因也只是限於他年輕,作戰經驗還沒有這位孫吳大都督豐富。

今年18歲的趙括自兩年前隨劉辯出征青州袁術後,就配合自己南征山越,圍攻孫堅,出征南蠻,擴土交州,時間隨著歲月流逝,戚繼光可是看著趙括的成長,兩人亦師亦友,在戚繼光的提點下,趙括的武藝和統軍能力逐年提升,又加上每年的實際鍛鍊,可是遠比戰國時期只會紙上談兵的強。

在沒有發生洪楊集團東征戰事,孫策死灰復燃,勾結洪楊勢力圖謀交州之前。戚繼光搭檔趙括可謂是如虎添翼,有他的驍勇善戰、巧妙絕倫的指揮配上趙括豐富淵博、才思敏捷的大腦,征戰周邊的敵對勢力很是迅速,兩年下來就將交州打造成了大漢南端地域最為廣闊的州郡。

戚繼光和趙括在這裡開疆擴土,百姓治理上就由金陵調來的陳群負責,三人密切配合下,對蠻荒的交州進行了大開發。而自然為了獲取開發荒原的勞動力,陳群除了從中原吸收失地農民到這裡外,還是極力慫恿戚繼光他們外出征戰,掠奪人口。為了漢化這些百越人,陳群又制定了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就是農奴,全是歷次大戰俘獲的戰俘,負責交州的建設,這些人沒有任何權利而言,除去不能隨意殺戮之外。第二步則是待考察漢民,這些農奴經過一段時間後,吸收那些積極學習漢語漢字,穿漢服的積極分子,將其委派做農奴的監管分子。最後一步就是將完全漢化的百越人登記在冊,正式給予他們大漢百姓的身份。

陳群的這種化胡之策效果斐然,很快得到訊息的劉辯就將此政策下放到了自己統治的各個州縣,讓那些緊鄰少數民族的官員試行這一辦法,而想出這個招數的陳群也是加官進爵,好不風光。

沒有一帆風順下去的好運氣,在今年一到,交州文武官員的黴氣就來臨了。百萬之多的太平軍在洪秀全和楊秀清帶領下,由孫吳軍隊帶路,一路掃蕩了不知道多少的部落小國,最終進入交州南部,和在此地駐軍的趙括槓上了。而趙括也是在沙場征戰兩年之久,滅了數百個部族,已經不是三日之前的白面書生。帶領著麾下的戰將周泰這些悍將和洪秀全鏖戰數月,牢牢堅守住了大漢疆土不失。

半個月前,洪秀全和孫策改變作戰部署,丟下打呆仗的戚繼光和趙括不顧,直接北上進攻徐晃駐防的交趾郡。而這個時候從江州乘船到來的潘璋又發來了朝廷派遣數路大軍南下的訊息,天子又下令讓他們歸攏在戚繼光麾下,完成圍殲太平軍和孫策的作戰任務。為了配合交趾郡的高仙芝小兵團,戚繼光先令趙括和黃忠北上回師徐晃,自己先留下來佈防要塞,等完成交州南部的佈防工作後,在發兵回師副帥高仙芝。

趙括這段時間雖然和敵人沒有展開大規模的野戰,卻也是親自指揮了部下數十場的小型戰役,積累了大量對陣太平軍和孫吳軍的經驗。戚繼光派他現行去回合徐晃,除了他的自身條件外,還是希望自己的這位老弟能夠參與更多大規模的戰爭,來提升他帶兵的能力。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