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梭1368->章節

第十三章 行政規劃(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那小鄭頭,你的建議是?”

“我覺得咱們的步子現在不宜邁的太大,還是儘量尊崇實際,先不要將現有的府縣改名為市,如果真要改,我覺得將應天府改名為南京府更好,老百姓接受的程度也更高,行政人員也不用再重新熟悉。反正只要我們自己知道現在的府就等同於市就行了。”

陸遠點點頭,“你的意思是將南京府設為江蘇省的首府咯?那官員評級和晉升標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遠哥,你也不能盯著同一只羊使勁薅毛吧?”

“嘿嘿嘿嘿,你腦子好,能者多勞嘛~~~”

鄭紀無奈地搖搖頭,開口說道:“至於評級和晉升標準我倒覺得還是其次,我們現在的難點在於官員隊伍跟不上。而且隨著地盤越來越大,也不可能完全指望著蘇松常等地籍貫的官員發往各地執政。主要的行政官員可以由我們任命和外派,但當地基層官員還是得由各地方的當地人士來執政,就拿南京來舉例子,知府我們可以外派過去,但當地財政局或是其他什麼辦公室的行政人員,總不能都由我們外派吧?”

“小鄭頭,你說的道理我們都懂,但現在不是沒辦法嗎?連度量衡之類都不想通,怎麼能讓沒有經過培訓的當地人去進行管理和行政?”

鄭紀點點頭,對搭話的李文斯頓說道:“李哥,沒錯,是不能直接讓他們幹活。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得適當的下放一點權力給當地政府,由政府主持考核、晉升、提拔各級行政專員。而我們皇室只需要做好監督一項工作就行了。至於基層人員方面,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暫時還是只能由我們外派些骨幹過去,但隨著蘇常二府的那批學員順利畢業,就可以大為緩解目前行政人員緊缺的窘境了。”

“嗯,鄭紀的提議我想大家都不會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意見,我覺得就直接這麼定了,至於具體的考核章程,我們自己憑空想不出,但我們可以參考借鑑嘛。從十九世紀開始的英國文官制度是我們可以借鑑的,包括完整的體系和四項基本原則,我們只需要根據我們現在自身的實際狀況對薪資、行政道德和培訓制度稍加整改就可以套用過來了。”

陸遠總結了一番,見眾人都沒有提出異議,接著開啟了第二個話題。

“接下來,咱們研究研究人事任命的問題。任命誰來擔任南京府的行政長官?”

施成又跳出來了,不假思索地答話:“呂應宿啊!除了呂應宿還有誰啊?”

陸遠的一系列問題如連珠炮一般甩了出去,“理由呢?總得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吧?另外如果我們把呂應宿調來南京,那常州呢?誰接任?江蘇省的省長呢?誰來?”

“呃......”

施成撓著後腦勺,語無倫次地說道:“呃,要不呂應宿擔任這個省長,那個......”

李文斯頓一擺手,“行了啊,施頭,你不在行就別瞎發表意見。”

“額,那你說,你覺得誰來擔任江蘇省的最高行政長官?”

李文斯頓同樣不假思索地答道:“呂應宿啊!”

施成一瞪眼,罵道:“李頭,你特麼有病啊!老子之前說的不就是老呂嗎?你找茬是不是?!”

“我可沒找你茬啊!”

李文斯頓一臉鄙夷地看著施成,“你說呂應宿,那你得說個理由啊?你有理由嗎?”

“呃.....

.那你有嗎?”

“廢話!”

施成一臉不服氣地嚷道:“行,你有理由,那你說,什麼理由?”

“理由有兩點。首先,現在呂應宿在常州,雖然名為知府,但他的許可權要比知府大得多,大家不要忘了,為了防備大明的反撲,呂應宿是有兵權的,他是可以臨時指揮我們早先駐紮在常州的部隊的。所以他實質上是軍政兩界的一把手,可以稱之為常州督軍了。

現在情況變了,常州已經成了帝國腹地,而明遠雙方對峙的一線成了南京以及揚州淮安等地,讓他繼續在常州呆著,大材小用了。而且呂應宿已經在常州積攢了足夠的執政經驗,再加上其有相當的軍事能力,又是貴族身份,在帝國政府內部的威望很高。所以我個人認為將老呂調任至江蘇首府南京城是一個好的選擇。”

李文斯頓說的不錯,呂應宿是一個好的選擇。

數月前,陸遠施成兩人親臨常州一線,憑著呂應宿和杜宗的出色表現擊退了李文忠的十餘萬討逆大軍。臨行之際,陸遠將常州府一切軍、政事務全都一股腦兒託付給了呂應宿,並且給呂應宿晉了爵。在所有自獨立日行動之後才投效遠東帝國的明軍高級將領中,呂應宿成為了第一個擁有貴族身份的。

在呂應宿之前,整個遠東帝國都沒有出現過一府的軍政要務皆集於一人之手的先例。至此呂應宿在遠東帝國的地位直線上升,一時間無出其右,風光無兩。

但看人挑擔不吃力,旁人看著是風光無限,但當事人呂應宿自己知道,這常州府的最高行政長官是沒這麼好幹的。他一隻眼睛要一刻不停地盯著鎮江府和應天府的動態,另一只眼睛還要關注著自己常州府內部的政務。

