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暢遊六零年代->章節

256、第十九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次日, 行宮, 暖閣內,一片死寂!

皇上眉頭緊皺,語氣嚴厲道:“昨日之事, 可是查清楚了, 何人所為?”

昨日,他只顧著暈厥中的貴妃, 無心顧及其它,只下了徹查的命令, 便眼也不敢眨地盯著招兒,生怕她再也無法醒不過來。

好在招兒她福大命大,竟於今晚三更前醒來, 當時她還調皮地說是餓醒的,讓太醫診過脈, 接著用過一小碗白米粥, 喝了湯藥,又閤眼睡去。

之後, 他不理奴才們的勸阻, 心安地上了室內的軟榻睡去了。

一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御前侍衛上前,低頭回道:“啟稟皇上, 昨晚連夜問過在場的四位宮女,都是一個說詞,郡主出語邀貴妃一同狩獵,說定了彩頭, 各帶二名宮女策馬入林,到了那頭鹿不遠處,貴妃正拉滿弓時,忽然馬兒就驚了起來,揚起前蹄,當時貴妃用雙腿控馬,沒有抓住韁繩,便直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正好磕到了地上的石塊,才令她暈厥受傷。”

皇上目光掃向另一名年長的侍衛長,見他面色平淡,無異色,想來問話便是如此道:“那馬兒尋著了嗎?可知馬兒為何會突然受驚?是意外還是人為?”哼,他可不信世間哪有那麼多的意外之事,大多是人為因素。在場的奴才一定脫不了干係。

“等手下找到那馬兒時,已只剩下一架骨頭,四周亦無可疑之人。”回話的卻是另一名年長一些的侍衛長。

皇上內心翻騰,面上無波,只是‘恩’了一聲,並無他話。半晌後,揮揮手,讓他們下去。

京城,坤寧宮,正殿

蕭皇後聽完內侍的回報,嘆惜一聲:“吳貴妃頭部受重傷?為何如此?唉,這可如何是好?”

那內侍想了想,道:“彷彿是傷在了額頭,流了很多血,太醫說過,可能會留下疤痕。是與郡主比賽狩獵時受得傷,郡主被皇上罰了閉門思過半年,另四名宮女讓皇上帶走了。”

蕭皇後聽完,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有釋然有怨恨,隨即問道:“還有別的事嗎?”

“還有,皇上本來打算再停留兩日便回,如今怕是要再呆上幾日了。”內侍小心翼翼的回著話。

“行了,下去吧。”

待那內侍離開後,才低聲自言自語起來:“傷了臉,留了疤,還能……呵呵,無子無寵,留著吧。後宮也不會在意養個失了寵的貴妃,有她佔著高位,對本宮對皇兒有百利而無一害……”那之前在長春宮的佈置,得在皇上回宮之前,悄悄的撤去了吧。思及此,便開口喚道:“來人。”

十日後。

皇上見吳招兒面色有所好轉,他也有了些笑模樣,京城裡的政務也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於是,便下令打道回宮。

可,吳招兒卻不同意隨駕回宮,非要留在行宮養傷,然皇上如何能同意,他一刻也不放心離開,只笑著盯著她,讓她發脾氣。

第二日

一大早,便親自出馬連人帶被的抱著人兒上了馬車。吳貴妃的忠僕們離下收拾物什,讓她們個個眼裡只有她們主子,如今他打包帶走了她們主子,他們還不是只得乾瞪眼的份。

回程途中,雖然略有顛簸,可原本不過兩個時辰的路程,讓皇上下令慢步後,生生花了四個時辰才回到京城。

又有太醫和宮女在一旁照料,吳招兒的傷勢倒沒有惡化,額頭的傷已開始掉茄,奇癢難耐,她的脾氣也越發古怪,一會兒喊冷,一會兒又喊熱,只有皇上用嘴堵上了才安靜一會兒。

一回到皇宮,吳貴妃立即被人送回了長春宮,她一躺入熟悉的床榻,簡單地用了些清淡飯食,喝過那又苦又澀地湯藥,含著蜜餞伸出白瓷般的手揮退了內侍們,要獨自呆著不得打擾。

片刻後,吳招兒仰躺閉目,放開神識,確認四下無人,便瞬間消失。

自從受傷後,她身邊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再也尋不出無人在旁的片刻,即便是沐浴時,即便是入了眠,均是有人盯著梢。

