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之主宰江山->章節

第五百四十七章 恩科狀元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不過顧同的舒坦日子,並沒有過多久,因為秋試之後,尚有取得建元元年恩科進士身份的一眾學子們,等待面見聖顏,參加殿試。

所謂恩科,就是非規定之中的科考。因為帝國建立之前,宋金西夏,科考並不同時,為了為帝國招攬賢才,同時也是為了將今後科考時間統一,是以建元元年秋天,才特設秋闈,科考取士。

禮部省試(中書省)結束,已經獲得殿試資格的士子們,終於將皇帝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的盼到了,是以在顧同回到皇宮沒有多久,禮部衙門就昭告天下,建元元年恩科殿試,將於建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皇宮崇政殿之內舉行,但凡省試合格者,一律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此為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發端於唐高宗,但並未形成定製,自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始為常制。

有的史書上說,殿試始於武則天,其實不然。在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唐高宗皇帝李治就親自在皇宮之中開科取士,此為科舉史上,第一次‘殿試’,不過此次殿試規模不大。載初元年(公元690年)即將稱帝的武則天,親自在洛陽聚集萬民考生考試,殿試一連幾天,正是因為此次殿試給世人留下了深刻映象,是以到了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乾脆抹殺了高宗李治的功勳,將殿試創始之名給了武則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更遠的《舊唐書》中,卻清楚的記載了高宗李治主持的殿試,一代名相張九齡也正是那次殿試的五名及第者之一。

翻看著唐宋兩代科考史,顧同不得不暗歎一聲有些寫史的人的春秋筆法害死人,事實上顧同以前上學的時候,學的書上也確實寫的是殿試自武則天開始,要不是他後來潛心看過《舊唐書》,此一段還真的可能不清楚呢。

其實不僅是殿試創始人的問題,看了唐宋殿試並無三甲之說,只有金國對參加殿試的士人有上、中、下三甲的劃分後,顧同又不得不嘆一聲後世的電視劇害死人,娘的,一些唐宋劇中,動不動就殿試三甲,殊不知,殿試一甲、二甲、三甲的叫法,是從元順帝開始的,到了明清兩朝不過是沿用元制罷了。

一邊看著史書記載,顧同的心中,一面想著此番殿試的題目,殿試考試,一般考的都是時務策,不過這也正和顧同心意,他也想看看,這些書讀四書五經的士子們,究竟本事如何。

``````

建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元帝國建立以來的第一場殿試正式舉行。總計一千五百名取得殿試資格的士子,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之下,黎明入宮,經點名搜身之後,又散卷、贊拜、向皇帝行禮,一應禮節完畢之後,即由顧同親自頒發下策題。

“以士農工商,皆為國本為題,敘古談今,試以策論之!”

士子們算是做足了準備來參加殿試的,可是當看到皇帝親口辦法下來的策題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的心裡面為之一驚。漫不要說士子們,就是陪著顧同一起監考的朝廷諸位大臣,也沒有想到,顧同竟然將幾個月前在朝堂上的話用在今日的殿試取士上來,眾臣既覺得難以理解,又覺得自家皇上,可真是有幾分可愛。

顧同到沒有在乎臣工們的神情變化,在出完題之後,他就看向低頭苦思的一眾士子,看著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此策題之中的含義,顧同不由的就搖了搖頭。

他之所以在思考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之後,出這樣的一道題目,其實是有雙重含義的。一者,誠如朝中大臣猜測,就是要這些即將走向官場的士子們,牢牢記住‘士農工商,皆為國本’這一國策,其二,確實想考驗一下這些士子們有沒有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因為這道考題,本身就已經流轉了出去,但凡關心國家大事,不難得到,得到之後,如果能夠深思一番,那麼近日殿試,必然可以說的上是得心應手,不會有一點兒的難度。

可是`````

陳季常看著顧同一臉不高興的坐回到主考官的椅子上,當即就陪著笑上前說道:“陛下,您可真的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了,這些士子們一直都在努力備考,哪裡知道朝政變化,縱然聽說了國策,可是又哪裡有心思去思考,嘿,您就不要苛求了。”

禮部尚書,此次恩科考試的主考官張行簡也在一旁幫說道:“陛下,您看,那不是有幾個人已經下筆如有神了嘛,看來,還是有士子將您的話思考進心裡面去了。”

張行簡緊張的抹了抹臉上的汗水,他還真的怕,自己主考下的第一批恩科士子,不入皇帝的法眼。

看著陳季常和張行簡的樣子,顧同也不能繼續黑著臉了,堆起幾絲笑意,顧同無奈的說道:“好了,你們四處走走看看,發現有好的苗子了,給朕說一聲,去吧。”

