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暢遊六零年代->章節

336、第九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在一堆賣餅賣饅頭的早點攤之間賣粥, 她早就料到生意肯定不賴。

更何況還有她這個西施老闆娘站著做生意呢?

然, 她沒料到會這麼好,來喝粥的大部分男人從她開鋪那日起就沒有中斷過,還會在閒磕牙時, 提那麼一嘴, 自然而然地就會有新客人源源不斷的過來。

之前準備的那二十個大碗根本沒夠用,還是‘房東’包大爺看不過去, 讓包大娘把他們家的碗都拿來了,還到後面端來一大盆水, 叫包大娘幫忙洗碗。

要不是有老倆口幫忙,她還真忙不過來。

大概早晨八、九點左右吧,加了幾回粥(從迷你空間內取出來), 統統都賣完了。

她在包大娘的幫助下,把碗洗乾淨了, 將桌椅也擦洗乾淨, 她對房東老倆口是滿口的感謝,老倆口卻是擺擺手, 說閒著也是閒著, 就當是鍛鍊筋骨。

她心裡尋思著:如何回報老倆口呢?

房東包家老倆口就住在她隔壁,這院子本來不算小, 有八間房,包家在中間用牆一隔開。

左邊三間加小店鋪,右邊五間,包家老倆口自個兒住的五間房另起了一個側門, 從後面一個小巷子出去,租給她的三間從前面的店鋪進出。

包家老倆口五十左右的年齡,一兒一女,閨女遠嫁,兒子在二十歲那年考中舉人,娶了恩師家的小閨女,沒過兩年就添了包家的長孫。

可惜,包家兒子在之後一連進了三回京趕考,一連考參加了三回春闈,結果三回都落了榜。

當時包家兒子已是三十有餘,膝下已是兒女成群,在他心灰意冷時,家中為他花盡了包家祖產用盡了人情,終於在某個偏遠小地方為他謀到了一個縣令位置。

之後幾年包家兒子都回不了一次家,不過年禮回回送,這是孝道。當然也想接父母親過去奉養,只是包家老倆口不願離家。

目前,包家只剩下五畝良田(賃於同族人種,年年收租,因兒子是舉子,老倆口才能勉強夠填飽肚子),還有就是這一處小院子。

日子過得不是很寬裕。

包大爺見到她關在院裡的閃電,就道:“前頭有戶人家要出遠門,正說要買匹好馬代步呢,你這一匹一時之間也用不上,還不如早些賣了去,換頭驢回來,馬不比驢好養。”

“正有此意呢。不過,在鎮上也賣不出好價錢,找個時間送去府城賣出去。”她撫著閃電的背,想著將它放生的可能性,不成,它從小被馴養的,不是野生的,在山林間是很難生活的,這不是放生,這是讓它自生自滅。

罷了,還是賣了吧。有些捨不得,那留下它,很不合理。

關上店鋪,她就出去了。

她先去肉鋪一下子割了十斤肉,一副豬下水,一個豬頭,一副豬骨頭,讓老闆送貨上門。

割肉時,問過價格,這個世道與六七十年代一個樣,肥肉比瘦肉要值錢,因大家肚子裡都沒有什麼油水,所以都喜歡香香的肥肉。

不過,她這些年還是吃不慣肥肉,但她還是喜歡肥肉的,可以先熬出一部分豬油,吃剩下的帶點焦味兒的肉渣,特香,還可以包餃子吃。

她買了二擔煤,二擔柴,讓人送上門。

回到家已近午時,覺得有點餓了,便將爐子生起來,只炒了一道紅燒肉與一道炒青菜,另加一碗白米飯,一個人吃得光光。

午後,用大鍋在大灶上開始熬明早的粥,昨日五大鍋的粥都賣光了,今日熬十大鍋,放著明日、後日賣,準備兩日的份,不必天天忙活著熬粥。

期間,她在放雜物的屋內尋出了一個小磨盤,洗了洗,讓閃電幫忙拉磨,她下午要做幾板豆腐,呆會兒記得送兩塊給包大娘,早上有客人要求吃白粥,搭油煎豆腐塊與鹹菜,可以三文一碗,加一文送豆腐塊或是鹹菜。