因而,那時起便尋不到機會進入‘靈氣空間’補充靈氣,恢復身子。

可惡,當時如果不是身邊有人,她本是可以閃入空間躲躲,或是用靈氣包裹周身。

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

與人爭、與人鬥的日子,總是過得格外快一些;在忠僕們的協助下,瞭解到是皇后對她出了手。

吳招兒也就不再猶豫不決,親自去了皇后的正殿,直接出了手,也將她打破了頭,扔入了太湖中,不光如此,她還將皇后的私庫打劫一空。

這件事,皇上曾經親自出手調查數月,可惜一無所獲!

後宮無後,後宮之事有貴妃與德賢二妃一同理事,只是二妃有一兒一女,貴妃無所出,因而,後宮大部分事情落到了貴妃之手。

皇后去了,入了土。

皇后留下的一兒一女,分別入了皇子所與公主所。

過了年。

先是春回大地、綠滿人間。

然後是盛夏的五彩斑讕,秋日的蕭瑟之意,冬天的潔白一片白茫茫。

再次過年。

再次春去秋來。

時光更迭永不停止,一轉眼近兩年光陰悄悄溜去,似水無痕。

正景五年的秋天,味道似乎比往年要更加濃郁一些。

吳招兒穿了一件煙霞色的大袖衫,內裡織金薄棉襖兒,裙子做藕粉色兒,上面繡有稀疏有致的雙枝兒,腰間掛了一個極品羊脂玉。髮鬢間,別上九轉玲瓏鳳凰展翅銜寶石珠釵,彰顯貴妃之位的尊榮。

今日盛裝麗服,只因剛好趕上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後宮上上下下都換了新衣服。

一溜兒,從大到小,二十一位小皇子與小主公有序地進殿,亦是一派嶄新小模樣兒,好萌!好萌!!別提多有趣!!!兩側的貴婦少女們個個雙眼發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宮,長春宮內

紅玉悄悄附耳,低低耳語幾句。

“哦,知道了。”吳招兒神色淡然,對著菱花銅鏡抬一抬素手,示意梳妝嬤嬤繼續為自己梳頭,那保養得宛若紅緞一般的及腰長髮,襯得膚色越白,唇色越朱,有一種黑白紅對比之下,淡淡素淨裡的嬌豔氣韻。

皇上在早朝上說要立後,當今皇上是少年天子,如今未到三十,元后去了已滿週年,要立新後是理所當然。

可蕭家會同意嗎?

本來只有皇長子一個嫡子,他即是長又是嫡,本該是太子不二人選。

可是如果立了一個皇后,那就可能有新的嫡子出現,那一個有生母的嫡子比一個沒了生母的嫡子,哪位佔優勢啊,這不是明擺著嗎?

可,事實真相是在皇后出事後,皇長子驚嚇過度,大病一場。

而病癒之後,皇長子越長越憨直,說他傻,他很聰明,就是無半分心機,說話直來直往。

皇上無奈之下,只得請了蕭家家主進宮來,讓其與皇長子獨處了半個時辰,結果,結果是蕭家同意立後。

如此模樣的皇長子,不能說他哪裡不好,不過實非太子人選也。為江山社稷,也不可將本朝的未來交於如此‘直腸子’之人。

說立新後,其實就是立太子的意思。

後宮大部分的嬪妃有親兒子,個個希望是下一位皇上,不光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兒子,自己久不得寵幸,沒有愛,就去爭權奪利吧,不然後宮的日子也不好打發,不是嗎?

立誰啊?

於是乎,朝堂之上開始一場接一場的大混戰。

從口舌之爭,到後來的動手動腳,看得皇帝直樂!

他可不想讓兒子們玩‘你死我活’的遊戲。當年他看著父皇將一個個皇兄處理掉,即恐慌又興奮!