仗是打完了,卻留下了一堆的爛攤子要等著他去處理。之前為了防禦明軍連續不斷的進攻,呂應宿是狠下心來堅壁清野,實行的是焦土政策,連城外老百姓的民居都即便被拆的差不多了,恨不能連一根做飯用的柴火都不留給明軍。

但明軍退卻之後,城外的民居得重新建起來,土地得重新翻耕,之後得趕著時間搶種一批稻子。不僅如此,還有帝國一系列的政策得呂應宿來推行,興辦學校、土地丈量、人口普查,宣傳政策,哪一樣都不簡單,更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

萬幸,萬幸駐紮與常州府城的海軍陸戰三、四兩團的團長秦士爾和翁德幫著呂應宿擔負起了軍事方面的重任,張麟又時不時地前來常州府從旁協助,駐軍們也幫著老百姓幹了不少活,為呂應宿減輕了不少壓力,再加上從學校及時調配過來的不少初級行政幹部,呂應宿這才能勉勉強強將常州府這一個破攤子重新支起來。

這幾個月來,呂應宿沒有一天能夠放鬆休息,每天睡得比雞晚起得比雞早,直到南京戰役打響之後,他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氣。

呂應宿的勤勉和認真沒有白費,因為陸遠等人都看在了眼裡。經過眾人一致透過,陸遠大手一揮給呂應宿下了一道嘉獎令和委任狀。

即日起呂應宿晉升為遠東帝國伯爵,世襲三代,撤銷呂應宿常州府知府一職,並委任呂應宿為江蘇省總督,統轄全省七府一切軍、政要務,並兼任南京知府節駐南京城。

同時,陸遠為了減輕呂應宿身上的擔子,還將杜宗給派了過來,任命杜宗為江蘇副督並兼任揚州知府。

省級官員任命完了,就輪到地方官員了。呂應宿調任,常州府就得重新任命,另外新入的鎮江、淮安和徐州都必須安排官員抓緊赴任。

最終經過眾人的一番商討,原常州府武進縣的知縣李元良重回常州,升任知府一職。

當時堅決備戰抵抗,但之後因被林定江說服而主動投誠的江陰知縣汪天誠調任鎮江,升任鎮江知府。

淮安知府由原常州府的同知傅瓔擔任。

最重要的是徐州,陸遠將徐州特意加進《大明遠東睦鄰友好條約》就是看中了徐州豐富的各類資源。徐州是華東地區資源最富集且組合條件最優越的地區,是重要的煤炭產地,有煤、鐵、鈦、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種礦產,而且儲量大、品位高,不能不令人加以重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因為徐州的重要性,所以陸遠特意將徐州的行政級別從“州”升至“府”,並且將原來李元良和傅瓔的頂頭上司,原常州知府明倫派了過去,平調至徐州府擔任知府一職,不過職位雖是平調,但行政級別卻還是高過於其他兩人。

處理完人事任命之類瑣碎而繁雜的事項,陸遠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到帳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卻見天色已近黃昏,詫異地問道:“派去明皇宮的人還沒回來?”

顧五四知道陸遠要問什麼,直接答道:“老爺,還沒有。宮裡東西太多了,而且咱們隨軍攜帶的箱子之前在查抄蔣山寺的時候就用的差不多了,實在不夠用,只能讓城中的木匠們進行趕製,小的估摸著今日可能是完不成了。最快也得等到明日才能將所有戰利品全都打包裝箱。”

陸遠點點頭,心說這也急不來,剛想轉身回自己的大帳就被顧五四又叫住了。

“老爺。”

“嗯?怎麼了?”

“朱元璋的四皇子到了,老爺看要不要見一見?若是不見,小的就安排人手直接將他押回去擇一地圈禁起來了。”

陸遠一回頭,有些埋怨地說道:“什麼時候到的?到了你不早說!那個朱元璋已經過江了?”

“朱元璋下午三點左右就已經渡江了。小的瞧老爺們方才在談事,就沒敢打擾。”

陸遠知道朱棣在顧五四的認知裡只不過是朱元璋為了保命送到自己這邊來的一個人質,他自然不會因為一個人質的抵達而來打斷自己的談話,隨後對顧五四笑道:

“讓人把他帶過來,怎麼說名義上你家老爺我還是朱元璋的皇弟,對皇兄送過來的兒子,還是要見上一見的,哈哈哈哈!”

說完就轉身重新進入了大帳,滿臉興奮的開口道:

“來了,人來了。”

“誰來了?”

陸遠白了一眼問話的施成,“朱棣啊!已經到了,我讓五四派人去叫了。”

話音剛落,除了對朱棣不甚了了的喬納森,其餘眾人都坐直了身子打起了精神,滿臉期待。

大約三五分鍾的時間,就聽帳外顧五四的聲音傳來:

“報!質子帶到。”

“進來!”

顧五四聽罷,撩開大帳的帳簾,頭一個走了進來,身後兩名親衛隊員一左一右看守著一位身穿紅色蟒袍的年輕少年也一同跟了進來。

“五四,你們先下去吧。我們和小皇子說說話。”

“是!”

顧五四應了一聲,揮退了朱棣身後的兩名士兵隨後自己也離開了大帳。

相關推薦:聯盟最強導師穿越成年獸兇獸飼養手冊替身寵妃是個小作精大明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