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578背水列陣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交州交趾郡太守府。武衛將軍徐晃,正與奮武將軍兼兵部郎中盧象升、折衝將軍林沖,以及數名偏將、參軍正在共商對策。而作為這支兵團的總指揮官平南將軍高仙芝去了南海郡參加軍事會議尚未歸來,所以就由徐晃負責全軍事務,機智善變的盧象升則作為監軍協助徐晃。

據探馬飛報,太平軍先鋒大將、義公將軍陳玉成率領十萬大軍逶迤而來,目前已經過了新興縣城,距離交趾郡不過一百二十裡,預計後日清晨便會兵臨城下。

“狗娘養的太平道,還真的是厲害!你說南部那些蠻國一共才有多少百姓?竟然有百十萬人跟著洪、楊加入了太平角,光先鋒部隊就有十萬人,這仗還怎麼打?”豹頭環眼的林沖鬱悶在大堂裡來回踱步,大聲的咒罵洪楊。

徐晃撫須笑道:“仲勳稍安勿躁,太平道一向善於蠱惑人心,十年之前張角三兄弟蠱惑的反賊更眾,多達五六百萬,烽火遍及司、豫、冀、兗、青、揚、徐七州,幾乎席捲整個大漢。最終又如何?”

“嘿嘿……公明兄說的也是,那黃巾叛黨的聲勢如此浩大,最終還不是被文忠公與皇甫嵩及朱率大軍給翦滅了,前後不過鬧騰了五六年而已!”

聽了徐晃的話,林沖的焦躁情緒果然平靜了下來,“可惜啊,文忠公已經殯天,若是有他在,我軍定能對太平軍的戰術瞭如指掌!”

一直坐在右邊緘口不語的盧象升面色嚴峻,肅聲道:“雖然太平軍與黃巾軍一脈相承,但我看洪楊二人極善用兵,又有士燮舊部助陣。只怕戰力超過當年的太平軍許多,決不可等閒視之。”

徐晃頷首:“象升所言極是,那士燮在交州經營多年。竟然被洪楊一朝顛覆,並且席捲交州,甚至派屢次讓南方的戚繼光將軍受挫。看來這些人不僅蠱惑人心的本事不凡,同時膽略已經遠超張角!”

“報!”斥候飛馬而來,拉著長長的腔調快步進了議事廳:“啟稟將軍,已經探清陳玉成的準確軍力,有精壯五萬人。外加老弱輜輔兵兩萬人,總計七萬人馬左右。號稱十萬!”

“嘖嘖……竟然有七萬,這陳玉成還挺實在的嘛!”徐晃以戲謔的語氣說道,揮手吩咐斥候,“再探。將軍情隨時報來!”

斥候尚未退出,林沖就急不可耐的問道:“太平軍兵臨城下,公明兄以為該如何應對?”

“仲勳認為該如何應對?”相貌剛毅的徐晃面露微笑,反問了林沖一句。

林沖伸手捋了一把鋼須,信誓旦旦的道:“公明兄是三軍主將,你說怎麼打就怎麼打,我林沖定然以將軍馬首是瞻!”

“好!”徐晃擊掌叫好,“交趾城外有兩條河流,分別是蒲河、瀘河。我軍正好可以在這上面做點文章,背水列陣,拒敵於蒲河以南。”

“背水列陣?”包括盧象升在內。以及數名參軍,同時沉吟了一聲。

徐晃鄭重的點頭:“對,正是背水列陣!本將打算率兵度過蒲河,在南岸列陣迎敵,讓將士們置之死地而後生,發揮全部能力。迎頭痛擊賊軍,讓他知道我漢軍的厲害!”

“不可。不可……”參軍是儀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叛軍人多勢眾,士氣正盛,不可直攖其鋒,當退避三舍,據城死守,靜待朝廷援兵到來,再做定奪。”

徐晃對是儀的話不以為然:“子羽所所言差矣!叛軍分兵而來,此時不迎頭痛擊,削弱敵軍兵力,待叛軍主力在城下集結,再想出戰,難矣!敵軍遠來疲憊,正可藉助蒲河地勢,激勵將士銳氣,挫叛軍之鋒芒,壯我軍之聲勢!”

“敵軍人多勢眾,我軍尚需分兵守城,只怕戰之難勝。”是儀據理力爭。

是儀是徐晃在南征途中招募到的幕僚,祖籍青州北海,自幼飽讀詩書,略通兵法,後來因為黃巾之亂南下避難會稽,徐晃率軍過會稽的時候親自登門招攬,是儀遂欣然出仕,在徐晃手下擔任參軍直到現在。

對於是儀,徐晃還是比較尊重的,而且軍事會議就是需要辯證討論,分析利弊;若是大家都毫無主見的唯唯諾諾,那也就沒有軍議的必要了。因此徐晃也不生氣,耐心的與是儀辯論。

“昔年,淮陰侯韓信背水列陣,在井陘以三萬軍大破趙軍二十萬,名垂青史,傳為千古佳話。如今我軍有四萬餘人,縱使留下一萬人守城,尚有三萬人可出戰,而賊兵能戰者不過五萬,我背水擊之,定可一鼓破敵!”

是儀仍然固執己見:“韓信所背之水,河水深達數丈,士卒無路可退,所以三軍才戮力死戰!而蒲河與瀘河最深之處不過丈餘,況且背後就是交趾城,將士們知道有退路,定然不會豁出性命。背水列陣,非但不會激勵士氣,反而會阻礙我軍撤退,此乃不智之舉,某以為斷不可行!”