說來,立不立後,都無所謂!可是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只能出一個人人贊好的太子人選。如今沒有這樣的條件,那只好先立皇后。

立誰,當然是立貴妃為新後;不過,還不是說出口的時候,如果他一開始便說了自己的目的,那麼一樣是人人反對。

立了貴妃為新後。

如果他四十歲之前,皇后還沒有嫡子,就讓皇后選一個皇子養在膝下做為嫡子。

如果有嫡子,那他一定精心培養著,讓他成為人人贊好的太子,成為未來的明君。

就這樣子,在朝堂的紛雜之中,到了正景六年的夏天。

吵了數月之後,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人選,大家支援的新後人選皆不同,也是皇上的兒子們太多了吧。

就是沒有一個人說選貴妃為新皇后的,連吳家人也沒有站出來為貴妃說一句話,那是吳家人覺得沒有必須啊,將貴妃推上那個活靶子幹嘛,沒有一點好處的,為什麼?

因為貴妃無子。

也因為貴妃在最初就傳出訊息,讓他們看戲即可。

沒有辦法。

皇上只得自己提了一個人選,當他提出選貴妃為後之時,朝中一片沉寂!一時之間,竟沒一人出言反對。

大家吵來吵去數月,人累心更累,天天回家找心腹開會想對策,還得時時與同黨之人接頭,皇上突然說選貴妃,想想對自己也沒有害處,因為貴妃無子。

對別人也沒有好處啊,因為別人也落選了。

第二天,聖旨就下到了長春宮。

待頒完旨、謝過恩後,長春宮上下都喜形於色,一個勁地笑著對吳招兒賀喜:“恭喜娘娘,大喜,大喜啊!”吳招兒笑眯眯的賞了。

很快,宮內的嬪妃們也紛至沓來道喜,個個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的,然後是吳家的誥命女眷以及一些宗室王妃,絡繹不絕地出入長春宮,本人不能親自前來的,也派人送了重禮過來。

貴妃,哦,不,是皇后近五年的獨寵專寵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那之後更無可能的了。那就將她高高的供著吧。

冊封儀制和時間很快就確定下來了,時間定在10月初十,至於規格,則是按著元后的標準。

到了10月初十那一天,冊封皇后的典禮非常盛大。

從凌晨開始,吳招兒就被人喚了起來,開始梳妝更衣,然後頂著這十幾斤重的鳳冠禮服,祭拜天地、召告宗廟,然後百官宗室當庭朝賀。

一連串的趕場下來,等到了晚上,吳招兒只覺得又累又餓,直嚷嚷著要泡澡,進了澡間,揮退了內侍,便進了‘靈氣空間’進行滿血復活。

殿內,龍鳳喜燭靜靜地燃燒著,只偶爾發出一聲輕微的‘啪啦’碎音。

喜被裡,吳招兒被人壓著,正奮力做著最原始的運動。

一月後,皇后有喜了!

皇上、太后聽了大喜!吳家上下聽了大喜!

自從皇后有了身孕後,一直都有太醫來定期把脈,隨著肚子一天天地大起來,快五個月大的時候,太醫就說了,這一胎是雙胞胎,而且看著極有可能是龍鳳胎。

正景七年,夏。

八月初七的晚上,皇后開始發動,幸好還算順利,速度極麻溜的,清晨時分就產下了一對龍鳳胎,是一對兄妹。

因是夜半時分開始陣痛,宮門早已鎖,因而訊息次日才遞出了宮。

龍鳳胎洗三和滿月,極為隆重!

正景十年,皇后嫡子十二皇子立為太子,皇上親自抱著啟蒙。

正景三十年,皇上退位,太子登基。

太上皇與皇太后入住京郊行宮。

(完)

相關推薦:仙尊,你道侶跑了武俠之最強神捕萬夜之主妖魔不是瞎斬滴人在聊齋,開局遇見嫦娥暢遊修真界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自聊齋開始橫掃諸天人在聊齋,開局拜師燕赤霞聊齋:神通無敵的我只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