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四十二章 王在何方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陰冷的秋雨不停的下,雨勢雖然不大,可那陰冷的感覺讓人發狂。尤其在林中,沒有住房,沒有熱水,沒有熟食物。在奧萊內附近的森林中,3千多青壯男子就藏身在這裡,而且每天都在增多,人們頂多有個避雨的低矮窩棚,怨氣沖天。

巴拉科夫陰鬱的看著潮溼的密林,心中越來越不安。天氣一直不好,半個月以來立窩尼*報站只得到了一次來自羅胡努基地的補給,一艘飛剪船帶來了食物、藥品、武器和一些必要器材,帶走了一些拉脫維亞貴族青年。這些人將被送到奇斯託波爾的學校去學習,潛移默化的變成蒙古人,也許這些孩子中將來會出現拉脫維亞之王。

蒙古人真正需要不是他們的父輩。也許父親們更有經驗,但是那些人思想陳舊,見識短淺,沒有知識和文化,而且已經不能改變了。沒有經過工業文明的洗禮,他們不可能是蒙古真正的朋友,也不可能跟上蒙古日新月異的腳步,早晚都是的麻煩。蒙古人的希望,是在這些被徵服者的未來上,年輕人是朝陽,是一張白紙,看人在他們心裡畫出什麼。在學校中,蒙古人的思想,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早晚會改變他們,最終改變他們的家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蒙古人,自古就對孩子有一種執著的偏愛,不管孩子的父親是誰。蒙古人對孩子的改造無比的成功,真正的尼倫蒙古人有多少?30萬?50萬?可是在蒙古文化影響下,萬里之外的王罘,近在眼前的自己,都認為自己的蒙古人。

孩子啊,巴拉科夫想起了兒子茹科夫。過去飢寒交迫,流離失所,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現在,自己已經是蒙古高階情報軍官,老婆阿和馬託娃也已經是奇爾克伊第一紡織廠的車間主任,過上了從沒有想到過的好日子,可是再想一家團圓就難了。也許這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價吧,自己出生入死,那些奇爾克伊的工人兄弟能夠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值得。

對蒙古人的教育體系,巴拉科夫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兒子茹科夫11歲了,上小學4年級,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有一天會識字,懂得那麼多知識。有一次,他看到他的兒子的作文,題目是長大以後的理想。兒子在作文中寫到,他長大以後要做製糖專家,像鄒和尚、王罘總工一樣,完成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那一刻,巴拉科夫淚流滿面。

思鄉是溫暖的,現實卻很殘酷。有了那一船的物資,巴拉科夫在拉脫維亞人中建立起了初步的威信,不管你說的多麼天花亂墜,沒有好處誰跟你幹?這些午餐肉罐頭,牛肉罐頭,水果和蔬菜罐頭,這些糖果餅乾,這些長矛、盾牌、腰刀、鎖子甲,蒙古特工看都不看一眼,卻一下子把巴拉科夫等人抬到了神祗的地位。

隨船而來的還有幾個立窩尼*報站的專業特工,這大大緩解了他人手不足的困境。現在,他已經對道加瓦河一直到庫爾蘭半島的情況瞭如指掌,這歸功於政保總局早期在諸部埋下的那些釘子,現在終於發揮了作用。沒有這些內應,他不可能這麼快就組織起這麼大一支隊伍。

林子裡有克羅尼人、薩莫吉西亞人、立窩尼亞人、瑟米利亞人、立陶宛人,甚至遠在道加瓦河東岸的瑟洛尼亞人、拉加特裡亞人、塔拉瓦人也趕來這裡,準備在十字軍身上發一筆小財。那些公爵、伯爵真是數也數不清,除了像巴拉科夫這樣受過專業訓練的特工,就是政保總局檔案館那些情報分析員鬧的明白了。

但是巴拉科夫遲遲不下令進攻奧萊內,倒不是巴拉科夫擔心傷亡,這些蠻族在他眼裡沒那麼金貴。他實際上是在等一個人,庫爾蘭部的公爵拉米金。

庫爾蘭是整個拉脫維亞地區實力最強的部落,人口超過了瑟米利亞和薩莫吉西亞的總和。拉米金公爵,也是拉脫維亞最狡猾,也最有影響力的貴族,也最有可能成為拉脫維亞之王。拉脫維亞之所以沒有遭到愛沙尼亞人的命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基督教勢力的鬥爭藝術,該妥協的妥協,該打的時候往死裡打。總局情報處裡那些人甚至已經內定了,他就是將來的拉脫維亞國王,儘管情報員傳來的訊息模糊不清,蒙古人並不清楚拉米金的真實態度。

這個人埋的很深,對最親信的人也很少透露真實的想法,巴拉科夫認為情報處的人有點想當然了。

政保總局並非鐵板一塊,至少外勤人員對內勤的不信任根深蒂固,內勤人員則看不上外勤簡單粗暴的行動方式。陳翀局長正在改變這種體制,內勤人員必須要有一些情報工作的履歷,而外勤中隊長級別以上的情報員也必須專門學習內勤工作,培訓、情報分析、後勤保障,情報支援,檔案管理,威脅評估,資源分配,情報戰略戰術的制定等等。

現在,巴拉科夫對拉米金越來越沒有把握,也越來越不信任。從內線送出來的訊息來看,拉米金公爵肯定知道了訊息,可是在關係到整個拉脫維亞人命運的關頭,他遲遲不來,連個基本的態度都沒有。既不派子弟到蒙古,也不回答蒙古使者的問題,這是怎麼個路數?麻木不仁?首鼠兩端?還是不信任蒙古人的實力?