次日。

經過昨日一天,早市上不少人都知道這裡開了家粥鋪,能坐在店內,老闆娘俏麗,所以她的生意比昨天更好,幸好做的粥也比昨天多。

照樣是忙碌的一早晨,包家老倆口照樣是來幫她的忙。

她實在是過意不去,在賣完粥後,特意和包大爺談了談,老倆口每天幫她端端粥刷刷碗,她一個月給他們半兩銀子,一年便有6兩,給的不算低,一年房租也不過5兩。

包家老倆口自然是推卻再推卻,她不願佔兩個老人的便宜,老人手裡沒錢沒安全感。他們的閨女遠嫁,兒子遠任,都不能好好的在身邊孝順。

可是,最終還是沒有讓包家老倆口同意收下工分,她想,以後每日裡送些吃食過去,每季做套衣服孝敬他們。

就這樣,她在小鎮上的市井生活就算是安定了下來。

上午賣粥,下午或打掃衛生或去集市購物,或是下鄉收購糧食。

晚上開始熬粥,本來放下午熬的,可是晚上沒事幹也很無聊,還是取出一顆順來的夜明珠照著,熬粥吧。

下午的時候便空閒了起來,她便開始看看書,喝喝茶,做做女工。

可惜迷你空間內的那把古琴不敢取出來彈彈。

晚晚煮十鍋粥,自然會多出來不少,統統放入迷你空間內,也不怕會過期。

以後要是突然忙碌起來,也許就沒有那麼充沛的精力。

在溢水鎮這裡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後,她與包家倆口子混熟了,每回炒了好吃的她都送一碗過去,他們直叫她閨女。

混熟了,包大娘問她的家庭情況,她說孃家姓喬,京城人士(原主是京城口音,會影響到她,她一開口便先是京城口音),自己從小訂了親,可在笈笄後,在成親前,男人死了,家裡讓守望門寡,她也同意了。

本來是在家廟呆著,一切都好好的。

可惜,有一回喬家家廟遭了山賊,她逃脫時,迷失了路,路上遇上了一位騎馬的女俠,豪氣的送了她一匹馬,她走了一個月,到了這裡,覺得很投緣,便留下了。

她說家是不能回了,家人不會認她這種在外拋頭露面過的閨女,反正一回去就是一個死,她不想死,只得獨自離鄉背井的活著。

這日,她與包大娘嘮嗑了半天,便說起自己沒有戶籍在身,這裡能不能補一張?

包大爺聽到,直接介面:“閨女,你去縣衙找一名姓田的書吏,你就說是包大爺讓你去找他,他會幫你辦好。”

“真的,謝謝大爺。”這回,她真的開心了。手裡是拿著不少旁的女子的戶籍,可心底還是不穩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次日,午後,她去了縣衙。

她聽包大娘說,田書吏是她兒子的同窗,只考了個秀才,沒有中舉人,花銀子與關係在縣衙謀了份差。正好負責房屋買賣與戶籍補辦之類事宜。

來到縣衙,她打聽清了負責補辦戶籍的辦公室在哪裡,就直接去了,負責這事兒的書吏正是姓田的,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微胖面善,像個好說話的書吏。

她先說了包大爺介紹來,再說了自己的情況。

田書吏聽完,沉思片刻:“你這種情況啊,這樣吧,我找一個無兒無女的,剛報上來,還未消戶的戶籍幫你掛一下,不過這樣一來,你必須改個姓。”

她聽後,大致明白了。

這田書吏應該是要鑽法律的空子了。

不過,可以買個真戶藉,她當然是樂意的了,做黑戶,或是一直用別人的戶藉,總是諸多不便。

“有沒有姓喬的?”她厚著臉皮問道。

那書使拿了一個本子,在本子上找了找道:“有個,六十歲的喬任梁,就掛在這人的名下,本來按你的年齡可以當他的孫女,可他無兒無女,只能讓你當他的老來女。你叫什麼?我改個名就行了。”

她高興地張嘴道:“喬皎皎。是皎潔的皎。”高興啊,終於有姓有名了。不再只是嬌姨娘,嬌同皎。

田書吏淡淡一笑,就在那卡片上工工整整寫下了‘喬皎皎’三個字。

喬皎皎不動聲色的放了二兩銀子在辦公桌上,田書吏不動聲色的收入袖內。這個數是包大爺跟喬皎皎提起過的。

喬皎皎道了謝,攥著嶄新的戶籍卡,喜滋滋的回了家。

回到家後,收入了迷你空間,這東西,可是丟不得的,那個田書吏說補辦可是麻煩的事兒,如果不是熟人介紹,他也不敢這樣辦。

想到這,喬皎皎想應該好好去謝謝包家兩口子,她先將自個兒梳理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拎了兩包點心繞了一圈就去隔壁。

“閨女,你是要長長久久的留在本地,那就找個實在本分的人,早些成親,方為上策。”

“嗯。之前在家廟的日子太枯燥無味了,天天抄經書,吃鹹菜饅頭,想吃點瓜果蔬菜,還得自己在山上開墾荒地。那種日子,是不想過了。”

“好。那大娘幫你打聽打聽。”

“先謝過大娘了。”

在房東家待了好長一會兒,她才回家。

時間不早了,準備晚飯。

飯後,便開始幹活熬粥,熬了十大鍋,大概十點鐘左右,洗漱,上床,入定。

次日大概五點鐘,她就起床,開門做生意。

相關推薦:仙尊,你道侶跑了武俠之最強神捕萬夜之主妖魔不是瞎斬滴人在聊齋,開局遇見嫦娥暢遊修真界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自聊齋開始橫掃諸天人在聊齋,開局拜師燕赤霞聊齋:神通無敵的我只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