````````

殿試考試,自辰時開始,到巳時結束,一共兩個小時之中,士子們或多則兩千字,或少則三四百字,紛紛對策題進行了闡述,不管說的合不合顧同的心意,至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子們,都算是盡力了。

殿試一結束,所有試卷,悉數被密封、謄抄,並將抄卷送到禮部衙門,著從長安書院挑出來的師長們,分批閱覽,不過三天時間,一千五百份試卷,悉數批閱完畢。

按照顧同的要求,禮部又將其中優秀者一百五十人的試卷原樣呈到御書房,由皇帝親自定奪此次恩科進士及第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顧同覺得金國的三甲制度還是相當不錯的,於是就打算分一、二、三甲,分批取士。一百五十份卷子,看起來,還是著實讓人頭疼的。顧同自然不會傻到一個人去看,他將朝中的幾位丞相,全部請到御書房,同他一起批閱。

應了偉人說過的那句人多力量大的明言,七八個人一起批閱,等到次日天明的時候,統共一百五十名人,高低優劣,全部都被劃分完畢。

顧同將眾人評議的一甲三名的試卷又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發現三人的回答,雖不盡如他心意,可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觀點,比之那些千篇一律的錦繡文章,不知道好了多少,尤其是第一名的試卷上,詳實的舉例說明,工商比例在國稅之中增大,士農卻又是治國、強國之根基,此番言論,就算是朝中大臣,也不一定說的出來。

“不錯,就將此三人,定為一甲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其餘人等,取二甲四十五人,賜進士出身,取三甲一百零二人,賜同進士出身。著禮部明日開榜,同時讓吏部也儘快將這建元恩科的一百五十名進士的去處安排出來。”對著一夜未眠的陳季常吩咐完事情,顧同就打著哈恰說道:“這下可以拆開試卷,讓朕看看,朕的第一科狀元的名字了吧?”

顧同笑著,用小刀將糊在試卷上面的紙掛掉,然後就看到,一甲頭名也就是中了狀元者,赫然就是曾經在茶館之中有過一面之緣的山西陽城周策。

“不錯,果然沒有叫朕失望。”顧同回想著這個周策在朝廷平定江南時,不惜犧牲自己的備考時間,也要為朝廷奔走吶喊的舉動,有些感動,同時也有些欣慰,畢竟自己看好的人,憑著真本事中了狀元,也足以說明他的眼光高明。

就在顧同為周策得中頭名狀元感到欣慰的時候,一直等在旅舍中的士子們,此時也都是望穿了秋水一樣,等待著次日的放榜。

可是就在禮部放榜的當天,卻少有人去看皇榜,大多都是指派書童前去,或者由人代勞,人人都怕落榜,是以在張榜的日子裡,都有些患得患失。

中了的,自然欣喜若狂,畢竟這就算是有了做官的保障了,至於沒有高中的,名落孫山者,則盡是長吁短嘆,暗道朝廷無識人之明,等發完牢騷,卻又不得不打起鋪蓋捲兒回家,等著三年之後的殿試考試。

周策和所有人一樣,是在患得患失的心情之中得知自己中了頭榜狀元的。當得知自己高中一甲第一名的時候,這個來自山西陽城的寒門學子,不由得喜極而泣。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他鄉逢故知,金榜題名時,科考高中狀元,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人有成就感?

周策中了狀元的訊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真個長安城,人人都想一睹狀元真容,排著隊想和狀元見個面,說個話,套個近乎的人更是排起了好幾百步的長隊。

就在周策不知道該怎麼打發邸店外面的這些人的時候,突然,一個小黃門在幾名宮廷禁衛的相陪下來到周策居住的邸店,見到周策,宮中小黃門立即拿出聖旨,邀請恩科狀元周策進宮面聖。(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身後是諸天萬界都市之全面升級系統至尊全面兌換系統全面兌換快穿炮灰不用慌,宿主她是撩人狂命運之誓網遊之徵服天堂第三天堂獨行在天堂1988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