拉米金拖的起,巴拉科夫可拖不起,天氣不等人啊。里加灣10月份就要開始封凍,現在已經9月份了。蒙古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只等待一個好天氣,2千大軍,數十艘戰艦就會出現在里加城下。陶裡斯卓有成效的工作讓蒙古對道加瓦河的水文狀況已經瞭如指掌,唯一的問題是,打下里加城交給誰。而巴拉科夫遲遲無法給脫爾赤長官答覆,可以想象,那脾氣暴躁的公子哥現在肯定在大發雷霆,破口大罵。

可是巴拉科夫真的沒辦法給脫爾赤長官提供人選,最有可能的人連面都沒有見過,你讓他怎麼給個長官準確訊息。這是牽涉到蒙古在波羅的海東岸的戰略大計,以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攻克里加城不是什麼難事,問題是要把里加變成一個十字軍後方的釘子,這就難了。以巴拉科夫看來,眼前的這些拉脫維亞人,包括瑟米利亞的維斯塔爾茲公爵,最先投靠他的奧斯塔德伯爵,都不具備這個威望,也不具備這個能力。

波羅的海的冰封期足有4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蒙古人不可能從大海上給拉脫維亞人充足的補給,頂多透過戰術飛艇傳遞訊息,決定不了戰局。拉脫維亞人能不能堅守里加,配合烏恩長官在東線發起的冬季攻勢?巴拉科夫的結論是,不能。

這些部落互不統屬,都是屬於各個部落貴族的私兵。雖然大部分人性格強悍,身手敏捷,稱得上武勇,但是毫無紀律,自由散漫,就是一些拿著刀槍的平民,根本就不是軍人。不服從命令,不聽指揮,不懂戰術,沒有團隊意識,全憑一腔血勇作戰。一旦遇到強大的敵人,這樣的人組成的軍隊就是戰五渣。

如果不能牽制立窩尼亞騎士團大量的兵力,那麼這次行動還有什麼意義?他唯一的指望,就是拉米金在拉脫維亞諸部中的威望,也只有拉米金,能把這些烏合之眾團結起來。傳說中,拉米金公爵也很有才能,他有可能創造奇蹟,就是說守住里加城。

從情報總局的分析來看,和丹麥瓦爾德馬二世國王簽訂和平條約的是他,和羅馬教皇副代表巴爾多恩簽訂和平條約的是他,但是在蘇勒戰役團結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人,和十字軍死戰到底的也是他。戰勝之後,沒有忘乎所以,而是意識到實力的差距,適可而止,這就是中庫爾蘭的拉米金公爵所做的事情。

當人類遇到威脅的時候,一般人不是反抗,就是妥協投降。而和強大的對手談判,利用敵人的矛盾,遠交近攻,用較小的妥協獲得生存機會,這樣的人絕對不平凡。但是,當對手突破自己底線的時候,又能夠和敵人決一死戰,這同樣是大智慧,大勇氣。

可是為什麼文字上的拉米金公爵,和現實中的拉米金公爵不一樣呢?莫非是老邁消磨了他的智力,疾病削弱了他的勇氣?不,絕沒有這麼簡單。可是不管什麼原因,如果拉米金公爵不參加這次圍攻奧萊內之役,他就永遠失去了成為裡加之王的機會。

巴拉科夫當然能夠選擇別人,但是如果別人無法守住里加城,政保總局和脫爾赤長官會發狂的,第一個就會追究他巴拉科夫的責任。他是立窩尼*報站的站長,這次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他還在烏恩長官面前擔保拉脫維亞人的戰鬥意志,出了問題,這個黑鍋他不背誰來背。

巴拉科夫決定再等一天,只有一天,林中的拉脫維亞部落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再拖下去有可能就逃散了。面對著富庶的村鎮,忍住搶掠的慾望,在悽風苦雨中掙扎,這是蠻族做不到的。他們之所以能夠服從巴拉科夫的命令,那是因為這林中雖然艱苦,但是有美味的罐頭食品,有蒙古人凶神惡煞的殺人傳說,他們不願意得罪這位大神。人的忍耐終究是有限的,蠻族的耐心更是少的可憐。

好吧,我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也是給我自己一個機會。如果你明天不能來到這裡,那麼我只能進攻奧萊內,而且我不得不下令除掉你,以免你影響到將來拉脫維亞領袖的威望,不利於西線里加作戰。

“報告!長官!埃格魯希姆斯急報,中庫爾蘭的拉米金公爵攻克尤爾馬拉,已經與留守埃格魯希姆斯的別拉諾夫長官取得聯系。拉米金透過別拉諾夫長官給你傳話,他將向匹內科伊、迪茲林姆希姆斯一線出擊,希望我軍立即向奧萊內進攻,然後北上橫掃日耳曼人的殖民區,與他匯合!”助手激動的向他報告了重大情報。

“他媽的!這個混蛋!”有生以來,巴拉科夫第一次爆出了粗口。隨著這一聲大罵,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到了肚子裡。看來,破口大罵確實使人放鬆,怪不得脫爾赤參謀長就喜歡這一口。(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