就在徐晃與是儀陷入爭辯之中的時候,盧象升忽然撫須大笑:“哈哈……公明兄的背水列陣倒是啟發了盧某,我有一計可破賊兵,說不定能夠生擒陳玉成,亦是未知!”

徐晃喜出望外,向盧象升拱手道:“象升想到了什麼妙計,快快說來聽聽?”

盧象升大踏步的走到沙盤面前,指著交趾城南三十裡外的蒲河,以及二十裡的瀘河:“這兩條河流並排向東,可助我軍大獲全勝。公明將軍、仲勳將軍、子羽參軍附耳過來,聽聽盧某這計策如何?”

徐晃及林沖、是儀聽完之後齊齊擊掌叫好:“此計可行,定能大破賊軍!”

既然眾將達成了一致,徐晃當即調兵遣將,命盧象升引兵一萬,迅速出城,前往瀘河上游截斷水流。命林沖率兵一萬,在瀘河及蒲河之間的這段路途上設伏,命是儀率兵一萬據守交趾城,自己則帶了一萬人馬出城向南,背水列陣迎戰太平軍。隨著嗚咽的號角聲響起,諸將各自引兵,按照計劃行事。

徐晃領著一萬人出了交趾城一路向南,走了二十裡,便來到了寬十五丈左右的瀘河邊上。這是交趾郡境內最寬的一條河流,夏季水流豐沛,但由於此刻冬季尚未過去,因此河水只有五六丈寬,深度不過一丈有餘。

徐晃命人在河面上搭了兩座浮橋度過,部將建議道:“天色尚早,不如再建幾座浮橋,免得退卻之時自相踐踏!”

徐晃撫須笑道:“放心好了,我軍退回來之時,這瀘河定然乾涸見底!倒是前面的蒲河之上應該多搭幾座浮橋,便於撤退!”

眾將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瀘河的水雖然比不上夏季,但也有五六丈寬,一丈多深,怎能說幹就幹?但軍令如山,眾將校也不敢多問,只能尊令行事。

大軍過了瀘河,向南走了十餘里,又來到了另一條平行流淌的蒲河面前。這條河流的水流量與河床寬度稍遜於瀘河,但河水也有三四丈寬闊,深達丈餘。

徐晃再次下命在河面上搭建浮橋十座,然後全軍過河,在河對面背水列陣,靜候太平軍先鋒部隊的到來。

副將再次建議:“將軍,背水列陣的精髓在於置之死地而後生,我軍搭建這麼多浮橋,眾士卒都知道有退路,焉能戮力死戰?背水作戰的優勢無法發揮,以寡敵眾,恐不能取勝!”

“哈哈……你儘管依計行事便是!這浮橋可不僅僅只是給我軍留的退路,而是給太平軍準備的……”徐晃撫須黠笑,對於盧象升的謀劃佩服不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地形而定計策,不墨守成規,這才是一個出色的將領該有的表現。在這方面自己欠缺變化,日後還需要像盧象升多多學習。

一萬漢軍忙碌了一日一夜,終於在蒲河上架起了十座浮橋。在蒲河北岸休整了一夜,然後全軍渡河,在南岸背水列陣,靜待太平軍先鋒部隊到來。晌午時分,南面塵土逐漸飄揚了起來,遮天蔽日,腳步聲震天動地。

又過了片刻,便能看到黑壓壓的太平軍漫山遍野的席捲而來,如同蟻群一般。太平軍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他們在緬甸國帶來的正規軍,這些人是作戰的主力,戰鬥力和漢朝的郡兵相差不大,裝備齊全。而另外的則是他們一路橫掃而來收編的教民,這些人完全就是炮灰,戰鬥意志薄弱,缺乏訓練。

徐晃騎著馬上遠遠地眺望這支軍隊,只見對方各種旗幟迎風飄蕩,雜亂不已,多數士兵並沒有甲冑,用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樣,長槍、長矛、長戈、獵叉,甚至還有鋤頭、鐵鍬等農具。徐晃心裡一琢磨,還好沒有多少太平天國的正規軍,這些軍隊大概是洪楊之流用來消磨漢軍力量的吧!

與北方的軍隊比起來,太平軍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缺少馬匹。號稱十萬的部隊,看起來馬匹不會超過兩千匹。當然,背水列陣的徐晃部隊馬匹也多達不到哪裡去,只有寥寥數百匹。

“報!”太平軍斥候飛快的來到陳玉成馬前:“啟稟義公將軍,徐晃率兵在蒲河南岸背水列陣,看起來要與我軍決一死戰!”

陳玉成率領偏將登高遠眺,看了一會大笑道:“哈哈……這徐晃無謀之輩也!以為看了兩本兵書,就成了兵仙。韓信的背水列陣,乃是因為背後河寬水急,將士們無路可退,所以才會背水死戰。韓信又以奇兵偷襲了趙軍大營,遍插旗幟,所以才能大破趙軍!而今,徐晃竟然在河上搭了十座浮橋,生怕自己的隊伍撤退的不夠快,這種情況下,哪個士卒會拼命死戰?而我軍又未曾紮營,又豈懼漢軍抄我後路?”

說著話,手中長槍一招,高聲道:“諸位將士隨某向前,生擒了徐晃,好讓漢軍知道我太平將士的英勇!震懾敵膽,直搗金陵!”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